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Nature发文:该放开「一稿多投」了

Nature发文:该放开「一稿多投」了

公众号新闻
西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请停止囤积我们的论文”,Nature专栏刊登学者投稿。

文章呼吁期刊应重新考虑“单一提交规则”的合理性,“一稿多投”禁令是时候被解除了。

这篇文章的投稿人是梅努斯大学组织行为学助理教授Dritjon Gruda,他是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等多个期刊的副主编,也是多个顶级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Dritjon Gruda之所以发来投稿,是因为和许多科研工作者一样,他不止一次经历过投稿后的漫长等待:

有时论文发出去了,要隔大半年时间才能收到反馈,最后还被告知论文被拒,白等了不说,还错过了最佳发表时间。

他表示,“如果我们当时可以同时将论文提交到其他地方,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文章中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解释了为什么希望取消单一提交规则,最后还为作者们提了一些建议。

此文章发出后,立刻引起网友共鸣:

作为一个正在准备提交,并且还在选择投稿期刊的人,我完全同意。

但也有网友不赞同取消单一提交规则,主要考虑到会增加同行评审的难度。

痛苦是真的,解决方案太天真。

有网友也考虑到了这一问题,表示自己正在开发审稿辅助工具:

一年半来,我一直在努力从软件角度助力学术出版和审稿。我认为这里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工具大大简化编辑和审稿人的工作,从而缩短审稿时间。

也有网友表示自己基本不投期刊:

我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定期发表论文,主要是选择会议而不是期刊,因为计算机科学的工作大多是这样进行的。写一篇文章,寻找最近的相关会议截止日期,提交文章,然后在2-3个月后得到答复。

为什么单一提交规则需改变?

“一稿多投”禁令起源于数字化之前的时代,那时候版权维护格外困难,期刊编辑需要筛查实体稿件,而且同行评审人数量也有限

在那时这一规定是为了保证科学研究的质量,其中唯一的同行评审作为关键的筛选机制,在当中“把关”才能确保只有经过验证、高质量的研究才能进入学术界。

而如今,Dritjon Gruda认为这条禁令似乎已经过时,有时甚至极不公平:

数字化已经让许多工作实现了自动化。无论审稿人身处何地,都能及时审稿。

担心多次提交会压垮同行评审系统的观点缺乏实证,并且被研究人员的负担所抵消。这对于初级科学家和那些在学术界研究背景代表性不足的人来说尤其不利。对他们来说,这种延迟不只带来沮丧,更是阻碍他们事业发展的大难题。

他还继续补充道,这项禁令也阻碍了科学信息的快速传播,尤其在气候科学、健康医学等领域,及时地知识共享是非常重要的。

Dritjon Gruda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此前,他的同事一起写篇探讨心理健康的论文,随后就向相关领域的顶级期刊提交了此论文。但论文发出后被搁置了几个月,甚至没有被送去同行评审。

他们给该期刊发了多封邮件都没有进展,最后不得不撤回重新提交给别处。如此一来,错过了论文发表的最佳时机。

还有一次虽然很快就有审稿人审查了论文,但是期刊编辑表示无法找到下一个审稿人,询问Dritjon Gruda能不能给推荐一个。考虑到作者推荐审稿人可能会影响同行评审过程的客观性和严谨性,Dritjon Gruda在当时犹豫了,但最后还是给推荐了一位。

经过九个月的漫长等待,以及这中间Dritjon Gruda也主动跟进了几次,编辑这才意识到他们论文被忽略了。

最后,经过一次修订,他们的论文终于被发表了,但“这几乎是一年后的事了”。

“每次只能申请一个,且要等好几个月才能得到反馈,结果还白等了”,Dritjon Gruda表示这样会给他带来挫败感。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次论文发表延迟,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职业上的一个小问题,更是触及到了痛处。休息闲聊时,我也会和同行讨论,渴望有一个更好的规则。

虽然目前科学出版已经发展到可以容纳开放获取、预印本,甚至已经涉及到X(Twitter)、Threads这样的社交平台。但将一稿同时投多个期刊的禁令仍在继续。

给作者的建议

在解决单一提交规则所产生的问题之前,Dritjon Gruda给作者们提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尽量减少论文延迟发表带来的影响。

