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杨立华|哲学的传播应警惕过度迎合

杨立华|哲学的传播应警惕过度迎合

文化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是不是真的这样呢?没有学习过哲学的人是否一定是庸俗蒙昧的?或者说,人人都有学习哲学的迫要吗?当哲学走向大众时,尊德性和道问学何者优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杨立华教授在B站开设《北大杨立华讲庄子哲学》,以最庄重的态度还原作为哲学家的庄子。课程中也会有一些回答学生提问的视频。针对前文提到的关于哲学思考与生活本身的关系的问题,杨立华教授特别录制了一期视频进行集中讨论。

杨立华教授认为,哲学应该给时代注入精神的力量。对于哲学家来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思考都应凝聚起这个时代的所有的思考的要素,把它转变为一种思想的力量。

反思状态不是生活状态


“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是苏格拉底的名言,这句话也有别的翻译版本,但我觉得这个翻译法挺好。可以说,这是哲学的一个老梗了,几乎可以成为顺口溜了。我有时候开玩笑:“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那我可以补一句,反思过度的生活是过不下去的。”反思当然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是反思状态不是生活状态,这一点是需要特别提醒的。   

没有学习过哲学的人显然不等于说一定是庸俗蒙昧的。从反思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有持续的自我反省的习惯,那么他就会不断地获得精神的次第的成长。最重要的不在于是否一定要系统地学哲学,对于非专业研究者而言,我认为不断的精神的成长和展开比什么都重要。在这个意义上,我并不觉得一定要每个人都学哲学。所以,我的态度是人获得一种持续反省的能力,在各个方面都广博地汲取精神的养分,始终在饱满的精神成长和展开中,不要停顿。一个人精神不停顿,就不会沦落和沉陷到庸俗功利的状态。持续的反思、持续的调整、持续的提高自我非常重要。

一个人能够向优秀的人学,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渠道了。更重要的成长渠道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开始向比自己相差得多的人身上学,那能获得更重要的成长资源。说来说去,还是孔子那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反思不是以摧毁自我为目的,反思是以塑造和成就自我为目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哲学的态度。反思就是一种哲学的态度,但是否人人拥有了哲学的态度,就可以形成哲学,这就不见得了。形成自己的个体意义上的哲学需要持续的思考能力,持续的追问能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实现的。而在持续的思考和追问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地形成自己系统的哲学思考,需要更艰难的、更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并不觉得普通的、未受过专业哲学训练的人就不能做自己的哲学思考,但仍是有分别的。

哲学要为时代注入精神的力量

哲学应该给时代提供力量,每一个时代的哲学思考应该凝聚起这个时代的所有的思考的要素,把它转变为一种思想的力量。这是哲学家应该承担的责任。

而这样有力量的思考要经过许多中间的层面才能变成整个时代的力量,这一中间的过程倒还真不是简单地说,哲学课程普遍地走向大众就能够实现。当然,有更多的哲学课程能够面向大众,这本身是件好事,因为好的哲学课程无论如何能够给大家一种反思的习惯的提醒,或者一种持续思考和追问的能力的引导。但是,不必然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哲学对时代的意义,哲学对大众的意义还是得经过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在这个时代有高度的思考,然后才能在哲学的层面给这个时代以真正的力量。所以我是特别强调哲学的思考的时代性,以及哲学思考要为时代注入精神的力量。当然这种精神的力量不可能直接达到,不可能直接在这个时代产生效果,是因为中间需要很多中介的环节。

“尊德性”与“道问学”何者优先?


关于尊德性和道问学何者优先的问题,我个人的态度还是强调用道理来引导。我觉得尊德性和道问学之间的分裂是时代变迁的某种必然结果。

北宋时期,程颢针对那个时代的状况,有过一个感慨,他说:“在古代,人的培养是全面的,威仪辞让以养其体,文章物采以养其目,声音以养其耳,舞蹈以养其血脉。所以那时的培养和教化是整体性的,但是今天只剩下一个,就是惟义理以养心。  ”

我们的时代显然比程子所处的时代更仓促、更复杂、更碎片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空洞地强调尊德性是无效的。在今天即使你走尊德性的道路恐怕还是得以道问学为引领,而道问学最重要的是对道理的深入研讨,探寻到道理的根基处,然后发挥出理性的引导力量,“惟义理以养心”。

