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赚 10 亿、辟谣「车 BU 独立」、王军回归,不造车的华为走到哪了?
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注定是艰难的。
今天华为公布了上半年经营业绩,销售收入 3109 亿元,净利润 466.35 亿元。
好消息是,华为的整体业务水平和增长已经恢复到制裁前的水平。
坏消息是,被列为集团 5 大业务方向之一的华为智能车业务,上半年营收只有 10 亿元,与集团总营收占比刚够千分之三。
目前,汽车业务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根据余承东去年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的发言,华为在汽车业务上的投入非常高:「华为在汽车业务上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绝对是『烧钱』的生意。」
另一方面,余承东曾公开表示,华为车 BU 的目标是在 2025 年实现盈利,并在此之前帮助汽车公司销售 100 万辆车。
距离盈利约定还有 2 年,华为智能车业务在 2023 年的争议和动荡比推出的新车还多,王军回归、传闻车 BU 独立,余承东掌舵的这趟智能车之旅充满了不确定性。
#01 或许,车 BU 会单飞吗?
8 月 11 日,据国内媒体 @HiEV 大蒜粒车研所 独家报道称,多个接近华为的信息源表示华为有意推动车 BU(Business Unit,事业群)独立运营,目前正与重庆国资委密切接洽合作事宜。
据报道,独立后的车 BU 将可能成为一个新的 Tier 1(一级供应商)巨头。同时,华为也将收回在车 BU 上的多年研发、投入,随着手机核心供应链逐步恢复,消费者业务 BG 将向主航道(手机等消费品)更多发力。
而车 BU 作为一家新型 Tier 1,独立后将具备如下特性:
仍可以作为核心供应商向华为智选车提供零部件;
且能够利用重庆的地理优势,与长安、赛力斯等车企深化合作;
新的实体也意味着车 BU 有望解除部分供应链的封禁,获取一些重要的芯片资源,从而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对此,华为随后予以了否认,称:「网上传闻与事实不符,华为没有与重庆国资委洽谈车 BU 相关事宜。」
尽管否认与重庆国资委的接洽,但大众对车 BU「单飞」一事仍然充满好奇心。
在华为不造车的设定下,「单飞」不失为破局之法。
一方面,「单飞」能给智能车业务更大的自由,目前华为车 BU 在组织架构上归属于消费者 BG,车 BU 下面又设立了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车载光、智能车控、智能电动、智能车云等多个不同的业务板块,里面的部分员工还归属于其他业务板块。
组织上的错综复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智能车业务的拓展,相关业内人士还认为——「车 BU 在消费者 BG 里面,还会连带着在供应链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芯片,以及其他一些核心零部件的供给。」
另一方面,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日趋内卷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给消费者心中留下更清晰的定位,还是业务拓展,一个更高效的组织运作几乎是从这张战役中生存下来的必要条件。
而且,这不是华为车 BU 第一次传出「独立」消息,2022 年初,大众汽车集团曾被曝拟收购华为公司的自动驾驶团队,具体的收购价格将会达到数十亿欧元。据当时报道,大众和华为高层已经展开几轮谈判,但最后不了了之。
无论如何辟谣,我们都可以看出车 BU 在华为内部的尴尬处境,投入大、不赚钱,在不打破「不造车」设定的前提下,既可以避开供应链封禁,又可以灵活开展业务,或许华为可以认真考虑让智能车业务「单飞」。
#02 路线之争:造车与不造车,HI 模式和智造车模式
辟谣「单飞」之际,华为车 BU 还爆出一个重要的人事变动。
国内媒体「出行范儿」今日上午援引接近华为的内部人士消息,年初曾被停职的王军已回归华为车 BU,负责战略规划。
据公开资料,王军出生于 1973 年,1996 年大学毕业后从事通信研发工作,2000 年加入华为,曾任多项要职。
在车业务这一块,壹汽车简单整理了时间线:
2019 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王军任总裁。
2021 年,余承东被任命为车 BU CEO,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转任车 BU COO,兼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
2023 年 1 月,王军在阿维塔的用户见面会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2023 年 2 月,有报道称王军已被停职。华为称是正常人事调整,外界猜测与业务进展不顺有关。
近日,消息传出王军早在 5 月就回归华为,最近刚完成内部流程。
华为汽车业务人事及组织架构频繁变动的背后,是内部「造车派」与「不造车派」、「HI 模式」与「智选车模式」的斗争。
众所周知,王军和徐直军是「不造车派」,余承东是「造车派」,这个纷争在任正非那里划下句点,华为坚决不造车。
尽管如此,但华为内部关于汽车业务模式的比赛并未停止。
2021 年余承东接管车 BU 后,细化了华为的三种业务模式:零部件模式、HI 模式和智选车模式。
其中,王军主要负责推动 HI 模式,而余承东则是智选车模式的倡导者。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余承东解释过华为智选模式的诞生原因,称传统车厂让华为做解决方案,拆分二十多个部件进行招标设计,这种模式无法与那些集约化、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厂商(如特斯拉)竞争。
因此,华为智选模式在 HI 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了华为在消费电子业务中的经验,帮助车企定义更优质的产品,并在设计、体验、营销和渠道方面协助车企。
问界 M5 的宣传页面
智选车模式目前最大的成果是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 AITO,相比之下,HI 模式下的北汽极狐和阿维塔的表现则相形见绌——交付时间推迟、销量也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广汽更是在 3 月宣布取消和华为的合作。
尽管华为公开表示坚持 HI 模式,但在现有合作没有带来销量大增,叠加华为在研发上的高投入和长周期,车企不愿意丧失话语权、也不愿意失去「灵魂」的情况下,车企和华为合作 HI 模式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王军停职,传闻便是和 HI 模式和零部件业务进展不顺有关。因此王军的离开,一度被解读为 HI 模式的失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去年风光无两的问界今年也遭遇了销量挑战,问界车型的产品力和销售渠道难以支撑起华为赋予的品牌光环,与此同时,华为智选车正加速推进和奇瑞合作的高端豪华品牌「Luxeed」。
赛力斯之外,余承东主导下的智选车业务继续朝高端路线走去。
HI 模式和智选车模式都面临各自的挑战,也还没打通盈利的商业模式,而王军的回归,是否意味着华为车业务路线又有变化?
#03 结语
综上所述,华为汽车业务正处在路线选择的十字路口。
短期来看,它亟须寻找一个可盈利的商业模式,止住现有的亏损局面。「单飞」可能是一个清晰直接的路径,但风险难掌握。
现有的与传统车企深化合作的 HI 模式和智选模式,则需要和车企在技术控制权上找到平衡。
长远来看,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当前的一些小亏损并不影响经营,但在这样一个变局频繁的时代,企业更需要战略定力,团结一致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华为频繁的人事变动和独立传闻背后,或许暗示业务内部未能形成统一的价值追求。
在智能汽车领域,华为选择了一条崭新而险峻的道路。不造车,只做汽车的零件供应商,不生产,只输出技术与解决方案。
这听起来高大上,却也荆棘密布。
正如一位接近华为智选车业务的人士接受界面采访时说:「华为做成的每一件事都是走没人走过的路,车这件事也一样。华为一定要走自己的路,但没人走过的路一定是最难的路。」
现在判断胜负还太早,有时走出一条新路,意义比到达终点更伟大。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