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想来的公园,地下竟然是污水厂?
口述|刘珩
采写|Since
题图摄影|张超
始建于1985年的洪湖公园,既是深圳特区成立后最早建设的一批公园,也是深圳市民心目中最重要的城市公园之一。2015年,为解决城市突出的水环境问题,政府决定在洪湖公园并未对外开放的北端,新建水质净化厂。项目从立项初期遭到市民反对,到采取民意改为全地下式净水处理厂,再到公园滞洪、地面景观恢复和提升的复杂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城市更新中的普遍问题——基础设施的公共化如何实现更积极的社会效应?
建筑师刘珩及她创立的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面对这些特殊性和复杂性,将日常生活中无法缺席的工程净水生产设施,变成了城市中突破传统的新型公共景观,兼容复合功能、公共教育和多元化体验,重新赋予基础设施在精神、生态、空间美学及城市公共生活四个维度的意义。2021年9月项目建成后,被重新命名为“深圳荷水文化基地”。设计恢复和释放了地面景观,将工程技术元素和生态友好景观有效结合,超越工程逻辑,成为了基础设施公共化的一个全新案例。
在刚刚结束的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初审中,深圳荷水文化基地入围了“生态友好奖”子奖项。
以下是项目主创设计师刘珩的讲述——
当我们介入洪湖公园水质净化厂上部景观和地下办公展览建筑设计这一项目时,完全没有料想到它的复杂性。
深圳的洪湖公园于1985年建成开放,从南到北几乎贯穿了一半的罗湖区,以荷花为主题,坐拥落羽杉林和白鹭群,岭南特征的亭台楼榭点缀其中。它既是深圳特区成立后最早建设的一批公园,也是深圳市民心目中最重要的城市公园之一。
2015年,为解决城市突出的水环境问题,政府决定在洪湖公园并未对外开放的北端新建水质净化厂。作为重点工程,建成后这里每年可为周边区域净化生活污水约1800万立方米(约等于杭州西湖水量的1.3倍),将有效缓解周区域因为城市更新发展带来的污水增量问题。
项目有效缓解了城市更新发展带来的污水增量问题
摄影: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次年在项目开始立项时,因为涉及到附近20万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大家在并不了解的情况下,认为污水处理厂不仅对公园的优美景观造成很大影响,可能还会伴有气体和噪音,所以反对很强烈,发生了不止一次,项目进度也停了大半年,来来回回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也是为什么项目前后历时5年,才最终完成。
综合民意,洪湖公园水质净化厂最终采用的是全埋地式的先进净水技术,相对应的,就需要恢复约3.24公顷的地面景观。虽然我们在项目里只负责地面景观的提升和地下办公展览建筑设计,但因其与地下净水厂以及地表防洪工程要求息息相关。水安全、水处理、水景观,来自政府、公园方、运营方的不同诉求在各个阶段接踵而来。
作为方案设计师,我们需要对景观设计背后的技术逻辑及生产流程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超越工程逻辑,尝试创造一个符合空间美学、社区友好的公共空间场所,让城市基础设施与民生问题得到1+1>2的社会效应。
深圳荷水文化基地项目主创设计师刘珩
在我看来,污水处理厂不需要全部埋地,完全可以依靠景观或建筑设计达到一个既经济又美观,同时满足民众使用需求的方案。说起来,这个想法有些乌托邦,当我们到场地勘察时,全地下水质净化厂已完成设计并准备施工,工程方面已经很难再做适应性调整,加上项目准备阶段的缺席,我们在设计上相对被动。
不可否认,这是当下众多城市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遭遇的典型问题,设计永远“在路上”,真的需要以“变”应“万变”,保持一种“变”的心态去应对不同阶段的各类述求,力保几经调整的设计不影响施工的整体进度。而最大的挑战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我们的初衷和设计最终的整体性。
位于项目下方的全地下水质净化厂
摄影: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简单地说,荷水文化基地的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以下需求:每年涝季,水流会从场地西侧的布吉河进入洪湖形成蓄洪区,污水处理厂出地面的风井门窗洞口和疏散楼梯出口的最低标高必须达到百年一遇洪水水位标高,即12.4m;而疏散楼梯出口加上挡板后,可以防御水位标高为13.4m的200年一遇洪水。 同时,政府方要求地面恢复绿化率达到86%,符合湿地规划,处理好原生态鸟岛与景观的关系,并要结合海绵城市进行设计;公园方同时要求地面景观须让出近7000平方米作为荷花苗圃培育基地,恢复自然的湖岸线及水体近5000平方米;运营方则要求打造“去工业化”的野趣景观,结合公共科普参观,转化公众对污水厂的刻板印象。
满足各方需求下的荷水文化基地景观
摄影: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每一个项目最后的建成,是一个各方妥协或者说各方诉求再平衡的结果。结合场地及自身的设计理念,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基础设施的艺术化和公共化。出地面的风井大小共计13个,与公园生态环境格格不入。我们尝试对岭南园林的“塔、亭、榭、廊”空间原型进行研究,将“元素”提取,并用当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进行再表达,去工业化的同时保持地域特性。
最高的除臭风井离地面近16米,我们顺势而为,将公园方反复强调的荷花元素进行抽象化演绎,以公共艺术装置的想法来做设计,同时兼容观鸟观景平台,将突兀的风井和疏散楼梯消化其中,使之成为一处公园地标,营造有趣的体验。
最高的除臭风井被设计为公共艺术装置并兼容观鸟平台
