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领克“挤”进欧洲

领克“挤”进欧洲

财经

记者 | 江睿杰

编辑 | 肖文杰


21世纪初,中国汽车开始向外出口,但长期以来的主要目的地都是发展中国家,在汽车市场最发达的欧洲、日本、美国等市场,中国品牌尚未站稳脚跟。

但从2022年开始,借着纯电和混动车型在欧洲的兴起,已经在新能源领域激战近10年的中国汽车公司开始进入欧洲,并且瞄准了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中高端市场。这个市场“戒备森严”,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拥有比在中国市场更强大的传统优势。同时,欧洲的购车者比中国人更难接受一个新品牌——毕竟这是一个平均购车年龄在50岁以上的市场。

中国品牌正在试图打开这个局面,今年上半年,成立不到7年的中国品牌领克(Lynk & Co)挤进了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单凭领克01这一款完整售价在4.5万欧元以上的车型,领克就在欧洲拿下1.7万辆的销量,力压众多老牌豪门,在所有混合动力车型中排名第三。


我们当然可以从产品、定位等层面解释领克的成绩,但深入观察后,会发现领克采取了一种更为务实、灵活的方式打入欧洲,对于试图在戒备森严的市场敲开缺口的诸多中国品牌来说,这一经验或许有参考意义。

尽管领克01售价超过4.5万欧元,但只需要准备一张信用额度高于600欧元的信用卡,购车者就可以开走这辆车。

这种模式叫“订阅制”(subscription),就和我们在视频网站上订阅会员一样,每个月交一笔固定订阅费,就能享受对应的权益。

这种模式看似与“长租”(leasing)模式类似,实际却更灵活。“长租”,或者说融资租赁是欧洲汽车市场主流的购买方式,相比于买车,欧洲人更习惯租。它的特点是用户租得越久价格就越便宜,比如租三个月的月租可以打八九折——租上半年一年的话可以打六七折。而订阅制的车主,如果开得不满意下个月就能退,但租得再久月租也不会降低。

在长租生意中,车辆的持有者多为租车公司,它们类似经销商,向汽车公司批量采购,赚取进车价和长期租金之间的差额。对租车公司来说,车辆是会折旧的资产,所以基本会限定用户每个月能开的里程数(基本在1000公里上下),以避免车辆过快折旧。如果用户开的里程超限,会被额外收费。这种商业模式下,订阅制的“灵活”对车辆运营方来说,不仅不是优势,反而会增加车辆调度的成本和麻烦。

领克在米兰的展厅内景,如果不是里面摆着车,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汽车展厅。

在欧洲,采用订阅制的主要是豪华车品牌,而且它们会直接面向消费者。宝马、奔驰、奥迪都推出过订阅制,订阅制能够降低消费者体验这些豪华品牌的门槛,让更多人来体验,从而将更多人转化为长期客户。即使没有转化为长期客户,这些人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替品牌传递口碑。

订阅制的商业模式和造车完全不同。造车造得越多,由于规模效应,每辆车的成本会越低。而投入订阅制的车越多,管理的复杂度会直线上升,平摊到每辆车上的成本反而会越来越高。这种基因上的抵触使得大多数车企最后都放弃了订阅制尝试。

而领克却坚持选择了订阅制,这在整个市场都是个少见的尝试。“我和总部谈这个品牌的定位,讲到要做订阅制,他们说我激进,太激进了。”领克国际(欧洲)CEO魏思澜(Alain Visser)回顾8年前的经历,至今印象深刻。

当时吉利收购沃尔沃已经5年,经过磨合期,双方准备加深合作,于是吉利方面牵头与沃尔沃合资创立了新的汽车品牌“领克”,并选定了原本在沃尔沃负责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的高级副总裁魏思澜主导新品牌。这一人事安排本身就体现了吉利对服务创新的期待。所以在最初的震惊之后,吉利还是接受了魏思澜的提案,允许尝试订阅制。

