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周年校庆 || 巴蜀教师:我们的巴蜀,一生的爱
在巴蜀校园,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精于“传道授业解惑”,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他们躬耕杏坛,以奉献“小我”书写强国“大我”;
他们坚守于三尺讲台,一肩载着学生的期许,一肩挑着民族的未来。
他们就是巴蜀校园最可爱的人——巴蜀教师!
他吃了很多苦,但给学生们的都是甜。
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他却绚烂了无数学子的青春。
曾任巴蜀中学物理教师,在巴蜀执教27年。
中学物理特级教师,重庆市中学物理研究员、学科带头人,曾获重庆市教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种得桃李满天下,润物无声大先生。他,是学生心中当之无愧的“大先生”——蒋兆弟老师。
“大先生”之大,以其“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感与担当。上个世纪60年代,陈毅元帅代表党中央发出“我们也要搞原子弹”的庄严号召。蒋老师响应号召,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先投身到祖国最艰苦的西北边陲新疆,再辗转回到重庆,来到巴蜀。无论身在哪里,蒋老师赓续初心,矢志报国。心怀“国之大者”,将教师的职责与民族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巴蜀的“大先生”,更是后辈的引路人。
“大先生”之大,以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早在1994年,蒋兆弟老师就培养出了“第25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田涛。他所获得的这枚金牌也是巴蜀中学的第一块国际金牌。这张耀眼的成绩单,来自于蒋老师“把书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的精妙学习方法;也来自于对学生情深意长的陪伴——连礼拜天都用来陪田涛钻研;更来自于危难之时,为学生奔走效劳的不辞辛苦。此所谓: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大先生”之大,以其“校即是家,家即是校”的巴蜀情怀。于学生,是一场“师者诲人不倦”与“生者学而不厌”的双向奔赴;于学校,更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缘分。蒋老师感恩于周维校长的赏识和傅唯泉校长的提携,而他又将这份感恩投入到学科研究中,培养出了一批批国家栋梁。倾注于巴蜀的奋斗历程,为巴蜀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校90周年校庆在即,蒋老师的微信群里炸开了锅。众多学子都表示想念蒋老师,要回家看看。有的说,“蒋老师教导有方,我们铭记在心”;有的说,“蒋老师您一点都没有变老,还和以前一样精神抖擞”……
声声祝福,绵绵情意。无数像蒋老师一样的巴蜀教师,以师者之心,联结着天涯海角;以三尺讲台,揽见星辰大海!
向暖而生,踏月而归,爱与奉献,情怀使然。
或许有人会问:
“您这么敬业,是什么力量一直支持着您?”
她往往淡淡一笑——
“一个字——爱。”
初2024届语文教师,在巴蜀执教21年。
语文特级教师,荣获重庆市首届中小学电子教案说课大赛一等奖、重庆市中小学特级教师、重庆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班主任,曾被推荐入选《重庆优秀青年语文教师教改风采录》。
她是因“爱”而深耕巴蜀二十余载的李桂兰老师。
巴蜀教师,爱每一位学生,绝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还记得那个顽皮的男孩,把矿泉水倒在同学的抽屉里,把胶水抹在他人的座位上,多次提醒他未有改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亦不能让他有所触动。为了走进学生内心,了解更多情况,李老师与家长沟通,想要更好地帮助他。次日清晨,李老师发现那个课间总会活跃的身影却沉闷起来,李老师很纳闷,把他叫到办公室,男孩一直假装看地上,悄悄摸自己的袖子,把他袖子弄起来一看,衣袖下全是伤痕!时隔多年,回想起当年的情形,李老师仍红了眼眶:“当时我的眼泪就止不住,直接往下掉,然后马上把他抱住。”
少年时代不愿宣于他人的心灵隐伤,不被理解而以“顽皮”掩盖的无声呐喊,一个拥抱,是懂得,是关心,是体谅,更是“我们一起面对”的呵护。
爱与教诲,让这个男孩从此改变,变得有责任感、有爱心,变得愈加上进。多年后,梧桐大道,他远远地看见李老师,激动地跑过去,紧紧地抱住老师:“李老师,好久不见,我很想您……”
此刻的相拥与十年前的拥抱,在巴蜀校园轻轻契合,无言却美好。
来到巴蜀是因为爱,无怨无悔在班主任战线奋斗二十余载更是因为爱。她希望:虽然学生身在巴蜀只有六年,但那些不在巴蜀的时光里,他们依然用生命的历程诠释巴蜀,巴蜀树立的价值观与带来的思考,没有因时间而褪色,反而在人生的经历中越发清晰。
“人活一种精神,拼搏、奉献、上进都是如此。要么不干,要干便要在巴蜀一直干下去。”这是李老师深耕巴蜀的教育情怀,也是巴蜀教师爱与奉献的最好诠释!
