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时代已死,接下来是全民开口时代文化2022-08-20 13:08确实有段时间没写文章了,原因无二,就是无法自由表达心中所想。想写的题材不敢碰,即便写出来也绝无可能发表。花六七个小时写一篇文章,结果胎死腹中,那种滋味难以言表。若是言不由衷的文章,必然质量下降,读者也不会对这种隔靴搔痒的劣作买账。想必这种创作环境大家都能感同身受,兴许还有那么些个人在坚持,但无非是戴着脚镣在起舞。我大概是没有反重力创作的天赋,我想要的是打碎枷锁,而这显然比与之共舞更难。或许有挥转铁索舞姿撩人者,也是寥寥无几。总之,过去那种百家争鸣的公知时代,已经彻底过去。即便是意见领袖式的,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也近乎从网络绝迹了。除了言论环境外,现在的互联网生态也迎来了深刻的变革。过去是web1到web2,无论是博客时代,还是微博或公众号,都非常适合公知模式的思想传递。但现在正处于web2向web3过渡的时期(当然对中国来说这种过渡存在巨大障碍),个体的话语权越来越鲜活,也越来越重要。刷屏式的舆论效应已远超任何公知大V的影响力。所以,公知时代已死,但同时也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全民开口的时代。其实回顾古欧洲开辟现代文明的那段历史,无论是但丁,薄伽丘等文艺复兴三杰,还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伏尔泰,卢梭等伟大思想家,从来都不是中国式的公知。他们的创作周期普遍较长,往往是几年一份长篇,数月一份短篇。像中国知识分子这样一周多更,甚至每日一更的自虐式创作,是不可想像的。如果欧洲人也非要等到意见领袖先表态,再决定自己的行动,那么欧洲怕是要走不出中世纪了。因此,一个民族走向成熟的标志,必然是个体的广泛苏醒,和对公共事务的普遍热衷。这也是成长的必然过程,知识分子只是提供了精神的养分,在他们启迪大众的同时,普罗大众的公民意识事实上也成就了他们。这种供需关系的思想市场,是最稳健的。相反,如果掐灭知识分子的声音,社会就一潭死水,那是非常糟糕的。前段时间不是都在调侃,鲁迅回乡三天,被闰土治好了精神内耗嘛。投笔从医,前途一片光明,但凡有异物倾向,一律按肿瘤处理,简直财源滚滚。你看郭沫若们,一边肉麻地喊斯大林亲爷爷,一边去美国买房,几个子女都送过去。任凭你怎么骂,人家都是人生赢家。刘文典左脸挨了蒋介石一个耳光,赶紧笑着把右脸也奉上。回头,他还是堂堂高校校长。逢人就夸,我这张脸还被蒋委座亲手扇过。确实不该对知识分子的期望过高,更不要低估了个体的价值。背叛知识的知识分子多如牛毛,但是苏醒后又继续沉眠的个体,我从未见过。只是单纯的苏醒还远远不够,你还得叫醒更多的人,因为没人可以在认知层面做到睡到自然醒。而且相对于知识分子打更式的催醒,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思想碰撞,或许要有益得多。我记得以前有个读者,他看到有朋友经常转发周某某的阴谋论文章,索性也在朋友圈怼他,用知识和常识去洗礼仇恨和阴谋论。结果对方就没再转发了,或许是不好意思再发了。即便真理难以消化,但他至少会意识到这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声音。前些天有个读者发我一个视频,大概是海外一个网红说英国要从发达国家退回发展中国家,而理由,是因为英国出现“0元购”,以及护照免签国变少。网红说一群小孩子去糖果店抢零食,因为他们的父母已经穷到买不起。护照免签变少,说是发达国家倒退回新兴国家的标志。说得有板有眼,普通人确实很难辨别真伪,加上从众心理,这么多转发和点赞,就信以为真了。事实上英国是脱欧之后护照免签国一下掉了26个,因为欧盟不高兴,不给英国人免签了,此举还迫使很多英国人去申请爱尔兰的护照。至于零元购,一看视频就知道是一群黑人小孩在哄抢糖果,但网红不会告诉肤色特征。他相当于迎合两头的政治正确,精致利己。而且他更不会告诉你,今年英国应届生的工资触及到了32000英镑的关口,约25万人民币多点的样子,在那边应该可以买辆特斯拉model 3了。你看网红都这么卖力,你有什么理由保持沉默?很多人都说,如果不努力读书,你的儿子可能成为司马南的粉丝。我倒更觉得,如果你总是保持沉默,那么你的儿子就可能成为司马南们的粉丝。夹头的粉丝列表里,也绝对不乏大学生。所以,每个人都有责任与谎言搏斗。一个国家通往真理的必由之路,绝不是有多少个知识分子在坚持说真话,而是这个国家的公民普遍热爱真理。鲁迅也早有赠言:不必等候火炬,你自己便是光。新读者可以在后台添加作者微信推荐阅读:《人类自由史》古希腊完结篇——斯巴达崩盘的警示,被掏空的中产阶层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