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年入10亿美元,大模型商业化走到哪一步了?
作者|孙鹏越
编辑|大 风
OpenAI又又又进化了。
北京时间9月21日凌晨,OpenAI公司宣布,距离上个版本17个月后,文生图AI工具迎来了第三个版本DALL·E 3。
据了解,DALL·E 3将和ChatGPT集成,不仅可以用prompt(提示词)设计出AI图,还能通过对话来修改生成的图像。不仅加强prompt的生成图像体验,而且增强模型理解用户指令的能力,图像效果也有巨大提升。
简单来说,DALL·E 3使用户更易将想法转化为准确的图像,让AI图像生成方式更接近于ChatGPT。就算是不知道如何使用提示词,可以直接输入你的想法,ChatGPT会自动为DALL·E 3生成详细的提示词。
DALL·E 3
OpenAI公司CEO奥特曼(Sam Altman)表示,DALL·E 3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向所有ChatGPT Plus付费版/企业版用户开放,并计划在秋季向研究实验室及其API服务发布。但对于是否会发布免费的公开版本,OpenAI并未提起。
不经意间,OpenAI又新增一项盈利项目,而在此前,OpenAI已经被硅谷权威媒体The Information曝出一年营收高达超10亿美元。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在2022年亏损达到5.4亿美元,但在今年营收就能达到10亿美元。短短10个月的时间,OpenAI就完成了由亏转盈,商业化进程可谓是极为高效。
OpenAI推出ChatGPT之时,虽然引领了AI时代的进程与发展,但它的盈利一直不被外界看好。
在数个月之前,Analytics India Magazine的一份报告中称,OpenAI仅运行其人工智能服务ChatGPT每天就要花费约70万美元,OpenAI目前正处于烧钱的状态,若不加速自身商业化进程,很有可能在2024年底不得不申请破产。
大多数媒体同时看衰OpenAI并不是毫无缘由。硅谷权威媒体The Information今年8月报道称,OpenAI在2022年营收0.28亿美元,亏损5.4亿美元。
而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尤其是GPT-3.5爆火之前,OpenAI纯粹是一个毫无盈利的公司。它的所有营收,均来自“金主爸爸”微软的注资。
从2019年开始,微软向OpenAI投资10亿美元,并在此后将投资金额追加到了150多亿美元,这些费用大多数用在了搭建AI超级计算机和购买AI芯片的硬件支出上。
据微软高管透露,为ChatGPT提供算力支持的AI超级计算机,是微软在2019年投资10亿美元建造一台大型顶尖超级计算机,配备了数万个英伟达A100 GPU,还配备了60多个数据中心总共部署了几十万个英伟达GPU辅助。
除了硬件费用之外,训练ChatGPT同样要斥资重金。ChatGPT越聪明,背后的代价是所需算力越来越多。
OpenAI资料显示,ChatGPT训练一次13亿参数的GPT-3 XL模型每天需要的全部算力约为27.5PFlop/s,而训练一次1746亿参数的GPT-3模型每天需要的算力约为3640PFlop/s。
国盛证券估算,2023年1月平均每天约有1300万独立访客使用ChatGPT,对应芯片需求为3万多片英伟达A100 GPU,初始投入成本约为8亿美元,每日电费在5万美元左右。
150多亿美元,用来填补高成本训练、开发大模型的“窟窿”。除了硬件成本、算力成本和训练成本之外,OpenAI的人力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
OpenAI在旧金山拥有375名常驻员工,其中大部分都是机器学习领域的大佬,光是每年薪资高达2亿美元以上。据国外薪酬网站调查,OpenAI软件工程师工资待遇的平均收入是92万美金。
高昂的硬件成本、高昂的算力成本、高昂的人力成本,哪怕在微软的支持下,OpenAI也难免捉襟见肘。于是“吞金兽”的ChatGPT,一直被外界称为“挣扎在生死线之上”。
但仅仅只过了几个月,原本“日亏70万美元”的OpenAI,却突然开始转危为安,甚至曝出盈利高达10亿美元。
