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世间几乎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之爱,最终指向分离。
一个孩子能否完成与父母的分离,走向成长与成熟,关键在于:TA能否获得父母的授权。
如果能得到,往往意味着亲子双赢的祝福;如果得不到,则就意味着永无止境的灾难。
为何这样说,请看今天这篇文章。
热映影片《威尼斯惊魂夜》,开头看着像一部充满悬疑的恐怖片。在一栋破旧阴森的老房子里,曾发生过一起离奇的意外死亡事件——房主罗伊娜女士的女儿艾丽西娅,在与未婚夫分手后遭遇“恶鬼”缠身,整个人逐渐变得神志不清,某一天她突然从三楼的阳台坠下,当场暴毙。后来在某个圣诞夜前夕,侦探波洛的到来,终于揭开了事件背后的真相:艾丽西娅的死亡,不是意外,不是自杀,而是来自母亲对女儿的“谋杀”。罗伊娜女士是一名歌剧演员,也是一位单亲妈妈,她非常“爱”自己的女儿。“艾丽西娅小时候,我经常带着她一起去演出。一旦她不在身边,我就根本没办法安心唱歌。”可以说,在艾丽西娅成长的过程中,母女两人的关系非常紧密,形影不离。随着艾丽西娅逐渐长大,她与一名年轻男子陷入热恋,两人准备谈婚论嫁。一口认定男子只是贪图她们家的钱,根本不是真心爱艾丽西娅。她发疯似的摧毁了天台的花园,还一气之下抛弃女儿离家出走。无奈之下,艾丽西娅只能忍痛跟未婚夫分手,却由此陷入抑郁。不远千里带回一种蜜蜂,为女儿制造“营养蜂蜜”,并放下手头所有工作,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女儿。但即便如此,艾丽西娅的身体还是越来越虚弱,经常产生幻觉幻听,最后莫名坠楼身亡。随着侦探波洛不断展开调查,一层层抽丝剥茧,关于艾丽西娅的死亡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原来,罗伊娜每天喂女儿艾丽西娅吃的蜂蜜,根本不是营养蜂蜜,而是一种有毒的蜂蜜。她通过每天喂食女儿少量的有毒蜂蜜,达到对女儿的变态控制:当女儿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被幻觉折腾得神经愈发衰弱时,她就会逐渐退回孩童状态,变得越来越依赖母亲,离不开母亲。
直到有一天,不明真相的女管家在照顾艾丽西娅时,喂食了过量的有毒蜂蜜,导致艾丽西娅中毒身亡。罗伊娜担心事情真相暴露,将女儿的尸体从三楼阳台扔了下去,并将案发现场伪造成女儿自杀的假象……一位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出于对女儿畸形的爱与依赖,不愿跟女儿分离;为此她不惜以身试法,残忍伤害女儿的身体,还间接造就了女儿的死亡。当然,影片故事或多或少有虚构的成分,且有些极端,不一定能让所有人信服。然而回顾现实,我却发现:父母通过极端控制“扼杀”孩子的案例,不在少数。只是更多时候,它不是肉体层面的扼杀,而是精神层面的扼杀。他出生于1995年,智商测试结果在140左右,属于智力超常水平:10岁就学完了高中知识,还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取得505分。
这样的成绩够不上他理想中的985院校,如果复读,考取更好分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父亲并没有给张炘炀选择的机会,而是单方面做了决定:也由此,张炘炀成为了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备受媒体关注,风光无限。大三时,学校给他联系了去德国读研的机会,但德国规定学生14岁才能独立上大学。校方建议张炘炀等待一年,去德国留学寻求更广阔的发展。这或许是张炘炀在成长过程中,唯一一个可以脱离既定轨道、实现自我突破的机会。但父亲却同样没有给儿子选择的机会,再一次单方面做了决定:或许从那时起,他内心就已埋下“人生本就不自由,注定要被他人安排命运”的种子——不再充满热情向前冲,也不再憧憬美好未来,而是把决定命运的钥匙彻底交给父母。硕士快毕业时,他向父母提出在北京全款买房的要求,作为他未来的生活保障。甚至威胁父母:“如果不答应,就不参加硕士答辩,也不读博士了。”当时他父母负担不起这个费用,于是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并骗他说“房子是买的”。但逐渐丧失成长热情的他,读博过程并不顺利,花费了整整八年才拿到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当了2年的外聘教师,便离职跟朋友合伙做项目,收入不稳定,每隔两三个月,父母就会主动给他打一万块钱。