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华|哲学的传播应警惕过度迎合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是不是真的这样呢?没有学习过哲学的人是否一定是庸俗蒙昧的?或者说,人人都有学习哲学的迫要吗?当哲学走向大众时,尊德性和道问学何者优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杨立华教授在B站开设《北大杨立华讲庄子哲学》,以最庄重的态度还原作为哲学家的庄子。课程中也会有一些回答学生提问的视频。针对前文提到的关于哲学思考与生活本身的关系的问题,杨立华教授特别录制了一期视频进行集中讨论。
反思状态不是生活状态
没有学习过哲学的人显然不等于说一定是庸俗蒙昧的。从反思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有持续的自我反省的习惯,那么他就会不断地获得精神的次第的成长。最重要的不在于是否一定要系统地学哲学,对于非专业研究者而言,我认为不断的精神的成长和展开比什么都重要。在这个意义上,我并不觉得一定要每个人都学哲学。所以,我的态度是人获得一种持续反省的能力,在各个方面都广博地汲取精神的养分,始终在饱满的精神成长和展开中,不要停顿。一个人精神不停顿,就不会沦落和沉陷到庸俗功利的状态。持续的反思、持续的调整、持续的提高自我非常重要。
一个人能够向优秀的人学,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渠道了。更重要的成长渠道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开始向比自己相差得多的人身上学,那能获得更重要的成长资源。说来说去,还是孔子那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反思不是以摧毁自我为目的,反思是以塑造和成就自我为目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哲学的态度。反思就是一种哲学的态度,但是否人人拥有了哲学的态度,就可以形成哲学,这就不见得了。形成自己的个体意义上的哲学需要持续的思考能力,持续的追问能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实现的。而在持续的思考和追问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地形成自己系统的哲学思考,需要更艰难的、更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并不觉得普通的、未受过专业哲学训练的人就不能做自己的哲学思考,但仍是有分别的。
哲学要为时代注入精神的力量
哲学应该给时代提供力量,每一个时代的哲学思考应该凝聚起这个时代的所有的思考的要素,把它转变为一种思想的力量。这是哲学家应该承担的责任。
而这样有力量的思考要经过许多中间的层面才能变成整个时代的力量,这一中间的过程倒还真不是简单地说,哲学课程普遍地走向大众就能够实现。当然,有更多的哲学课程能够面向大众,这本身是件好事,因为好的哲学课程无论如何能够给大家一种反思的习惯的提醒,或者一种持续思考和追问的能力的引导。但是,不必然能做到这一点。
“尊德性”与“道问学”何者优先?
关于尊德性和道问学何者优先的问题,我个人的态度还是强调用道理来引导。我觉得尊德性和道问学之间的分裂是时代变迁的某种必然结果。
北宋时期,程颢针对那个时代的状况,有过一个感慨,他说:“在古代,人的培养是全面的,威仪辞让以养其体,文章物采以养其目,声音以养其耳,舞蹈以养其血脉。所以那时的培养和教化是整体性的,但是今天只剩下一个,就是惟义理以养心。 ”
我们的时代显然比程子所处的时代更仓促、更复杂、更碎片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空洞地强调尊德性是无效的。在今天即使你走尊德性的道路恐怕还是得以道问学为引领,而道问学最重要的是对道理的深入研讨,探寻到道理的根基处,然后发挥出理性的引导力量,“惟义理以养心”。
因此,在尊德性和道问学何者优先的问题上,我更倾向于以道问学来引领尊德性,而不是相反。当然,道问学显然不是简单的、纯粹的知识意义上的寻求,而是要通过知识的积累、义理的梳理和探寻,来达到对根源性义理的揭示。以及在这根源性义理揭示的基础之上,对时代价值的重新确立。在时代价值重新确立之后,让时代的价值呈显在自己身上。
在今天太多的大众哲学偏向于过度的迁就和迎合,我觉得这样的大众哲学对于陶养和引领来说是有危害的。因此,我觉得对于一般的受众和学习者来说,最好是能在众多的经典和哲学中选取其中的部分经典,然后慢慢地融入,自觉地接受经典思想的引领和精神的感召。这也是我在多年来一直讲四书、讲《庄子》等经典的用意所在。
现在大家都还是太促迫、太着急,总是希望能够非常快地获得智慧,把智慧当成某种可以获得的、实在的、能拿在手上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方向上的错误。
相关推荐
活字文化出品 bilibili播出
北大原汁原味硬核《庄子》精读课
以最庄重的态度还原作为哲学家的庄子
📱购买课程: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
主持人:
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
与谈人: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陈立胜(中山大学哲学系)
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
时间:2023年9月23日 14:30-17:30
地点: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b1层)
- bilibili直播 -
扫描下图二维码,获取北大杨立华讲庄子直播链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