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被质疑的“绿”苹果,信息公开够不够?

被质疑的“绿”苹果,信息公开够不够?

公众号新闻

▲ 2021年4月17日,世界地球日前夕,成都太古里苹果体验店的苹果Logo小叶子变成了绿色,员工工作服也变绿。(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6795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 新一代苹果主流产品碳足迹相较上一代不减反增,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创始人马军产生怀疑:“理论上讲,企业通过掐尖的方式把清洁电力等指标、资源集中到一个产品线上,是可能让小众产品更快实现碳中和的。”对此,苹果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并不存在掐尖问题,没有将分配给iPhone或其他产品的电力用于Apple Watch。


  • 马军表示,苹果回应诉求,向社会公开碳中和证书,是值得肯定的一步。但目前的碳中和证书仍缺乏碳信用的具体信息,既然已经开始宣传和营销碳中和产品,也应及时向社会披露碳抵消项目更详细的信息。


  • 南方周末记者多方了解发现,IPE和苹果双方都支持供应商信息公开碳数据,分歧在于披露的颗粒度。目前碳中和产品信息披露的颗粒度尚未形成共识,有待标准统一。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琪

编辑|汪韬


专业词汇“碳中和”正日益出圈,但打上“碳中和”的标签并不容易,一不小心就会招来质疑,哪怕是走在碳管理前沿的苹果公司也不例外。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2日,苹果在美国加州推出首批碳中和产品Apple Watch。但9月22日,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苹果产品碳中和疑云》(以下简称《疑云》),质疑苹果对碳中和产品的清洁电力使用、碳抵消等信息没有作出充分的披露和说明,且未能推动供应商披露工厂层级碳数据。
9月28日,苹果回复南方周末记者,承诺分享战略和进展,并对一些细节做了回应。
“碳中和”标签争议由来已久。碳中和简而言之是指排放的温室气体能被抵消。企业在自身节能减排之后,常通过购买“碳信用”(如森林碳汇)进行碳抵消。但近期雀巢、Gucci、易捷航空等企业宣布退出碳抵消市场,第三方咨询公司碳信托(Carbon Trust)从2023年9月起不再提供碳中和标签认证。
争议的背后,是越来越普遍的“漂绿”——企业夸大自身环保行为,并误导消费者信以为真。
要防止漂绿,多位受访者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核心是“公开”。但目前碳中和产品信息披露的颗粒度尚未形成共识,有待标准统一。
欧洲已先行一步。法国对“碳中和”相关的宣传提出了信息公开的强制要求。欧盟在2023年9月19日达成了临时政治协议,如果不能提供证明,“气候中和(climate neutral)”“大自然的朋友(nature’s friend)”“可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和“生态(eco)”等标签将被禁止使用。这一协议如通过,将在2026年生效。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六位业内人士观点较为一致,既肯定了苹果首款碳中和产品的信息披露可圈可点,同时认为也有提升的空间。对于IPE的质疑,有一半受访者认可苹果需要进一步公开清洁电力使用和碳抵消的信息。
“苹果对供应商的数据管理和公开水平在全球范围内领先,但仍需充分证明它实现产品碳中和是否用尽全力。”气候未来创始人、《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说。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2日,美国加州,新款Apple Watch展出。(视觉中国 / 图)

1

首款碳中和产品披露了什么

Apple Watch如何实现碳中和?

