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海东
日前,金正恩访俄的时候,参观了东方发射场、加加林飞机制造厂以及俄空军基地等与航天航空有关的地方。当时,在朝俄之间航天航空技术交流之外,我还曾经猜测朝鲜是不是要向俄罗斯购买新型战机。当然,这也是外界广泛的猜测,即朝俄是否要进行军工产品交易。关于朝俄间的军工产品交易(包括武器换技术),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因为这类交易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相关涉朝决议的有关规定。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韩等有关方面一再警告朝俄不要做这类交易,但同时表示朝俄之间的合作尚未成为现实,而朝俄双方也相继否认彼此间存在“违反联合国决议”或“违反国际法”的相关合作;最新的表态,是朝鲜外务省副相任天一的10·1谈话。有一件事情,可能解释了朝鲜为什么否认朝俄间的武器交易。在9月26-27日召开的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九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这样一项议案,即将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改组为朝鲜国家航空宇宙技术总局。这件事情,本来前几天就要说一下,但双节来临、俗务缠身,一直拖至今日。
从过去的宇宙开发局,到现在的航空宇宙技术总局,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
朝鲜的航天事业,发展水平有限,且与其核导计划密切相关,国家宇宙开发局也属于“纪律部队”,有自己独特的制服和衔级体系;其隶属关系相对模糊,虽然挂着“国”字头的牌子,似乎归内阁所辖,但实际上管它的主要是军需工业部;其本身还是“非常设宇宙科学技术委员会”这一跨部门机制的成员之一,而这一机制的领导(委员长)则是主管科学和教育的中央书记。此次国家宇宙开发局改组,首先定下了“总局”这样的部门规格。“国家航空宇宙技术总局”这样的属性,大致意味着其将与“导弹总局”一样直接隶属国务委员会,地位更加重要,隶属关系变得十分明确。而从此前单纯的“宇宙”到改组后的“航空宇宙”,则大致意味着朝鲜的航天事业进一步扩展为“航空航天事业”。这表明,朝鲜在航空航天领域向前迈了一大步,亦即建立朝鲜式航空航天工业,从卫星、运载火箭到军机、民用飞机,统统涵盖在内。这个改组的意义还是很大的。从这个改组的角度来看,有两件事情大致就能解释得通了——其一,金正恩访俄看发射场、飞机制造厂和空军基地,看的是航空航天工业及其成果,盯的是技术合作或援助,目的在于建立朝鲜自己的航空航天工业,重点不是现在买飞机而是未来自己造飞机;其二,朝俄双方之所以坚称朝俄合作不违反安理会决议、不违反国际法,大致由此而来,因为这种合作中可以绕开安理会决议的地方太多,这里就不展开说了。问题接踵而至,朝鲜有实力自己造飞机吗?必须承认的是,尽管朝鲜的工业基础比较落后,但从军事工业的角度看,它还是有一定实力和能力基础的,如果在技术合作领域能够取得较大进展、获得切实的帮助,那么,什么人间奇迹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国家航空宇宙技术总局”的横空出世,实际上让我们豁然开朗,金正恩访俄那些相关行程安排的意义也就变得更加清晰、丰富起来。朝鲜军工三大将。红箭头所指依次为军需工业部部长赵春龙、军需工业部副部长金正植、国防科学院院长张昌河。上述三人职务为朝鲜官方公开的现任职务。
此次金正恩访俄,朝鲜军工方向上的“一帅三大将”——李炳哲、赵春龙、金正植、张昌河随同前往。有外媒通过胸前名牌辨识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国防科学院院长张昌河佩戴“导弹总局局长”的名牌。这一点,虽然没有得到朝鲜官方证实,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观察线索,即如果张昌河担任导弹总局局长这样一个新职务,那么,日常排名及排序均在他之上的金正植会担任什么样的新职务?会不会担任改组后新出现的“国家航空宇宙技术总局”局长、负责航空航天工业?金正植的资历和专业背景以及受信任程度都是足够的,这件事情会这样发生吗?国家航空宇宙技术总局会不会替代导弹总局成为国务委员会直属机构的首位?很遗憾,目前的信息完全不足以支持上述这些判断,只能将它们作为问题和可能性提出,以待后续信息进一步验证。果如此,外界对朝俄合作的理解就都变得狭隘了,格局完全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