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文化┃五铢钱为何在清代还流通
明清之际的著名诗人钱谦益(1582—1664年),有一首诗《甲午春日观吴园次怀人诗卷怆然有感次韵二首(其二)》:
从题目可知,这首诗作于甲午年(1654年),距离明朝灭亡正好十年。首句“铜人”是指金铜仙人。传说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前造神明台,上铸铜人,手托承露盘以储露水,和玉屑服之,以求长生。魏明帝曹睿下令拆移铜人,迁往洛阳,据说铜人被拆离时曾流泪,后人喻亡国之哀,这里是指明清易代。这可能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诗中的“开元”,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铸造的铜钱。“五铢”是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流通的铜钱,这些钱在清代仍然流通市场。钱谦益是明清交替时的著名诗人,创作这首诗时,已入暮年。他看到春天的景色,想起远方的故人,不禁怆然,借铜钱抒发对岁月易逝、王朝更替的无限感慨。每个王朝都有其生命终点,只有开元钱、五铢钱还在使用,它们见证了千年的历史、人间的沧桑。春蚕也好、尺蠖也罢,都有老去的一天,脉望啊,不要想着去食字成仙。(典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据说书里有种虫子名为“蠹鱼”,三次吃掉“神仙”字,就化为蠹鱼仙,名为“脉望”。)
照理说,江山易姓,需要重新发行货币,但是如果将前朝的铜钱收回,回炉重造,成本很高,事实上也不太可能,因此只能让旧钱在民间流通。西汉时期的五铢钱甚至在清末还在流通。这在中国很正常,在欧洲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前朝的铜钱在流通中继续使用,会招来百姓的不理解。北宋梅尧臣(1002—1060年)的五律《朝二首(其一)》,描写了一个相关细节: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晨景:儿童赶着鹅鸭出栏,去河边觅食。含苞欲放的花儿沾满露珠,鸟儿叽叽喳喳聚在一起,向厨房里张望,想找吃的。割了青草喂完马,到街上去买柴,用五铢钱支付,老乡却不愿接受。多么愚蠢的老头呀,钱还分什么古今呢?
中国古代的铜钱,自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后,圆形方孔一直是标准造型,两千多年来很少变化。重量以一钱(3克多)为标准,成色和价值都较为稳定,唯独有变化的是钱文。可以说,古代中国铜钱基本保持了空间上的统一性、时间上的一贯性。形成铜钱这一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铜钱轻重适宜,方便耐用。铜是一种贱金属,铜钱正好满足了普通百姓小集市贸易的需要,与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相适应。其次,古代统治者都有厚古薄今的思想,同时也为显示统治的合法性,在制度上尽可能遵循古制。最后,为了减少社会的震荡,每当王朝更迭时,也尽量维持货币稳定。有的统治者试图通过国家强制力变换币制,或者减轻铜钱的重量,多铸铜钱,结果是币制混乱,危及政权。比如隋朝和明朝崇祯时期曾试过大规模“收销旧钱,但行新钱”的做法,但新铸的铜钱越铸越轻,最后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所以允许前朝旧币继续流通,是最省事、最理智的做法。但有些铜钱因为年代久远,难免破损。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位无名女诗人所写的《破钱诗》:
这首诗不仅描写历史的沧桑,也在借古钱发出感叹。遥想当年这些钱完好无损时,经历人间多少不平事啊!宋代使用唐代的开元钱,时间上经历了几百年。但是清代还使用五铢钱,就穿越了将近两千年的时光。清代著名历史学家和田园诗人李锴(1686—1746年),有这样一首诗《野草中得五铢钱》:
李锴出身名门望族,工诗词,与同时代文人戴遂堂、陈石间齐名,素有“辽东三老”之称。诗人从野草丛中捡得一枚五铢钱,有感而发,即兴而作。最后一句,“娄敬”是刘邦的谋臣(生卒年不详),力主与匈奴和亲。诗人说,五铢钱在西汉时就有,这是没错的,但实际上五铢钱是从汉武帝时才开始铸造,那时汉与匈奴正处于战争状态。而在娄敬生活的汉初,还没有五铢钱和匈奴输纳。这可能是全诗的一个瑕疵。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想象,前朝旧币虽然在民间流通,但五铢钱毕竟年代久远,一般是不常见的。只有在边远地带,因为环境封闭,前朝旧币才会大量保留。清代的大学问家蒋廷锡(1669—1732年),有一首诗《送陶子师任昌化》可以佐证:
这首诗是蒋廷锡为送别好友兼同乡陶元淳赴广东上任而写的。陶元淳(1646—1698年),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授广东昌化(今海南昌江)知县。当时的昌化荒凉落后,人口稀少,自然条件恶劣。陶元淳到任后,一心为民,治理有方,作出了不俗政绩,《清史稿》有传。
蒋廷锡是江苏常熟人,雍正帝的宠臣。原诗在第二句后有注:“高、廉、琼三处皆用古钱,丁卯岁,制督吴公请行钱法,而古钱尽废,然琼州海外,至今未格也。”注中丁卯岁是1687年,制督吴公即时任两广总督的吴兴祚(1632—1697年)。两广辖区内的高州(治所在今广东高州),廉州(相当于今广西的北海市、合浦县、浦北县),琼州(今海南),在当时的人看来,都是边远地带,所以“法宽犹用宋元钱”,流通的铜钱可能是五花八门的。
前已述及,中国古代的铜钱除了钱文,一般情况下造型、大小和重量都很少变化。而西方的货币,不要说图案、重量和内在价值变化很大,即便是币材也经常变换,历史上有时主要使用黄金,有时主要使用白银,有时是金银并用。钱穆对比中西方文明时,有一段精彩评论:“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一本剧之各幕,均有其截然不同之变换。诗则只在和谐节奏中转移到新阶段,令人不可划分。”钱穆进一步解释道:“中华文化常于‘和平’中得进展,欧洲史每常于‘斗争’中著精神。”如果用这两段话来概括东西方古代货币史,也是很贴切的。
(作者为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10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