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过是想选择性爱姿势,有错吗?”电影2023-10-18 04:101717年,法国巴黎。一个名叫阿鲁埃的年轻人,看不惯骄奢淫逸的宫廷生活,于是大胆开麦,写诗针砭时弊。结果被丢进巴士底狱,吃了11个月的牢饭。出狱后,他以“伏尔泰”为笔名,把在狱中创作的剧本搬上了舞台,轰动一时。就在伏尔泰“苦尽甘来”之时,有不少评论家指出,其作品有很大一部分都似曾相识…莫非,大名鼎鼎的伏尔泰也抄袭?通过对比故事的情节和内核,人们发现,伏尔泰的确抄袭了一部叫《布鲁图斯》的作品。面对指控,一向愤世嫉俗的伏尔泰,并没有诚恳致歉,而是选择了一种令人大跌眼镜的危机公关手段——用攻击抹黑原作者来维护自己。他辩解称,原作出自一个名不经传的男性作家之手。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布鲁图斯》的作者是一位女性。伏尔泰觉得,剽窃男人要比剽窃女人体面。不仅如此,在被后世奉为经典的著作中,伏尔泰有意编造了这位女作家的身世背景。名人总是自带权威性。于是,从18世纪到今天,人们一直引用着伏尔泰的文字,而不去求证…这位女作家,叫凯瑟琳·伯纳德。她获得过很多荣誉,收到过路易十四的资助,是首位作品登上法兰西喜剧院的女性作家。但,历史对凯瑟琳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甚至连一张肖像都没留下…1833年,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制作的一台机器,震惊了伦敦的知识分子圈。这台略显笨重的机器,正是计算机的雏形。巴贝奇设计的齿轮差分机在某次宴会上,大诗人拜伦的女儿,17岁的阿达·洛芙莱斯,被巴贝奇的发明吸引住了…科学的魅力,让两人结成了忘年交。阿达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父亲虽是文人,但生活作风差劲,坊间恶评如潮。母亲是当时为数不多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女人。阿达出生时,父亲看到是个女儿,勃然大怒。阿达尚未满月的时候,母亲为了给阿达更好的成长环境,毅然选择离婚,独自抚养阿达。在母亲的苦心培养之下,她渐渐有了知识分子的风范…当时的社会普遍认为,一名女性,不可能又生孩子又做脑力工作。但阿达不仅20岁结婚,生了三个孩子,还坚持搞科研,为巴贝奇的机器编写了程序…荒谬的是,医生竟声称,阿达患有“子宫跳动综合症”——因为子宫在肚子里来回移动,才拥有了搞科研的能力。而阿达与巴贝奇的往来信件,则被历史学家歪曲成,是阿达当情妇的证据。除了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阿达还预言了巴贝奇的机器将来可用于计算和制图。足足比“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早了一个世纪。这些贡献,曾隐入尘烟许久…1922年,爱因斯坦获得诺奖。但人生的另一面,他与米列娃·玛丽克的婚姻,走向穷途末路。当时,米列娃提出的离婚条件,是分走一部分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金。因此,米列娃被世人看作一个相貌平平,且城府极深的瘸腿毒妇…可事实真是如此吗?高中毕业后,米列娃面对“不准女生参加考试”的阻碍,辗转进入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学习理论物理。那一届,理论物理只招收了5名学生,而米列娃是唯一的女孩子…在大学,她与同班同学爱因斯坦相识相知,结为科学伉俪。值得一提的是,米列娃的成绩,要比爱因斯坦还要优秀。爱因斯坦曾说:我需要我的妻子,她能为我解开数学上的难题。虽然一同钻研学术,但米列娃却从未在爱因斯坦发表的论文上署名。一来,那个时代女性的智慧不会受到重视;二来,米列娃为爱情牺牲掉了事业,选择站在丈夫的背后,默默提供帮助…50年代末,夫妻俩的日常信件被发现。信件涉及大量学术研究,足以证明爱因斯坦取得的成就,也有米列娃的功劳。为了保护爱因斯坦的名声,遗嘱执行人却拒绝公开内容。直到80年代,信件才得以被世人解读。爱因斯坦的同僚曾表示:离婚后,爱因斯坦的研究大不如从前…还记得米列娃因分割奖金而惹火上身吗?穷困的米列娃需要这笔钱,把两个儿子拉扯成人(其中一个孩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伟大”的影子里,还有这样一个女人…以上三个故事,来自法国短片集《寻找她们》,豆瓣评分高达9.4。30集的篇幅,讲述了30个被历史遗忘,或被社会“抹去”的女性故事。虽然每集只有短短的3分钟,但它素材全面、制作精良,传递的能量甚至比一部两三个小时的电影还要强劲。影片上线B站后,删减了10集,不过译名变得更加有深度:《无名巾帼》。这部作品的呈现形式非常有趣。讲述者,是一位古板、喜欢说教的男性史学家。每当他对人类的“荣耀时刻”侃侃而谈,史书的相关章节总会跳出“无名”的女性纸片人,补充被删减的故事,反驳所谓的权威观点…女人的质疑,让史学家愈发不耐烦,逐渐显露出学识以外的傲慢与偏见。