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那个曾逼父母在北京买房的神童,如今宣布“摆烂”
最近,九派新闻的一段采访视频,将一位名叫张炘炀的古早“神童”又重新送回了大众视线。
3岁识千字,10岁成为最小大学生,13岁成为最小硕士生,16岁成为最小博士生……
在那个流行“舆论造神”的年代,这样的“战绩”足以被捧上神坛。
十几年过去了,如今已经博士毕业的张炘炀,再次被关注,却是因为一些充满负面信息的关键词:
“啃老”“躺平摆烂”“没钱没工作”……
其实,早在2011年的时候,张炘炀就曾因为“神童逼父母在北京买房”一事引起过一波关注:
当时年仅16岁的他,以“不在北京买房,我就不读博”要挟父母;曾经的信息来源不似如今便捷多元,仅因为故意被突出的这一句话,张炘炀在那时被喷成了筛子。
而今,戳开那些“张炘炀现状”的视频,却发现弹幕和评论都在称赞他“人间清醒”“活得通透”……
这么多复杂又矛盾的词条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很难不好奇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历程。
回顾张炘炀早期的成长经历,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抢跑”“成名”“给父母争光”。
为了这三个关键词,他的父母不知道多少次出手安排了张炘炀的命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这三次:
第一次:
10岁前,张炘炀的上学生涯是跳级、跳级、不断跳级……
10岁参加高考时,他考出了505分的成绩。
也许正因为不断跳级朝前赶,张炘炀的知识基础打得并不牢固,所以这个成绩不算多么好(但也可以上一所普通高校了)。
可他才10岁就能考上大学,已经十分厉害;张炘炀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想复读重新高考,考更好一些的学校。
小小年纪有如此能力和想法,如果再复读一两年稳固基础,他冲刺更好高校的可能性极大;
但为了让孩子在时间、年龄上超过同龄人,张炘炀的这个愿望被父亲掐灭了,懵懂的张炘炀听从父亲安排,进入一所普通高校,成为“最小大学生”。
第二次:
这所高校十分珍惜和注重培养这位凤毛麟角的“少年天才”,为张炘炀安排了专门的导师,也为他的未来做好规划、铺平道路——
学校考虑德国对培养这类型人才更有优势,于是打算在张炘炀14岁时直接送他出国读研,国外学校都帮忙联系好了。
偏偏13岁时,本科还没毕业的张炘炀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再次感慨一下太厉害了!)。
对于这时的张炘炀来说,再等一年达到要求年龄后出国读硕士也许是更好的选择,但这次他急于求成的父亲依旧没给他选择的机会,仍然是催着张炘炀尽快成长,赶紧去读已经考上的学校。
第三次:
13岁,硕士,围绕在张炘炀身边的,是一群20多岁业已成年的同学,张炘炀杵在其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大家讨论的都是“车、房、工作、收入”这些毕业后的物质发展,有的人一出生就有本地的房子,有的人还没出生父母就把婚房准备好了……
这些对还是个孩子的张炘炀来说太遥远也太有冲击力;
正是因为这样过早接触成年人的世界,在学术成绩上再如何聪慧优秀,他在心态上也难免出现了矛盾和认知错位——
此时的张炘炀认为:努力读书就是为了要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找个好工作,有钱有车有房有北京户口……
于是出现了媒体报道中“16岁博士要父母为其在京买房”的一幕。
那时读完硕士面临考博的张炘炀说:
“如果你们拒绝在北京给我买房,那我就不再努力上进,也不会在北京定居!”
“本来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就是你们,你们应该为此努力。”
没办法,为了能让儿子乖乖去考博,张炘炀父母只得在北京租了一套房,然后,骗孩子说是买的……
对于一个十几岁、一直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孩子来说,这样的骗局,对三观的颠覆力十足!
