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巴以冲突,这两本书很值得一读
“世上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这个城市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个三大宗教赋予了神圣的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这座号称是世界的中心的城市,在三千年间历经了尘世最纷乱的战火,信徒们通过长矛、刀枪、炮火来争抢耶路撒冷的主权,抢夺圣殿山的主权,抢夺岩石圆顶清真寺的主权,抢夺信仰的立足之地。
现如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又一次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到目前为止,双方已有超过两千人在冲突中丧生。小编今天想给大家推荐两本巴以的书籍:一本是之前就推荐过的、由“故事大师”西蒙·蒙蒂菲奥里所著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另一本是以色列前总理、总统西蒙·佩雷斯的自传《大梦无疆:勇气、想象和现代以色列的建立》。
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读者而言,阅读类似《耶路撒冷三千年》这样概览式的书籍,或许无法帮助我们彻底明白巴以冲突这一国际迷局,但至少也会帮助我们的读者,从不同角度认识巴以冲突背景和基本线索。
当然,不可置否的是,本书并不是一本容易阅读的书,九百多页的篇幅,跨越了三千年的历史,庞大的历史人物表和信息量很可能会劝退一些读者。但这正是在这些庞大、复杂信息中你或许可以摸索到一些事务发展的脉络和经验教训,体会到中东、耶路撒冷、宗教和现代西方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但如果你时间有限、且并无意愿往巴以冲突这一主题深挖,但希望借由一本易于阅读的书来了解以色列这一国家的崛起以及有关巴以冲突的过往,小编则推荐这本以色列前总理、总统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西蒙·佩雷斯的自传《大梦无疆》。
《大梦无疆:勇气、想象和现代以色列的建立》
《大梦无疆》由西蒙·佩雷斯口述完成,完稿于2016年9月,几周后佩雷斯便与世长辞,享年93岁。在本书中,佩雷斯从亲历者、决策者和见证人的角度,记录了以色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建国历程,完整再现以色列国家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决定性时刻,以及中东和全球的一些重大事件。
作为关键当事人的自传,本书有着诸多其他关于巴以冲突的书所没有的优势:本书拥有大量一手资料,各种幕后不为人所知的信息、决策和指令,为读者了解以色列的崛起以及中东的重大事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注解。
在许多人眼里,佩雷斯是个充满矛盾的人。在人生最后的四十年间,他一直被视为以色列最直言不讳的温和派,一个异乎寻常关注和平的人。但有意思的是,在他职业生涯的头二十年间,佩雷斯并非在追求和平,而是在准备战争。甚至有一段时期,他还被认为是以色列最旗帜鲜明的鹰派人物。
从《大梦无疆》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佩雷斯如何从一个出生于波兰犹太小村庄的男孩,成长为一位非比寻常的政治家:既是梦想家,也是实干家;既是以色列军事、国防力量的建造者,同时也是和平与妥协的积极倡导者。
14岁的佩雷斯,距离以色列国成立还有十多年的时间。(图片来自《大梦无疆》一书,版权属于原作者,下同)
本书并不是传统意义的自传,而是采撷了佩雷斯一生中惊险、激荡而富有戏剧性的重要片段、以当事人的视角讲述了色列建国、外交、国防上的几个历史性大事件:以色列航空业建设、和法国的外交合作、迪莫纳核反应堆的威慑、解救巴解人质的恩德培行动、奥斯陆协议的签署、拉宾遇刺等等。
如果你对历史、政治、以色列和中东、世事变化、梦想、远见、创新和领导力这些话题感兴趣,那么你一定不要错过这部佩雷斯的自传《大梦无疆》。
