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以爱行骗:“杀猪盘”如何趁虚而入

以爱行骗:“杀猪盘”如何趁虚而入

文化


有竞争的思想,有底蕴的政治


文| 曾于里


“杀猪盘”的运作链条

“杀猪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最近,号称“首部杀猪盘女性反杀电影”的《鹦鹉杀》上映,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北漂的女白领在被网上的“男友”骗走55万元后,根据骗子留下的线索,她千里迢迢找到骗子,鹦鹉学舌一般用骗子骗她的手法,欺骗了骗子的感情,让骗子体验这种爱情被骗的滋味,实现“反杀”……固然《鹦鹉杀》的票房与口碑不算太出众,但它还是能够在只言片语中让观众窥见杀猪盘的运作逻辑,以及杀猪盘对女性带来的不仅限于经济损失的巨大伤害。

《鹦鹉杀》海报
何为杀猪盘?这里援引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施剑、马宁、刘帅这三位学者的研究定义,它指涉的是,“不法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一定周期的经营与目标建立特定联系,最终利用电信网络技术以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的一种犯罪手段。特定联系主要是指诈骗团伙通过伪装身份设法与被害人之间建立的情感或者信任关系”。通俗地说,杀猪盘就是以爱行骗,犯罪分子通过伪造身份与受害人在网上建立恋爱关系,在赢得对方信任后,骗取对方钱财。

不同于一般电话诈骗的广撒网,杀猪盘诈骗的精准性更强,杀猪盘会更精心地筛选对象;杀猪盘的组织性、专业性也更强,它是团伙作战,内部分工明确,一般包括资料组、话务组、技术组、洗钱组,不同的组员承担诈骗环节中的不同任务,每个环节都有套路可循;并且,杀猪盘的诈骗布局缜密、时间周期更长,诈骗犯往往会在20余天或者更长的时间里与受害人建立感情联系,骗取信任是骗取钱财的前提;杀猪盘的破坏性也更强,不仅掠夺了受害人的财产——数额往往特别巨大、基本至少上都是六位数,也由于它的恋爱诈骗属性,亦给受害人留下难以弥合的情感伤口……

其实,杀猪盘之谓杀猪盘,还在于一个更为残酷赤裸的真相:诈骗犯将受害人当做待宰杀的“猪”,一个完整的杀猪盘链条,一般可以划分为“选猪——养猪——杀猪”三个阶段。

“选猪”主要由犯罪团伙的资料组负责,他们会将各类社交软件视为“猪圈”,从中寻找对恋爱或婚姻有渴望的单身人士,如果其在社交平台上表现出较强的经济实力,或者对爱情有比较强烈的渴望,就会被资料组“选中”,并大致整理出受害人的个人情况,方便后续诈骗。诈骗团伙也会通过各种非法途径获取婚恋平台的用户资料,平台上的vip付费客户更是诈骗团队的主攻对象。

“选猪”完成后,由话术组完成至关重要的“养猪”阶段:诈骗团伙需要在这一阶段迅速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好感与倾慕,制造爱情幻梦,与受害者建立起恋爱关系。譬如杀猪盘中的男性诈骗犯,往往会通过互联网的途径大量盗取一个真实存在的长相帅气的男性博主在社交平台上po出的照片,之后在社交软件上虚构身份、扮演一个帅气成功多金温柔的单身男性,再对受害人展开温柔攻势。诈骗犯的话术依托于完整的脚本,说什么话、怎么说均有章可循,乃至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有预案,迷惑性极强。为了尽快赢得受害人的信任,诈骗犯会适时地给受害人送一些关怀和温暖,比如生日时送一束花,这些投入都被称为“猪饲料”。
《tinder诈骗王》中骗子的甜言蜜语
待受害人与诈骗犯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联系,也就到了“杀猪”的时刻——开始骗钱了。常见的骗钱手段是博彩类或投资类,诈骗犯告知受害人TA无意中得知博彩/投资平台的“漏洞”,可以确保稳赚不赔,实际上,这个平台是诈骗团伙技术组设置出来专供受害人的。受害人上钩后,小玩两把确实赢了小钱,既有赚钱的诱惑,又有对方甜言蜜语的攻势,于是越玩越大,甚至不惜网贷博彩/投资,在投入达到一定金额后,诈骗团伙就会玩失踪,平台成404,并被“恋人”拉黑。在意识到骗局后报警,追回金钱的概率微乎其微,诈骗团伙所提供的一切几乎都是假的,难以追踪,投入的金钱也早已被诈骗团伙通过各种手段“洗”得一干二净。