近日,The Information爆料,OpenAI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销售人工智能软件及其计算能力,将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
这让唱衰OpenAI濒临破产的媒体,一片哗然。
仔细盘点OpenAI,发现自从去年11月30日,GPT-3.5在全世界范围内爆火之后,OpenAI就已经开始运转商业化流程,并非坐在原地等待其它大模型的追赶。
先是在2023年2月2日,OpenAI宣布推出ChatGPT Plus,也就是收费制订阅服务,以每月20美元的价格,可以让用户在高峰期优先使用ChatGPT。
然后在2023年4月12日,OpenAI宣布推出基于付费订阅的的商业版产品ChatGPT Business,以使企业能够在控制自己数据的情况下使用他们的服务。
最后,OpenAI在近日表示,要继续推出企业版的Beta版本,也就是俗称的“定制版”,能为大中小企业提供更多ChatGPT定制化选项。
在完成Plus版、企业版、商务版三重收费标准后,OpenAI为了增加营收,多次调整GPT-4访问限制,从最初的150msg/4hr调整到25msg/3hr,7月下旬又上调至50msg/3hr。并且还进行多次GPT模型能力升级和降价,后者包括嵌入模型和GPT-3.5-turbo。
ChatGPT Plus
多套组合拳打出来,OpenAI商业化进展取得了开门红。
据OpenAI表示,在C端市场上,截止7月份,ChatGPT Plus付费用户达到200万;在B端市场上,企业版ChatGPT已经被超过80%的财富500强公司团队采用。而Block、Canva、雅诗兰黛、普华永道等大型企业已经提前试用了定制版本ChatGPT Beta,均反馈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OpenAI盈利的模型多种多样,并不仅有ChatGPT。例如微调模型babbage、davinci、向量化模型Ada v2、语音模型Whisper,和开头提到的文生图模型DALL·E 3。各有各的用途,收费模式也不大一致。
CEO奥特曼(Sam Altman)在今年年初曾提到:“OpenAI在2023年预计实现2亿美元的年收入,并在2024年达到10亿美元的目标。”
但是按现在200万付费用户和80%财富500强公司的基数来看,今年就能完成2024年的年度计划。
OpenAI除了是创业者之外,还是一位资深投资人。
从2015年开始,OpenAI通过设立创投基金的方式,投资AI初创公司和组织。据The Information统计,截至今年1月,OpenAI已经投了至少16家。
在上个月17日,OpenAI在官网发布了公告宣布,已经收购完成一家年轻的AI初创企业Global Illumination,并将其整个团队纳入麾下。这笔交易也是OpenAI自2015年以来,第一次公开的收购信息。
那么这家Global Illumination为什么这么特别?原因就是它不但是一家AI公司,还是一家游戏公司。
Global Illumination独立开发的一款游戏“Biomes”,并不是当下流行的手游,而是一个网页浏览器端的页游,游戏风格无比接近古早的沙盒游戏《我的世界》。
而《我的世界》则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电子游戏,截至2021年5月,《我的世界》拥有2.38亿销量和1.5亿月活跃用户。
来源:网络
游戏领域一直和AI大模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游戏能够给AI提供一个良好的稳定训练环境,锻炼AI的决策能力。早在2016年,OpenAI就曾通过实时战略游戏Dota2,来训练AI。
OpenAI可以动态地调整地形、植被、动物、天气等内容,生成真实多变的游戏世界,训练更好更强大的AI,进一步促使GPT模型不断进化,最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同时,AI也能赋能游戏更多的智能化,给玩家带来更多的体验感。
从侧面来讲,收购一家游戏公司,并有可能研发一款游戏,足以说明OpenAI的资金链足够充足,并没有破产的风险。
至于游戏能否成为继ChatGPT之后的新增量,还需要看OpenAI后续成立游戏项目的类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