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又快又卷的时代,我家孩子“慢”就有错吗?!

又快又卷的时代,我家孩子“慢”就有错吗?!

公众号新闻

当妈的,不怕别人比自己孩子快很多,就怕自己孩子比别人孩子慢。

闺女王吃吃刚出生几个月,我就发现,她好像身高和体重都不怎么长。但是,每个月去儿保检查,医生却都说“在正常范围内”

到了一岁多,王吃吃依然不会走路,但已经有了探索欲望。每当她想去什么地方,都只能坐着,屁股一点一点往前拱。

在家里,我们都叫她“拖地机”。

👆“拖地机”王吃吃移动到茶几边,作者供图




随着王吃吃慢慢长大,我们发现她跟身边孩子比,确实发育速度要慢很多。

比如,小区里的同龄孩子都满地爬了,她直到一岁也还没有学会爬别人扶着家具开始走路,她始终是“拖地机”模式,到一岁半才会走路。

不管我们拿好吃的在前面引诱她,还是让她跟其他小朋友学着走,她就是扶着沙发,一动不动。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们带着王吃吃去了医院做各种检查,医生仔细看过结果后说:“孩子按照发育标准,比平均水平晚了九个月,不过没有生病。”

既然没有病,也就谈不上“治疗”。

所以,医生没有开任何药物,只是让全面调整生活作息,保证王吃吃的睡眠、营养、运动都要跟上。

鉴于发育相对迟缓,医生还开了钙片、小安素等。

👆一岁生日好小一只。两岁依然好小,上衣是80的

但是王吃吃十分讨厌钙片,总是借口不吃;她同样不喜欢早睡,每次我俩都斗争好久。

在一次次“追平发育平均水平”的亲子对抗中,我变得十分疲惫。

渐渐的,我不再强求。

👆三岁九个月入园第一天。 

两岁半时,王吃吃的好朋友把滑板骑得满世界飞。

王吃吃也有一个,她推了好几个月还是不会骑。

于是我只能亲自跟着王吃吃,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教她蹬滑板。

小区里其他人看了觉得不可思议:啊?这还用教啊?不都是孩子自己学会的吗?

这样的情形,在幼儿园大班时又来了一回。

院子里小朋友们四岁半可以骑自行车,王吃吃五岁半才愿意让我拆辅助轮,但依然困难重重:一上车她就想下车,总嚷嚷车会倒。

我帮她扶着后座,她歪歪扭扭地骑。结果整整骑了一个月,还是嚷嚷着不许我松手。

我百思不得其解:不是都说平衡车骑熟了,孩子自己就会蹬自行车了么?

我教她试着像骑平衡车那样先滑行。结果只要腿被脚蹬子绊住,她就下车。幸好,她的好朋友教给她:骑车可以一只脚蹬、一只脚滑行,她试着试着,终于可以把车骑动了。

我还来不及感动,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她用这样一只脚的方式滑行了很久,另一只脚就是上不了脚蹬。

愣是用这个方式骑了很久——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换了别的孩子的车练了下,两只脚才终于同时踩上了脚蹬子。

别人孩子只是几天功夫能学会的技能,王吃吃则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

骑车这种还算好的,起码王吃吃愿意花时间学和练习,有很多时候,她看到新生事物并不愿意学。

👆六岁依然是班里最小的那只,排队排第一,作者供图

比如小区里别的孩子在玩跳跳球,王吃吃一旁站着看,根本不愿意上前试。

我建议她试试,她一口咬定:“我学不会的!我再跟你说一遍,我就是学到明年也学不会!”

我不解道:“你都没试过,怎么知道肯定学不会呀?”

“就是学不会!”

好说歹说,王吃吃答应去试一下。结果,刚把脚伸到跳跳球的圈里,就立刻拿出来,说:“太难学了。”

我接过来示范了一遍:“你看,像这样。”

谁知这次她连看都不看了。

我觉得跳跳球可以帮助孩子多运动,也能锻炼协调能力,于是也买了跳跳球跟她一起拿出去玩。

哪知道,这次,在一旁看热闹的孩子,借我们的跳跳球,都学会了,王吃吃愣是学不会,急得都快哭了。

再有别的孩子上前来借球,她索性一口回绝。我明白,她不是不愿意分享,而是无法接受“自己这么久都没能学会、别人倒先会了”的挫败感

业余活动中的种种挫败和不顺利,导致了王吃吃变得讨厌竞技类活动

当别的孩子满小区比赛谁骑车骑得快、谁跑得快时,她只愿意玩过家家这种游戏。




面对家里这样一个慢娃,在这样的社会和时代下,我很难不焦虑。

我明白“慢”不是孩子的“错”,只是需要正确的方法引导。

于是我报名了某权威机构的儿童心理学课程。每节课都不敢缺席,努力学完了整个课程,觉得学到了很多理论和案例。

但我发现一旦到了现实生活中,我却无法把这些运用到和孩子的互动中

我怀疑可能是自己学习得不够,于是又继续学习了发展心理学课。在课上,我明白了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会受到环境影响。

很多时候,儿童能力发展方面的问题不能归因于单一元素,孩子先天的能力性格、他人与孩子的互动、家庭中的氛围,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但即便明白这个道理,现实中面对孩子的慢,我依然焦虑。

比如我照着《妈妈教的数学》、《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里教的方法,引导孩子学数字:

我让她摆数字,做数字建形,可是摆了一会儿,她眼睛就往别处看:“妈妈,好了吧,我能不能去玩一会儿?”