在宣布产品碳中和的元年,苹果在发布会和社交平台播放了《自然之母》(《Mother Nature》)创意广告——苹果CEO库克等向“自然之母”汇报了环保工作。最新产品的环境报告也在官网公布,披露了碳中和Apple Watch的碳足迹。
以Apple Watch Ultra 2碳中和款为例:基准碳排放为63.2kg,碳减排81%后降至12kg。
81%的减碳从材料、电力、运输等方面着手:回收材料重量占比超过30%;100%清洁电力的使用;50%及以上产品物流采用非空运。剩下的12kg排放,利用Restore Fund项目的碳信用抵消。

Apple Watch Ultra 2碳中和款的碳排放数据。(苹果官网,IPE编译 / 图)

南方周末记者从苹果获悉,苹果在大幅削减产品排放后,为处理现有解决方案尚无法避免或减少的排放,才会使用基于自然项目的高质量碳信用额。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ESG中心主任施涵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苹果采用了清晰严格的产品减碳方法,优先降低产品生命周期中三个最大的排放源——电力、材料和运输。但他也建议,苹果可参考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对于设定企业净零标准的要求,在其开展产品碳中和过程,也争取实现不低于90%的碳减排,再寻求碳抵消的途径。
在各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倡议中,SBTi以严格著称,与《巴黎协定》努力实现1.5℃的温控路径一致(详见南方周末报道《百余家企业被“公开除名”,科学减碳有多难?》)。南方周末记者查阅发现,苹果也加入了SBTi。
81%提到90%并非没有空间。汪军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苹果虽然说明了材料、电力、运输三方面的减排进展,但缺乏和同行业的比较,也未能论证这是否到达自身减排的极限,比如50%非空运物流和30%的回收材料,比例为什么不能更高?
2

如何证明100%使用清洁电力

苹果的碳减排路径中,清洁电力贡献最多。如何确认苹果产品生产过程100%使用清洁电力,是《疑云》的第一个疑问。
IPE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到的数据显示,苹果供应商的碳排放量有的仅有小幅下降,有的甚至仍在增长。《疑云》提出,担心这些供应商实际使用的清洁电力比例非常有限,出现重复计算(double-counting)——宣称将清洁电力分配给苹果,但实际上又分配给其他品牌。
环境可持续发展咨询公司Quantis首席可持续发展专家廖勋同样认为,电子产品的供应链涉及多层供应商,对一级供应商要求相对容易,但二级到四级供应商很难管控,在可再生能源比例未经披露的情况下,很难证明各层级供应商都使用100%清洁电力生产苹果产品。
对此,南方周末记者从苹果获悉,苹果每年都会密切监控、审查和验证供应商提交的数据,并聘请第三方对供应商清洁能源计划的方法进行独立审查,以跟踪和验证供应商清洁能源的贡献,并为报告的数据提供保证。
针对重复计算等采访问题,为苹果提供碳中和认证的第三方公司SCS Global Services(以下简称SCS)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不会向媒体提供我们客户的非公开信息”。
《疑云》还认为,根据苹果披露的数据,已承诺使用可再生电力生产苹果产品的250多个供应商中,24%无法通过现场可再生电力或可再生能源采购等方式实现清洁电力替代,需要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创始人马军表示,代工厂清洁电力使用和采购状况相当复杂,其中很多并非直接接入可再生能源,而是通过购买绿电或绿证来实现碳减排。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绿电如何在其不同的产品线上分配,成为关键。
苹果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称,24%是总清洁电力而非供应商总数占比。新加入承诺的供应商需要一些时间来获取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因此Apple Watch供应链中已经承诺的一些清洁能源尚未投入运营。在此期间,苹果使用自己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来缩小差距,将制造Apple Watch的电力足迹降至零。

当地时间2023年9月27日,丹麦,苹果首席执行官Tim Cook(右)与苹果可持续发展主管Lisa Jackson(中)、欧洲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Erik Anderse,背后的太阳能电池板为苹果位于欧洲的数据中心供电。(视觉中国 / 图)

3

资源集中在一个产品线?

