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人为什么要独处?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答案

人为什么要独处?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答案

健康

你有多久没有独处过了?
有个朋友前段时间突然“离家出走”了。
刚开始我很震惊,因为印象中她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
但听完她的故事,我居然觉得她这样做很好
婚后5年,她每天都感到非常孤独。
白天忙着上班,处理一些人际矛盾。
回家后要照顾2岁多的儿子,还经常和公婆意见不一致,苦恼不已。
她感到,自己在婚姻中逐渐失去自我,也得不到关爱和支持。
因为丈夫不理解她的痛苦。
觉得她的工作不累,又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已经很幸福了。
“为何你还会难受,感到没有价值感呢?”
她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越来越糟糕,情绪逐渐崩溃,害怕自己哪一天就在沉默中爆发了,伤害到孩子。
终于,她下定决心离开家里一段时间。
她独自一人踏上旅途,用一种“出走”的方式来救赎自己。
这段独处的时光,让她理解了自己,看见了自己,逐渐清晰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回家后,她不再因为那些不理解而痛苦,并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特别是当你感到情绪崩溃、莫名想发脾气、对做事失去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对社交感到焦虑、内心迷茫等状况时,就越需要独处来看清自己。
但现实是,我们除了缺乏独处的机会,还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
独处能力的缺失。
做到真正心理意义上的“独处”是很难的,因为人们越来越难安静下来,总想向外寻求一点什么。
那什么是心理意义上的独处?我们该如何拥有独处的能力呢?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一聊:我们正在慢慢失去的“独处能力”。


什么是心理意义上的“独处能力”呢?
人格心理学家Burger认为,“独处”是指我们与他人没有社会互动。哪怕我们置身于人群中,但没有与他人交流信息时,也能称为“独处”(Burger JM, 1995)。
而“独处能力”,则是一个人独处时,获取内省、放松、自我成长和自我满足等心理益处的能力,是一个人对独处状态的接纳和积极利用
比如,在图书馆里,没有你认识的人,非常安静,无人交谈。
你沉浸于自己阅读的世界里,专注、享受、愉悦。
或者,你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周围的鸽子吃食,人来人往对你没有影响,你内心平静,感受当下。
这是一种积极的“独处”。
相反,你独自在家,关上房间,看上去是独处的。
但却在不间断地和人微信聊天,或看电视剧、刷微博等,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处。
独处不是单纯地隔绝他人,自我封闭。
重点是,在没有外界过度打扰,没有注意力的主动或被动转移,在真正和自己共处时,你的心境是怎样的。
是你独自一人时,可以看到自身最核心的需要,看到事情是如何纠缠到一起,如何影响着你,从而找到解开这个“结”的方法。
我有个同事,去年饱受抑郁的折磨。
那段时间,她身边的朋友大多有了自己的家庭,而她却孤身一人,不断被家里催婚施压。
再加上工作不顺,双重压力让她陷入了抑郁。
她用了很多方法调节自己,但过不了多久,痛苦就会卷土重来。
她在剧烈的心理挣扎后,终于下定决心请了假,到一个清净的地方,远离手机与他人。
起初她很焦虑,但在某个瞬间她突然大哭。
那一刻,所有情绪都倾泻而出。
平复之后,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喜悦。
独处时,她看到了自己的不容易,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和努力,以及确定了自己想要的未来。
很多年了,第一次,她拥抱了自己的情绪,敢于做一回自己。
她不再浸没在工作、家庭的压力之下,被社会规训影响,也生出了一些力量去面对现实。
这样的过程,就是心理意义上的“独处”。
所以,除了消解情绪、缓解压力外,“独处”在心理上的重要性,如同睡眠一样,是一个人内在成长和心理修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通过独处,一个人能增强自我意识和认知,提升心理健康和情感稳定性,促进潜意识和情感的深度探索等等。
一个拥有独处能力的人,心理健康程度是较高的。