简单复盘杀猪盘的流程后,相信很多人内心都笃定自己肯定不会被这样的套路所蒙蔽,也不乏有人会反过来指责受害人“恋爱脑”,怎么会轻信这样的套路。但不论是《孤注一掷》还是《鹦鹉杀》,均强调了这样一个说法:只要精心为一个人量身打造骗局,那么TA就有很大的概率上当受骗。对杀猪盘的检讨,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走向“受害者有错论”。

但杀猪盘的骗局千千万,它们也一定存在共性的地方。“养猪”,让受害者进入诈骗犯的爱情圈套,是决定杀猪盘成败最核心的环节。爱情是永恒的主题,诈骗也是古老的伎俩,以爱行骗不是网络时代才有的。杀猪盘能够骗取爱情,显然并不仅仅是因为爱情自身,杀猪盘不只是爱情问题。

人们好奇于杀猪盘如何制造爱情幻觉,才能够让那么多人上当受骗,或者更确切地说,杀猪盘的泛滥,与这一代年轻人的社交生活特点、社交状态与情感需求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以至于杀猪盘屡屡成功地“趁虚而入”?在关于杀猪盘的诸多讨论中,这些关键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厘清这些疑问,或有助于对杀猪盘更精准的遏制。

当“线上社交”成社交主流

在不少人的理解里,杀猪盘是互联网发展早期阶段就已经出现了的“网恋”的一种新变体。这种说法既合理也不合理。合理之处在于,杀猪盘确实是一种网上恋爱;不合理的是,网恋与杀猪盘是互联网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产物。在十几二十年前,网恋一直都是小众的存在,而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陌生人社交成为主流的当下,“网恋”都快成为古董般的词汇,不是因为网恋消逝,而是网恋已经成为常态。

早在2020年就有第三方数据显示,我国陌生人社交用户规模已接近6.5亿人。截至2023年6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47亿人,陌生人社交也属于即时通讯的一部分,可以想见用户基数也非常庞大。如今市面上比较主流的陌生人社交平台包括陌陌、探探、Soul。根据陌陌、探探母公司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3月陌陌的MAU(月活跃用户人数)为1.065亿,探探MAU为1950万。陌陌坐稳陌生人社交行业的龙头老大位置。成立于2016年的Soul后来居上,目前排名第二,根据其招股书显示,2021年Soul月活跃用户达到3169万。当然,无论是陌陌、探探还是Soul,如果仅仅是注册用户的话,陌陌2014年就已经破亿,探探和Soul的注册用户也已经破亿。

由于社交媒体时代形成非常突出的“圈层化”现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乃至不同城市的人可能流行的都不是同一款APP,不同APP上流行的也是不同的话题,这反而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以及代际之间的隔膜与误解。就如同在讨论杀猪盘时,掌握媒介话语权的60后、70后、80后,很容易认为它只是误入歧途的小众化的网恋,陌生人社交软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在玩;可事实上,陌生人社交已经成为Z世代年轻人最重要的社交方式之一,“线上社交”已经成为爱情主要发生地。

Soul的招股书显示,它的月活跃用户中有74.9%为Z世代(199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陌陌也高度依赖年轻人。2015年,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陌陌用户中19至32岁的用户比例高达82%。到了2021年10月,根据易观千帆数据,当月陌陌用户中24岁以下的约占16%,24-30岁约占27%。年轻人的流失成为陌陌增长的一大难点,但年轻人仍然是陌陌最重要的基本盘。

又据Soul发布《2023年轻人社交态度报告》,基于近5500名年轻人的调查报告显示,过半(51.26%)年轻人觉得现实中认识新朋友困难。那么,年轻人通过哪些方式拓展社交范围?66.49%的年轻人选择通过社交App认识新朋友,49.86%是通过工作接触,32.55%是通过线下活动,27.82%是通过亲戚或朋友介绍,11.43%是通过线上小组/论坛。

202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导下,社交平台探探发起《“Z世代”恋爱、婚育观调研》,此次研究面向探探平台1995年后出生的用户展开。这次调研的结论也基本与上述报告的结论相符。调研结果显示,Z世代寻找恋爱、婚姻时深受社交软件影响。67.1%受访者认为社交软件比熟人介绍等传统恋爱渠道更加有效。

