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它不是用来看的!”
王小东,1939年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专家,现为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资深总建筑师。他长期在新疆从事少数民族地域建筑的创作和研究工作,主要建筑作品有新疆国际大巴扎等,2005年获国际建协《罗伯特马修奖(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奖)》,2007年获我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第四届梁思成建筑奖”。
“建筑它不是用来看的。让人怎么生活,让人怎么能够方便,让人怎么能无忧无虑地去工作,这是我们城市和居住的最根本的原则。”
天山见证一名建筑师的梦
王小东称,自己的建筑作品都不复杂,没有什么装饰的线条,主要靠建筑本身的语言,比如它的体量、材质、光影、空间等等。“我觉得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文化的话,作品里面就必然会表现出当地地域文化历史的特征。”
年轻人的眼中闪烁的只有梦想。一发工资,王小东就背上画夹四处写生,天山南北、人文建筑、自然风光,都成了他笔下生动的图画。王小东回忆说,有时候由于气温低,水和颜料在纸上结了一层薄冰,拿到工棚里的火炉上烤一下,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先生的案头,摊开着一本王小东水彩画集,每一张画旁都悉心地标注着时间,1963年、1978年、1994年......其中一幅以天山博格达峰为背景,名为“一个建筑师的梦”的城市水彩画,是他的最爱。
“我画的时候就把当时已有的一些新疆标志性建筑画在一起了,比如老博物馆,红山宾馆等等,我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在天山脚下,把乌鲁木齐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城市。”
喀什老城改造:一户一设计
若干年后,这个建筑师的梦,在喀什老城得到了最圆满的实现。喀什老城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迷宫式建筑城市街区,总面积8.35平方公里,它经历了2100多年的风风雨雨,以文明和艺术征服了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
不过,这里是景区,更是喀什人民生活的地方。过去的老城四处是年久失修、乱搭乱建的土木危房,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百姓生活也有诸多不便,改造迫在眉睫。“喀什老城区的抗震改造和风貌保护,难就难在生命安全、历史风貌保护和人的居住需求之间产生的矛盾,所以喀什的抉择是很难的。 ”
2008年,王小东作为专家组组长,到喀什调研论证抗震改造和风貌保护事项。他发现,即便存在地震隐患,喀什居民也不愿意搬到城市郊区建好的安置房,他们更愿意生活在自己打小生活的地方。“喀什老城百姓的家族、生活习惯、起居都是有特色的,如果去建楼房,那这的人们烤馕都没地方烤,小生意也做不了,怎么摆摊呢?”
王小东说,老城改造不但要让这里的百姓住上安全的房子,更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改造采取“一户一设计”方式,做到既保持古城原风貌、符合居民意愿,又保证了房屋的安全抗震。
“老城改造每一户都不一样,我们只能在他的宅基地原来的需求来做设计。他们原来的居住方式、院落、房间都没有多大的改变,但是给他们加了现代化的设施,生活更加方便,内部的楼梯、栏杆、门窗的装饰,可以用户主自己之前拆下来的构件,应该说是完全保持了他们的生存状态。”
有人曾问他,作为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应该去做更耀眼的建筑,把精力放在喀什老城改造,会不会后悔?先生的答案是不后悔。王小东说,在喀什,坐在街口,邻居会走过来端上一碗面,这种人和人之间的温度必须得保留,为此,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值得。
“这个工作如果做好了,比建几栋了不起的高楼大厦更有意义。老城区的改造不是为了让人看,最主要的目的让人们能够有更好的、更高质量的生存方式。在这里,人们可以从事贸易、手工业、商业、生产,可以在这里真正地居住下来。”
先生尽管已经是80多岁高龄,可他的思想观念并不老,谈起如今各种高科技产品和新鲜事儿,他仍然是津津乐道。王小东说,建筑是实在的,要接地气,但同时也是灵动的,要流淌着设计者的智慧。艺术想象力的匮乏,正是中国建筑行业之痛。
从业66年、入疆整整60年,王小东奔走于天山南北,穿越大漠戈壁,就连定居在北京的女儿王峡都很少见到他。今年中秋十一假期,王峡终于如愿和父亲团聚了,她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我母亲去年去世后,我想把他接到北京来,但是他执着于工作,迟迟过不来。”
尊重人、社会、环境和历史
其实这些年里,王小东有过很多次离开新疆发展的机会,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守在这里,一山一水都有感情了,从未想过离开。
“我的工作,我的感情,我做这些项目都是在新疆,我喜欢新疆的地域、新疆的气候、新疆的辽阔、天山的风光、新疆的人......只要身体好,能够坚持工作,我绝对不会离开新疆。”
在80岁那年终于退休了的王小东,这几年也并没有轻轻松松地“安度晚年”。工作日他仍会准时准点来到工作室,进行有关中亚建筑的课题研究,虽然如今他的脚步略显蹒跚,但翻看他的笔记本,每一页都被记录得满满当当。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辽阔,不赴边疆,不知何为家国。当年风华正茂的翩翩青年如今已成为誉满海外的建筑设计大师,他笔下曾充满想象的图画也已化作遍布天山南北的宏伟建筑。然而眼前这位银发烁烁的老人,在谈起建筑设计时,依然心中有梦,眼里有光。
“城市不光是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城市就像人一样,有血管脉络,有心脏动力。都进行统一的智慧城市数字管理,这样才能更科学地了解城市。作为一名建筑师,始终不要忘了尊重人、尊重社会、尊重环境、尊重历史,不要迷失自我。”
记者手记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