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越小培养父母越轻松!专家5心法,陪孩子练出好习惯
“习惯成自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因为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却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我们。然而,每个孩子出生就是张白纸,思考及行为模式都是透过模仿来学习,因此越小养成好习惯越好。有哪些好习惯在6岁前一定要养成呢?本文邀请到专家来解析。
俗话说“从小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无尽。”《与成功有约:培养7个好习惯》 儿童绘本版作者西恩‧柯维指出,“好习惯能培养孩子自信、诚信与做正确事情的勇气,树立正确的原则。”而洪兰在导读中也提到,“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小时候习惯养好,长大后可以节省很多社会成本。”
退休研究员吴敏而博士认为,习惯是一种思维,除了外在行为,孩子的大脑如何去思考一件事、如何看待自己,从中养成好习惯,也是值得重视的。
6岁前必须养成的五个好习惯
教育讲师泽爸(魏玮志)指出,孩子两岁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两岁后心理及大脑层级会迈入“他律期”,也就是孩子必须透过他人的正向管教,慢慢培养自律。虽然自律期要到18岁以上才会完全成熟,但6岁前养成好习惯,是训练他迈向自律很重要的基础,因此他提出学前孩子一定要培养的5个习惯。
一、为自己负责
泽爸认为孩子为自己负责,可以依照他的年龄与能力,爸妈慢慢地放手,最初始可以让孩子学会负责任的,包括吃饭及收拾东西。以吃饭来说,这是成长历程很重要的能力之一,练习在餐桌上自己吃饭、把碗里的食物吃光等等。而吃完饭后,也要引导孩子练习整理用餐后的桌子,譬如:擦桌子、收拾餐具。
再者,举凡收玩具、整理上学书包等,也是孩子应负的责任,知道睡觉时间到了要收玩具、玩完玩具后要归位;到了上幼儿园以后,更要慢慢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只是收拾玩具是立即、当下就能做到的事情,收书包的目的则是为了隔天,但孩子并没有未来感的概念,泽爸建议可以在孩子有能力收、拿、放东西时开始培养,陪着孩子一起讨论上学要带的东西,如:水壶、文具、玩具等,用图画或照片列出清单,让孩子有既视感。
但要提醒爸妈的是,若发生忘了带文具,或是玩具分享日忘记带玩具等,爸妈要忍住替孩子送去学校,让他为自己负责、体验后果,下次才会记得。
二、懂得人际互动、相处
孩子进入团体生活后,难免都会跟同伴有些冲突,但学校老师并不如父母一样随时在侧,因此泽爸认为,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冲突之后如何跟对方继续玩下去,是很重要的思考习惯。
比方说,孩子跟手足或同龄孩子在抢玩具时,父母不要急着介入,若发现越吵越凶、孩子来告状时,也别把自己当作法官或裁判,下“这样是你的不对”、“哥哥要让弟弟啊”等定论,而是先理解孩子们生气跟冲突原因,用引导的方式说:“你们等双方情绪稳定后,想想看下次一起玩的时候,怎么样才能让两个人都玩到?如果生气的话,是不是有除了打人以外的方式表达自己很生气?”没有手足的家庭,也可以参加PG团体(学龄前共玩团体),慢慢学习跟同伴相处。
三、拥有同理心
泽爸说,孩子4~6岁以后最好要有同理心的养成,如果在团体中凡事只考虑自己,未来容易在社交上出现困难。同理心是期望孩子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事情,但在此之前,更重要一步是“孩子要先被同理,他有了被同理的感受,才会懂得去同理别人。”
比方说,天气冷孩子却不想穿外套,以爸妈的立场当然会担忧,但我们可以用提醒的角度问:“天气变凉了,你要不要多穿一件?”若他坚持不会冷,比起强硬地说:“没有,你会冷,过来穿外套”,不如回“没关系,但妈妈担心你跑来跑去流汗后吹到风会感冒,如果你觉得有点冷,一定要来找我,或是我看到你有打喷嚏,就要穿外套啰!”
