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4 岁女童海滩走失,水边危险知多少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科普中国
(ID:Science_China)
作者:丁崝
这些天,那位失踪 4 岁小姑娘的安危,牵动着大家的心,但目前各方仍在海滩周边努力搜救,尚没有好消息传来,让我们保留一丝希望,再等待一下。
上海女童走失相关报道。(图/微博截图)
不过,有一点相信大家不会有异议,那就是:
少年儿童 + 无人看管 + 水边 = 危险
目前很多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国家疾控中心以及各级医院都有关于少年儿童意外伤害及死亡率的统计。尽管这些统计的对象和方法可能有些差别,但对 1~14 岁的少年儿童来说,溺水死亡所占的比例都会位居前二名。而根据我国 2021 年全国死因监测的数据,溺水是 1~14 岁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
(图/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 2021)
此外,虽然我们常会看到有儿童溺水身亡的不幸消息,但溺水的伤害并不是只有“淹死”——一些获救的儿童因为溺水缺氧,留下了神经损伤甚至导致终身残疾,这会让孩子以后的生活更加坎坷,也会让家庭背上沉重负担。
对于 1~4 岁的低龄儿童来说,家里的浴缸、水桶、水缸甚至洗衣机都可能成为夺命的陷阱。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好奇心大,行动力强,个子又小,如果因为好奇,搬小板凳垫着去玩水,就有可能跌入存水的容器被困其中。而家长又因为是在家里,常会放松警惕疏于看管,不能及时发现,结果酿成悲剧。
对此,家长应该排查家里是否存在这类有隐患的地方,该放干放干,该加盖加盖。
除了户外的水,室内有水的地方也要注意。(图/微博截图)
还有一些意外则是因为洗澡,使用澡盆、浴缸给低龄儿童洗澡时,家长可能临时有事比如接打电话暂时离开,结果孩子不小心滑入水中,溺水身亡。因此,如果使用浴盆、浴缸给孩子洗澡,家长务必全程陪护,以免发生意外。
说到家庭的风险,这里顺便多说一句,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状况回顾报告》,少年儿童的意外伤害(需要去医院那种),有 46.34% 都发生在家中,主要原因是跌落受伤,以及钝器伤(指被重物压或被硬物磕碰砸伤)等等。
根据统计,1~4 岁儿童溺水主要发生在室内容器比如脸盆、浴缸等处,而 5~9 岁的儿童则多在水渠、池塘、水库,等过了 10 岁,则主要发生在池塘、湖泊和江河之中。
从这些“轨迹”我们能够明显地发现,随着孩子学会走路,他们的独立性和冒险精神不断增强,探索和尝试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与开放性水体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就算家长平时经常念叨,少年儿童仍然缺乏知识和经验,比如不了解风浪、潮汐、突发山洪等危险,不清楚自然水体情况复杂远不像游泳池那么安全,对溺水的风险认识不足。
另外,溺水还有性别差异,数据显示男童溺水死亡率要高于女童,这与男童往往更“调皮捣蛋”的印象相符合。
儿童在设法取回掉到水中的足球。(图/《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
此外,很多少年儿童玩水的时候会呼朋引伴,而家长看着人挺多,觉得不必跟着,但这样隐患很大,因为一方面人多胆壮,会让孩子们敢于挑战更有风险的地方,另一方面小伙伴之间常常会有同伴压力,一些水性不太好的孩子怕被嘲笑胆小,往往会硬着头皮下水,这也可能导致危险。
更糟糕的是,一个孩子溺水,周围的小伙伴很可能自发上前手拉手救援,这往往可能导致好几个孩子一起溺水。
孩子的救援也有可能带走他们的生命。(图/半岛网)
那给孩子做好防护,在安全的水域玩耍,就万事大吉了吗?下面这则让人很后怕但又有点哭笑不得的新闻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在安全的水域玩耍也无法彻底放心。(图/湖北消防)
这事儿还真有人做过尝试。比如孟加拉国,因为国内水体密布,贫困人口又多,曾经每年都有 18000 名 5~17 岁的青少年溺水身亡。后来,孟加拉国启动了 SwimSafe 项目,在很多地区开设了游泳课程和社区游泳培训,让参与培训的少年儿童能够独立游泳 25 米、踩水 90 秒。
根据该项目的报告,开设此类课程的地区,溺水死亡率下降了 50%。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游泳培训并不只是教会孩子游泳就行,教练还会传授孩子自然水体的特点和危险性等知识。
当然,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教游泳这种方法就不太管用了,仍然需要家长仔细看护才可以。
毫无疑问,管好自家的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但百密一疏,孩子仍可能有意外发生,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了,我们可以做这些事情:
改善环境,增强安全保障,如在容易发生风险的自然水体周围安装围栏避免儿童进入。
做好标识,一些不适合玩耍的水体周围,需要设立警告牌等标志。
管理好工程设施,比如合理设置排水通道、水井加防护盖等。
做好科普教育,学校、社区、家庭都需要经常普及溺水预防相关知识。
有风险的水体旁常备救生器械。
开设相关课程,教适龄孩子学习游泳。
检查家中隐患。
普及心肺复苏等基础急救技能。
还有些沙滩看似地势平缓,其实水情复杂暗流汹涌,且无救生员及管理人员,这种地方也很危险,也会有禁止下海的标识。
每年夏季都会有的防溺水知识。(图/微博截图)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要带孩子去水边玩耍,家长一定要打起精神,负起责任,别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