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人人都需要的生命健康通识,王一方的北大医学人文课
医学是一个人生必备的知识。它不仅是专家之学,也是公众之识。它不仅为我们提供医学的知识与技术,也提供认知生老病死的观念模型和路径,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生命与健康。
医学在今天碰到许多问题,比如为什么老百姓对今天的医疗格局不满意,为什么花钱不能买命,为何医生做得越多抱怨越多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医学的现代性危机,那么医学如何走出这一现代性魔咒?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一方认为医学人文学科应该走出书斋,承担起消费时代医患价值重构的道义和责任,思考理性的医学如何在科学实在与生命存在、技术与人性之间保持张力,让医学真正回归人性,而不是任凭技术主义的惯性去泯灭人类良知。
王一方教授是国内医学人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有着北大医学院十余年的医学人文教学经验,教学之余他还承担着卫健委、教育部的多项医学人文课题,包括职业精神、临床医学人文谱系、沟通的语言与文化等,积累了不少鲜活的医学人文话题。
医学的本质与极限是什么?生殖伦理的边界在哪里?濒死体验是怎么回事?如何正确阅读体检报告?“慢性病”时代,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健康?这些既是当代年轻人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王一方教授的北大医学人文课:生命的真相》试图回答的问题。不仅如此,在新课上线之际,王一方教授特别邀请屏幕前的你,一起来参与讨论这些问题。
🛒 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下单
同学们好,我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王一方老师,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医学人文课堂。我们这门课有四个目标,第一是探求生命的母题,第二是追求医学的真谛,第三是获得心灵的疗愈,第四是自如地去面对多彩的现代人生。
我是2009年到北京大学医学部任职的,到现在已有近15个年头了。北京大学最初是没有医学的,直到2000年的时候,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当年,北医想建构一个高水平的医学哲学的高地,统称“医学人文”。医学人文里面包括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但哲学是个龙头。我当年就是作为一个医学哲学的学科带头人引进的。我的优势是有医学的训练,是医学硕士,同时我又有非常丰富的阅读,我做了23年的医学编辑,而且还做过文学编辑,所以这一领域有比较广的知识的视野。
我的课程大概涉及四个领域:一是生死哲学,因为医学要决生死,面对生死;二是苦难哲学。我将通过文学的方式、电影的方式给大家开展关于苦难哲学的对话;三是技术哲学,我们今天技术很进步了,但是为什么人性会沦落,为什么我们今天技术不能解决一切医疗问题;四是道德哲学,有关医学的“道德呼唤”与“底线伦理”。应该说,这四个领域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医学哲学的谱系。
英国画家路克·菲尔德斯的代表作《医生》已成为医学人文的经典画面。
我这些年来的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走出校园。我的生死哲学不是在书斋里建构的,我在七百所医院做过各种各样的演讲,生死的,苦难的,技术反思的,同时还在各种各样的学会、机构,包括中小学、幼儿园,做人文查房。当然也跟医生对话,帮助医生来提升他的交谈的能力。因为作为一名医生也会有共情耗竭的时刻,医生天天面对苦难,他不能够跳出来,这时就需要作双向抚慰,既抚慰患者,也抚慰医生。我把自己的工作定位成一名社会的抚慰师,而不是简单的一个高校的教师,我愿意在临床、科研上面去展示我的魅力。
如今,医学的现代性危机正寻求突围方向与策略,因此这门课程也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今天的三甲医院有一个词叫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简称 MDT),也称为圆桌会议,就是对于各科的问题怎么解决,是由院长主持的MDT,由医生、患者共同参与的,是一个多学科的协同的机制。王老师这门课也贯穿了这种既有临床知识,又有基础知识,还有生命的智慧,还有文学、哲学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多学科的圆桌化的整全的思维路径。
· 相关推荐 ·
王一方教授的北大医学人文课
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下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