2016年10月领克品牌正式发布,2017年年底首款车领克01上市,之后便开始尝试推订阅制。魏思澜本来想在欧洲和中国都尝试一下这个业务,由于车在中国生产,所以最早在上海和北京试点,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消费者会问,我明明买得起,为什么要租”。他们最后还是选择买车。

到2020年,领克的年销量已经达到17.5万辆,公司终于决定正式进入欧洲市场,并再次尝试订阅制。

虽然对车厂来说挑战颇大,但领克的这一策略的确切中了欧洲车主的痛点。欧洲养车的成本非常高,包括道路税、油费、保险、折旧,在西欧和北欧养一辆车平均每个月要花600多欧元,一年将近8000欧元。按照这个花销,4年的养护费用就足够买辆新车。“车跟房子不一样,买了不可能保值增值,越开只会越贬值,而且欧洲人力成本高,所以维修保养成本也很高,自己买车并不是很划算。”Globaldata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总监曾志凌分析道。与之相比,如果选择租车或订阅,一辆车的各项税费都打包算在租金里,租车公司还会提供基础的维修保养服务,用户只需要承担油费,成本通常都比自己养车更低,而且不需要自己亲自去办各种手续,流程上也更方便。

和领克售价相近的特斯拉Model 3在欧洲一个月的租金大约是1000欧元。但领克01目前能把全新车的每月订阅价打到600欧元——中国的成本优势,加上绕开租车公司自己经营,让它能够降低租金。

在月租金600欧元这个水平上,和领克01竞争的主要是第三方租车公司(包括一些经销商)提供的以大众、沃尔沃等为代表的品牌。领克的知名度和这些传统品牌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到现在为止,在欧洲认识领克的消费者大概只有10%,90%的人还是不知道我们。”魏思澜坦率承认。

居住在西班牙马德里的Eric两年前开始订阅领克,据他回忆,当时情况还要惨,他在线下没有看到过这个品牌的任何痕迹,纯粹是在Google上搜索“租车”关键词时才偶然发现了领克。

为了让用户认识自己并形成黏性,领克在服务体验上花了很大力气。大多数租车公司在审核用户资格时都会要求工作证明等一大堆资料,但领克只要求有一张信用卡,Eric最初就是被这个简便的流程吸引。提车方面也是如此,大多数租车公司会设置几个固定提车点,但领克现在已经改用“送车上门”。此外领克还花6年时间开发和完善了“共享”功能,试图让用户能够在自己订阅的车辆闲置时将之转租给需要的人,既增加车辆的使用效率,也让用户赚些钱。目前有约20%的用户会使用这个功能,少数用户甚至能因此把订阅费给全部赚回来。

不过对Eric来说,真正把他“粘住”的并不是上面这些,而是车机体验,“当你把常用App的账号都在车机上登录进去之后,就相当于配置好一台新手机,你就不太想换了。”Eric开始租领克之后,除了当中几个月离家在外时停租过,其余的时间里他都是领克的忠实订阅用户。“退租后再租完全不影响体验,只要登录自己的领克账号,就能把以前的使用习惯重新导入。这个车我估计至少还会开个两三年。”他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

单纯从造车的角度来说,领克01和沃尔沃XC40共享同一个开发平台。吉利之所以决定做领克,一大原因就是想探索汽车在硬件以外的价值。“品牌成立的头5年,我们主要做的事情其实是软件。软件是基础设施,这个会越来越重要。”魏思澜对此一开始就很明确。

通过软件体验塑造黏性,延长用户的订阅时间,这实际上就是在削弱订阅制的先天弱点:管理复杂度。在软件黏性的加持之下,领克的订阅制模式既突出了灵活性,又降低了由此带来的管理成本。根据魏思澜最初的估计,领克在欧洲推出的头两年用户平均订阅的时长可以达到6个月,但实际结果远高于他的预料,达到了10个月,这明显超过一般订阅制服务的水平,可以与许多大型长租公司媲美。

除了核心体验,领克在产品推广策略上也动了不少脑筋。比如为了提高辨识度,领克没有像在中国那样为产品配置多种颜色,而是只提供黑、蓝两种配色。这既保持了简洁高端的调性,让用户更容易记住这个品牌,还能够降低供应链成本。