供应商往往服务多家客户,即便供应商将清洁电力都分配给了苹果,《疑云》的另一层疑惑则是“掐尖”(cherry picking)。

比如,《疑云》提出,对比苹果公开数据,新推出的128GB版本iPhone 15 Pro的碳足迹总体比iPhone 14 Pro高约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而生产环节则高了大约2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128GB版本iPhone 15 Pro的碳足迹比iPhone 14 Pro 高。(IPE报告《苹果产品碳中和疑云》截图 / 图)

新一代苹果主流产品碳足迹相较上一代不减反增,令马军产生怀疑:“理论上讲,企业通过掐尖的方式把清洁电力等指标、资源集中到一个产品线上,是可能让小众产品更快实现碳中和的。”
对此,苹果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并不存在掐尖问题,没有将分配给iPhone或其他产品的电力用于Apple Watch。iPhone 15 Pro的排放量比基准减少了28%,其中大部分减排来自可再生能源。
但苹果没有明确回复iPhone 15 Pro的碳足迹为何比iPhone 14 Pro增加。
南方周末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可再生能源项目投入运营需要时间,可能会反映为个别环节的碳足迹起伏。苹果《2023年环境进展报告》显示,2022财年的总排放量比上一财年减少了260万吨。
马军认为,为避免“数字搬运式”碳中和的情况发生,苹果需要有更多信息披露以供验证。
4

碳抵消项目详情待公布

《疑云》提到,苹果关于碳抵消的信息披露也不够透明。

比如苹果在Apple Watch Ultra 2碳中和产品环境报告中称,减排后剩下的12kg利用Restore Fund项目的优质碳信用进行抵消。但未对项目作出详细说明。
苹果在2023年4月发布的《2023年环境进展报告》显示,Restore Fund基金由苹果和保护国际基金会、高盛公司在2021年联合推出,第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培育可持续管理的森林,产生优质碳排放权,主要项目包括对巴拉圭和巴西的优质生产性森林和原生生态系统展开修复和保护。
去远方买一片森林的固碳量,如何保证这片森林不被砍伐、山火烧毁或是重复计算,碳抵消项目正遭受着争议(详见南方周末报道《多家企业放弃,森林碳汇为何不香了?》)。
多位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施涵认为,苹果的首款碳中和产品报告中没有透露其使用的碳补偿项目的具体细节,如项目类型、位置、数量及价格等。这使得外界难以评估其碳补偿的质量和有效性。
2023年9月28日,南方周末记者从SCS获得了Apple Watch表带和手表的六份碳中和证书,证书显示了每款产品的碳排放、碳抵消数量、参考国际公认的SCS -108和ISO14067碳中和认证标准,但不包括碳抵消的具体信息。
SCS营销副总裁Karen Righthand及苹果公司向南方周末确认,以上证书可面向社会公开,公众之后可以在苹果官网及苹果发布产品次年的年度环境进展报告中查询。10月6日,SCS绿色认证产品平台已上线证书。

Apple Watch Ultra2(配高山回环式表带款)的碳中和证书。(SCS / 图)

南方周末记者获悉,碳信用的具体信息通常在项目结束后公示。目前Apple Watch碳中和产品所对应的Restore Fund碳信用项目可能尚未结束。
在苹果《2023年环境进展报告》的附录页中,可查询到用于清偿苹果2022年公司运营排放足迹的两个碳抵消项目信息,分别是位于秘鲁亚马逊地区的Alto Mayo森林保护项目和位于肯尼亚东南部的凯乌鲁山地区REDD+项目,包括项目的基本描述、年份、清偿量和项目在第三方碳信用核查机构Verra的注册链接。
关于Restore Fund,Verra官网上目前可查询到一个已完成项目——Forestal Apepu的位置、规划、起始时间等具体信息。
马军表示,苹果回应诉求,向社会公开碳中和证书,是值得肯定的一步。但目前的碳中和证书仍缺乏碳信用的具体信息,既然已经开始宣传和营销碳中和产品,也应及时向社会披露碳抵消项目更详细的信息。
《疑云》援引了依据英国标准协会(BSI)发布的PAS2060碳中和标准,企业向核查机构提交碳中和验证申请时,应该提交碳抵消的量、种类、签发时间、有效期、注销日期等。虽然PAS2060标准并未要求企业向社会公开以上信息,但马军认为目前国际上对于碳中和产品存在较多争议,有必要审视并完善当前的标准,提高数据披露的要求,构建可以公开验证的证据链。
5

