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脑洞、笑死个人、洗脑…看到这几个形容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呢?
这些词形容的其实是世 界名画——如《蒙娜丽莎》。
“喜剧版的美术馆奇妙夜”你心动了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虽冷门但评分高达9.3的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如此高的评分背后是它诙谐有趣、别具一格的形式——通过喜剧演员的搞笑表演再现名画中的场景,以通俗易懂 的方式带领观众们走进原本严肃的名画。
每一集仅有2分钟,但却在吐槽与幽默中融入作者与作品的相关知识,让你一边笑一边学~
《奇趣美术馆》聚焦十幅世 界名画,每三集专注于一幅,无缝接地气的多角度吐槽,不知不觉拉近了你与名画的距离。它的重 点不是“科普”,而是以有趣的方式为你开启通往艺术的大门。
但细瞧便会发现画框里的人物已经不是原作里的了,而是纪录片中的喜剧演员。 《美国哥特式》格兰特·伍德 1930年 芝加哥艺术学院藏“早上八点,出现在家门口的公婆”。怎么样,再去瞅一眼上面这幅画,是不是觉得这句解读无比贴切。但实际上,通过纪录片演员的表演你才会知道,原作中他们的身份是“父女”。“我受够你天天板着脸”,这是纪录片中第1句吐槽,一开嗓便吐露出了大多数人看到这幅画的心声。实际上这幅画代表了农村劳动的艰辛,是乡村美国人的象征。时代背景下众多农民被赶出农场失去生计,而画作中父女冷若冰霜的面孔其实是在表达农民们坚忍的决心,面临逆境顽强抵抗绝不屈挠。紧接着,画中的女儿说她自己患了静脉曲张,想要离开却被父亲阻止,更进一步吐槽了当时女性独立主权的缺失。父女俩争吵不停,吵着吵着事态仿佛更加清晰了。两人原来并不是真实的父女关系,“父亲”是一名牙医,“女儿”是画家本人的亲人,俩人是给画家当模特。短短2分钟、只言片语中,名画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等跃然纸上。可见这部纪录片的编剧历史与艺术功力多么深厚。但看了《奇趣美术馆》中演员们的灵动表演,你便会由衷感叹它的奇妙! 《哈勒昆和皮埃罗》安德烈·德兰 1924年 法国巴黎橘园美术馆藏上图这幅画是野兽派画家安德烈·德兰的作品。两位演员开篇便battle着“什么是野兽风格”。穿方块衣服的男子一周都没洗澡,因为他认为野兽派就要有野兽的味道。听完这几句解释,观众们对野兽派的风格也是一下子就理解了。便又开始揭晓演员们的真实身份,方块衣服的那子其实是西班牙画家华金·萨尔瓦度,彩色衣服与毕加索密切相关。而“白胖子”则是保罗·纪尧姆,爱好画作收藏,更是喜欢在车库里办展览。下面这幅爱德华·马奈的《温室里》,乍一看岁月静好。演员们却极力诠释成了“腰间盘突出+颈椎病”的患难组合。《温室里》爱德华·马奈 1879年 德国柏林旧国 家美术馆藏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妻子的脖子不好。这一对儿,简直绝配。这样来看,短小的纪录片带大家欣赏名画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穿插着小知识,寓教于乐的形式实在是赞!下面这幅世 界名作《蒙娜丽莎》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但大家景仰的女shen在纪录片中可是一个话唠。不仅打电话吐槽自己每天保持shen秘微笑,下巴酸酸涨涨都要掉了,还觉得自己一个人过于孤独,企图换幅画“工作”。这句换幅画“工作”便把《最后的晚餐》顺带着引了出来。但你可别忘了,《蒙娜丽莎》在巴黎卢浮宫,《最后的晚餐》在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女shen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罢工,我可是在法国”。让人笑到喷饭,同时关于名画的知识点更是记得七七八八了。莉莎没能成功换工作,便开始玩起“附近的人”,想聊天解闷。莉莎并没有灰心,只有帅哥能让他满足。这不,《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一下子便让莉莎倾倒。看完单人肖像画,再来看看这幅四人热热闹闹的《方片A的作弊者》。四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表情动作,却正在共同表演一场骗局。除了幽默元素,这部纪录片也不缺少毒舌,《我们共视的难题》便是如此。画面中一个叫鲁比·布里奇斯非裔小女孩,是当时第1个去白人学 校上学的黑人学生。她被白人联邦警察保护去上学,经过了一个地方,那里有种族岐视者标语的涂鸦和扔在地上的烂蕃茄。《我们共视的难题》诺曼·洛克威尔 1963年 诺曼·洛克威尔博物馆藏深受阴影的小女孩即便多年后长大了也还是不敢一个人上学。《奇趣美术馆》就是这样一部搞笑、接地气又满是知识点的纪录片,站在观众的角度,用戏剧的方式大胆演绎,让大家知道艺术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或许只隔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这部纪录片将美术馆里静止的名画注入灵魂,或高雅或幽默或恶搞,我们用N种不同的方式走进它们,解读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