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最怕的是精神停顿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思想历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指人在不同阶段,精神上有一步一步地体悟与提升。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杨立华认为,“孔子揭示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有一个比较成形态的变化,而这一变化是每个人到一定的年纪都感受得到的。”
如今,这段话已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一个生命的参照坐标。不过,这段由孔子的自述引申出来的道理为何能具有普遍性,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具有引领的意义?“三十而立”中的“立”指的是什么?这一章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应该在哪里?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杨立华:
人是不断趋于“无限”的“有限存在”
杨立华教授
从“十有五而志于学”这件事开始,历代的注家一般都会讨论为什么是“十有五”?在古代,一个人到十五岁就开始入大学了。学习君子的全能的技艺,其重点是在个人之成德,个人之成就。既培养君子的德性,也培养君子的才能。所以,孔门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孔子的教育。要注意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实际上就可以理解为古代的高等学问,而孔子是把这种高等学问开放给普通人的。这一句中,孔子讲自己从十五岁就最开始就有志于学了,这是立志之初。
“三十而立”的“立”在《论语》中对应着一个宾语,即立于礼,所以我认为孔子说的“三十而立”不是指他在三十岁就成家、立业了,而是三十而立于礼,说的是礼对人的塑造和成就的作用。所以我在很多年前就曾讲到,孔子作为伟大人格成就的达成者,他在讲述自己精神成长次第的时候,他用的这些词不宜用到我们身上。
我在年轻的时候,遇到有人问我贵庚,我有的时候就讲“而立”。而在我深入理解《论语》和孔子之后,当有人问我年龄的时候,我就说“三十了”,当然,我现在会说我五十多岁了,已是小老头了。我到三十岁以后其实就感受到把这样的词往身上招呼有点僭越,这词跟我没什么关系。我觉得我若五十而立,已经算不错了。
我们不能说自己到了一个年龄就天然地会有孔子所达到的精神高度。但是孔子确实揭示出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会有一个比较成形态的变化,这一年龄的变化在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会感受到。
“四十而不惑”,“不惑”是于人生的大道理、于人生的大方向,无所迷失,这是孔子说他到四十岁的时候已经无所迷失的意思。
购买课程: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下单
“五十而知天命”中的“命”字本身在《论语》中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命由令也,命是一种指令。《中庸》开篇的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也就是说上天或者在我们作为有限的个体之上的那个普遍者、绝对者赋予我们的一种倾向叫做天命。这个天命落在每个个体身上就是人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性命是一致的。在先秦儒家传统当中,《论语》《中庸》《孟子》是讲天人一贯、性命一致的。这是天命的一种理解,也就是说既然了解上天对我们作为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所赋予的那个本质倾向,那也就充分地理解了人性。
“命”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含义就是人被给定的限度,包括冥冥中若有安排的这种命运感,包括不测的偶然感。但是无论如何,孔子到了五十岁也知道了个人可能的分限。我们一生都在努力超越,永远有超越的可能性,所以我们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我们可以把人理解为有限的存在,但这个有限的存在是不断地趋向于无限的。趋向于无限就意味着我们不断地试图超越有限性,并始终有可能超越有限性。但是无论你怎么超越,那个有限的基础都是你超越的前提,你每一步的超越都包含着你前面的那个有限性。就好像我们每个人生命的起点,我们每个人出生之后是被给定的不是你选择而来的那些确定的基础,那些基础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你的超越、不断指向无限的那个分限所在,所以到五十而知天命。
关于这句话,我个人更倾向于后一种比较朴素的解释,因为“性命一贯”这个思想在孔子那里即使存在,应该也不会那么明显和突出。我个人认为还是到子思、孟子那里才得到更充分地揭示的。
