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2014年10月,工作后的第一个黄金周长假,远行寻秋的旅游需求处于井喷期峰值。闲暇时间、支付能力、出游意愿三要素集齐,万事俱备只欠搭子。但翻遍同学录也没找到一个,要么时间错不开,要么旅游太费钱,要么已有约。不甘心就此铩羽而归,想一个人出去玩又顾虑颇多。面对未知的忐忑、晕车的难受、一个人的安全问题都是赫然在目的拦路石。
然而,所有的犹豫都抵不过心中对远方的向往,激烈的一番天人交战后我还是一个人踏上了旅程。当列车的长鸣刺破夜色时,耳机里正好传来沙哑的烟嗓:“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第二天早上到了成都,换乘大巴后一路向西,我的征程是稻城亚丁。“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没有辜负激情出发的孤勇者,报之以天花板级别的秋日童话:雪山圣洁、海子翠蓝、层林尽染、草甸披金、红叶流丹……一个人旅行只有0次和无数次。从稻城亚丁之旅起,我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个人,一直在路上,这是第十年。《一代宗师》里把习武之人分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三个阶段。一个人旅行也如是,遇见绝美的风景,遇见不一样的人,在一次次出发和抵达中遇见自己。 最初一个人旅游是因为找不到旅游搭子,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同龄人,有钱有闲且有出游意愿的非常少。在这很小的概率里,还要找到一个契合的搭子更是难上加难。况且,对i人来说,与别人商量旅游行程实在太内耗了。为了确保旅途丝滑,要提前对彼此的旅游偏好、兴趣、体力、消费观、安全意识等进行充分的沟通。有人爱性价比高的青旅,有人喜欢舒适的五星级酒店;有人想睡到自然醒,有人却偏爱特种兵式旅游;有人体力好去哪都想走路,有人每逢出门必打车等等。我不习惯也不擅长处理这诸多的分歧,为了求搭成功往往选择将就妥协。结果就是强扭的瓜不甜,旅游体验大大打折扣。一个人旅行则完美避开了上述问题,说走就能走,想去哪就去哪,完全按照自己的步调,随心所欲地闲逛与停留,看什么风景、下什么馆子、和什么人聊天全凭心情。一个人旅游不孤单嘛?我更在意的是去哪里,而不是和谁去。陪伴是“花”,出发才是锦上添花的“锦”。可以不要搭子,但不能停止出发。一个人在旅途,看似形单影只,心里其实是鞭炮烟花齐放的热闹与狂欢。今年特别爆火的“特种兵旅游”与早年风靡一时的“穷游”有异曲同工之妙。曾经我也是个中翘楚,每逢出行必做旅行攻略,不走回头路誓要网罗所有景点,并串成一个环形线路,力求花最少的时间和金钱,打卡最多的景点。出行优先半夜的硬卧,既方便赶路又节省了一夜房费,能走路绝不打车;住宿首选便宜又安全的青旅;自带水和面包绝不在景区吃饭等等,主打一个既要、又要、还要。印象最深刻的是0元澳门一日游。当时我在珠海上班,过去澳门非常方便。周末早起,骑行去到拱北口岸,过关后坐发财车去美高梅,然后开启一路逛吃逛吃之旅。饿了渴了就去薅赌场的奶茶甜品、大三巴的肉脯和杏仁饼免费试吃。从大三巴、妈祖阁、东洋望灯塔、渔人码头再到威尼斯人、巴黎人、伦敦人、永利皇宫、官也街,一路的异域风情建筑、富丽堂皇的赌场到奢华的酒店表演show纷纷收入囊中。晨光熹微出发,披星戴月归,一天下来走了4万多步。然而,紧凑密集的走马观花式旅游并非长久之计,旅游的快乐阈值越来越高,除了照片和9宫格,便只剩舟车劳顿的疲惫。《菜根谭》写道“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此中大有佳趣”,旅行也正是这个理,与其匆匆逛完所有景点,不如减少几个点,慢下来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没玩到的地方也不要紧,留个念想下次再来。远方是多远?出行半径多少才开始有诗意?又降低到多少会减损出游的体验感?我依然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但我已可以悦纳远方的诗意、近处的小美以及恰到好处的休闲。从跨境、跨省、跨市再到户外徒步、周边游、城市漫游,从观光游过渡到休闲游,从走马观花走向深度体验游。“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曾被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开篇词激起澎湃心潮。这些年我看过川西绝世的彩林秋水,也见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捧过喀纳斯飘下的第一场雪,也吹过长城上的烈烈西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为此我独自翻山越岭千里跋涉。如果说自然风景是带着双脚和眼睛便可奢享的视觉盛宴,那么人文风光则需要带着灵魂去细细品咂,方能触摸到它的体温和肌理。