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获得者一半美国人!北美教师犀利点评:他们从中学就开始“折腾”
今年诺贝尔奖颁布在家长圈讨论度很高,除了“母亲拿诺奖、女儿奥运冠军”的卡塔琳·考里科,史上第5位女性诺奖物理学奖得主安妮·卢卡尔等传奇科学家之外,说得最多的,还是美国再次赢麻了。
根据界面新闻统计,从1901-2021年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得主中有273位为美国国籍,占比43%,接近一半。其次是英国(90位),德国72位,以及法国(35位)。如果加上经济奖,含美国量还会更高。
△数据来源:界面新闻,数据线工作室
同样,在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10所大学中,美国大学占到了8所,其中光是哈佛一所学校,就有161人获诺奖,伯克利110人。
美国“诺奖收割机”的背后,是社会对于拔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最好体现。
那么,为什么美国能有如此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在北美的作者,目前担任多伦多教育局国际语言部教师的蔡远智老师却发现--
△电视剧《亿万》截图
美国人把“爱折腾”印在了马克杯上
在同事家聚会的时候,看到她在美国读大学的儿子穿回来一件T恤衫,上面印了一行字:
“Take a chance feel the fear & do it anyway. Give it a try get uncomfortable”
意思是“抓住机会感受恐惧,无论如何都要去做,尝试一下不舒服”。
没想到另一个朋友看了一眼,突然叫了起来:“巧了,我们家有个杯子也印着一模一样的一句话。”大家不禁七嘴八舌地评论起来。
“美国人就是爱折腾,没事找事,放着太平日子不过,一会儿尝试这个,一会儿挑战那个,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这句话是鼓励学生或所有年轻人,对自己感到恐惧的东西,先主动接近,克服这种恐惧心理并最终战胜这些恐惧,以此提高自己的勇气和自信,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将来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尝试或挑战一切新事物新难题。”
“你这一解释,还就跟咱们中国人的折腾差不多一个意思。”
“如果你这样认为的话,就算是吧。”
后来我得知,这句话是一本美国畅销书的核心内容或格言,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苏珊杰弗丝博士 (Dr. Susan Jeffers),书名就叫《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感受恐惧放胆去做)。
她的的本意并不是要人们简单地感受恐惧,经历恐惧,而是鼓励人们越是恐惧和不舒服,就越要主动接近,通过感受恐惧,将恐惧,愤怒,或优柔寡断,等等一切不舒服的感受,转化为力量,行动和爱。
她以热情,洞察力和幽默感,向人们展示在面对恐惧时,如何让自己变得勇敢和强大,并享受挑战过程的创造性,成就感,满足感,以及充满爱所带来的喜悦。
简单地说,感受恐惧尝试不舒服,其实是鼓励人们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提倡一种主动寻找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恐惧,从中享受到挑战过程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苏珊杰弗丝博士特别举了多产电视制片人,创作者和作家珊达·莱姆斯(Shonda Rhimes)为例加以说明。珊达·莱姆斯因制作一系列热门剧《实习医生》,《丑闻》,《逍遥法外》而享誉国际。
但是,尽管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她却讨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害怕暴露在大庭广众面前被别人指指点点,因为她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
她发现一般人向往的好莱坞迷人的生活,比如大型活动,豪华派对和颁奖典礼等等,会导致她严重焦虑,所以她从来没有答应过这些无数人求之不得的邀请。
后来,当她的姐姐无意中指出她这一不利于今后发展的恐惧感时,她终于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
△电视剧《亿万》截图她暗自发誓,越是害怕的事情越要Push自己面对,无论如何都要答应至少一年的邀约,一定要打败这种厌恶感和恐惧感,把说“No”变成“Yes”。
通过执行这个一年的“Yes”计划,她发现她的生活出现许多良好的转变,变得比以前丰富多彩得多。她的这个决定也成就了她的畅销书《Year of Yes》,一本记录了她如何克服把自己置于聚光灯下的强烈恐惧感之心路历程的书。
北美高中热衷的“挑战周”
却经常让华人父母难以接受
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很多高中都有一个所谓的挑战周,其初衷就是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挑战自己,走出舒适区(comfort zone)。
在这一个星期里,找一件平时自己或别人看起来不舒服,不合常理,甚至害怕的事情去做,体验一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对别人异样眼光的承受力,锻炼自己走出舒适区的适应能力。
于是,在这个挑战周里,大家会看到形形色色的高中生们各种别出心裁挑战自己的杰作。
有的两只脚故意穿着一黑一白的长筒袜子,或左右不一样的鞋子,有的男生在一身黑衣服的外面套上一条热带风格的大花短裤,甚至有个女生故意剃掉一头长发,光着头去上学,因为她要体验一下癌症病人化疗后掉光头发,羞于见人的心情。
