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普通人,都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学,并且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中……善用心理学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及认识自己,活出轻松与智慧。电影《教父》里,作者马里奥有句经典的旁白:在一秒钟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相信很多人在人际关系中,总是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经常会因为被曲解或者误会而生气,甚至有时候忍不住委屈地哭。特别是在职场上,如果遇到强势的上司直接的“攻击”,时常让人原地崩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个人看重自评还是看重他评这件事情,和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关。"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明确认知,并且这个认知很稳定,不轻易受外界干扰,但会根据有益的建议修正自己的路线。举例,如果在职场汇报工作时,遇到领导点名“批评”,可以参考以下做法:1.我的目标是什么?——做个优秀的白领,实现自己的价值。
2.他说得对不对?——我认为对。
3.找到自己的差距点、改变、练习、提高。
同样的,如果你认为领导所说的不对,请不要被情绪带着走,然后逐一详细地去跟领导讲出自己的思路。还有很多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不得不惊叹,心理学的有用。总在你以为陷入泥沼,无力又绝望的时候,三言两语,让你看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的路径。例如很多内向的人,会害怕社交、害怕演讲,但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去社交,甚至因为工作需要,得天天演讲,这个时候,我们常常容易习惯性退缩或者放弃,心理学有个招就能帮助到你,叫做“想象挑战应对法”。意思就是想象当挑战来临时我们如何应对,就可以增加我们的控制感,而且描述得越精确越详细,效果越好。在一项研究中,第一次怀孕的女性被要求想象和描述分娩的场景,那些描述得最精确也最详细的女性对即将到来的分娩表现出最少的担忧。这种想象并不是白日梦,它更像是一种认知排练,可以用来应对压力情境。再比如,改变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既渴望,但又很难做到的事情,更别提影响别人去改变行为习惯了。但常常我们都很渴望自己的伴侣、父母、孩子可以做出一些行为改变。例如,家有老人,容易被一些广告,或者推销员忽悠,买劣质的三无产品。教了他怎么辨真伪,不要轻易相信,转头又忘了,甚至有时候还让关系僵化,怎么才能让老人家回心转意呢?首先,我们得分析一下,这种劝说的方式为什么不奏效?其实,在心理学当中,对于态度的改变,有两种路径,一种被称为中心路径,指的是通过直接的深度认知加工来改变态度。就是刚才提到的,你们可能会用到的方法,我给你条分缕析地分析,这些东西哪里哪里不好,这个商标怎么怎么不对,哪些证据说明这个东西是一个三无产品。但是,因为受限于老年人退化的认知资源,他们可能没有办法像年轻人那样,动用足够的资源深思熟虑,考虑孰优孰劣。尽管这种方法可能在年轻人中间很奏效,但对老年人来说,并不那么有效,甚至会适得其反。这时候,我们就要采用第二种方法,叫做外周路径,或者叫做边缘路径。指的是,不直接给你做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告诉你哪里不好;而是用实际的案例,跟他说:你知道隔壁家王大爷么?他就是信了推销员的话,买了那个什么什么,结果,吃了之后进医院了等等,就把这一类的负面案例不停地在老人跟前说,他就不得不多一个心眼,是不是真的不太好呢?慢慢地,他也觉得不能买,一来二去,他们的听见推销就买东西的态度也就扭转过来了。这种我不跟你讲道理,只跟你说故事,通过经验启发,直观感性地影响你的行为,再期待你能有态度上的改变,这种劝说方式,往往更为有效。当然这个故事是需要有根据的,不能随意编造。这就是心理学的魔力,它或许没办法让你一下子获得成功,却能让你活的更好更明白,让你从内而外,真正获得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心理学中,这样能帮我们解决难题,让我们少走弯路的方法还有很多,一篇文章无法一一告知你,但是有一个人却可以,他就是北大副教授张昕。他学习与专研心理学近20年,且一直坚守在心理学教学的最前沿。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打磨出80堂实用心理学课——《人人都用得上的心理学课》。为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开启学习正宗心理学的大门,让你成为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学家”、 “问题解决专家”,更好地工作生活,更好地发展自我。课程融合:1. 本产品为付费音频内容,购买成功后,即可永久学习该课程所有内容。2. 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一经购买成功,概不退款,请理解。3. 订阅成功后,请关注「为你读诗·诗意学园」,在公众号底栏找到“进入学园”,点击选择“我的已购”,即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