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寒露,点点叶黄
秋日养心正当时
喝喝茶,掬一捧秋色于杯中
写写字,闻一纸墨香落成诗
赏赏叶,看人间最美是清秋
把丢掉的禅意补回来
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云:“磨墨之法,重按轻推,远行近折。
”研墨时墨身要垂直,要重按轻转,先慢后快,用力不要过大,心情不要太急。
拿起毛笔,一笔一划慢慢书写,等墨迹晾干间隙谈心便是至美的幸福之事。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几何世界”文房四宝礼盒,是宣品书房致敬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的著名建筑师贝聿铭之作。礼盒由笔、墨、砚、镇纸、笔搁等文房必备用具组成,受到贝老的设计神启发,将宋氏简约之美用几何线条呈现,结合中国建筑榫卯结构,极具巧思。黄金比例分割的砚台,三角型舔笔口,使用起来更加顺手,半切口设计将传统淌池用一条线分割,让当代器有了当代形。
现代人爱猫,古人亦有云“猫有五福”、“猫入福地”等说法,民间一般将猫咪作为吉祥招财的象征。
宣品将猫咪伸懒腰的那一刻迷人腰身抓取,雕刻为萌化了的生动笔搁,另外有三只木雕猫咪书宠,在书桌上静静陪伴。
瞧,看不见表情的样子,圆滚滚的身子,可爱又高冷~
礼盒包含软硬适中宜书宜画的宣笔;便携式清香墨汁;手工打磨砚台一方;简朴内敛手感厚重的镇纸;圆润精致笔筒笔搁、毛毡和笔帘等。
无论选料还是工艺皆考究,坚持古法,设计却相当新颖。
入秋后宜读书,写字,抄经,在一笔一画中沉住心静下气。
彼岸·抄经套装,黑胡桃木礼盒、紫光檀木墨盒,精美之至。内容物也很丰富,毛笔,砚台,墨锭,墨盒齐全。
毛笔为狼毫小楷笔,软硬适中,落笔精细。气味馨香,落纸如漆的徽墨,坚如玉,研无声,配以手工紫光檀木墨盒。砚台是1:1复刻长条淌池古砚,手工打磨,下发墨俱佳。
宣品书房文房礼盒均支持定制,自用送礼均具流畅之美。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郁达夫《故都的秋》
天冷以后,还有什么比泡一壶热茶慢慢饮更幸福。中国人对于茶道的美学自觉,是根植于基因的东方雅韵。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样样都影响着茶的风味。而对于茶具来说,除了要借由器物本身来滋养风味,能够被直观看见的东方美,同样是一盏茶时的升华。她是时尚与艺术跨界的符号,却离开闪光灯,跑到乡野,为民间渐渐失传的工艺寻找复活的可能。她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生活连接,将老师傅手艺与年轻设计师对接,将个体手工劳动和现代商业模式对接。她是朱哲琴,中国民艺的掌灯者。在外界看来,朱哲琴的身份,大多数时候以世界音乐艺术家被人知晓。但近十余年间,她认为中国的民族文化,要落到民间才是最见底的。
于是她在民间进行田野调查,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发起“世界看见”中国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并于2012年,成立了当代民艺设计平台“看见造物”。看见·融明探雪,一杯两盏,风格清简,质感冰凉,莹润通透。茶汤入杯,尽显林珑剔透之美。采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1400°C以上的高温将水晶琉璃母石熔化,经由40多道纯手工工艺精修细磨,每件器皿都独一无二,品相独绝。器型优雅别致,出水流畅利落,淸透便于还原茶汤本色。
经书中写道:“愿我来世的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琉璃器物的烧制过程,极为繁琐,每一道工艺都无法预测,对匠人要求极高。而天然琉璃石,价格比玉石,尤为珍贵。器型圆润如禅定,明澈的琉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透蓝的色彩更显清透如冰,充满灵气。一人饮茶,也曼妙无边。晶莹中蕴含着沉静格调的剔透光芒,神秘而纯粹,冰冷而热烈,不能一眼看透却让人久久回味。
用它轻轻品,慢慢啜,看茶叶在杯中浮沉舒展,烦恼一点点消融在茶中。心生清闲,沉静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