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测算,9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5470亿元,同比多增2014亿元,是当月人民币贷款的主要拉动项;主要银行9月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合计较上月多投放1000多亿元
文|《财经》记者 唐郡
编辑|张威
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公布9月及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并就2023年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其中,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元,略低于Wind(万得)一致预期 的2.54万亿元,同比少增1764亿元。社融方面,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12万亿元,高于Wind一致预期的3.73万亿元,同比多增5638亿元。“总体而言,9月社会融资和人民币贷款增长良好,增速加快,初步扭转了7月、8月增长疲弱的态势。”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称,“同时,9月人民币贷款增长不及预期,同比少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仍在恢复之中,有效融资需求有待进一步提振。”
据中信证券测算,9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5470亿元,同比多增2014亿元,是当月人民币贷款的主要拉动项。
据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从信贷数据看,主要银行9月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合计较上月多投放1000多亿元,保持明显回升态势,信贷资金对在建项目建设竣工和住宅销售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
此外,8月底以来,央行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目前已有近5000万笔、22万亿元完成下调,利率平均降幅为0.73个百分点,降低了老百姓提前还贷的动力。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受到各方关注。发布会现场,邹澜表示,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较其他非美元货币走势偏强,总体上没有偏离基本面。同时,他表示,央行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对于接下来的政策走向,邹澜称,下阶段将进一步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观察前期政策效果,加快推动政策生效。同时,他也表示,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还有充足空间和储备,将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为激活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多位宏观经济研究人士表示,居民贷款是9月金融统计数据的最大亮点。
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31万亿元。中信证券测算结果显示,分部门看,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3215亿元和5470亿元,分别同比多增177亿元和2014亿元;企业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5686亿元和12544亿元,同比分别少增881亿元和944亿元。
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014亿元,是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长的主要拉动项。
“8月以来政府部门先后落实包括‘认房不认贷’在内的多项地产金融政策,且9月按揭早偿现象减少,对居民中长贷的制约弱化。”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不过,我们注意到国庆期间多地楼市冷暖不一,地产新政的持续性和效力仍有待观察。”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央行相关负责人亦多次介绍房地产相关情况。
邹澜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央行持续从供需两端发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需求端,降首付比、降二套房利率下限、降存量房利率“三管齐下”;在供给端,抓好“金融16条”落实,加大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础设施、保障房等金融支持。
在系列政策支持下,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高频数据显示的重点城市交易活跃度上升,销售和市场预期均出现边际好转。从信贷数据看,主要银行9月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合计较上月多投放1000多亿元。
8月末以来,为缓解居民提前还贷压力,央行引导商业银行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据邹澜介绍,9月25日到10月1日实施首周,有98.5%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完成下调,合计4973万笔、21.7万亿元。调整后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27%,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
此外,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9月企业新增贷款同比少增,主要是由于2022年同期基数较高。从绝对值来看,9月企业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均高于近三年均值。
贷款变化体现需求变化。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2023年三季度,央行编制的居民家庭消费预期指数为56.4%,比上季上升0.5个百分点,表明居民的消费信心回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为50.6%,比上季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的投资意愿也出现回升。
货币增速变化亦反映市场预期。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89.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67.84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4.3个百分点。
据董希淼测算,9月M2-M1剪刀差缩窄至8.2%(8月为8.4%),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活力和企业信心有所回升。
发布会现场,邹澜坦言,受美元走强和国内季节性购汇较多的因素影响,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不过,他表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并略有升值,人民币汇率总体上没有偏离基本面。
截至9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9.55,较6月末上涨2.9%。其中人民币对英镑升值4.3%,对欧元升值3.9%,对日元升值3.5%,人民币较其他非美元货币走势偏强。
中美利差倒挂被认为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承压的关键原因。
截至目前,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至5.5%之间。近期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上破4.8%的十余年高点,当前维持在4.6%以上。同期,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运行在2.7%下方。中美利差超过190基点。
邹澜表示,在中美利差倒挂背景下,一些机构和企业出现了资产外币化、负债本币化倾向,没有充分估计汇兑风险,一旦汇率形势出现较大变化,可能会面临较大风险。“经营主体还是要立足主营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不要去赌汇率。”邹澜提醒。
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邹澜认为,应当看到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中美利差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中美利差是经济运行的结果,汇率走势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从基本面来看,随着国内稳经济、稳预期政策陆续出台落地,9月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国庆餐饮、出行等消费旺盛,宏观经济运行向好。同时,中国经常账户有基础、也有条件保持合理规模顺差,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之一。随着中国经济运行整体持续好转和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人民币资产的投资和避险属性显现,跨境资金流动能够自主均衡。“总的看,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邹澜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