一辆领克01停在法国霞慕尼小镇的停车场中。

作为吉利与沃尔沃的合资公司,领克在售后服务上能够共享沃尔沃的经销商网络,不需要自己额外建设,这也降低了它的成本。有沃尔沃背书,也容易让消费者对品牌本身产生信任。“我虽然之前完全没开过领克,但我知道领克跟沃尔沃的车是同一个平台出来的,所以一开始订阅的时候就比较放心。”Eric回顾道。

不论是成本优势还是车机的互联网体验,这些点最能够吸引的都是年轻人。在购车消费者平均年龄55岁的欧洲,领克用户的平均年龄只有42岁。面对年轻客群,领克在营销方面的做法更像互联网企业,而非传统车企。“我们80%的市场预算都投给了社交媒体,同时完全不投电视或印刷品广告,广告牌的投放也很少。“魏思澜介绍说。

领克在线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门店,只有11家Club(俱乐部),遍布欧洲主要城市的核心区域。这些Club每一家都结合当地特色做了独特设计,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与汽车有关。按魏思澜的说法,进入Club的人95%都不知道领克是什么,他们就是感兴趣,进来看看,然后发现这是个汽车品牌,感兴趣的人就会去网上下单。

领克在杜塞尔多夫的展厅。在欧洲,领克把城市展厅定义为Club。

与卖车相比,这些外观新颖特别的Club更重要的职责其实是集客和引流,把符合品牌定位的年轻客群吸引过来。这和造车新势力在中国把门店开进市区购物中心的逻辑颇为相似,最直观的对比就是蔚来的牛屋。两者都可以承办各类用户活动,有需要的用户也可以在那里休闲、办公,对车感兴趣的则可以试驾,这些客户都会被导入门店的社群。这背后是个典型的互联网产品的逻辑:以各种活动将用户导入品牌的社群,通过私域流量的运营将他们变成真正的汽车消费者。

目前领克在欧洲的销量当中,70%是提供给个人消费者,30%卖给租赁公司等企业客户。而在个人消费者中,9成是订阅用户。

想在欧洲搞订阅制的中国车企并不只有领克一家。主打纯电动豪车的蔚来去年10月也进入了欧洲,且主要提供订阅制服务,还提出要把国内的服务模式全套搬到欧洲,目前已有多座大型牛屋在欧洲开业。但是蔚来在欧洲的销量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年上半年售出800多辆。

领克01在欧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是一款插电混动车型。根据Eric的实际体会,欧洲电价很贵,开车用油和用电成本差不多,而且当地快充不普及,充电基础设施目前尚以慢充为主,把续航69km的小电池充满就要两个小时,买纯电动汽车并不是太方便。但如果买纯油车,一方面车机系统通常比较老旧,另一方面环保法规也会对这些尾气排放较高的车辆作出通行限制。而插电混动车型在当地被算作“零排放”车辆,能同时回避纯电车和纯油车的缺点,因此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今年上半年插混车型在欧洲新能源市场中的比重已经超过1/3。

但是插混车型的这种优势明显只是暂时的。欧洲已经明确到2035年要禁止生产新的燃油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推进,纯电动汽车的短板会逐步补上。领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已明确到2024年年底将在欧洲推出一款新的纯电车型。

一旦进入纯电市场,竞争压力就会陡增。在中国销量最大的两个纯电品牌——比亚迪和特斯拉——都在试图加大在欧洲的市场份额。特斯拉今年7月已经提交申请,要将其德国工厂的年产能翻倍,扩至100万辆。比亚迪也寻求在欧洲建厂,预计今年年底之前会确定方案。即使在租车这个细分市场,巨头们也没有闲着。比亚迪去年10月已经和欧洲头部租车公司Sixt签订协议,在2028年之前向其提供10万辆电动汽车,首款车将选择和领克01同为紧凑型SUV的比亚迪元Plus。


