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暴成为一种手段,罗翔也不能幸免
罗翔在华东政法大学关于PPT曝光渣男渣女的回答,登上了热搜,网友们对他的这段话也都议论纷纷。
事实上,确如罗翔自己所说,“热点事件我不会评价”。
在回答里他没有明确对学生提出的PPT事件给出看法,而是传达了一个更加广泛的价值观:
“一旦逾越手段程序的公正性,我们追求正义的努力会出现腐蚀””。
罗翔这段流露出来的视频,原本是明确禁止录音录像的,但是这段视频还是流传到了网上并被大肆传播。
随后,罗翔更是因为上述言论受到了微博网友的各种攻击,没有躲过他的网暴宿命。
我不知道他所指的程序的公正性,是不该通过上传PPT曝光他人隐私,还是网友不该“互联网断案”,对他人实施网暴。
但不管他说的是什么,这两件事在他身上都因为这段话出现了,当场应验,谁看了都得夸他一句预言家。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PPT和小作文。
觉得自己在感情、工作、生活甚至是社会上受到了不公的人,将自己的委屈、他人的不公写成一篇篇事无巨细、长篇累牍的内容,发到网上供人审判。
每出现一个流传在朋友圈里的小文档,都会有一群纯爱战神应声倒地,宣布“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但与此同时,每一个小文档,也不仅代表着有一个人的感情收到了伤害,还意味着另一个人的隐私受到了侵害。
在PPT当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私密聊天记录,甚至是偷拍偷录的信息,吃瓜群众求锤得锤,被指控人则遭受道德的审判。
程序正义就像是维护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突破一次,也会引来其他人的模仿:大家都发了,我当然也可以曝光。
一旦经常出现这种揭露曝光,别有用心的人的就可能开始浑水摸鱼,造假甚至是造谣。
毕竟只需要几个手机就已经可以伪造微信聊天记录了,这个时代的造谣成本并不算高。
网上广为流传的这些PPT和小作文,里面有很多人本身也就是无辜的。
还有很多网络曝光行为本身就是网络暴力,或者说就是为了煽动舆论、奔着网暴去的。
网红小慧君为实现个人目的,甚至不惜虚构他人性骚扰的事件,之前就闹得沸沸扬扬,在真相未明的时候,没有人能想到一个女孩子会拿自己的清白去污蔑别人。
不只是网红和明星,还有很多普通人,就因为一份PPT、一篇小作文甚至只是一张图片而蒙受网暴和冤屈。
当年女子拿快递却被造谣出轨偷情,照片流传到网上,评论区一片荡妇羞辱,开局却仅仅只是一张模糊的照片。
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出现每一个无辜的人身上,网暴离我们,一点都不遥远。
在评论的人中,可能有很多人并不在乎真相和后续,他们只是在事件发生的当下,充当网络的正义使者。
当年被恶意泼脏水的主持人朱军,最后赢得了官司,等到了迟来的正义,却前途尽毁。
王力宏被李靓蕾发小作文控诉,名声全无,等到后续出来却已无人问津。
还有很多被造谣被网暴的普通人,或许最后澄清了真相、证明了自己。
可那些在亲朋好友间丢掉的体面,被周围的人议论纷纷的过去和那些时间里的难熬,又该怎么办?
当PPT出现在网上,网友们纷纷涌入一线吃瓜,也充当起了“互联网审判者”,各种带有审判性质的留言常年充斥在类似事件的评论区。
被自以为正义的观点蒙蔽时,人们很容易就忽略了采取的手段是否逾越了程序的公正。
我们不明真相的批判和指责,最后只会充当他人的棋子。
武汉失去孩子的母亲,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网友对她妆容打扮的质疑,最后,她选择和孩子一起去看看另一个世界会不会多一点善意。
等到后来的审判结果出来,等到悲剧发生,我们才会惋惜。
可那些原本无辜的人,因为舆论而遭受的批判和失去的生命,谁又能来承担责任?
在网暴这件事上,罗翔也曾提出过观点:
网友大多是不明就里的,当曝光成为了习惯甚至是常规手段,他们还能分的清究竟什么才是真相吗?
舆论的战场上,不到最后结果出来,除了当事人谁都不知道具体情况。被操纵引导的正义,还是真的正义吗?
忽略程序正义性的那一刻,是成为互联网帮凶的开始,打下第一条评论的时候,就已经回不了头。
很多事情,我们应该交给法律,而不是交给舆论。
或许法律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至少存在基本的准则,程序正确之后我们才能保证结果的正确。
舆论是没有靶子的枪,愤怒是网友的子弹,在网上本能开枪的人究竟是为了正义还是为了泄愤,不得而知。
舆论泛滥,网暴盛行,在谁都能当五分钟网红的时代,如果最基本的秩序都已经崩坏,那谁也都可能成为下一次舆论的主人公。
在网友们利用舆论泄愤的时候,终有一天,那颗子弹,正中的就是他们自己的眉心。
“他们杀党员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党员;当他们杀工会分子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人;当他们杀犹太人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随后他们向天主教徒而来我没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当他们杀我的时候没有人说话,因为已经没有人了。”
当枪口指向别人的时候我们习以为常,等到指向我们的时候别人也不会在乎。
最后讲个笑话吧:PPT事件的两个主人公,已经和解了。
我永远相信人类的不稳定性和局限性,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本文已完结
作者:陆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