印度突发尼帕病毒疫情,这种人兽共患病致死率达40%-100%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政府官员13日说,当地已有两人因感染尼帕病毒死亡。为遏制这种致命性病毒传播,部分区域关闭学校和办公场所,暂停公共交通运营。
尼帕病毒病是最近20 年新出现的传染病, 严重者出现急性脑炎综合征或肺综合征,致死率达40%~100%。
由于尼帕病毒病的高死亡率、人兽共患性、可发生人—人传播、无特效药和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在《研究和发展蓝图》(R&DBlueprint) 的优先病原体清单中将尼帕病毒列为需要监测和制定大流行应对措施的8 种最危险病原体之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将尼帕病毒列为构成恐怖威胁的C 类病原体。我国卫生部门发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科教发〔2006〕15 号)将尼帕病毒的危害程度列为最高的第一类,并规定尼帕病毒的培养、动物感染实验需要在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进行。
2019年6月4日,在印度喀拉拉邦戈奇,一名卫生人员在隔离区域工作。新华社发
喀拉拉邦政府部门官员说,两例死亡病例中,一例来自科泽科德地区,其女儿和一名亲属已被确认感染尼帕病毒,现阶段在隔离病房;其他亲属和邻居正在接受检测。另一例死亡病例与上述病例在医院有过接触。
按喀拉拉邦卫生部门官员的说法,尼帕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人、蝙蝠和猪的体液传播,当地已有130多人接受检测。喀拉拉邦卫生部长维娜·乔治说:“我们的重点是尽早追踪感染病例的接触者,隔离所有出现症状的人。”
这是喀拉拉邦第4次出现尼帕疫情。在2018年的首次疫情中,23名感染者中有21人死亡;2019年和2021年,两次疫情导致两人死亡。
尼帕病毒1998年首次在马来西亚被发现,感染者主要是养猪户和与动物有密切接触的人。
暴发事件:
1、马来西亚:1998-1999年马来西亚在与猪有接触的人员中发生疾病暴发,导致265人感染,其中105人死亡(病死率39.6%)。1999年科学家从一位来自SungaiNipah(NipahRiver Village)的病人标本中分离到一病毒,命名为NipahVirus(NiV)。
2、新加坡:因与马来西亚有猪贸易往来,受马来西亚疫情影响,随后在屠宰场工人中也发生了一次暴发,涉及到11例病例,其中1例死亡。
3、印度:2001、2007、2008、2018、2019年和2021年发生了暴发疫情,其中喀拉拉邦在2018年的疫情中,23名感染者中有21人死亡。
4、孟加拉国:自2001年-2015年间,除2002及2006年外,每年均有疫情发生。
5、菲律宾:2014年出现感染病例(其中部分人与马有接触),病死率估计为40%至75%。
6、泰国及柬埔寨曾在果蝠中检出NiV,但未报告人感染病例。
尼帕病毒的传染源及宿主
DOI:10.16408/j.1004-9770.2023.03.020
蝙蝠—人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食用被蝙蝠唾液污染的水果、饮用受到蝙蝠唾液或排泄物污染的鲜椰枣汁或其发酵产品, 以及吸入含有病毒的蝙蝠尿液或唾液气溶胶等。人—人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直接接触患者的传染性分泌物。
治疗
无特效治疗,利巴韦林在体外实验中显示为有效,Favipiravir(T-705)在仓鼠体内实验中表现出较乐观的结果。
后遗症
不同地区株型导致的主要临床表现可能有些许不同。大部分存活病人可以痊愈,但20%的病例可能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癫痫、人格改变),很少数病例康复后可能存在复发或出现迟发性脑炎。
我国发生尼帕病毒感染的风险
从既往流行情况看,尼帕病毒的人际传播有限。在以人—人传播为主的印度和孟加拉国疫情中,流行毒株NiV-B 的基本传播系数(R0)一直很低,平均为0.48。但由于尼帕病毒本身的特性和我国国情,存在病毒输入和本地暴发的潜在风险。
目前尼帕病毒多见于东南亚地区,然而随着气候变暖,人类破坏更多的动物自然栖息地,让人畜共患病风险变得越来越高。同时,这种暴露可能让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新一轮的疫情,存在疫情扩散至亚洲以外地区的风险。
除牲畜的贸易往来、人员的流动外,果蝠(我国西南地区有分布)可长距离飞行,理论上存在接触牲畜、污染水果的可能。
预防
1、前往东南亚、印度等疫情发生地时,提高警惕。
2、避免接触动物,注意个人卫生,如常洗手,吃水果、食物前要洗净。
3、重点人群做好个人防护,如医护人员除坚持实施标准防护外,还应采取防止接触和飞沫传播的措施;养殖户屠宰场工作人员接触动物时,接触病人/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要采取适当防护。
参考:
https://new.qq.com/rain/a/20230914A03VQX00
[1]袁帅,曾潇,綦佩妍等.尼帕病毒病流行概况与风险防范[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3,46(03):290-294.DOI:10.16408/j.1004-9770.2023.03.020.
小编微信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681341860
微信学科群:病毒学群,神经科学群、临床医学、肿瘤学科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