早期沟通

在正式提交论文之前,可以先与期刊编辑建立初步联系,了解他们对该论文是否感兴趣。有些编辑会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并可能会快速处理他们认为有前景的论文。

期刊分级

准备一个经过深入探讨的目标期刊列表,从高影响力到低影响力进行分级。如果首选期刊被拒绝,可以迅速转到列表上的下一个期刊,避免在期刊选择上浪费时间。

持续跟进

提交后,定期与期刊沟通。如果一家期刊声明了大多数审稿会在90天内完成,那么在那之后不久就可以催促他们。

Dritjon Gruda认为这种策略是最有用的。关键是在整个沟通过程中要保持尊重,不要唠叨。

职业关系

利用职业关系了解哪些期刊会更快审稿或能够高效沟通,即使这些期刊并不是顶级期刊。这也是为什么要参加会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预印本存档

使用与你所在领域相关的预印本服务器上传手稿,作为这项工作的公开记录。允许论文在被同行评审期间,也能被其他人查看、引用。

使用社交媒体

在ResearchGate或LinkedIn等平台分享预印本,这样可以早早吸引人们关注你的这项工作,也能收集一些非正式反馈。

并行项目

当一篇论文在投稿流程中受阻,可同时进行其他项目。

推动变化

参与或发起对现行规则的讨论。利用学术博客、网络研讨会或专业会议来讨论单一投稿规则导致的低效和不公平。

参考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196-y

「量子位2023人工智能年度评选」开始啦!

今年,量子位2023人工智能年度评选从企业、人物、产品/解决方案三大维度设立了5类奖项!欢迎扫码报名 

MEET 2024大会已启动!点此了解详情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哦~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周末飞到巴塞罗那90后学姐:拿到Return Offer前,我在Nomura经历了最糟糕的面试You can fail at what you don\'t want, so you might as well take狠!多伦多投票通过一系列加税措施:高达7.5%!两类房主多掏钱!Nature Neurosci. | 研究发现,逆境会永久改变我们的大脑顶尖大学公开「耍流氓」!如何理解早申中的REA申请?你适合申请REA吗?两篇Nature发现,挑食是免疫系统和大脑对身体的保护;孤独的人死亡风险上升,独居男性更危险|本周值得读我拿AI画的图给甲方,竟然一稿过了...Nature子刊 | 杜艺岭组发文揭示细菌来源的新型5-羟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并实现在细菌中从头合成人体激素褪黑素喜讯!这21本SCI期刊允许“一稿多投”诺奖前夜,Nature发文ChatGPT终极预测!mRNA疫苗能否锁定大奖Nature发文:韩国LK-99不是超导体,科研界总结经验教训|最前线诺奖前夜,Nature发布ChatGPT终极预测!mRNA疫苗能否锁定大奖?发文章总被拒,不会写cover letter, 看看Nature官方给的“葵花宝典”Nature发文:室温超导材料将如何改变科学?学者吐槽:论文不让一稿多投,到底是在折腾谁?大厂开「抢」校招生,靠培养还是放养?安踏首开「奥运殿堂级」门店,迈出零售升级关键一步Nature Neuroscience | 仇子龙/程田林团队成功利用全脑单碱基编辑技术改善孤独症小鼠核心症状移植猪肾猴子成功存活两年!Nature发布跨物种器官移植最新成果Nature发文:室温超导体将如何改变科学?Nature 专栏刊文:「一稿多投」禁令该被废除了Nature子刊最新发文 | 新冠抗体mRNA选择性递送到肺部!Three Reasons Luxury Should Remain ResilientNature杂志刊文:缺乏科学数据支持日本的安全主张(中英对照)一个人的午餐《涉过愤怒的海》:打开「禁忌」背后的寓言吾爱吾园(中)曹云龙团队Nature发文,确认了新冠免疫中的免疫印记、找到破解方法眩晕开「氟桂利嗪」,这3个方面千万要注意!一稿不改!唯一敢怼乔布斯的设计师谁懂!拿到了比AI工具好用10倍的Essay模板,我写出了一稿过的英语论文!Asia’s Biggest Men’s Tennis Tournament Returns to Shanghai发现了全美Top 7大学疯传的Essay课,学完我的英语论文一稿过!赠香港亚洲文化公司 总经理苏春霖战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