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养生花背,社会大哥看了都说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 (ID:LIFELAB2020),作者:tweety,编辑:婷宝、WEIFAN,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下班找点罪受,正在成为这届年轻人的最新休闲方式。跑步、撸铁、攀岩还不够暴汗不够苦,健身房里的周边刑罚筋膜刀,也正以放松筋骨拉伸肌肉的名义刺杀你的钱包——而一群年轻人开始另辟蹊径,投身中式刮痧的怀抱。
“与其花600块买一节筋膜刀或者筋膜枪,遭受身体和钱包的双重打击,不如刮痧来放松全身肌肉,不过4、50块一次。”
点评网站上,按摩店的刮痧项目大多都比动辄上百的足疗、肩颈按摩项目便宜不少。
网络上搜索刮痧,鲜少有热搜,更不算火爆的议题,但关于刮痧的帖子却总是层出不穷。
毕竟市面上流行的休闲放松方式再多,只有老祖宗传下来的,才是养生的尽头,刮痧也永远是你管理健康的坚实保底选项。
图源@爱吃小红薯
这种以疼痛闻名的古早味中医疗法,小时候你对它有多敬而远之,长大后就有多想主动寻求这种生理上的疼痛,甚至心甘情愿为刮痧付费。
曾经练瑜伽的淑女,如今刮痧时比谁骂得都脏,以前撸铁的猛男,现在刮痧时哭得比谁都惨。
在朋友圈晒徒步、骑行、普拉提,你也许能收到不少客套的赛博捧场;但当你晒出一张满背的刮痧痕迹,才最能得到评论区满满的、真情实感的关怀。
体验过刮痧后的你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刮痧医师更理解你,尤其是听到那句严厉的训斥,“年纪轻轻怎么就把身体搞成这样?”
一、刮痧,当代职场人的X光
混迹职场多年,谁没有点职场亚健康。但是动不动就上医院挂号取药,有点小题大做,放着不管,又寝食难安。医院的X光照不出尚无大碍的身体毛病,只有你能感觉到,这具躯体为公司鞠躬尽瘁太多——
于是,能把全身小毛病以近乎血腥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刮痧,就成了职场人的“投名状”。
办公室刮痧没工具怎么办?拓展坞涂护手霜
图源@人间动真格
几个月前,从事公关工作的北京女孩阚阚,在经历过一次“特种兵出差”,三天坐三次飞机之后,颈部和整片后背酸痛难忍,她决定去医院刮痧。
在别人看来,躯体上的劳累可能是小题大做无病呻吟,但是阚阚说,“你熬过的夜、加过的班,在刮痧面前都无处遁形,总会以‘血淋淋’的状态展现在你后背的蓝图上。”
在这个人人不敢看自己体检报告的时代,大家开始更倾向于刮痧,它过程看似残暴,实则是以一种委婉的态度显露出你的健康状态。
曾经你也许听说过这样的都市新闻:来买菜的大妈看到醉酒趴桌睡觉的肉铺老板,误以为他中暑,用硬币给他刮痧十分钟解暑。
如今这个充斥着人间烟火气又温馨有余的场景,也正在逐渐转移进冰冷的高楼大厦格子间中——有人在办公室头晕脑胀,唉声叹气之时,突然被手持硬币的好心同事,当场进行一顿刮痧操作之后,重回神清气爽的阳间状态。
图源@这样的楠楠
上班有多体面,下班刮痧就有多窘态百出,但是,中式职场历练的苦,还得用中式的养生疗法来治。
当人们尝试过西式潮流下的放松方式,比如酒吧蹦迪857、海边度假、下午茶之后,依然得不到治愈,那是因为——快乐与享受之后,往往随之而来的是空虚和孤独,唯有刮痧时的痛与泪,才是真实的存在感。
二、主动疼痛管理之后
相对于各类运动方式来说,刮痧是一种无需付出体力的健康管理,除了你得忍受疼痛。
在刮痧师傅苍白无情的“我其实没怎么用力”的解释中,你不光会收获一片紫红色的“大花背”,还有一副喊哑的嗓子。
图源@暖风微眠
一位匿名网友表示,第一次去按摩店刮痧,屋里灯光昏暗,屋外总传来隔壁客人的闷哼和尖叫,自己就像是误入了地下秘密刑房。
只有在结账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刚刚在自己隔壁包间,发出如老年人一般沉重喘息和嘶吼的,其实是和自己一样,拎着电脑包、刚下班的同龄人。
