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在爱你的身上,学会承担;在伤害你的人身上,学会释然。曾在网上看过一个问题:你是从哪个时候开始,发现自己不再是孩子了?有个高赞回答说:从父母为了我在别人面前卑躬屈膝时开始的。知乎博主@木屋南岸出身农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当年他高考落榜,不愿拖累家里,死活都不愿再去复读。当时他们家有个远亲在县里当领导,母亲咬牙买了许多贵重礼品,上门去求他给儿子找份工作。没想到母亲才刚进门,亲戚家养的大狗突然蹿出来,咬伤了母亲的腿。眼看着周围同学都上了大学,再想想母亲低着头弓着背求人却被嫌弃的样子,他痛定思痛,决心返校复读。再后来,他在自家附近为父母买了一套养老房,把父母接到了身边。那一瞬间,往往是从发现父母变得“无能”的那一刻开始的。从前他们也心高气傲,但为了我们,他们会腆着脸求人。从前他们也不屑为五斗米折腰,后来也会为了碎银几两,屈了膝也弯了腰。让自己努力的速度,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才是为人子女最大的孝顺。爱好不再相同,彼此不再需要,成长速度各异,都会导致离散。作家阿何,曾与自己的发小形影不离。初中毕业以后,发小南下打工,阿何则北上求学。阿何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顶级学府,专攻科研,一份实验材料的价格,可能就是发小好几个月的工资。渐渐地,两人不再相约喝酒,也不再无话不谈,阿何心里明白,这段儿时珍贵的友情,已经走到了最后。距离的改变、三观的不同,都会导致同行的人走到分岔的路口。为给自己立功,沈括将苏轼讽刺新法的诗文上交朝廷,差点要了这位老友的性命。从那时起苏轼便知,自己与这位曾经的朋友,缘分已然走到了尽头。再后来新党倒台,苏轼路过润州,沈括亲自接待他,并以延州石墨相赠。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季节性的,渐行渐远才是大多数友谊的常态。为何在婚姻里一味忍让对方却变本加厉,遭遇背叛导致亲密关系破裂该如何自救?当付出得不到珍惜,当感情被无尽消磨,最好的做法是及时止损,而不是在死胡同里继续转圈。电视剧《知否知否》里,淑兰带着丰厚的嫁妆,嫁给了穷得揭不开锅的孙家。他把她当仆人使唤,在外面花天酒地,还用她的嫁妆纳了数房小妾。反倒是爱憎分明的明兰,极力劝说她离开丈夫,并给她提供了许多实际的援助。在明兰的帮助下,她才得以脱离苦海,避免一世做深闺怨妇。剧中有句经典台词:既入穷巷就该及时掉头才是,不可等一世消磨。诚如三毛所讲:学会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太坏的局面。不惧怕失去,在任何时候都勇敢做自己,才是难得的清醒。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在势利眼亲戚的眼中,所有亲戚实际上只分两种:垫脚石与绊脚石。范进未中举前,活得潦倒不堪,数落他最多的不是旁人,而是他的丈人。得知他高中,从前骂他“现世报、穷鬼”的丈人,提了大肠与酒来道喜。苏秦出身农家,数次上书说秦都不成功,直至黄金散尽,衣衫褴褛,失败而归。最落魄之际,最瞧不起他的不是乡邻,而是自己的妻嫂。待他游说列国,衣锦还乡,他的嫂子、亲戚出城相迎,大献殷勤。“穷在深山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当你洞察人性幽微,对人对事就少了一份苛责,多了一些理解。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