既然独处能力那么重要,又有诸多好处,为什么对有些人来说,独处那么难呢?
我看到有网友说:
“我真的很喜欢一个人,但一旦我一个人待在一个房间,又会觉得难受、压抑、无力,整个人焦躁不安。我渴望拥有不需要依赖环境、依赖他人的能力。”
了解那些难以独处的人后,我找到了一些原因。
首先,是一个人早期依恋经历的影响。
相对来说,很难独处的人在早期经历里,和主要抚养者的关系不是特别亲近,或者周围环境变动多,难以保持稳定,这对ta们的独处能力和安全感会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朋友小G小时候经常搬家,在一个环境里刚熟悉和稳定,好不容易交了新朋友,不久后就要随父母离开。
种“丧失感”一直伴随着他,不断重复,没人理解和倾听。
一直带着这种哀伤和孤独感生活的小G,可能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类型,特别是“焦虑型依恋”。
当个体的内部心理工作模型是焦虑型时,ta就非常容易对独处感到不安。
第二,是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程度的影响。
无法独处的人,相对来说,自我认同程度较低,缺乏自信和自尊感。
如果一个人无法保持稳定的自我认同,就很需要外界的认可,依赖于外界的陪伴和支持,总是有向外获取能量和积极评价的倾向。
虽然与人相处时,ta们也会感到不安和尴尬,但独处会让ta们更难受。
因为独处时,ta们必须面对完全的、真实的自己,就会想要回避。
第三,是“情感忽视”造成的孤独感和身份认同缺失的影响。
这种情况,是最让人遗憾的。
遭遇“情感忽视”较多的人,往往生活在“没有回应”的环境中。
即抚养者在抚养过程中,缺乏对孩子的语言或非语言的回应。
如面部表情、眼神接触、声音模仿等。
这种“没有回应”的环境,会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恐惧和孤独感。
当ta们长大后,就会非常难以忍受独处。
因为独处,会把ta们重新带回和卷入到“没有回应”的创伤性感受中。
所以,有人独处时,一定要开着电视、放着声音,或者和人说话。
这样,ta们才不会在“时间的空隙”里体会到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断裂,而因此痛苦。
同时,一个人的社会和身份认同,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外界的反馈形成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被“情感忽视”,可能会导致社会认同的缺失或困惑。
独处时,因为缺乏与他人的连接和共享社会身份的机会,ta时常会感觉到生活的无意义感,自我的无价值感。
缺失了“我”的存在,必然无法忍受一个人的时光。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拥有独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我们在现实中感到最困难,或长期被某种心理困扰,被创伤影响时,最需要这种能力。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独处”需要极大的勇气。
那么,我们要怎么锻炼独处能力呢?
(1)渐进式拓展自己的“独处舒适区”。
如果你缺乏独处能力,是源于成长环境不友好和负性的人际体验,这就要考验你面对这些经历的勇气了。
当你独处时,你可能会被唤起一些负性记忆,引发如恐惧、难受、强烈的孤独感等情绪,好像浮在空中,或者摇摇欲坠,失去了稳定性……
这些都是非常难以忍受的情绪或躯体体验。
因为,你缺乏自我的“核心”——爱和安全感。
面对这些感受,我们首先要尊重它。
如果你过于难受,可以寻找外界的支持和陪伴,不要一个人强撑。
如果能够忍受,我仍希望你去慢慢尝试,一点点拓展“自我舒适区”。
比如,你可以试着每天给自己15分钟的独处时间,和自己对话,做做手工,听听音乐。
总之,你不逃避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情绪。
即使感到孤独,你也耐受住了。
而一个月后,你或许就能做到独处半小时,甚至更久。
这时你会神奇地发现,你慢慢能忍受一些负性情绪了,焦虑度也会降低。
在独处时,回想并接受过去的回忆,会加强你对创伤的包容性。
你还可以思考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愿望,这是一个神奇的自我修复过程。
虽然好像什么都没有做,但仅仅是和自己平静相处,就能获得力量和内在控制感。
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
当你需要帮助时,也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一步步克服对独处的恐惧。
(2)坚持通过创作和对话,来加深自我了解。
独处能促进一个人自洽,而自洽又能增进一个人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需要的,是在“独处”中去练习一个特定的能力——对情绪和想法的描述和对话的能力。
你可以通过写作、绘画、写关键词等,在脑中梳理自己的情绪、想法,越具体越好。
在这个过程里,你会面对诸多的诱惑,如短视频、电视剧、网购等。
我的建议是,娱乐的时候充分娱乐,然后留一点专属于自己的时间,静下心来感受自己的情绪,书写和描绘它。
这个过程完成后,你内心会松弛很多。
(3)在半封闭的环境中,慢慢“暴露和脱敏”。
我们处理一些强迫症、恐惧症时会用到暴露和脱敏疗法
一般的做法,是把自己逐级暴露在让自己不舒服的场景里,一步步地加强暴露等级,让自己“脱敏”。
而害怕“独处”,也是一种特殊的恐惧。
所以,我非常鼓励人去一个半封闭的环境里,慢慢“暴露和脱敏”。
比如,找一个安静的公园。
同样是有人和生灵,但又与你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不会感到难受。
在观看一些外部场景的同时,你可以冥想或正念,关注自己内在感受的变化。
你还可以尝试多表达自己独处时的心境。
如和信任的朋友聊一聊,自己独处时的感受和体验。
尽可能地对这种经验敞开,不要回避。
给自己创造一个空间,去除浮躁和虚伪,远离快速的节奏,面对简单与真实。
慢慢地,你会感到很多事情自然而然有了答案,自己也充满积极的能量。
就像瓦尔湖畔的梭罗,他并非与世隔绝,而是借由“独处”了解自身,探索世界。
他会定期和好友交流,参与农活,观察和记录在大自然发生的一切和自己的感受,仔细体会自身和生活。他说: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这才是“独处”的真正价值。
最后,
希望你终有一天,知道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生命中也许会遇到坎坷,但只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就能指引自己走向幸福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林音lili,整合流派咨询师、创作者,著有心理畅销书《走出心无力》。和你一起,穿越逆境,抵达繁星。
编辑:一颗多肉、笛子
责编:Jessica
图源:pexels