摄影: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6个中型风井,结合疏散楼梯的功能,我们兼容了可上人体验的路径及平台,空间形态上用白色钢结构和金属网格营造一种轻盈的南方性建构,各有特色。投入使用之后,可以看到附近的居民流连其中,老人练歌、小孩追逐打闹、年轻人自拍……挺热闹的。而其他6个小型风井只在立面上简单地做景观覆绿或转变为公园的避雨亭使用。过程中,我们时常“被告知”各种地下工程不可避免的、意料之外的元素,但我们一直努力避免过度设计:既不凸显,也无需遮掩,尽量因势利导,做到自然统一和谐。
中型风井营造出一种轻盈的南方性建构
摄影: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从2017年、18年、20年到最后施工定案的2021年,设计经历了4轮根本性的修改,3次大的调整。我们希望设计不仅还原和恢复公园的用地景观,最终也应该成为一个突破传统的新型公共景观区,兼具复合功能、美学追求、公共教育性和多元化的体验。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休闲玩耍,大家好像都没有意识到它是个污水处理厂,这个也很神奇。对建筑师来说,虽然有很多妥协,但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很喜欢,都乐于使用,就是一个非常有满足感的结果。
要说这个项目也有很多遗憾,最可惜的是没有把下面的基础设施贯通到地上,形成一个更加有机的流线,让参观和体验更加完整。最理想的一版方案出自2020年,我们将污水处理厂的地下空间全部展示给公众,人们在参观完地下部分后,可以去科普展览馆互动,然后通过一个个风井、消防梯通往地面。这些百年一遇洪水标高的平台,将场地串联起来,通过4个不同标高的路线,为公众营造多元的游园路径,让游人感受植物和公园的四季变化。
不同标高下的路线为公众营造多元的游园路径
摄影: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南沙原创参与的很多公共项目,最后的落地实际上都牺牲了很多设计上的构想,因为介入得太晚。我们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也是我现在不断呼吁的——所有工程性的基础设施,尤其涉及土地、涉及居民辐射面比较大的项目,最好能在准备初期就邀请建筑或景观设计单位加入,一起讨论方案,梳理功能组合和流线规划。民众的声音、不同部门的诉求、设计师的理想构思能够得到充分表达,所有的这些作为前置条件,成为设计的依据和开始。
借助通力合作,可以产出更加整合性的设计,这实际上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事情,相对城市基础设施,建筑和景观设计在投入上相对较少,如果能更加重视,它们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这需要一个沟通、教育和理解的过程,才能带来更多积极的社会效应。
深圳没有太多可建设用地,如果不在城市基础设施空间类型上做一些突破的话,未来的发展在哪里?基础设施往往占用太多土地,而且需要在公园、水边这种开放地域,如果它的设计建造完全是封闭的,无法激活社区,让民众使用,实际上算是无效劳动。如何把这件事变成复合型的功能,是我最为关注的。如果荷水文化基地的设计能够增强这种互动的话,预计想今后的很多基础设施都可以效仿。由此,可以节约很多土地,为未来的城市更新创造一个样板。
投入使用后的荷水文化基地让附近居民流连其中
摄影: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当下,城市更新的进程加快,在我看来,城中村要做减法,而基础设施要做加法。衡量设计的好坏,我的标准是它带给使用者的感觉——这个地方是否轻松,是否给人呼吸的空间。实际上,日常建筑应该让人感觉自在,人们每天经过这里,依然喜欢,还会再来,这才是好的设计,是我们所谓的友好型场所。像洪湖公园,周围的居民把它看作自家的后花园,自在舒适,这很重要,我们还会继续在这个方向上尝试。这里要感谢深圳水务集团对这个项目的支持。在公共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上,他们做出了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友好负责的选择,值得敬佩。
基础设施的公共化,是我们主动寻求的设计类型。对这一类型,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和不同的人切磋、沟通、妥协和争取之后,如何以一种理解对方的方式做设计?如何以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为城市带来一些亮点?我觉得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很有意义,我也喜欢这种能够超越自身设计领域的合作。
夜幕下的荷水文化基地
摄影: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虽然建筑师总是执着于自己纯粹、或者说能够完整实现的理想设计,但现实总有很多限制和掣肘。所以,我们的设计确实要付出200%的努力,尽量把它理想化。你一开始妥协,后面就更没有机会了;即使妥协了一半,你还可以达到100%的预期。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流动的公共”为主题,希望在经历了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后,我们能以更主动的观察和发问,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间,在多重空间的交叠中发现具有存续性、生命力的公共领域,以此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奖项设置:
公共空间奖(人与场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