我不仅可以靠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反正他们还欠我一套北京的房子……”表面上,父亲只是连续两次替儿子做了学业选择的决定;但实际上,他却连续两次扼杀了孩子自我意志的伸展,湮灭了孩子对成长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使得一个曾经在人生轨道上不断“抢跑”的神童,如今却成了备受争议的“跛脚”成年人。这就是父母的强势控制,造就一个孩子精神的消亡,它不是直接的死亡,却比死亡更可怕。当时,她刚刚跟16岁的儿子恩利发生一场剧烈的争吵。原因是儿子想去上剪辑课,但伊能静觉得编剧课更好,希望儿子去上编剧课。“你用你的认知来干涉我的选择,你怎么确定你所知道的就是全部呢?我想走跟你不一样的道路,我的未来你又没去过,你凭什么干涉我?”一路来,她习惯了以全能妈妈的身份,操心儿子所有的事情,为儿子规划未来。但她却从来不曾意识到,儿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想走妈妈所期待的道路。如果强行干涉和控制,非但不能令儿子变好,反而会令母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糟。
痛定思痛过后,她决定放下控制,不再干涉儿子,尊重他的选择。甚至在随后这些年,恩利由于喜欢穿女装,常常被媒体恶意抹黑。而是坚定不移地支持儿子做他想做的事情,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她对儿子养育态度的转变,既促进了儿子的自我成长,也促进了母子的关系共赢。现如今,恩利已经21岁了,独自在纽约大学就读导演系,在异国他乡探索并开拓他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与此同时,他的独立、自主与成熟,也无形中激励着妈妈去勇敢地突破自己,寻求更多生命的可能性。这,就是一个孩子在获得父母的授权后,从依赖走向独立,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如今28岁的他,正在心安理得地躺平,接受父母的“救济”过日子。面对儿子当前的处境,张炘炀的父母并不赞同,也不满意。“关于我职业发展的事,他们明明什么都不懂,还非要指点江山。”他既没办法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也没力量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面对镜头,他一副无所谓的姿态,早已没了小时候的自信与风采:如果在张炘炀10岁那年,父亲没有强行替他填了大学志愿,而是把是否复读的决定权交给他,亦或在他13岁那年,父亲没有强行要求他直接读研,而是把是否去德国留学的决定权交给他,给孩子的成长授权,对很多父母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既意味着孩子要逐渐脱离父母的庇护,用TA弱小的身躯与未知的世界碰撞;同时也意味着孩子会逐渐脱离父母的掌控,甚至超越父母,去走向TA想要的人生。这个过程难免会引发父母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害怕孩子受伤,也害怕被孩子超越。于是总忍不住以“爱和保护”的名义,去干涉孩子的选择,掌控孩子的人生道路。结果既阻碍了孩子的自我成长,也限制了父母的生命自由,令亲子关系越来越糟。父母授权孩子去做自己,既是孩子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父母生命的破局之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内心会慢慢产生对这个世界的感觉,并折射出无数的触角。这些触角联结着TA和整个世界,让TA接受自然万物的养分,从中获得滋润,成长壮大。那个时候,孩子将会独立于父母而存在,并引领着父母去看不同世界,去体验不同人生。在育儿道路上,父母能够做到为孩子的成长授权,才是亲子关系实现共赢的终极走向。「在看」+「转发」愿你我都能在关系中,让彼此成为自己♥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 今晚7点,李仑直播🌟
❗直播无回放❗
🔰马上点击【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