“面对有文化和历史底蕴的文明地标,如果不能透过表面、抵达意义,旅行体验会大打折扣。”我喜欢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游走在陌生的大街小巷,或随便坐一辆公交车,看看窗外的风景、路过的人、建筑和街区,听听旁边大爷大妈唠嗑着家长里短;光顾本地人爱吃的苍蝇馆子,照着隔壁桌点两个菜,偶尔大胆去和旁边的人聊聊天……凡此种种,脱掉格格不入的游客外衣,摘下罩在身上的透明玻璃罩,如一滴水投入一片汪洋。博物馆和菜市场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导览点。正如冯骥才在《散漫的天性》里所言:“每到一个新地方,首先要去当地的博物馆。只要在那里边待上半天或一天,很快就会与这个地方“神交”上了。” 博物馆沉淀了一座城市最厚重的过去,在此可窥见她最久远的秘密,翻阅她最柔软的心事。而菜市场里的蔬果、鱼虾、色彩、味道、方言、寒暄、表情、吆喝声和讨价还价都是未经雕琢的烟火气息,藏着最原生态的饮食习惯和风土人情。最地道最正宗的熟食、小吃往往就藏在菜市场里。陈晓卿曾在《十三邀》里直言:“了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它的菜市场。”一本好书是可随身携带的最佳导游。我习惯在旅途中随身携带一本书,刚开始只为打发漫长的火车时间,后来发现跟着书本去旅行的体验妙不可言。从《万水千山走遍》《湘行散记》到《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午夜降临前抵达》,其实用性和趣味性丝毫不逊于现场讲解。汪老在《昆明的雨》里推荐了汽锅鸡、火腿、乳扇、牛肉、菌子、韭菜花、茄子鲊等地道昆明菜给外地人,因此不少网友戏称“去昆明找的导游是汪曾祺”。除了奇观,旅途中的人和事最难忘,一如电影里比正片更精彩的彩蛋。三毛说:“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遇见不同的人,遭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种种的困难,听听不同的语言,在我都是很大的快乐。”一个人旅行时,往往会更留意周围的人。雪山之巅求婚成功给大家发糖果的小情侣、巴厘岛看日出的美女记者、在塔公寺等一束光的摄影师、丽江古城里的职业旅行者、宏村湖边写生的一圈美术生、南京先锋书店里写明信片的00后、火车上给我庆祝生日的陌生人……旅途中形形色色的过客,给了我最多的触动。有时候只是擦身而过,一个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或是一声加油打气就是全部的交集。遇到志同道合的结伴同行一小段,也不深交,只是享受当下,聊聊旅行中的点点滴滴,讨论接下来的行程有什么值得期待的景色。经常独自旅游的人心里不约而同的默契:不问年龄工作,不探房子收入,不提婚姻家庭。萍水相逢,浅浅相交。一期一会,世当珍惜。上个月准备搬家,收拾东西时翻出了一张泛黄的明信片,久违的时光恍如昨日重现。2014年的春风里,苏州拙政园的驿站里,两个偶遇的姑娘结伴游园后,用一种很旧的方式告别:一笔一划地在明信片写下临别赠言,也不用邮寄,写完直接交换,然后挥挥手说再见。“亲爱的友友,苏州真的太美了。绿柳艳桃辉映成趣,粉墙黛瓦相得益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愿你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是她写给我的寄语,那时的我们真的年轻又浪漫。很庆幸20岁想去的地方没有等到30岁才动身。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又是一年秋风起,秋天的童话副本已刷新。今年我的计划是先加班把三倍工资拿到手,再调休错峰出行。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赚钱和出去玩一个都不能少。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请作者保证投稿作品为自己的原创作品,作品(包括图片)不含任何编造、伪造、抄袭、融梗、洗稿及其他侵犯他人财产权、肖像权、知识产权问题,不涉及国家机密及他人商业秘密。若作品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自负。如因作者侵权等事项给本刊造成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本刊保留向作者依法追偿的权利。【非常重要!!!】请自行复制以下征稿说明中的【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打印、手写签字后扫描或拍照上传,与投稿共同附于附件中,文件名为【xx投稿原创承诺书】。未按要求上传该承诺书的,本刊不予用稿。来稿请注明联系电话,方便沟通。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