建筑贡献奖(人与建筑)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设计,通过建筑本身及其赋予的空间功能,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带动区域或城市整体人文发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社区营造奖(人与社区)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环境治理与社群运营等社区实践。
生态友好奖(人与自然)
旨在表彰尊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实际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实践/技术研究,包含生态修复、绿色建筑、城市景观等。
城市创新奖(人与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实体或非实体项目;或者积极寻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为解决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问题而做出创新探索的长效实践。
评奖范畴:
2020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内建成的、在中国境内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包括建筑单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社区营造、创新实践以及非实体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评奖维度:
人文 HUMANITY
贴近城市生活,尊重真实需求
公共 PUBLIC
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激发大众的参与,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
创新 INNOVATION
开拓未来的愿景,为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
美学 ESTHETICS
唤起丰富生活和文化的想象力,影响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
评奖流程:
2023年4月-5月
评奖启动,提名团提名
2023年6月
初审团针对提名项目进行投票,评选出入围项目
2023年7月-9月
终审团针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2023年9月
终审团终评会
2023年10月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成都
组委会:
主办方三联生活传媒代表
组委会主席:李鸿谷
组委会成员:贾冬婷/李伟/吴琪/曾焱
项目统筹:贾冬婷
项目执行:潘鸿/宋洋/王菲宇/
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提名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各领域代表人士
陈楸帆/陈文/崔灿灿/董功/董灏/段煜婷/何健翔/何勍/何哲/何志森/姜珺/姜宇辉/金秋野/雎安奇/李迪华/李涵/李虎/李伦/李翔宁/李晓鸿/李振华/梁琛/梁永安/龙瀛/刘珩/刘悦来/柳亦春/鲁安东/马泷/马寅/毛继鸿/毛尖/倪阳/聂荣庆/庞伟/宋壮壮/沈志军/苏丹/孙海霆/孙莉/孙倩/唐克扬/陶冶/童明/汪莎/王辉/王南/王子耕/吴洪亮/夏至/严飞/严明丹/闫士杰/姚东梅/易海贝/易立明/章明/赵元超/支文军/朱竞翔/朱小地/庄慎/张宇星/左靖/btr
初审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建筑及规划界权威专家
高世名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胡如珊 | 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合伙人
李晓江 | 中国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李兴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志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 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终审团:
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
终审团主席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MIT荣休教授
终审团成员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名誉馆长
戴锦华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民安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项 飙 | 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周 榕 | 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鸿谷 |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普华永道中天
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
终审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评奖进程回顾:
▲ 点击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官网 ▲
FOLLOW US
人文城市公众号关注
COOPERATION
人文城市商务合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