种种数据显示,“线上社交”已经成为年轻人认识新朋友、开始一段感情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他们不仅经由互联网完成衣食住行的很多功能,也在互联网上结识朋友。这个结论并不夸张,互联网本就是Z世代的一种存在方式,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年轻人的社交半径被压缩、社交圈固化,年轻人的线下社交遇到很多阻碍,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很高,加之个人主义时代也让很多社恐的年轻人拥有拒绝无效社交的自由,线上社交自然就成为交友的主要路径。

在对于杀猪盘受害者的非议声中,很典型的一种就是秉持着对网恋的古板认知,比如“网恋很小众”“正经人谁搞网恋”“不成熟的人才搞网恋”云云。谈社交APP色变,也仍然是一种很主流的社会态度。是时候纠偏这样的认知了,我们需要更准确去把握新一代年轻人的社交特点: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年轻人社交的载体和工具,年轻人的社交形态已经发生变化,很多人的友情和爱情发生于线上。

明确这一大前提,我们对杀猪盘的看法或有所改变。不是受害人傻或恋爱脑,也不是“不成熟的人才搞网恋”,而是当“线上社交”成为主流后,很容易就会涌入各种魑魅魍魉,并试图通过非法手段寻找“商机”。这提醒的是:不要将杀猪盘小众化、奇观化,当线上社交成主流,杀猪盘大概率会成为相生相伴的“毒瘤”,要高度重视。

当遭遇Ghosting成为社交常态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沦陷于杀猪盘的骗局中?除了众所周知的诈骗犯利用完美人设打造的爱情幻梦外,我们也常常忽略了一点:泛滥成灾的线上社交、陌生人社交,它所具备的某些特点,是否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改变了年轻人对于社交的期待?或者说,它给年轻人的社交生活制造了怎样的空缺,才导致杀猪盘可以趁虚而入,让受害者滑入爱情的幻梦中?

如今的陌生人社交不断更新迭代,也花样百出。有的基于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可以让用户轻易地与“附近”的人达成社交;有的基于兴趣,“跟随灵魂找到你”;有的基于大数据的配对,“喜欢”就右滑,两人将有机会进行对话,“无感”就左滑,继续阅览下一位推荐用户信息……
国外主流的陌生人社交平台tinder“右滑”表示喜欢,“左滑”就是无感
不论陌生人社交软件凸显怎样的卖点,使用体验的“糟糕”是它们的共同特点。由于使用门槛很低,用户随便注册一个账号就能进入,不少人的确是出于一种“玩玩而已”的心态,甚至只是把它当作欲望的发泄平台;哪怕是真的想交朋友,也因为上面可以选择的人太多,可以不断挑选、不断右滑,人们也就陷入“选择的悖论”:选择太多,反而失去慎重选择的心态,态度轻佻,社交时的忠诚感很低、社交质量很低、真情实感不见得就会换来真情实感……

这就成了陌生人社交平台的吊诡之处:它看起来很高效,但同时也很低效;它成为很多年轻人社交的主要渠道,但年轻人也仅仅是看起来在社交,或者制造一种自己很努力在寻找朋友的感觉,本质上仍然仅仅是把它当作打发时间的一种手段……可以说,轻佻的、随便的、不负责的、不认真的、得不到回应的、被忽视的,是陌生人社交平台中的常见体验。这既让一些人的社交态度变得“随便”,也导致一些人对这类软件依赖越深,孤独感也就越深。

如果双方都只是玩玩而已,那么不被认真对待也就无所谓了,大不了取关、屏蔽、删好友、拉黑;真正残酷的是这样的情况:当你在社交软件上与某个人建立了很深的感情联系,当你以为你们已经是彼此生活中重要的朋友了——友情的或爱情的,突然有一天,TA在社交软件上“失踪”了,你却没有任何可以找到TA的办法。

国外在2016年时就已经用“Ghosting”这个词来形容这种现象,2016年它被收录《牛津当代英语词典》,“to end a 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someone) by suddenly and without explanation withdrawing from all communication”(突然毫无理由、没有任何解释地退出所有交流,从而结束与某人的私人关系),该词同样被收录韦氏词典。即,互联网上有好感的对象突然失踪了,不告而别,像鬼魅一般消失,给苦苦寻找和等待却得不到回应的另一方带来很强烈的心理冲击:我是否做错了什么?TA到底为什么消失了?以前的那些热聊和承诺到底算什么?