我只能长叹一口气,摆摆手让她去玩。

数学启蒙游戏,我陪她一起玩,结果刚赢了一局,她立刻说:“咱们能不能玩个别的游戏?”

游戏玩了,歌也唱了,效果却没有:我左手伸五个手指,又手伸三个手指,问她是几?

她还要数手指才能回答。

并且还带着一种无辜的表情:我不是不学,是真的不明白

这些日常互动,让我非常沮丧:

我发现学习了大量育儿知识、看了成堆教育书、启蒙书的我,跟那些从不学育儿知识的传统“老人”相比,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而孩子也并未因为我的“学习”,就走上了快车道,她还是那个毫无好胜心、慢悠悠学不会、也不想学的孩子。

更令人焦虑的是,很多人一看王吃吃的年龄,就会主动和我聊:

“你家快上学了吧?”
“是不是已经会加减法了?”
“欸,你得让她提前学学呀,不然跟不上!”
         
听得多了,我变得更加焦虑,一焦虑就要使劲挖宝去找各种利器。

别人的说辞不免让我焦虑,买了识字卡、又买识字游戏,最后还下单了启蒙课程,等王吃吃从幼儿园回来就带着她学。

但是这种毫无头绪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如预期。

明明已经“学”过的字,她想半天却回答不上来。

我又带她学着写,心想多写写总能记住吧,但是孩子跟着写了两笔,说:“妈妈,这个字太难写了。”

好吧,我们又拿着识字卡片玩编故事游戏。

王吃吃玩得特别开心,第二天睡醒了起床,看到昨晚的字,还是不认得。

我已经顾不上生气,而是绝望:难道这娃生来就笨吗?




终于我忍不住跟老公抱怨女儿实在太笨了,数数、识字怎么教都不会!

老公听后,一脸不可置信:“谁都不能说我闺女笨!”

我气急:“那是你不管她!别人早都学会加减了,她连数都数不到一起去,你还觉得她聪明!”

老公却觉得不是女儿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太焦虑太追求速度了!再说聪明也不在这一时呀!好多科学家小时都是学渣,长大照样成了科学家。她才五岁,早着呢。”

尽管老公这样说,他还是留意了其他同龄小朋友。

有次,他去拜访一个客户,看到人家孩子和王吃吃同龄,也刚五岁,正在计算减法,深受震撼。

回来便问我:

“闺女会加减法吗?”

“当然不会,她10个数字都没认全呢!”

“啊,怎么会呢?”

“那你写个8,你问问她是几?”

老公去考王吃吃,王吃吃果然不会。

老公开始埋怨我:“这是你没教吧?只要我一教,闺女就会了。”

于是,他拿着小黑板,认真写下数字。

告诉王吃吃像小旗子一样的是4,王吃吃学的认真。但才一转身,问她“像小旗子一样的是几?”她又忘记了。

老公再告诉女儿我们家住8楼,8像麻花。

但再指着8问她是几,她又忘记了。
         
就这样反反复复,才教了一晚上,老公就放弃了,因为实在太难教了。

但和我这个当妈的不同,老公虽然不教了,却显得十分淡定,告诉我:这孩子可能就学得慢,也可能是还没到“学”的时候,也不必太过慌张。

老公还出主意,既然对着黑板学不会,那就多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来认字和识数吧!

不得不承认,得有这种心态,才能有继续迎难而上的勇气。

更何况王吃吃是个敏感的小朋友。如果有一天,她发现周围小朋友都会加减法,自己还停留在数数都不会的阶段,也会深受打击。

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仔细回想了女儿的日常表现:她也并非什么都学不会。

比如,她经常会冒出一些成语,但并不是我教的,而自己听音频故事、看纪录片学的;再比如她喜欢做饭,做饭有关的事情,她总是愿意不辞劳苦去学。

只不过,以上这些都不在我的“鸡娃”计划里,因此我也没啥期望,自然就对于王吃吃没有“速度快”的要求。

凯西赫什-帕塞克博士是儿童心理与认知发展领域的泰斗,在她的《游戏天性》一书中,专门写过“孩子怎样学习数量概念”:

罗格斯大学的格尔曼教授,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分析儿童对于数字、计数、数轴这些概念的学习过程。经过大量研究,他们惊讶发现,儿童往往是通过玩一些物体,和大人谈论数字,自己摸索出来关于计数的五个基本原则的。