是积极向上的能量,是魂牵梦萦的挂念。
“是爱,让我与巴蜀紧密相连!”
高2024届教师,在巴蜀执教24年。
中学高级教师、渝中区骨干教师,荣获重庆市优秀班主任、3次重庆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培养出清华北大学子百余名。
爱是魂牵梦萦,挂念万分。从教巴蜀,便是倾尽爱意。无论时光定格在她教学生涯的哪一个时刻,皆是如此,从未改变。这便是大家眼中的——邓华老师。
或因学生周记上的一句话,或因注意到意外迟到的学生红肿的眼睛,邓老师总是用一颗博爱的心时刻关注、关怀、关爱学生,注入积极的能量,激发成长的力量。
正在读博的小张同学已毕业多年,但他依然记得,在测验失利一度想要放弃学习的夜晚,是邓老师如冬日暖阳的陪伴,春风化雨的鼓励,是那份爱与挂念让他重拾信心,振作起来,再没打过退堂鼓。
邓老师教导他:“今天你们来巴蜀的意义,不亚于明天你们考上清北的意义。”穿越时光,他更深深懂得这句话的内涵:“高中师从邓老师,身处优秀的班集体,深深地塑造了我的性格,锤炼了我的意志。如果不来到巴蜀,我怎会想到有一天清华也会向我招手。”
巴蜀,对于邓老师来说意味着什么?她说:“做了巴蜀教师我才体会到什么是魂牵梦萦,多少次午夜梦回,我的眼前全是学生的笑脸。巴蜀对我来说,意味着家。工作二十四载,巴蜀二十四载。我的先生也是巴蜀教师,我的儿子正在巴蜀读书,我的小家与巴蜀这个大家紧密相连……”
在巴蜀的岁月,邓华老师倾尽爱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巴蜀学子。正如邓老师的学生所言:无论何时何地,一声“巴蜀人”,都可以像时光隧道,跨越时空距离,把我们紧紧连接在一起!
爱,让我们与巴蜀紧密相连。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放平得失心态,有了目标,便只管去冲。
巴蜀国际教育中心英语教师,在巴蜀执教2年。
APEC 2016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中国青年代表、美国大学理事会认证AP英语教师、CTB全球创新研究大挑战认证高级教练、USAD美国十项全能挑战竞赛教练,荣获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冠军、APEC亚太经合组织“未来之声”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冠军。
2015年,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总决赛前,有人质疑康耀月:“你的语速过快,不适合演讲,年龄太小,积累的主题不多,要不换更有经验的人去?”康耀月被泼了一盆冷水,但有一股力量,穿越时光,依然给她信心。她坚定回击:“我坚持规则,年龄不是衡量经验的唯一标准。所有短板我都补齐!”
这坚定的力量源泉,要追溯到她的巴蜀高中时光。高中班主任陈红兵老师鼓励康耀月参加英语风采大赛。第一次预赛铩羽而归时,陈老师给予了她温暖的安慰:“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放平得失心态,有了目标,只管去冲!”这句话,影响她一生。
带着陈老师的期望和鼓励,康耀月每天凌晨5点起床,对着镜子,不断打磨演讲稿。赢得全国总冠军时,她第一时间给陈老师报喜:“陈老师,我成功了!谢谢您给予我温暖的关注,给了我底气和勇气!”