“数一数你拥有的梦想的数目,并把它和你所取得的成就相比。如果梦想多过成就,那么你仍然年轻。”佩雷斯在书中这样写道,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年。这本书也是他送给下一代的礼物,送给那些年轻人和内心依然年轻的人们。
正如佩雷斯自己所言,这本书其实不是写他的生活,甚至不是自传,而是他一生中得到的启迪和经验。这些经验能教会我们如何走向未来,克服困难,实现梦想,实现伟大的事业。
因此本书也凝聚着老一辈政治家对年轻一代的厚望,他想借由此书告诉年轻一代,忘记别人对你的评价,倾听你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的潜力。相信每一位读完本书的读者,都会得到很多启迪,获得实现梦想的勇气。
1934年,11岁的西蒙·佩雷斯从他的出生地维施尼瓦——一个波兰犹太小村庄,追随父亲的脚步移民至以色列,而他留在波兰的族人则在后来的大屠杀中丧生。那时,没有人会预见到这个年轻人最终会成为20世纪的一位伟大人物。
童年的佩雷斯(后排右数第三)的祖父梅尔泽和他的后代在波兰的维施尼瓦。
1938年,佩雷斯被推荐进入本舍门青年村。正是在这里,佩雷斯逐渐成长为青年运动的重要参与者。这些青年运动的早期经历改变了他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也逐渐改变了他的处事方式。
佩雷斯在本舍门
在本舍门,佩雷斯白天在田间劳作或是在教室学习。夜晚站岗放哨,以防临近村落的阿拉伯人偷袭或是偷窃食物和供给。学生们有时也会在晚上悄悄地就犹太人的未来、成立犹太国家的必要性以及创建犹太国家所需的策略进行辩论,虽然这些讨论在明面上是被禁止的。
在本舍门,佩雷斯不仅认识了他的结发妻子索尼娅,而且越来越成为这些秘密集会的主要参与者和主导声音。佩雷斯开始喜欢上用话语、而非其他来改变人们的思想、信仰甚至是历史。即使还是个懵懂少年,佩雷斯就为自己拥有独特而浑厚的男中音感到幸运,因为它令自己的话语自带权威的光环,甚至在他还没有树立起任何权威之前。
在本舍门的第二个夏天,佩雷斯加入的青年运动组织——青年工作学习联盟投票选举他为该联盟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接受这一职位的几个月之后,佩雷斯便得到了代表联盟北上去海法开会的机会。正是这次出差,让他机缘巧合地和传奇人物、英属巴勒斯坦土地犹太人领袖戴维·本-古里安搭乘了同一辆轿车。
1945年5月,佩雷斯和妻子索尼娅新婚后不久在特拉维夫。
佩雷斯这样回忆了在与自己的偶像本-古里安相遇前的那一晚自己惴惴不安的心情:
“启程的前一晚,我睡得很少。第二天清晨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想他可能会说的话以及我该如何回应。我试图想象他可能问我的问题,并试着练习如何应答,就这样,我一边盯着天花板一边悄声对着自己说话。我禁不住想,如果我可以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我能向他展示自己对各种问题了解透彻、对事业专注投入,没准他会记住我——也许我会脱颖而出。谁知道接下来又会怎样?”
遗憾的是,两人的第一次相遇似乎并未激起太大的水花,佩雷斯甚至都没有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因为本-古里安几乎全程在睡觉,醒来后又突如其来地讨论起了列夫·托洛茨基的“不战不和”立场,佩雷斯压根儿搭不上话。但不管怎样,本-古里安应该是记住了这个全力支持他建国方案的青年运动活跃分子。
因为无论是佩雷斯之后被招至青年青年工作学习联盟总部、还是为地下犹太军队(被称为哈加纳,后来并入以色列国防军)筹集购买武器、到美国边学习边为国防部驻美使团工作、或是二十九岁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这等等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都少不了本-古里安在背后的强大推手。
20世纪50年代晚期和总理戴维·本-古里安在迪莫纳
多年后,佩雷斯曾听到偶尔有人问本-古里安,“为什么你相信那个男孩?”他的回答总是一样。
“三个原因,”本-古里安会说,“他不说谎。他不说别人坏话。而且每当他敲我的门,他总有一个新的想法。”佩雷斯写道,这个回答太过简单,不足以说服诋毁佩雷斯的人,但却完美回答了他经常自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我?”