人们当然会胡思乱想,怀疑TA是不是遭遇什么意外,但更多时候,人们遭遇Ghosting就如同遭遇措手不及的“冷暴力”,没有回击与解决的机会,委屈只能往肚子里憋;对于一些内心敏感、对这一段感情投入很深的人来说,对象Ghosting甚至会导向自我怀疑和自我厌弃。

中文互联网将Ghosting翻译成“社交幽灵”,至今讨论不多。但事实上,大部分使用陌生人社交软件的用户,均不同程度经历过Ghosting。宁波大学的吴健锋在2021年的硕士论文《陌生人社交软件使用与孤独现象研究》中,通过深度访谈法,在社交媒体以及身边选取22个使用过3款及以上陌生人社交的软件、并且每天在其所使用的所有陌生人社交软件中在线时间超过3小时的深度用户为研究对象。在这个研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是否曾经遭遇过“社交幽灵”。结论还蛮“惊人”的,“每一位接受访谈的用户都表示自己曾受到过冷暴力,并且在受到冷暴力时用户的描述词频较高的是‘生气’‘难过’”,22个人中有5人的情绪态度是中立,其余的都选择了“负面”。
21个受访者均遭遇过Ghosting,调查结论来自《陌生人社交软件使用与孤独现象研究》
所以,相较于快餐化、很少奔现、见光死等停留于网恋时代的标签,如今陌生人社交中的Ghosting现象更普遍、更突出、给用户带来的负面情绪更为深重,它让用户不时感受到一种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折磨,常常让用户陷入自我怀疑中。而显然,我们对Ghosting的关注和讨论很少,如何去应对的探析更少。

杀猪盘的“杀猪”阶段,就是一次更为惨烈的Ghosting。只不过杀猪盘一开始是以弥补Ghosting糟糕体验的形式出现的,它捕捉现代人的社交困境,并趁虚而入。在“养猪”阶段,它为受害者提供的是稳定的、确定的关于爱的誓言、关于未来的承诺,TA总会在每一个受害者需要的时刻出现,提供情绪价值极高的陪伴,给受害人在社交平台上所未曾经历过的“完美”体验。

以前的体验有多糟糕,在偶遇“完美”后,要牢牢抓住、紧紧抓住的心理也就更迫切。在“杀猪”阶段时,一旦受害人对“投资”等表示疑虑,诈骗犯就会开始发脾气,或者流露出Ghosting的迹象,“威逼利诱”受害人迅速做出“投资”等决策,最终落入陷阱,迎来的是经济与情感两空的Ghosting。

当无力付出又无比渴望情绪价值

杀猪盘中的诈骗犯,都会为自己虚构一个完美的人设。如果目标受害者是一名女性,那么诈骗犯就会成为一名优雅、帅气、多金、有良好家境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男性。在晕轮效应下,受害者很容易降低对诈骗犯的戒备,更容易对他们产生信任与好感。

诈骗犯一般也不会使用一个完美到没有瑕疵的人设,适当的“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反而提高了诈骗犯的可信度。所以,诈骗犯会在无意中提及自己的童年创伤,比如严苛的家庭教育导致自己有些自闭、对社交网络有些排斥,暂时无法接受在线视频;或者自己有过被欺骗、被背叛的感情经历,所以对展开一段新感情有畏惧心理;抑或者前任遭遇意外不幸去世(《鹦鹉杀》中的诈骗犯就曾使用这个话术),自己停留在悲痛中难以走出,这次好不容易才遇到真爱,等等。网上恋爱本身也蕴含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在投射效应下,受害人很容易“以己度人”,以为对方与自己一样真诚、一样渴望爱情。

晕轮效应、自我暴露、投射效应,几种因素叠加下,受害者渐渐地就对诈骗犯建立起信任与亲密关系。这些特点,早前的网恋里也存在。时下杀猪盘制造的爱情幻梦,是否具备一些新特征?

杀猪盘的屡屡发生,有时会令一些旁观者感到困惑: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很多人不是已经不那么相信爱情了吗?这不是一个更强调个人独立与自由的“爱无能”时代吗?怎么还会屡屡发生因爱而被骗巨款的事情?