“六十而耳顺”中的“耳顺”有一个问题,宋代的传本中有一个传本就是“六十而顺”,耳字没有,所以今天在解释“耳顺”这个词的时候就有一种比较强的声音,认为耳字是衍文,因此这句就是“六十而顺”。很多人一听觉得很好,六六顺,跟我们民间的讲法和习惯都一致。但是我不这样认为,一方面是宋代的大部分传本都强调“六十而耳顺”。另一方面朱子在解“耳顺”这个词的时候,解得极具神采。朱子《论语集注》的大处我有很多地方不同意,但是他的小注、有些解释真是颠扑不破的。
朱子讲“耳顺”就是声入心通,什么意思?就是我们每天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表达言说、理解对方,并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这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决定性的那个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说自己到了六十岁,听到任何人说话,就能马上就知道字面的意思,背后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讲,这么讲体现出怎样的性情特质,又体现出讲话者什么样的性格上的不足,甚至能体现出他在什么样的一个生活处境。声入心通是理解了所有这一切之后,同时又有一种包容的态度。
所以我常解“耳顺”这个词的时候,就是理解为比较成熟的心智面对比较幼稚的心智的时候常有的一种态度。就像父母因为担心小孩子的牙齿健康所以会限制小孩子吃糖。但有时小孩子会去偷那个糖,被父母发现后就会说个假话。父母明知是假话,但大部分的人也不会板起面孔去训小孩子,他们也就是假装不知道,淡然一笑。所以我到了三十多岁体会耳顺的时候,就老觉得智者嘴角的一丝微笑,意思是无伤大雅,活得都不容易,有一种包含的意思,这就叫声入心通。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岁孔子就达到了一个精神自由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外在的规范性和内在的自主自由已经高度统一了。孔子大致卒于七十三岁,他没有(活到)更长的时间,但我相信到了八十岁孔子一定会达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只不过这个精神境界因为天不假年,我们看不到了。好在我们看到孔子在七十岁的时候达到的这样一个内在的自主自由和外在的规范的高度统一,我理解是人作为一个个体能达到的最高的自由之境。
我刚才讲到,孔子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跟我们普通人是不能划等号的,也就是说不见得孔子到这个年龄达到了,你就达到了。所以不要到了五十岁就觉得自己知命了,不要到了四十就觉得自己不惑了。我看到有很多朋友在四十都不知道自己其实很迷惑。所以我常常讲一个人到四十而知惑,不要到四十而不惑。这个人四十而知惑,其实就挺难得了。
我认为这一章孔子的自述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在于,人最怕的是精神停顿。人的一生就应该是精神不断成长的一生。人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精神高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强度,不断地提高精神的广度。在这样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精神高度、精神强度、精神广度的过程当中,人才能体会到、感受到无可比拟的、内在丰足的饱满的喜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若自己不去努力,不去寻求这种精神成长,恐怕你感受不到。人最怕精神停顿,特别怕的是精神停顿在相当年轻的阶段。
过往见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我会感慨有的人精神就停顿在了二十多岁,有的人好一点,精神停顿在四十岁,如果一个人精神停顿在了二十岁,那么此后他在面对自己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人生的时候,如何能够更好地面对呢?
我们在今天看到很多人,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做得很好,但那仅仅是因为二十岁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但是他在四十岁的时候还像二十岁一样地去生活、去判断、去选择,那么这种情况,我们就把他称为“不着调”或者“不靠谱”,会觉得这样不行。
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四十岁、五十岁以后,慢慢地精力开始衰退。如果一个人不能保持内在精神高度的不断提升,如果不能保持自己精神的饱满的成长,我们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抗因精力衰落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毛病和问题。人在精力足够强的时候,对自己各种各样的毛病是可以靠精力来控制和把持的,但是到了一定年纪,你的精力既衰以后,你会发现这些毛病不再能够用你的精力来控制和把持了,你的精力不足以来照管这个事情了。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依靠内在的对道理的深刻理解,依靠内在精神强度和足够的精神高度才能弥补甚至克服。
相关推荐
活字文化出品 bilibili播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