“始于新鲜,忠于个性,成于坚持。”站在全球的舞台上,康耀月感慨万分。正是巴蜀老师的言传身教,才让她有了坚持英语演讲的勇气,坚定了她走国际教育的方向。2021年,康耀月回到巴蜀,成为国际部的英语老师。在2022年学校教师节视频中,康耀月与陈老师合作展现“师徒情”。从师生到师徒,是巴蜀教育的传递,更是巴蜀精神的传承。
如今,康耀月把陈老师“永不言弃”的嘱托继续传递给自己的学生,用国际部的“包容与活力”,鼓励学生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勇敢尝试,走上世界的舞台!
巴蜀教师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坚强后盾。在巴蜀,我们有底气,更有勇气。
有那么一群人,为“数”而奋斗,把“数”来玩转,承先启后,辈辈相传。
巴蜀中学竞赛部教练,在巴蜀执教4年。
2014年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至清华大学数学系,2019年毕业后入职巴蜀中学。目前担任高2024届和初2024届数学竞赛主教练,已培养学生1人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9人保送清华北大。
“老师,诚邀您来食堂顶楼,我弹琴给您听!”在第6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前十天,田佳宝老师到北京大学陪伴备赛的巴蜀学子。瞿霄宇每天早上会弹两小时钢琴,田老师一直默默陪着他,静静聆听。大赛在即,师生之间的默契关怀,让压力释放变奏为美妙乐音。比赛前一天,是瞿霄宇的生日。父母订了“必胜客”,请伙伴们聚会,预祝“必胜”,田老师主动请缨担当聚会后勤,欢声笑语背后,是最深情的陪伴。这次比赛,6名中国学子全部以满分的成绩获得金牌。
看到这一群奔跑的人,田老师想到了高中时的自己。做巴蜀学生时,宋晓宇老师挖掘了他对数学的热爱,引导他走向竞赛的道路。宋老师负责又温和,经常与学生促膝长谈,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直到把坚定的信念深种进学生的心灵。
因为对母校有深厚的感情,希望借助巴蜀的平台,帮助更多热爱数学的孩子,2019年,田佳宝入职巴蜀中学,接力扛起数竞大旗。竞赛学习中,持续数月的训练,他和他的学生,依然乐此不疲。
有人问巴蜀学子,你学竞赛是为了什么?所有学子都会坚定地回答:“源于我对数学纯粹的热爱,没有任何功利性目的。”孩子们热爱数学,钟情于田老师用几何图形描绘的成长图景,更热衷于他用函数方程写出的人生诗行。
从学生成为教师,田老师深刻体会到:挖掘潜能,张扬个性,是巴蜀的课程理念,也是巴蜀的精神契约。身处巴蜀的学子们,被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拥有共同的精神生活,获得不断向前追寻的力量。无论日后距离巴蜀有多遥远,他们的内心,也将永远朝向“巴蜀”这个永恒的故乡。
无论是德高望重的蒋兆弟老师,永葆“爱与奉献”的李桂兰老师,“家在巴蜀”的邓华老师,还是“永不言弃”的康耀月老师与“为热爱加冕”的田佳宝老师,他们都是巴蜀的“大先生”。
但在巴蜀,“大先生”不止他们,还有你的老师、我的老师和他的老师。默默耕耘在杏坛的巴蜀老师们心怀“国之大者”,深耕“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让微光成炬,点亮世界。
亲爱的巴蜀学子们,无论您是鲜衣怒马,还是青丝白发,巴蜀教师深情呼唤您回家——把回忆描成一幅画,把爱意汇成一条河,一起勾勒明天的模样,让未来的辉光无限波动。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您终是巴蜀人。
巴蜀,等您回家!
供稿|校庆办
编辑|杨梅 余萌
审校|金洪 刘欣
总编|宋杰
热文回顾
巴蜀中学建校90周年学生系列校庆活动
第十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高中教育阶段论坛即将开幕
巴蜀教师 || 追光而遇,沐光同行——巴蜀青年教师成长记
90周年校庆 || 辉煌九秩经典弦歌,小巴交演绎美育风雅
倒计时30天 || 十月二十八日!我们的约定——巴蜀中学90周年校庆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建校90周年校庆公告(第二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