这种挑战周的创举其实特别值得在我们华人孩子中提倡和推广。我们华人孩子或中国留学生历来给人聪明,内敛,甚至害羞的印象,这样的性格在充满竞争意识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生活在西方社会,无疑是比较吃亏的。
挑战周的训练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去克服性格弱点,锻炼胆量,提高自信的机会。
不过,我们有些华人家长一开始却不太能接受孩子在挑战周的种种行为。
我的一个在美国的朋友就是这样。她儿子在挑战周里,一只脚穿走了他父亲的一只限量版球鞋,另一只脚穿了他姐姐的红鞋子到学校去。
他父亲发现后,一方面不理解这种行为的意义,另一方面心疼自己的限量版球鞋被儿子“糟蹋”,竟连连斥责儿子“简直乱弹琴。”个别其他华人家长虽然没有直接干涉子女在挑战周的行为,脸上却露出了无奈的苦笑。
好在随着孩子们的实践和解释,家长们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墨守成规,观念陈旧,思维封闭。
因为孩子仍然是那个孩子,他们的外在形式虽然暂时改变了,但他们的正直,诚实,善良的品格并没有改变。
他们只是思维更加开放,行动更加勇敢,内心更加自信,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因此他们也享受到更多不一样的体验和快乐。
这样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
△电视剧《亿万》截图辞去金融公司高薪工作去非洲当志愿者
姐弟俩的“走出舒适区”
我有个好朋友的女儿波妮,几年前毕业于多伦多大学法学院。她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大学本科时就通过竞选当上多伦多大学学生会主席。
但再优秀的人也有短板。波妮最主要的短板是中文不好,因为她是一个中加混血儿,她的中文水平只够和她妈妈进行简单的对话。
在她法学院即将毕业面临选择到哪儿去做见习律师的时刻,她读到了苏珊杰弗丝的《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深受启发和鼓舞,觉得那是一个感受恐惧,挑战自己中文短板的机会,她决心要利用这个机会战胜恐惧,攻克中文难关,于是勇敢地选择了去上海一个跨国公司实习。
波妮在上海的一年多时间里,从开始带着字典,口袋里揣了一把各种中英文字条,结结巴巴连比带划问路,到自己可以一个人背着双肩包,自由自在地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游遍大半个中国。
中文词汇从原来只知道中餐就是饺子、炒饭,地名只会说北京、上海,到后来说到各地的美食如数家珍,谈起祖国大好河山滔滔不绝。这巨大的变化着实把我朋友,波妮她妈妈乐坏了。
波妮由于强大的语言优势(英,法,中文),从上海实习结束后马上受聘于多伦多一个大律师行工作至今。
受到姐姐的影响,波妮的弟弟则选择申请到联合国援助非洲的项目做志愿者。波妮弟弟毕业于被誉为加拿大MIT的滑铁卢大学,本来在大三时就已经到一个知名的金融公司实习,毕业后直接成为该公司正式雇员。
可是他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挑战自己的能力,主动走出舒适区,辞去了大公司的高薪工作。
△电视剧《亿万》截图
其实他的选择比波妮到中国做实习律师的挑战更大。因为他除了要学习当地语言,还要面临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染上热带病的风险,而且,没有薪水。
但他却认为这段非洲之旅带给他的收获和感悟是金钱买不到的。他虽然在那儿传染上疟疾,经历过长时间没水洗澡等等困境,但他获得了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也拓宽了眼界,锻炼了自己适应恶劣环境的承受力,他说今后人生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不再害怕。
波妮的弟弟非洲回来后进入剑桥大学读研究生,去年博士毕业后就职于著名的麦肯锡金融公司。
我们中国人有句俗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面对种种难题,挫折和不如意,逃避和抱怨都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改变固有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用真诚的心待人,用自信的心态面对困境或恐惧。
克服了恐慌心理,就能用一颗爱和感恩的心,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十之八九不如意,从而享受那宝贵的十之一二美好,让自己每天都成为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而这也正应了前面苏珊杰弗丝博士所言,这种感受恐惧,尝试不舒服,挑战自我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认为的“折腾”,给他们带来了创造性的快乐和内心强大的满足感。
所以,无论衣服也好,杯子也罢,甚至街上的涂鸦,到处都能看到苏珊杰弗丝博士的这句格言。
正如美国独立时,法国哲学家托克维尔一段话,也是讲了美国人这个“爱折腾”的性格特征,分享给大家:
在美国,一个人会为了安度晚年建造一座房子,但他会在还没完工的时候就把房子卖掉;
他会种一片花园,当树木刚开始生长时就把它租出去;
他会开垦一块地,但让其他人来收割庄稼;
他会热情投入一个职业,然后又放弃它;
他会定居在一个地方,但很快就离开,带着他变化不定的行李搬到别处去。
如果他的私事不多,他就会立刻参与政治活动;
如果在一年不停的劳动结束后,他有了几天假期,他热切的好奇心就会在美国的广大地区盘旋,他将在几天内走1500英里,以摆脱他的幸福。
△截图自电影《绿皮书》
本期福利
留言区分享你对本文的看法,我们会精选点赞最多的3个留言赠送一本《惧动力》,下周五开奖~
10月15周日下午13:30
真棒低龄留学论坛来啦
线下活动席位有限,扫码抢位
2023真棒·低龄留学节开始啦~~
五场线上重磅讲座
一键get英美加新低龄留学真经!
👇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预约讲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