数据披露颗粒度之争

马军认为,解决争议的最佳途径就是全面向社会披露碳数据。但《疑云》提出,苹果“在环境信息公开的立场上出现倒退”。
2014年起,IPE陆续推出“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以评估品牌在华供应链环境管理表现,苹果连续多年名列前茅,成为CITI“卓异品牌”之一。
2023年,IPE碳披露平台正式上线,企业需要改变提交碳数据的方式,IPE多次就其披露政策的改变与苹果确认,希望苹果推动供应商填写披露表单,而苹果向IPE表示,“不会要求供应商向社会披露工厂层级的碳数据”。
据此,IPE怀疑苹果“出现倒退”。
苹果与IPE进行了几轮沟通,《疑云》公开了苹果回应IPE的邮件,苹果表示“对供应商向苹果报告碳排放的要求没有倒退”,“我们继续鼓励供应商公开披露其范围1和范围2排放,参与IPE的倡议,并倡导透明度”。
南方周末记者多方了解发现,IPE和苹果双方都支持供应商信息公开碳数据,分歧在于披露的颗粒度。
IPE鼓励企业公开工厂级别数据。“部分供应商集团下属工厂众多,有些甚至全球分布,如果只是公布供应商集团层级的数据,无法对应到具体的工厂,就无法清晰地判断实际代工工厂的减排进展。”马军解释。
而苹果鼓励供应商披露公司层级而非工厂层级的碳数据。
苹果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称,供应商为应对气候变化可以采取的最有影响力的行动是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由于(供应商获取可再生能源)这种积极影响跨越地区并可能跨越许多厂区,因此最好在公司层面进行衡量,可再生项目是附加的,并本地化到发生制造业务的同一电网。
“工厂层级”数据还涉及是否为商业机密的争议。
综合性双碳服务商广州捷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管维佳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碳数据关联很多核心机密数据,对于这类数据的披露和分享,企业有权也有必要进行权衡,有些数据存在空白可以理解。
若只有第三方机构才能获取、核查企业碳中和产品数据,其他相关方就很难验证。马军认为,苹果在宣传碳中和产品的过程中,不应将其披露责任“外包”给无权披露的第三方机构,除非授权第三方机构代为披露,“污染和碳排放数据不应被归入商业秘密,公开是原则,不公开仅应是例外。遏制气候漂绿的起点,必须是,也只能是全面和完整的信息披露。在碳中和概念广受争议的当下,我们希望看到市场上涌现出经得起公开验证的碳中和产品”。
“需要承认的是,目前对于精准盘查制造业碳排放数据的依据和标准仍然不够严谨和完善,受到质疑很正常,质疑也有助于促进整个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管维佳说。
6

要不要先打造一款碳中和产品?