当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有受到尊重,且是被包容、接纳的,孩子的内在能量才会涌出,也就更有能力去爱别人、尊重及同理他人。
四、培养情绪的稳定度
当孩子遇到不如己意的时候,譬如:同学不借他玩具、在公园玩还不想回家、想吃饼干却不能吃等,原始本能就是大哭大闹,但如何从1、2岁情绪起伏很大的阶段,慢慢进阶到有情绪也能靠自己稳定下来,是很重要的习惯。
若孩子一生气就出手打人或伤害自己,甚至影响到别人,爸妈就要采取“先制止,再同理”,陪伴孩子情绪稳定后,再教养他,引导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也提供他一些方法,让孩子思考下次怎么做更好。当然,父母也要有心理准备,孩子不会教过一次就能做到,“因为一个人能透过理智,找到其他方式抒发、处理,是需要很多时间跟经验的累积,所以给孩子多点包容及耐心吧!”
五、培养专注力
专注习惯的养成,好处除了反映在学习上,也能够有高度的热忱投入每一件事情,还可以慢慢练习独处。泽爸认为最好培养专注的方法就是亲子共读,再来就是玩拼图、黏土、画画等静态活动,虽然小小孩的专注力都很短,但透过我们的陪伴,可以让他慢慢进步,把目标设在“6岁前能够专注30分钟以上”,以便衔接小学。
5心法,陪孩子练出好习惯
1.依照孩子的能力,爸妈慢慢学放手
孩子刚出生必须仰赖父母替他解决大小事,但等到手脚发展成熟、意识增加后,大多事情还是要还到孩子手上,因为孩子成长的最终目的是要独立,而这个过程必须要父母有阶段性的放手。泽爸指出,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必须先分清楚:哪些事情是属于孩子的事、哪些则是父母要介入管教的事。“孩子的事我们站在提醒的角度,并学习尊重他的想法,放手让他思考跟决定,孩子才会从中学到如何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譬如:当孩子养成能够自己吃饭的能力,就不要再喂饭。若发现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甚至不小心把碗摔破怎么办?爸妈可以先查看一下孩子有没有因此受伤,如果没有危险,可以跟他说:“没事就好,那你去拿抹布擦干净,下次要注意”陪着他一起练习收拾。因为孩子一定都会犯错,但他犯错不是因为他不好,而是他必须从错误中学习,一次一次变得更好。
吴敏而教授也持相同看法,爸妈不需要过于担心、保护,孩子需要的是陪伴,并相信孩子办得到,若孩子常常悲观说“我好笨、我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可以正面鼓励:“你那么聪明,一定想得到办法。”在孩子想到办法时,也可以说:“我都想不到的办法,你却想到了,好厉害!”
2.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先做到
有句话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显示父母要先做好榜样给孩子“看到”,他自然而然就会“做到”。因此吴敏而博士认为,孩子要养成好习惯,父母先要有好习惯,而不是让孩子认为“为什么有些事情爸妈可以、我不行?”当父母有道理、做事情有秩序,孩子就会模仿。
3.允许孩子有情绪
学龄前的孩子,在父母引导、介入管教的时候,一定都会有情绪失控、爆炸的时刻,泽爸提醒,这时候父母要做的是“允许他的情绪,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生气、可以难过,而爸妈是理解你、懂你的。”
4.不要拿3C跟孩子谈条件交换
有些家长常在孩子有情绪,或是喊无聊的时候拿出3C安抚,泽爸认为,“任何事情都不应该拿3C出来跟孩子谈交换条件。”若爸妈当下手边在忙,真的没时间好好陪他,建议放手让孩子习惯无聊,让他习惯自己找寻乐趣,慢慢就能培养出静态的专注力。
5.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
吴敏而博士指出,有时候孩子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是不自知的,因此父母可以透过“我帮你看”,用客观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看到、了解自己的行为。譬如:“我看到你刚刚一直起来走动,所以作业只有写两行”,而不是用“我再看到你怎样、我就怎样”来批判。如此一来,孩子会信任父母,知道万一跌倒、做错事情,父母会想办法改变或帮助他想通事情,亲子之间就有正面、诚实的对话,孩子也就更具自发性的学习动机、自己解决问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