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数尸体鼻毛拿下10万亿奖金,这届搞笑诺奖太重口了
一年一度,科学界最搞笑,搞笑界最科学的 “ 搞笑诺贝尔奖 ” ,它又来了!
年年都首届,今年是第 33 次首届。和前三年一样,这次颁奖典礼依旧是线上。
(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归线下颁奖,略想念。。。
不过虽然在线上,但科学家们给大家提供的乐子是一点也没少,伪歌剧、 24/7 讲座( 两次获奖感言:一次在 24 s 内说完,一次只限 7 个字 )等等,这些传统环节都还保留着。
今年的伪歌剧颁奖仪式在一艘 “ 破船 ” 上举行。
毫无疑问,依旧是由凌乱的纸飞机来开场。
奖项还是老三样:十万亿元的津巴布韦币,实际不到人民币的两毛、诺奖得主签名的证书和纸糊的奖杯,今年的奖杯还上了点实用价值,是一个能装 12 罐迷你装可乐的纸盒。。。
就不再多说废话了,世超就挑几个有意思的奖来和大家聊聊。
最近几年的搞笑诺贝尔奖中,总少不了像屎尿屁这种的恶趣味项目,像去年就有 “ 酒精灌肠 ” 这一重量级嘉宾坐镇。
当然今年也少不了这些 “ 恶趣味 ” ,斯坦福大学的 Seung-Min Park 博士直接搞出个 “ 看菊识人 ” 的马桶,一举拿下公共卫生奖( 友情提示:吃饭的朋友可以先放下手中的筷子 )
这可比普通的智能马桶智能多了,它能监测血压、心脏健康以及分析尿液和粪便等等。
有这么多功能,配置高级那是肯定的了,这个马桶不仅搭载了计算机视觉系统,配有检测尿液的分析条等传感器,还能直接在手机上看监测的数据。
里面的尿液分析条可以进一步分析尿液的成分,并且还有 “ 声尿流量测定 ” 的功能,通过声音来分析尿液。
计算机视觉和其他传感器则用来分析粪便,看里面有没有病毒,毕竟肛拭子的准确性可比鼻拭子准确多了,像什么新冠病毒、诺如病毒或者引起肠胃炎的细菌,都能检测出来。
略微离谱的是, Park 博士还在马桶上搞了个生物识别技术,直白点就是 “ 菊纹识别 ” ,靠识别 “ 菊花 ” 的纹路判断你是不是马桶的主人,可以说这相当利好洁癖人士了。
同样是重口味,接下来这个更是重磅级,各位差友们可得做点心理准备,因为它甚至已经不能用重不重口味来形容了。
医学奖的得主,研究的对象是尸体两个鼻孔中的鼻毛,探究斑秃人群的鼻毛数量和长度。
尸体 + 鼻毛,这组合惊悚中又带点搞笑的感觉。
加州大学团队测算了 20 具尸体的鼻毛,分别是 10 个男性和 10 个女性,结果是每个鼻孔的鼻毛数量大概在 120~122 根之间,长度在 0.81~1.035 厘米。
虽然不知道实际有啥卵用,但工作吹水群的素材确实 +1 了。
公共卫生和医学奖的 “ 乐子 ” 看完,我们再来物理学奖和机械工程奖。
凑巧的是,这两个都和动物有点关系,角度也都相当新奇。
先来说说物理学奖,团队研究的是凤尾鱼和海洋风暴之间的关系,结论是海洋里产生的风暴有可能是凤尾鱼产卵导致的。
起因是研究团队在 2018 年的数据收集过程中,发现夏季其中有两周的 “ 生物物理湍流 ” 异常强烈。
在展开调查之后发现,在这两周期间,每天早上渔网打捞上来的,都有高浓度的凤尾鱼卵,发育时间大概在 4~14 小时之间,而在晚上打捞到的,发育时间则不足 4 小时。
而由此推断,夜间海洋出现的小风暴现象,是凤尾鱼在扎堆产卵的结果,小小的身躯确实是有大大的能量。
之后的机械工程奖则有点硬核了,甚至有些末日科幻片的味道。
莱斯大学研究生 Faye Yap 造出了一个生物机械手,他用死去的蜘蛛做了个机械抓手,用来抓取一些精密仪器中的杂物。
制作过程也很简单,把针头扎进蜘蛛的背部,再用 502 粘上,通过改变蜘蛛体内的压力的操纵腿部的张合。
注射一些气体后,因为内部压力,蜘蛛的腿部就会被激活张开,抽取气体减压时,腿就会闭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个蜘蛛抓手的抓力也是着实惊人,能抓起自身重量 1.3 倍的东西,徒手抓个自己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抓手能够循环 1000 次才会有关节磨损,更关键的是,它还是生物可降解的,有够环保。
这个蜘蛛抓手倒是给了世超一些灵感,蚂蚁夹人不是更疼么,它还能抓起比自己重好几倍的东西,体积上也更小,能用在更精密的仪器中,那是不是也可以有蚂蚁抓手。( 狗头保命 )
聊完硬核重口味的之后,我们接下来再聊点轻松的。
营养学奖颁给的是能改变味觉的餐具,改变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通上电流刺激味觉。确实有够刺激的。。。
研究结果显示,带电流的餐具能将咸味感受增强到原来的 1.5 倍。
不过要想增强味觉,就得有一些牺牲,就比如带电的筷子。而且得通过电线外接一个微型计算机,颇显累赘了这是。
化学 & 地质学奖颁给了 Jan Zalasiewicz ,他在之前发布的一篇文中记录了自己舔石头的历史,并且还解释了科学家喜欢舔石头的原因。
因为干燥的石头会有一些交叉微反射和微折射,导致表面的纹路会很模糊,而湿润之后,石头表面的化石和矿物纹理会更加清晰突出。
当然不同化石的味道也不尽相同,比如烧焦的贝壳化石和煤块有一样的苦味和尿味,从富含白铁矿和煤炭的地层中流过的水是酸辣味的等等等等。
不过舔石头是专业人士做的,门外汉就不要轻易尝试了,毕竟我们也不知道哪些矿石有毒没毒。
这次搞笑诺贝尔奖中,还出现了一些我们日常会思考到的东西。
就比如这次获得文学奖的项目,研究的是重复一个字多少次,你才不会认识它。
团队成员用的是 “the” 这个单词,攒了 120 个人来做试验,其中, 66 个人在平均写到 27.7 次的时候就感觉有些奇怪,有的甚至都不知道 the 应该长啥样了。
最后的结论还表明,这种状况最容易发生在我们常用的词语中。
不过他们的研究对象是英文,汉字的话应该会不太一样,世超自己用 “ 的 ” 试了下,结果到第 15 个之后就有点不认识它了。
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奖之外,这次设的奖项还有教育学奖、传播学奖和心理学奖,不过它们和上面那些奖比起来有点无聊,世超这里就不展开了。
总的来说,搞笑诺贝尔奖的水准一如既往的在线。
乐归乐,但在这些看起来是不正经的研究中,也能引人深思。
就比如 Park 博士的马桶,其实是对公共卫生以及流行病的探究,化学 & 地质学奖的舔矿石,是带我们去了解一个行业的细节……
就像搞笑诺贝尔奖的内核那样——荒谬但有用。
图片、资料来源:
arstechnica:Meet the winners of the 2023 Ig Nobel Prizes
YouTube:The 33rd First Annual Ig Nobel Prize Ceremony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