要不要先打造一款碳中和产品,也有争议。
施涵认为,企业选择一款产品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是逐步实现全部产品碳中和的关键起步。但他也提出,消费者在购买Apple Watch时,可能不清楚哪些搭配才是碳中和——因为只有选择特定的手表和表带组合时,才能满足要求。
汪军也持类似观点,通过Apple Watch的碳中和试点示范,苹果可以跑通流程,有利于实现2030年全线产品碳中和目标。
廖勋则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内部跑通流程无可厚非,但不宜在现阶段营销“产品碳中和”的概念。企业进行碳中和实践和宣传产品碳中完全不同,前者是企业出于社会责任的行动,后者则是直面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在碳中和各项标准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自主宣称的碳中和没有实际意义,还会面临‘漂绿’的风险”。
马军表示,碳中和的标签在国际上存在争议,为此一些利益方已着手制定更加严格的要求。在相关标准需要完善的条件下,给产品贴上碳中和标签的企业,有责任通过全面的信息披露,来支撑绿色营销,以免误导消费者。
苹果碳中和绿色标识是五片醒目的绿色树叶,但也有企业表示放弃碳中和的标签。比如2023年5月,依云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称,依云对其获得的碳信托认证感到自豪,但不会寻求全球范围内的再认证。
2023年9月,碳信托也宣布不再提供碳中和标签认证。碳信托总部位于英国,有超过20年的咨询和认证经验,曾在2007年发布全球首个基于产品碳足迹认证的碳标签。碳信托中国区总裁赵立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碳中和标签在全球依然有很高的需求,取消碳中和标签并非因为依云或其他公司不再继续使用”,而是因为“市场在不断地发展,需要提供更具雄心的碳标签来配合”。更新标签已经过深思熟虑,并非仓促取消。
赵立建称,消费者希望企业采取更积极而透明的气候行动,碳信托更新后的碳标签不再强调碳中和,避免消费者误以为产品没有碳排放或零排放,而是重点关注碳减排和产品碳足迹比较。比如减碳标签会展示通过减排措施,产品碳足迹比以前减排了多少;低碳标签会列举:此产品的碳排放较同公司类似产品更低;或此产品的碳排放较市场上同类产品更低。标签还通过网址/二维码展示更全面的信息。
“我们应该更谦逊地面对碳中和问题,认识到圆满达成碳中和背后的复杂性,正视其中的困难。”马军说。
其他人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高铁57分钟到荔波!穿越山河去看的世界自然遗产有多“绿”?大家看看,我够不够狠(毒)!时光里一叶小舟被质疑的善良:我记录5年真实事件,头回见当一个好人也挨骂难!多伦多一周50刀够不够生活?华人苦涩:那得去Foodbank!【购票开启】R&B小王子sunkis宋秉勤邀你来看心动的声音总决赛 & 心动的声音十强信息公布2谷歌为默认搜索引擎,是如何花巨资“买通”苹果的?中年天能 加速变“绿”抢票攻略|第二十二届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ISFVF)票务信息公布小学生一个月100块零花钱够不够?糕妈:年糕的答案太意外9位全明星够不够?美媒晒奥运冲冠阵容:库里杜兰特回归红色日记 10.1-20DHA 补不够?这 6 种淡水鱼真的很推荐大温华人灵魂质问呐喊:为什么加拿大的医护人员总是不够?!PC厂商“警惕”苹果Vision Pro日本最强学霸软饭男,吊打家庭主夫十条街!163cm身高被“包养”14年:洗衣做饭全能,24小时作息公开中俄关系有变,俄罗斯公开重大消息,信息量巨大,美乌有被震慑到...加拿大警告!留学生太多,枫叶卡名额远远不够?吹尽黄沙不见金(七十七):嫉妒苹果将更多注意力转向6G研发/GPT商店推迟至2024年初上线/官方回应五月天被质疑假唱阿里辟谣“裁员两万五千人”;蔚来总裁回应倒闭质疑;Altman暗示将回归OpenAI;滴滴被质疑未获得地图资质丨邦早报君风出山谷,为赤水守“绿”卫龙最新PPT“抄袭”苹果,真的太太太高级了朝鲜今年粮食究竟够不够吃?后天见!iQOO Z8再预热,更多详细信息公布王老吉变“绿”了!藤椒+青提+凉茶,265.2万人围观!网友:两眼一绿,真喝麻了……瞭望·治国理政纪事|追“绿”逐“蓝”,探路共生辞别再无相见日金融助力企业向“绿”而行!深圳中行落地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网易回应员工因BUG被HR威胁后轻生;阿里新CEO:要让85、90后成为主力管理者;华为Mate60正面“刚赢”苹果?| Q资讯50万还不够?加拿大皇家银行最新报告:每年85万新移民才能满足需求【探索】“透绿”→“享绿”,这些单位附属绿地你打卡了吗?基金公司发布首批环境报告,“真绿”还是“漂绿”?第九章第三节 联邦司法系统的组织运作一个有趣且治愈,但容易被质疑的心理疗法…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