换言之,儿童需要在日常生活和玩耍中,学习这些数学的启蒙基础。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虽然努力教王吃吃数学,却没有利用生活的场景,让孩子感受到“数学”或“数字”。

比如吃桔子,一般拿起来就递给她,而不会说“拿一个桔子过来,拿两个苹果过来”。

当我和老公像上课一样教她,她只是在表演学习,就像喝凉水一样,喝过忘光。更何况她满脑子想的还是玩,也并不愿意学。

再加上我有所期待,看到她这样就更急躁——于是学习成为了不快乐的事。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王吃吃一起玩老狼老狼几点了。

但是我们改变了游戏规则。不说几点了,而改伸手指表示:伸三个指头就是三点,四个指头就是四点。

吃饭的时候我们会聊天:“刚才还有八个饺子呢,现在就只有三个,你又吃了五个饺子。”

我还让她在家里学着发筷子:三个人该拿几根筷子。

我锻炼的时候,让她在一旁替我计数:妈妈做了几个深蹲。

当然,我也学会了减少期待,允许她比别的同龄孩子学得慢,也允许她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和习得,慢慢摸索,而不总给她上课……

经过这样的调整。王吃吃六岁终于掌握了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也会写简单的数字了。

只有这些还不够,我还想让她体会掌控自己的身体的感觉。

虽然我自己也不喜欢运动,但还是陪着她一起打羽毛球、跳绳、蹦台阶,这次我不再有“必须要尽快学会”什么的目标,而是开心地一起玩。

随着体能的逐步提升,她开始对身体有了掌控,对于学新东西也不那么排斥了,对于跳绳这类没做过的新运动,也能学会了。


在《游戏天性》一书里,作者有这样一段论述: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疲惫不堪,这不足为奇....在如何培养下一代的问题上,周围人总是要求越快越好,必须逼迫孩子加快学习的步伐....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即便是心理工作者在面对育儿压力时,内心也很迷茫。“

如果你像我一样,也恰巧拥有这样的“慢”娃,你不得不具备耐心和长期主义心态:既不要抱有“只要如何就能快速学会”的期待,也不要动不动就质疑和焦虑。因为这就是我们作为家长要努力适应的教育节奏。

还有几个月王吃吃就要上小学了,我明白她真正的困难和挑战还在后面,我也明白学校的教学速度是我不能决定的。

作为家长,我和先生别无选择,只能坚定陪她一起升级打怪的决心。

当然还要时不时帮她做心理建设,告诉她:

没关系,你慢慢来,每个小朋友都是不同的。



编辑丨曲安
排版丨菠萝
考资料丨
[1]《游戏天性:为什么爱玩的孩子更聪明》凯西赫什-帕塞克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章与数字玩耍:孩子怎样学习数量概念(39-60页)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业内首“撞”!中国新能源汽车,又卷起来了想当“人间富贵花”,我有错吗?年轻人遇上了“慢病时代”精读丨在政治极化的时代,我们如何重振有意义的交谈?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我的出路在哪里?老乡似候鸟,余生为谁忙赶R2有秘籍:申请与考试中的“快”与“慢” | 周六对谈:詹叔 x 大仙[预约] “颜值即正义”的时代,我们如何自处?板栗如何去壳去皮又快又好?分享8个小妙招,总有一个适合你!诺奖神作!在想象力贫乏的时代,我偏要做个离经叛道的人富国强兵和改革开放在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 经济学人社论大话封神024:姜子牙离婚,都是妻子马氏的错吗?宋异人和马氏有那层关系吗?卷的太少和卷的太多:180迈的时速和马尔萨斯的大坑在快时代,他们却叫我“慢慢来”生产关系被重构的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智能伙伴?Covid 2023无语|华人大妈在公园抓鹅被捕!一心做成烧鹅…反问“给女儿吃有错吗?”有一种卷,叫“又菜又卷”[咋舌]华人大妈在公园抓鹅被捕!一心做成烧鹅…反问“给女儿吃有错吗?”没有基辛格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基辛格!美食不输西安,风光比肩江南,这座宝藏城市把“慢”刻在骨子里“我不过是想选择性爱姿势,有错吗?”GPT-4成学术造假“神器”,伪造数据又快又合理,Nature请统计学专家“断案”年终总结用这25套PPT模板,半小时就能做得又快又好!这位中国留学生被骂惨了!富家千金在英国街头体验生活当homeless有错吗?中国新能源汽车,又卷起来了自卫的段位从侧面看孩子脸型,有这种表现千万要当心!看看你家孩子有吗?“空心病”泛滥的时代,有一群孩子在狂奔直播预告 | 阿里达摩院算法研究员黄斐:又快又好的非自回归文本生成打造不怕生病的身體本錢比熊幼儿园放学的场面十分混乱,全是白团子…家长集体崩溃:我家孩子呢!不确定的时代,让孩子自己去定义想成为的样子“我,名下5套房,想签婚前协议有错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