对象会出轨,领导会画饼,世界上的谎言很多,唯有医生会坚定地告诉你“痧象不会骗人”。
图源@周而复
上周,阚阚在医院做完了最后一次刮痧理疗。同样的中医师,同样的手法和手劲儿,同样的时长,她的后背竟然只被刮出了浅浅的红色。“医生说,短时间内希望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阚阚如释重负,医生的诊断和后背的颜色都是那么直接,一目了然。
“走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身体轻松的就像新长了一副胳膊腿”。多少年轻人,在经历过刮痧的痛之后,从血肉中生长出一套耐压2.0版本的新皮肤。
有人是为了健康而忍痛刮痧,有人是为了释放职场压力而自讨苦吃,还有人压根儿不相信中医疗法,只是图一个疼痛。
“疼痛让我有存在感,让我感受到活着,就像有些人爱好长跑一样,那是一种轻度自虐……之后我打算再去试试筋膜刀。”
三、白天治理职场,晚上被刮痧治理
当你发现身边的那个同事,顶着一背紫红色的伤痕,欲遮还羞,别担心,八成是在周末跟刮痧师进行了切磋。他们不会告诉你,刮痧的快感恰恰介于痛与爽的边缘,有人赤裸裸地将这种疼痛治疗称为“中式虐恋”,甚至有人在刮完痧后开始怀疑自己是个抖M。
还有网友建议,如果你对老板心怀不满,可以邀请他去一次刮痧。以此“报仇雪恨”。
但是刮痧的瘾上来了,谁也拦不住,手头有什么就用什么,硬币、戒指、饭勺也没被放过。
图源@不知道叫什么那就叫这个吧yyy
还有人总结出易拉罐的最佳刮痧用法——可乐比旺仔牛奶更好用,因为长罐比矮罐更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一只手握得住。
27岁的东北女孩阿周,在北京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她刮痧频率最高的时候,一个月就得刮上两三次。“刮痧确实上瘾,只要痧完全退了,看见身上白白嫩嫩的,我就又想再去刮。”
除了经常自己在家DIY刮痧,对于阿周来说,偶尔在汤泉馆买上一张200元左右、附带刮痧项目的套票,更是一种对自己北漂生活的犒劳。
尤其是在一条龙服务的汤泉馆里,躺在热气蒸腾的按摩床上,被阿姨积累多年的精妙手法刮得酣畅淋漓,疼得精神恍惚,再炫上一堆门票里包含的免费冰鲜水果和冰镇饮料,“就像是猴子进了热带雨林,你体验一下就知道有多爽。”
甚至兽医界也开始了刮痧疗法,以舒缓病痛
图源@中兽医派派
而且相比于老家,北京刮痧阿姨更温柔,也更沉默寡言,没有家长里短的八卦和寒暄。有人觉得那样就没了人情味儿,但阿周却认为,这才更符合当代社会的消费习惯,“光着身子就别让我强行社交了”。纯享版的刮痧体验,是北京赐予北漂阿周最后的温柔。
阿周还说,东北有种败火、祛感冒的土法是“揪脖子”“挤脑袋”,其实也就是跟刮痧同本同源为中医疗法的揪痧。
图源@我不是高美宝
“小时候感觉那些戴金链子的叔叔大爷,印堂发紫、脖颈子还被揪出鲜红色的未知神秘图案,看起来就不好惹。其实来北京上班之后,我就发现,职场精致套装里隐约露出点刮痧痕迹的都市丽人,才是不敢惹的狠人。”
图源@边边边
“刮痧的本质,更像是平常生活中的一次可控冒险,在疼痛过后,你重新被放出来面对生活,但感觉确实得到了一些休整。”
写在最后
也有反对者表示,刮痧的印记本质是毛细血管破裂,造成了身体轻度的受伤反应,与保健无关,只不过传统智慧认为“过满则亏”,于是人们主动制造一些痛苦来换取另一些轻松。
但每到周一,你还是能清晰看出同事们在周末,都是以何种形式重振旗鼓,给自己充充电的:
有人去美白了,有人去美黑了,还有人带着隐约显露着的刮痧痕迹,走进了办公室。
图源:受访者供图、网友授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 (ID:LIFELAB2020),作者:tweety,编辑:婷宝、WEIFAN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