作为本-古里安的热情追随者,佩雷斯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它们在日后强烈地影响着佩雷斯对领导力的思考:当他(本·古里安)最为沮丧、最想一走了之的时候,他仍对两个经历和智慧远不及自己的年轻人的意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他几乎快要放弃辩论的大局,他也从未放弃他对辩论的信仰。
在佩雷斯的职业生涯中,他将遇到无数这样的情境:党派间充斥了猜忌和愤怒,似乎所有的大门都已经关闭。本·古里安则向他展示,倾听不仅仅是成为好领袖的关键因素,它就是那把钥匙,开启因激烈争执和无奈放弃而被砰然关闭的大门的一把钥匙。
因为佩雷斯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本·古里安的授意下秘密进行的——武器交易、和法国结盟、苏伊士行动——佩雷斯自己也并无太多话语权,只有活在阴影之中。而他的批评者们通常只是知道故事的一半。在这一过程中,佩雷斯也渐渐明白了领导者面临的重大选择:
要么去追求伟大的梦想并承担一切后果,要么为了和人融洽相处而缩小自己的梦想。对佩雷斯而言,他希望去为一个比自身更大的事业而努力。佩雷斯认定,成就比信誉、名望、头衔重要。他并非不想要这些东西;只是徒有这些而没有行动、风险和勇气将是空泛的。
《大梦无疆》中的很多故事也向我们揭示了,当别人觉得必定会失败时,你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中看到机遇、最终获得成功。如果你不尝试,你就不会知道——这就是创新的秘诀,佩雷斯的人生经历也一再说明了这个道理。
作为以色列的开国元勋,佩雷斯长期倡导以巴和平,曾是以色列中东和平政策的主要策划人和以色列政府同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各方谈判的主要代表。
他为以色列分别同巴勒斯坦和约旦达成和平协议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促成举世瞩目的《奥斯陆协议》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然而,《奥斯陆协定》签署后的那段时期,也恰恰是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矛盾最为尖锐的时刻。
1993年9月在华盛顿特区签署《奥斯陆协议》。
在原先的宗教矛盾、种族矛盾、领土矛盾之上,又叠加了巴勒斯坦地区内部领导权的争夺,以及蓄意干扰和平进程的各方势力的破坏。恐怖袭击、拉宾遇刺、利库德上台……
即便如此,佩雷斯仍然坚定地相信地区和平的前景。从他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政治家的理想主义与乐观主义精神,这也许正是今天解决地区冲突、走向和平所必须的精神。
佩雷斯认为,和平不仅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势在必行。值得牢记的是,接下来的每届以色列政府,即使是那些没有将和平作为首要任务的政府,最终也接受了奥斯陆协议的框架、承认终结暴力和恐怖主义邪恶循环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和平——通过两个国家,而非一个。
佩雷斯写道,我们必须牢记,和平谈判永远不会在快乐的结局中开始,而会是在模糊和复杂的境地中启航,沾满痛苦和暴力的回忆。而且和谈需要时间的积淀。达成和平并非易事,但是除了回到谈判桌我们别无选择......乐观并不等同于天真。他很乐观,并不意味着他期待充满爱的和平;他期待的只是出于必要的和平。
佩雷斯坚信,实现和平并使以色列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是缔造一个更和谐、繁荣而宽容的世界的组成部分,而且人不可能怀有比这更崇高的志向了。
1996年,佩雷斯成立了开创性的佩雷斯和平与创新中心,专注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执行和平构建的项目,赋予年轻一代创新的力量和广阔的视野。正是他对和平的不懈追求,他对创新推动和平的坚定信念,也使得他成为全球最知名、最受人尊敬和钦佩的政治家。
佩雷斯一生秉持乐观,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人眼中的“绝不可能”变为现实,比如,从无到有地建立以色列航空业、核反应堆,这些防御体系为年轻的以色列带来了强大的威慑力,并且推动了创新产业的发展。
佩雷斯拒绝向传统智慧和政治规范让步,勉力改革以色列经济,一步步将以色列建设成为一个高科技企业遍地的“初创”国家。在本书中,他不仅为自己挚爱的国家规划了美好的蓝图,更试图寄语在政治、商业、创新等广阔领域中施展拳脚的年轻一代。
通过《大梦无疆》一书,我们不仅可以一览以色列之崛起所经历的困难、挑战和最终获取巨大发展所凭借的智慧、勇气和创造力,也可以借由佩雷斯不可复制的人生经历和其简洁而充满智慧、力量和感性的文字,获取不畏艰难、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富有充沛领袖力的正面能量。
《耶路撒冷三千年》(全新增订版)
耶路撒冷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是唯一拥有天堂和尘世两种存在的城市;它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惑人阴谋、虚构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的发生地。
在《耶路撒冷三千年》中,“讲故事的大师”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
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通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塑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三千年的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让许多被遗忘的历史重获新生……
正如作者蒙蒂菲奥里在书中写给中国读者的信中指出,本书致力于成为第一部真正中立地描述耶路撒冷这座城市完整历史的书籍,在他的心里,本书也是一部以“圣城”为透镜观察中东和近东地区的编年史。
作者写道,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国曾通过途经中亚、中东,有时辗转耶路撒冷到达欧洲和地中海的贸易路线与西方建立联系。而在21世纪,这种联系要比以往许多世纪里的联系更为真切。
中国与中东各国经济合作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重视在中东地区投资,在以色列、阿曼、埃及、迪拜等国的基础设施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作者看来,这也是耶路撒冷和中东历史在中国如此受关注的原因。
作者蒙蒂菲奥里曾在剑桥大学攻读历史,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研究员,纪录片《耶路撒冷:一座圣城的诞生》(Jerusalem:TheMakingofaHolyCity)主持人。也是耶路撒冷旧城外第一座犹太住宅区的建造者摩西·蒙蒂菲奥里爵士的曾孙。
蒙蒂菲奥里曾获得英国科斯塔传记奖、美国《洛杉矶时报》传记图书奖、法国政治传记大奖,以及奥地利克莱斯基政治文学奖等众多大奖。本书2011年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内众多名人等人推崇。
本书被翻译成49种语言,畅销多个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中文版一问世即获颁“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入选凤凰网、深圳商报、南方都市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媒体和专业机构评选的“年度好书”“年度影响力图书”;并曾经在当当月度和年度榜单中名列前茅。
读者可通过阅读本书来咀嚼西方文化在多元文明碰撞中发展演化的过程,观赏到人类文化的一个璀璨的侧面。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颁奖词
先说说为什么要了解耶路撒冷?