由于在欧洲没有本地工厂,欧洲大街上的领克01都来自中国工厂,通常从工厂下线后运到欧洲体验店要近2个月时间。这个模式虽然产品成本较低,但也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而在魏思澜看来,领克身上最核心、最难以被复制的恰恰就是用户体验。

为了提供和传统汽车业不同的用户体验,领克在欧洲招聘员工时更偏爱非汽车领域的员工,包括时尚行业、广告公司甚至家具品牌。这些没有汽车背景的员工占到全部员工的80%,连Eric这样的普通用户都能明显感知区别,“我有几次找客服,他们都很干净利落地帮我把问题解决了,办事风格很像快节奏的互联网公司。”

领克想变得更像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和很多中国车企想的一样,但这个思路在欧洲到底能做多大,还要打一个问号。“欧洲消费者通常比较关注隐私,所以对过多的电子功能往往有顾虑,这些东西在中国市场是优势,但在欧洲市场并不必然如此。这就好像大众的ID系列在欧洲卖得很好,但在中国卖不动。而且像互联网企业流行的社群运营,对于对社交冷感的很多欧洲消费者也并不一定管用。”曾志凌认为。

在任何一个市场,做好本土化都是成功的关键。目前领克在欧洲尚未盈利。要在眼下这个战局中生存,它还远没到能歇口气的程度。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购买《第一财经》杂志2023年9月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马斯克“杀死”蓝色小鸟,执意打造美国版“微信”?不到20万的领克08,这回他们有机会翻身了?一个暑假来了900万人次,香港人“挤爆”深圳美国万人大罢工!福特“硬刚”,马斯克“伤口撒盐”,拜登出面也不管用?2023地中海邮轮行 (七) 罗马“挤电梯不小心嘬了路人的咪咪...”哈哈哈哈哈好炸裂的社死现场!!美德还是享乐----- 米兰昆德拉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兼论一个伟大作家的诞生香港人“挤”去深圳做代购领克08开进魅族体验店:一场关于“手车互融”的新叙事限时19.98万元起,领克08正式上市进欧盟免签 5国滥 售「黄金护照」给中、俄、伊朗人 1本10万美元起跳多伦多Costco新门店挤爆!数百人疯排长龙!网友:“挤到推不了购物车”20年内涌入150万人!澳洲这个地方将被“挤爆”!专家预测:基建和住房的需求压力都将暴增!领克08,开创「芯」时代苹果史上最短发布会!多款新品来了,依旧“挤牙膏”?!周租只需$240,墨尔本合租房却因“太挤”挨批!网友:睡车更舒服魅族加领克,这次终于偷走了年轻人的“心”魔幻的美国!3年前,星巴克歧视黑人!如今,星巴克“反向歧视”白人…..攻克“男”关,小红书的内容边界正在泛化售20.88万元起,领克08累计大定订单突破10000台供应链里“挤水分” 真低价模式多方受益 一图看懂京东集团三季度业绩重磅!中国游客,“挤爆”澳洲!澳政府官宣:这项对华签证立即恢复!往来更加便利!葡萄酒贸易也有新进展…28.58万元起,领克03++正式上市,350匹马力喂猪20年的老海归马斯克“打德州”,王传福“玩掼蛋”为什么别人4.2%,我的4.3%?房贷利率下调首日,银行App一度“挤崩”!有查询结果不准,建行回应400亿精酿市场,太“挤”了“挤破头”也要读金融!英国顶尖大学金融专业录取要求有多高?BB鸭 | 万达高级副总裁被公安带走;​传搜狐员工买彩票中930万;iPhone 15系列硬件曝光;领克买车送手机在北上广深,谁是最“挤”的地铁线首发7nm座舱芯片,魅族车机上车,领克 08 和遥遥领先打起来了两位亿万富翁打不起来了?扎克伯格指责马斯克“耍花招”为什么中国女人比男人更亮眼?在美国三十年的日子。。。重磅!攻克“癌王”迎来突破性成功,植入比米粒还小的设备!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