于是,在“被骗”考上博,发现买房是个骗局之后,张炘炀开始“摆烂”,用了8年才博士毕业,至今没能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论文,学术方面也无甚建树……
至此,一代“神童”,泯然众人,痛失一套放在如今早就增值数倍的京房,觉得父母至少欠了自己1000万,如今靠自己偶尔接点项目,以及父母每几个月的接济度日。
催熟孩子,人为缔造早熟的果实,必然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付出相应的代价;
因为这样被牵着鼻子走的孩子,要去实现的从来不是自己的梦想,而是“非要他们如此做”的人强行赋予的追求。
在张炘炀还是“神童”的时候,他的父亲曾经出过一本书叫《神奇的学习》:
里面分享的经验大致是这样的:
“为避免影响张忻炀学习,在他十岁前父母在家不看任何电视,也不在家中接客……”
无非是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只知道学习的考试机器、如何卷成人上人而已……
再结合一些曾经的采访资料——
怕孩子沉迷电视,张父把《西游记》藏起来:
张炘炀有段时间沉迷电脑,因此跟父母产生了激烈矛盾,张父说不通孩子,一气之下步行50公里从北京走回老家:
不难看出张炘炀父母对他的培养,就是很典型的“鸡娃”,过程中充满控制、引发愧疚、大道理灌输等等早就被诟病的方式。
总而言之:把自己的一切——梦想、期待、人生……都安插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来实现父母未尽的人生。
就难怪张炘炀在面对这些无法抗拒的“控制”时,说出一些早慧、看穿一切的大实话了——
对于父亲赌气徒步50公里回家这件事,他说:
“他本来是在惩罚我,其实是在惩罚他自己。”
“人都是要断奶的,他想使我一辈子都断不了奶,做不到。”
“他的培养方式就注定了(我)这个转型期比其他那些正常的孩子,来的更痛苦一些。”
有人觉得父母这种严格的要求和压力也是为了他好,培养出好习惯之后再松手,张炘炀之后的人生就会顺风顺水了,张炘炀却不这么认为:
“再松手的话不过是把这个转型期推迟几年,而且推迟几年的后果将会更加恐怖,会有一种反弹。”
什么样的反弹?张炘炀如今的状态就是。
这些关于教育方式的清醒认知,如今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看得清,而张炘炀却在十几岁的时候便洞悉了,难怪很多人感慨“被称为天才是有原因的”。
只可惜,他的父母没有看穿这一层,而年少时的张炘炀又无力反抗,只得在扭曲中适应,在适应中扭曲……
但这绝不是一个“现代版伤仲永”“神童陨落”“天才变废物”的故事。
在一些现实问题上,他还保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比如他说:“给别人打工还想实现财富自由,开什么玩笑?”
他还有清晰的自我定位,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天才,而是一个“没有做出成果的学术研究人员”;
这是他的一大遗憾,如今他对自己接项目赚点钱,平平淡淡生活,还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的状态很满足。
如很多网友所言:
“有这样的童年经历,他没有走上歧途、彻底变成废柴已经很难得了。”
“这真是祖坟冒青烟都冒得着火了,硬生生被他父母冷水浇灭了。”
的确,童年经历的那些创伤,不是说消散就能消散的;
在张炘炀身上,优势和弱点同样明显。
诚如他的大学老师所说:
“你还没有起飞过,谈何陨落?”
这句话,也同样送给那些曾被干涉而无限期延迟了“起飞”进程的孩子们。
只要还没有彻底迷失,我们总有机会,找回真正的自己。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里描述的这段经典,用来总结张炘炀的经历再合适不过: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应把成人当作成人,把孩子当作孩子。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更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批早熟的果实,他们既长得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而这段精彩曲折的人生故事,又一次向我们证明了:
这世上没有神,只有一个个得意或失意的普通人。
我们终将发现,根本无法迫使孩子走上我们为他们规定好的路;
他们终究还是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在之后的人生中,凭借一己之力修正这条路的方向。
我们应该给,也能给的,只是对儿童的尊重,将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通通还给孩子;
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才是孩子未来独自面对漫长人生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严养”又好像是养猪养牛,把它关起来,每天喂,挤奶,喂,挤奶……
“慢养”兼顾两者,就是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吃草、奔跑。
美国罗耀拉大学硕士;
将卡内基训练引入华语地区的第一人;
慢养教育理念创始人,独创慢养课程,至少27年,每年帮助两岸5000+位孩子的成长;
(广告)
作者介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