学会独处,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只有懂得独处的人,才能从繁杂的生活中静下心来,不断获取力量,不断成长。

那我们该怎么拥有“独处的能力”?学习心理学是一个有效的方式。通过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学会接纳它们。同时,也能建立更积极的心态,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心理成长!

想学习心理学,该从何入手?要想成为专业的心理行业执业者,又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
想要学习心理学,更好地助人自助

↓ 点击即可免费领取 「心理学基础入门 」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人为什么不结婚,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历史小说《黄裳元吉》第一百二十章 血色学历和能力到底哪个更重要,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笑谈邂逅(26)当评委财务分析到底分析什么?这是我见过最专业的回答!人为什么要结婚?我在《前任4》里看到了最好的答案!“为什么公司宁愿花11K招新人,也不愿花9K留住老员工?”这是我见过最真实的回答书识(十)词表的选择如何影响语言模型训练?这可能是目前见过最好的词表选择研究一个人为什么要懂点营销思维?这是最好的答案什么是夫妻?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最好的状态:读闲书,交高人,能独处微小說 熱海之春为什么凌乱的家庭,对孩子和婚姻的影响这么大?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生之苦楚,出口何处?| 一、“我” 为什么要出生?“我看过那么多教授,还有熟人,为什么没人跟我说过你这种方法?”结婚该找什么样的人?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答案读书有什么用?这是我听过最有力量的回答为什么老板不愿意给财务涨工资,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5124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富金山战役 12“爸爸,你趴在妈妈身上干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解释内卷尽头是什么?考了5年,跨专业上岸清华法学院的医学生,给了最好的答案!有多心动,才会行动?这 4 位女孩的答案竟然这么统一!​为什么人一生要去一次敦煌,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为什么我总陷入糟糕的恋爱?” 探索亲密关系的答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亲子旅行,没有之一!为什么不能禁止孩子用手机?这是我见过超好的答案人生最好的状态:知足,独处,自洽为什么律师要精通检索?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要钱还是要生活?”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大学四年如何规划才会更有收获?这里或许有你想要的答案 | 推荐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用户行为分析攻略为什么有贪官,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回答怎么有效控制孩子用手机?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答案​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