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不说,不用囤药,去打疫苗
世界各国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积极开展药物研发合作,共筑多重抗疫防线,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特别是要用好疫苗这个有力武器,确保疫苗公平分配,加快推进接种速度,弥合国际“免疫鸿沟”,把生命健康守护好、把人民生活保障好。
——2022年1月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
进入“后疫情”时代已经很久了,从去年12月3日写下《巨浪将至,顺势而为》到今天已经快300天了。很多人已经忘记了疫情是什么样子。除了偶尔在街边看到废弃的“核酸小屋”,或者偶尔零星看到身边有“突发高烧”生病的朋友,或许才会提醒我们,疫情从来没有彻底的消失。
就在前天,美国政府20日宣布,将重启免费新冠检测项目,并将向新冠检测试剂盒制造商提供6亿美元资金支持。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20日称,从25日起,美国家庭能够再次通过政府网站申请免费的新冠检测试剂盒,并表示这些检测试剂盒可以检测目前流行的新冠变种,将一直使用到2023年底。
因为从统计数据上显示,自2023年7月以来,美国新冠病例和住院人数一直在上升。而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XBB.1.5亚型 ,传染力又有上升的趋势。
而在这个“检测”令公布的几天前,2023年9月12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建议,六个月以上的所有人都应该在今年秋冬季注射一针新版新冠疫苗。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该说不说,不用囤药,去打疫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这个在去年还很火热的名字,今年在媒体上几乎已经听不到它的声音,不过的确,这个组织还在。
就在上个月,2023年8月1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可以看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对做好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进行部署。
(参见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8/content_6895993.htm)
在《工作方案》中明确, 哪些人应当什么时候去接种什么疫苗:
接种目标人群: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或者18至59岁患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高风险人群,并且已完成基础免疫或已感染新冠病毒
时间及间隔以及疫苗选择方面:已完成基础免疫或已感染新冠病毒的目标人群,在最近一次接种3至6个月后,或最近一次感染6个月后(两种情况均发生的,以时间最近的一次为准),可接种1剂次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疫苗。
关于接种疫苗,说三个想法。
一、为什么是这些人要去接种
这里其实牵涉到一个“风险收益”的问题,因为现在实质上已经处在“群体免疫”的阶段,病毒像去年12月那样极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不大。实际上大部分健康人面对载量小的病毒侵害的时候,大多靠自身免疫系统就能抵挡在外面了,甚至症状可能都不会有。但是具体到“特殊人群”头上,对于缺乏“免疫力”保护的人群,就不一样了。
事实上,从国家层面,疫苗毕竟是有“成本”的,保护好关键人群,其实就足够好了。而个人层面,多一层防护多一层甲,肯定不是坏事。所以其实还是建议能打的都去打一下……
二、什么是孝心?什么是健康意识。
中国人比较讲究“孝心”,在医院,经常看到很多家庭不惜卖方卖车背负巨额债务,一定要去给“父母”治疗“晚期”的病症,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在平常时候,真正做到每年,或者每半年带父母体检的却是少之又少。(当然,不光对父母,很多人自己都不体检……)
卫生部门做过统计,“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大约80%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这本质上,是一种缺乏健康意识的原因。新冠大概也是这样,去年就能够看到,很多人家里老人得了病,白肺了,很多孩子重金几千几万去求购特效药。但是,之前,却连催促父母去打一针疫苗的想法都没有,所以,真真的孝心,真正的健康意识到底是什么呢?
希望同样的错误,犯一次就行,今年就不要再犯了。
三、新冠到底影响有多大
其实这个问题,医学界还没有定论。但是从自己身边的小样本统计来看,今年在一阳,特别是二阳之后。身边朋友明显感觉出现免疫力下降,体力下降的情况很多。
于此同时,身边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的状况的比例明显有所上升。当然这个可能跟五六月份自身遭受轻微抑郁困扰有一点点关系(孕妇效应),也有可能跟经济持续的低迷,大家压力上升有关。
不过,大概率新冠带来的整体机能的下降一定也脱不开关系。所以,平时大家一定要更加注意保护自己宝贵的“免疫力”,避免遭受到病毒的多次侵袭。
毕竟,我们每一个人,才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