(从圣墓大教堂的穹顶鸟瞰)一年一度的复活节圣火仪式人头攒动,热情洋溢,常发生伤亡事件。
只有在耶路撒冷,你才能看到一个建筑,一半是清真寺,一半是教堂。
教堂里还有耶稣生前的脚印,而且据说是升天前的脚印。只有在耶路撒冷,你才能到处都看到在唱圣歌的人群。
当然,关于耶路撒冷,如果我们只是知道三大宗教的圣城,二十四小时新闻秀场,还有耶路撒冷有多美,那也只是对耶路撒冷重要性肤浅的理解。
这也是作者在书中试图告诉我们的,耶路撒冷能够存在下来是个奇迹。在世界其他地方,很多古老并且强大得多的城市都烟消云散了,但耶路撒冷却没有。它们没有像耶路撒冷那样细致、连贯的叙事。
21世纪发生的事件削弱了美国在近东的实力,促进俄国和中国力量的崛起,这些事件起码证实了:耶路撒冷仍是一座普世的、神圣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其重要性远远超出它的面积或地理位置;它依旧是任何和平计划的核心与主要障碍。
大富豪及犹太慈善家摩西·蒙蒂菲奥里爵士七次访问耶路撒冷,他是最早在耶路撒冷老城外修建住宅的人之一。
01.约公元前1100年-公元10年:
从大卫崛起到希律家族登上历史舞台;
02.公元10年-公元630年:
从耶稣第一次来到圣殿到波斯帝国入侵,拜占庭帝国衰落;
03. 公元630年-公元1250年:
从穆罕默德夜行登霄到萨拉丁王朝结束在埃及的统治;
04.公元1250年-公元2019年:
从马穆鲁克王朝兴盛到特朗普最新的中东政策、以色列2019年大选。
末世论与政治的交相辉映,把21世纪的耶路撒冷——三大宗教的特选之城——置于所有冲突和愿景的交叉点上。 ——《耶路撒冷三千年》
这就是耶路撒冷,一个人很容易想象到这种不可想象的事儿:耶路撒冷还能存在五年或四十年吗?极端分子随时可能摧毁圣殿山,毁坏世界的核心,使每个派别的基要主义者相信审判日近在眼前,基督与反基督之间的战争即将开始。
耶路撒冷作家阿莫司·奥兹提出了这样诙谐有趣的解决方案:“我们应该挪走圣地的每一块石头,把它们运到斯堪的纳维亚,放在那里一千年,直到耶路撒冷的每个人都学会和平共处,再把它们运回来。”悲哀的是,这个方案有点不切实际......
1967年,以色列夺得耶路撒冷全城控制权。很快,以色列士兵便聚集在西墙祈祷。“尊贵的禁地”(穆斯林对圣殿山的称呼)的一位谢赫在窗内张望。
温馨提示:扫码添加下方客服小哞微信,咨询商品和订单详情。推品推荐、商务合作,请添加Zoe微信。下单扫码添加“老牛的每周推送”可随时随地了解订单状态,让您做到购物全程无忧。
▼▼▼
温馨提示:添加客服小哞微信mr_moo123,咨询商品和订单详情。推品推荐、商务合作,请添加Shidaizoe微信。下单添加公众号“老牛的每周推送”可随时随地了解订单状态,让您做到购物全程无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