通过这30集短片,我们能全面且立体地感受到,女性在每个时代的艰难处境。她们是宗教神话人物、统治者、战士、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冒险家、运动员…属于女性的才智与能力,被掠夺——古埃及最和平繁荣的时期,是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在位的20年。哈特谢普苏特去世后,她存在过的痕迹被刻意抹去,几个世纪后商博良(埃及学之父)才发现了她的墓穴。考古学家不愿承认女性也能成为最高统治者,于是编纂了一出大戏,丑化哈特谢普苏特的形象…19世纪中期,一个叫伊达·费弗的奥地利女人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任务,在45岁时踏上了穷游世界的旅程。伊达去过耶路撒冷,到过冰岛,绕过合恩角、好望角,穿着带裙撑的裙子环游了两次世界。还将自己的冒险经历编纂成书,批判陈规陋俗,抨击殖民者的残暴,收获读者无数。大作家凡尔纳也是伊达的粉丝,他收藏了伊达所有的书,《八十天环游世界》《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全是大段复制粘贴。凡尔纳在百科全书《19世纪的大旅行家》致敬了许多冒险家,唯独没有伊达…女性的形象,被丑化——我们都知道,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亚当,亚当又用自己的肋骨创造了夏娃,女人被看作是男人的一部分。但在夏娃之前,亚当有过一任妻子,名叫莉莉丝。其实,上帝在“第五日”平等地创造了莉莉丝和亚当,只因有一次莉莉丝想选择性爱姿势,遭到了亚当的拒绝。莉莉丝一气之下离开了天堂,沦为恶魔。后世则把莉莉丝与淫乱、贪欲划上等号,彻底描绘成一个女反派…脚踏两条船的荡妇、疯女人,是人们对莎宾娜·史碧尔埃的印象。事实却是,莎宾娜是一名有30年经验的精神分析师。她研究精神分析学30多年,是第一位撰写有关婴幼儿心理研究内容的人,首创了运用游戏和图画诊治孩子的方法。她提出的心理学概念“死亡本能”,比弗洛伊德早了十年。却因为写给情人的书信内容,被否定整个职业生涯,只能偶尔在伟人著作的脚注中,才能发现她的姓名…影片不只一次提到了“马蒂尔达效应”。它指的是,女性在科学界遭遇的歧视,女性的成就被忽略、除名、贬低或被归于男性。马蒂尔达,19世纪的美国女作家,遭受过不公对待,曾挖掘出众多被埋没的女性成就…马蒂尔达.E.J盖茨我们常说,“女性”是一种处境,即便是在思想认知相对进步开放的科学领域,女性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打压和诋毁。前段时间《奥本海默》大热,很多观众却发现,参与“曼哈顿计划”的600多位女性科学家,全员噤声了…《寻找她们》的其中一集,就讲述了一段尘封的核往事。最初,奥托·哈恩是和女科学家莉泽·迈特纳一起做研究的,并且莉泽是主要的研究人员。二战期间,莉泽被迫逃亡。两人的工作模式变成了,哈恩写信汇报进度,莉泽回信指导研究。正是在这些信件里,莉泽提出了核裂变的关键公式…最终,哈恩成了“核裂变之父”,名载史册。莉泽却成了“消失的她”。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对女性主义不太友好的时代。舆论被“政治正确”所主导,有心人反反复复从女权议题中攫取利益,导致真正为女性争取应得权利的人,被攻击、被妖魔化…《应得的权利:男性特权如何伤害女性》一书中,有一个观点——人们期望女性为指定的、往往是拥有特权的男性提供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商品(例如性、护理、养育、生育),同时要避免从男性那里拿走传统意义上的男性商品(例如权力、权威、对知识的掌控)。正是这种“应得权利感”,催生了一系列的厌女行为。作者: [澳]凯特·曼恩 / 凯特·曼恩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生育和科学不可兼得的荒谬论调,已是19世纪的事,但我实在讲不出,当下的女性处境是乐观的。《寻找她们》的最后一集,提供了一个新的讨论角度。2018年,唐娜·斯特里克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人们发现,在维基百科上,所有的男性获奖者都有详尽的资料介绍,唯独唐娜,连个人物页面都没有。就在三个月前,有人试图创建唐娜的页面,却被网站拒绝了…90%的维基百科审核员,都是男性。当时只有20%的人物介绍,是关于女性的。而色情女性的页面篇幅,要远远长于女科学家和女作家。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免担忧:大部分的算法程序都是男性写的,而人工智能的数据均来自网络,对女性的忽视和偏见,真的会变少吗?在驳斥与谩骂之前,这些隐入尘烟的女性故事,又有多少人花时间了解过呢?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点亮“”,她们的故事需要更多人知道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