但其实,爱无能的流行与杀猪盘的得逞看似违和,却不相矛盾。我们常说“爱无能”,除了线上社交的方便、替代品的丰富以外,一大原因是高度重视独立与自由的年轻人,不愿意忍受恋爱过程中带来的一些具有消耗性的负面情绪,比如两个人之间的磨合、争执、误会等。所以,网上论坛中一有网友发布情侣吵架帖,底下的评论几乎都是众口一词的“劝分”,每个人对于伴侣的忍受阈值在降低,爱人的能力在降低。

换句话说,“爱无能”不是说,年轻人不渴望爱情、不想要爱情了,而是完美的爱情不可得,那些真实却不完美的爱情在带来甜蜜的同时也带来负担,已经被高强度的工作与生活搞得筋疲力尽的年轻人,“无能”付出太多的余力和心力去维护一份脆弱的爱情。用如今流行的“情绪价值”的说法是,如今的年轻人疲惫到无法为对方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了,不愿意一次又一次地去哄、去解释、去安慰。互联网上有一个关于情绪价值的公式,“情绪价值=积极情绪(收益)-消极情绪(成本)”,提供情绪价值其实就是提供一种正向的情绪力量,它能以陪伴、抚慰、倾听、分享等形式存在,给人带来安心、稳定、可靠、被认可、被爱包围的情感体验。

一边是人们“无能”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了,另一边是疲惫的现代人那么迫切那么渴望得到情绪价值。从互联网上流行的各种“小迷信”(比如转发这个锦鲤这个月会有好运),或者近期风行一时的“买情绪”服务——比如“爱因斯坦的脑子”“好运喷雾”这类用以缓解焦虑的“情绪”,或“树洞”“云监工”这类主打倾听陪伴的“情绪”:都可以看出情绪陷入“emo”的年轻人实际上是需要抚慰的。

杀猪盘中的诈骗犯,除了创造一种美好的爱情想象以外,在建立信任与好感阶段,TA打开受害者心防的关键是,诈骗犯能够给予一种臻于“完美”的情绪价值,“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只要你有情绪上的问题、只要不需要对方花钱(受害人一般也不会向对方提出金钱上的要求),诈骗犯都会在第一时间给出回应。TA提供的终极情绪价值是,不管你长相如何、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学历高低,TA都会认同你、肯定你、顺从你。
《Tinder诈骗王》截图,骗子非常擅长提供情绪价值
在Netflix纪录片《Tinder诈骗王》中,伪装千亿富翁的骗子之所以让女孩死心塌地,一大原因在于他能够提供完美的情绪价值,“我很欣赏这一点,因为你很少能找到愿意倾听的男人。”骗子发给受害者的信息,也总是支持、赞美和爱意。在受害者看来,社交中有些人会给别人充电,有些人则会耗电,而骗子绝对是她的充电器。
《Tinder诈骗王》截图
就像皮格马利翁效应所说:赞美、信任、肯定和期待具有正向的能量,当一个人获得这些情绪支持,TA也会变得自信、自尊、自强,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完美”的情绪价值如同充电器,能够给人带来能量,并让人产生巨大的幸福感: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不管我怎么样都会如此爱我,原来我终于等到了这样一个人。随之受害人奋不顾身跳入爱河,结果可想而知。

从这一点看,杀猪盘有意或无意抓住了年轻人的一个软肋:没有心力、没有耐心去提供情绪价值,但又渴望得到持续稳定的情绪价值。哪怕是斩钉截铁说着“爱无能”的人,也有可能落入杀猪盘的陷阱。

结语:不只关乎爱情

杀猪盘是陌生人社交时代所结出的“恶果”。当陌生人社交成为主流,当“线上社交”成为爱情的主要发生地,杀猪盘也如影随形。孩子跟洗澡水一起泼掉显然是不可取的,但它至少提醒了我们杀猪盘不是个例、不是奇观,相反,它很普遍,甚至无孔不入,只不过大多数骗局被识破、未能得逞。