因此,在尊德性和道问学何者优先的问题上,我更倾向于以道问学来引领尊德性,而不是相反。当然,道问学显然不是简单的、纯粹的知识意义上的寻求,而是要通过知识的积累、义理的梳理和探寻,来达到对根源性义理的揭示。以及在这根源性义理揭示的基础之上,对时代价值的重新确立。在时代价值重新确立之后,让时代的价值呈显在自己身上。

在今天太多的大众哲学偏向于过度的迁就和迎合,我觉得这样的大众哲学对于陶养和引领来说是有危害的。因此,我觉得对于一般的受众和学习者来说,最好是能在众多的经典和哲学中选取其中的部分经典,然后慢慢地融入,自觉地接受经典思想的引领和精神的感召。这也是我在多年来一直讲四书、讲《庄子》等经典的用意所在。

现在大家都还是太促迫、太着急,总是希望能够非常快地获得智慧,把智慧当成某种可以获得的、实在的、能拿在手上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方向上的错误。

在追求自己的精神成长的道路上没有捷径,不论是谁,不论是天分高还是天分低,学历高还是学历低,在学院中还是在社会层面,都需要在此前伟大的哲学家和哲学经典的引领之下,才能够获得有效的精神成长。而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不能杂,精神的引领方向是不同的方向,每个人还是要就自己切近的,跟自己的精神气质比较接近的方面的哲学家的经典来引领自己,这才是更有效的。

相关推荐

北大杨立华教授讲庄子哲学

活字文化出品 bilibili播出

北大原汁原味硬核《庄子》精读课

以最庄重的态度还原作为哲学家的庄子


📱购买课程: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

主持人: 

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

与谈人: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陈立胜(中山大学哲学系) 

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


时间:2023年9月23日 14:30-17:30

地点: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b1层)


方式:本次活动线下开展,并提供线上直播形式以供大家参与。

- bilibili直播 -

扫描下图二维码,获取北大杨立华讲庄子直播链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王德峰:西方哲学锻炼头脑,中国哲学滋养心灵阿兰·巴迪乌 | 法国哲学的探险杨立华|用思辨之尺丈量中国哲学世界尹烨:从百岁到永生,科技进展与人生哲学的碰撞姜宇辉 | 先验经验主义与休谟问题——重思德勒兹哲学的一个视角长篇小说《如絮》第一百六十四章 余姚-2005年 许愿杨立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最怕的是精神停顿18岁时纵欲过度vs28岁时纵欲过度一个人真正的自律,是远离“底层迎合”为迎合审美,她把卡戴珊当整形模版。刚做完手术,她就后悔了agree for something, or agree with somebody, agree on/to somethi本周雷阵雨一位志在扭转西方哲学乾坤的实践哲学家亿邦智库&一知智能:2023数字人直播应用发展报告姐姐,今夜我不去想你,我只关心人类从先验想象力到理念 ——早期德勒兹对康德先验哲学的解释与改造独家新课!北大杨立华讲《论语》:彼此点亮,还原一个“向真而活”的孔子“一个活着的传奇”逝世,他一生就是统计学的一百年 | 纪念著名统计学家RaoJT&N动态 | 金诚同达2023年第三季度迎来15名合伙人【格上收评】今日大盘全天震荡调整,AI概念股再度迎来反弹大力水手创始人曹振东:直面行业三大问题,母婴店如何迎合市场变化?EbioMedicine | 香港大学朱轩团队揭秘新冠变异毒株Omicron BA.1、BA.2和BA.5的传播适应性和致病性于向真:我眼中的新加坡(七)旁观新加坡国会辩论承德翻墙罚没案启示:法律案件诉诸舆论的传播学分析和风险管理研究发现,隔离令和口罩令能够明显减少新冠病毒的传播当代西方左翼政治哲学的现状与趋势孜孜以求,返璞归真!坚守道学的传承者,他如何传播道家文化?哪一个动词能动员所有哲学问题|“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第六季​姜宇辉 | 先验经验主义与休谟问题——重思德勒兹哲学的一个视角 | “雅典学园” 学习群德勒兹专题广发证券的BizDevOps落地探索:要警惕过分侧重技术德勒兹《尼采与哲学》| “哲学的作用在于使人悲哀”混沌学园:从百岁到永生:科技进展与人生哲学的碰撞(102页)从先验想象力到理念 ——早期德勒兹对康德先验哲学的解释与改造 | “雅典学园” 学习群德勒兹专题专家网会建议接种新版疫苗抵御新冠变异的传播华宝基金周晶:港股或在四季度迎来投资窗口,美股科技股行情或向非龙头扩散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