陌生人社交虽然已经如此流行,但我们仍未建立起有关陌生人社交的完备的“秩序”,比如平台对用户注册等审核把关不严,比如大多数人的社交体验都很糟糕,Ghosting并不鲜见……这些均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而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精神状态非常疲惫,对情绪价值又有很高的需求,但人们又不愿意或没有余力投入到真实的感情关系中,没有经营的耐心,线上那种虚无缥缈却又完美无缺的情绪价值让人沦陷,却也让原本不想付出代价的人们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杀猪盘的流行,从来不仅仅是关乎爱情。这也是《鹦鹉杀》遭到一些批评的原因所在。它以单一的爱情视角去解读杀猪盘,却忽略了当脱离线上社交的语境回到线下时,诈骗犯根本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爱上受害人(更不必说受害人找到诈骗犯的概率几乎为0),受害人的“反杀”只是一厢情愿的幻觉。

杀猪盘与这一代年轻人的社交生活、社交习惯与情绪状态息息相关,破除杀猪盘,并不仅仅是打破爱的幻觉,不是神化爱情也不是鼓吹真爱不可能,而是抓住上述那些息息相关的“关系”——当线上社交已经是主流,但它的缺憾仍然存在,人们的情感空洞仍然存在,如何提防杀猪盘的趁虚而入?尤其是如今杀猪盘的技法也在不断迭代更新,比如AI技术出神入化,一些杀猪盘已经不流行盗图了——通过图片检索识破骗局已经失效,可以直接凭空在网上制造出完美的人设,令人愈加防不胜防。如何探讨出更加有的放矢的应对举措,显然需要更多省思。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责编:朱凡。
本期微信编辑:龚思量。
本文为思想市场原创内容,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澎湃新闻网站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阿三再作妖!以涉嫌洗钱逮捕vivo中国籍高管,还曾玩儿“杀猪盘”洗劫小米48亿免费旅游换来倾家荡产:特价旅游团,退休父母的“杀猪盘”高贵林某公寓遭小偷爆窃!华人被尾随20秒,小偷跟着趁虚而入!211女硕士遭遇缅北“杀猪盘”,两周被骗138万,一年后仅追回10万元,如今患上抑郁症网络黑盒诈骗:揭示一场华人社区常见的欺诈行为幼师卖房、贷款,4年花700万做美容调理,如今报案称被骗:“这机构没有行医资格”!杀猪盘![打卡] 所谓“杀猪盘”的本质节日血拼季,小心杀猪盘!这些如何在北美安全上网和购物的方法你都知道吗?网络诈骗:FBI警告手机用户,8大征兆可能遭恶意APP入侵!当本国母语信息稀缺时,油管博主带着右翼内容趁虚而入小心杀猪盘!分享一些如何在北美安全上网和购物的方法!境外涉诈被困“万丈深渊”:做“杀猪盘”,吃“猪食饭”……警惕!!!杀猪盘猖獗!纽约法拉盛华女遇杀猪盘!被骗20万!一年$4000万!“长江换汇”团伙惊人利润曝光,与“杀猪盘”诈骗关系密切!还在多国“开展业务”!团伙头目已获保释…《江山情》&《壁上观》从你的手指流出了一个我河南女记者卧底缅甸,见证惨无人道的诈骗:她用“0赎金”完成了一场“反杀”…又是杀猪盘!纽约华女网上找工陷杀猪盘 23万元打水漂!国信证券获评第二十届深圳关爱行动 “十佳爱心企业”宾臣墟又现杀猪盘!34岁华裔结识女网友热聊,被骗走2.5万美金精读丨不只“宰杀”中国人,缅甸“杀猪盘”为何如此猖獗?惠誉调低美国信用评级是冲击波吗?5128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信(阳)罗(山)战役 1日本女网红贩卖“杀猪盘”手册,声称能月捞一千万?!“最好是找有编制人员”,境外回流人员亲述“杀猪盘”诈骗过程→警惕!!! 杀猪盘猖獗!纽约法拉盛华女遇杀猪盘!被骗20万!《鹦鹉杀》无关“杀猪盘”,有关“生活”当“杀猪盘”受害者决定复仇小心杀猪盘!华女网上找工陷杀猪盘 23万元打水漂“杀猪盘”套路防不胜防,多名华人上当被骗数十万!多位华人爆料!加拿大招聘找工作也遇“杀猪盘”!公众号付费广告竟是套路满满!聊聊俺收藏的老连环画:聊斋志异被“杀猪盘”就一定是恋爱脑吗?做着杀猪盘吃着猪食饭,“呼吸空气都要钱”长江换汇涉洗白“杀猪盘”黑钱!4名嫌犯成功申请保释,亲属抵押百万房产做担保(组图)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