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吃俭用,我把孩子养成了最讨厌的人
前几天,常爸在热搜上看见了一件很小但细琢磨又觉得很有意思的事儿。
一个妈妈给孩子切芒果,然后拍照发到了网上,又简单配了一行字:
“芒果肉都是孩子的,我只配吃芒果核了。”
没想到这么一桩小事儿,却引发了网友的大讨论,或者说是“大讨伐”:很多网友说这个妈妈是自我感动,还有人说她这么做,要么让孩子变得很自私,要么让孩子很自卑。
其实给孩子切水果,我们自己吃边角料,好像是件根本不需要过脑子就很自然的操作,因为从小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是这么对我们的。所以这么一件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也就是在社会高速发展,同时大家的认知和思想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才会引发热议吧。
因为现在换了我们当爸爸妈妈,我们开始有意识地重新审视一下这件事——这样做的背后,到底蕴藏着大人怎样的情感和潜台词?如果只是自己不爱吃芒果或者不想吃倒还好,这个妈妈看似轻松的说法之所以会让一些人产生不适,可能正是因为她表达出的“我不配”三个字,勾起了很多人的童年噩梦——鱼头妈妈。
燃烧自己照亮孩子的妈妈
没法给孩子幸福
“妈妈爱吃鱼头”这个故事,已经被演绎出不同的版本了。虽然具体情节有所不同,但整体大同小异:孩子很小的时候,每次家里做鱼,妈妈就只吃鱼头。孩子就认为,妈妈真的喜欢吃鱼头。等到长大了才明白,其实妈妈并不是真的爱吃,她只是想把好吃的鱼肉留给自己。
接着作者往往会感叹,母爱有多伟大。
情感是真实的,我相信故事也是真实的,但每每读下来,总会有种沉重的感觉。
这种沉重不免让人联想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部队开辟生路的悲壮,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为了救助百姓而饿死自己的惨烈,消防员为了救孩子纵身一跃毅然赴死的壮烈。我们给这种舍己为人的行为,取了一个名字,叫“牺牲”。
鱼头妈妈,不是一个妈妈用爱养育孩子的故事,而是一个妈妈牺牲自己成全孩子的故事。
两者看似相同,实则大相径庭。
用爱养育,父母与孩子两者的关系是舒展的,平等的。
而牺牲式养育,则把孩子放在了比父母更高一层的位置,一切都以孩子为先。
前者与亲子本能相一致,而后者与亲子本能相矛盾。
对父母来说,希望孩子幸福是本能;但对孩子来说,希望父母幸福也是本能。
在爱的养育之下,父母和孩子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彼此的内心是丰盈的,父母和孩子能实现“有界限地爱彼此”。
而在牺牲式养育中,父母的需求被忽略,而孩子的需求被过度满足,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界限。久而久之,大多会看到两种结果:
第一,父母过度侵犯孩子的界限,使得孩子对任何所得都“愧不敢当”;
第二,孩子过度侵犯父母的界限,面对父母的任何付出都“受之无愧”,觉得理所当然。
在爱里享受太多特权
爱就不再珍贵
又到一年开学季,最近刷到不少父母送孩子上学的新闻。其中有两则看得我五味杂陈。
一个爸爸拎着大包小包送儿子到大学报到。行李很重又很多,再加上天气很热,爸爸很快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上台阶时,爸爸就停下来整理行李,可无论怎么整理,这些沉重的行李对他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这时一个陌生女孩主动伸手,帮这个爸爸把行李抬了上去。
而在这个爸爸整理行李、搬行李的整个过程中,他已经成年的儿子就跟在身后,一直在低头看手机。对父亲的劳累和艰辛,他没有一点儿感同身受。而这个爸爸自始至终都没有喊过儿子抬行李。
与此同时,微博上有个即将要上大学的孩子咒骂自己的爸爸“贱”。
原因是爸爸拿他的奖学金交学费,尽管爸爸说会给他补贴生活费,但孩子还是非常愤怒。在他看来,奖学金是自己挣来的,理应由自己分配。父母既然养了自己,就应该掏学费。
我不知道,爸爸看到孩子这么咒骂自己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更让我震惊的是,这个帖子下方竟然获得了上万个赞,很多人都帮着孩子骂他的父亲:
“真不要脸”
“真恶心”。
尽管我不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也不知道更多细节,但是看到那个“贱”字,眼睛还是有种被灼伤的感觉。
常爸知道不应该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扣帽子,但这不就是妥妥的白眼狼吗?
而白眼狼是怎么养成的呢?
我一个同事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
她家宝宝2岁,最近有了个吃西瓜的新癖好,那就是只吃西瓜尖。后来她发现,这不是孩子天生爱挑,而是姥姥一口一口喂出来的。
每次吃西瓜,姥姥都会耐心地把西瓜切成又尖又细的小块,然后喂给孩子吃。但姥姥只让孩子吃三口,把比较甜的部分吃掉后,姥姥再一口把西瓜屁股吃掉。
每次同事看到都觉得很无语,就提醒眼巴巴等着的姥姥:“妈,你再拿块西瓜吃就好了!”可姥姥每次都摇摇头:“等孩子吃完,我再吃。”
有一次姥姥突发奇想要考验一下孩子的孝心,指着一块西瓜对孩子说:“宝宝,把西瓜给姥姥。”结果,孩子先咬了一口,才把剩下的给姥姥。
姥姥脱口而出:“真是个小白眼狼!”
同事大呼无语,这白眼狼不是你自己宠出来的吗?
很多父母认为给孩子优待和特权,孩子也会投桃报李。但事实上,当一个人把特权当日常后,就会把特权视为理所当然。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贝勃定律”,指人经历过强烈刺激后,再施加的刺激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一个小女孩因为跟妈妈吵架选择离家出走,很饿的时候一个阿姨请她吃了一份炒饭。
小女孩非常感激:“你怎么这么好心?”
接着阿姨告诉她,她才不是什么好心人,有一个人比她更善良,那就是女孩的妈妈。
女孩这才意识到妈妈有多爱自己,每天给自己做饭、照顾自己,无怨无悔不图回报。但正因为这种关爱成为日常,让女孩习以为常且无限上升期待,稍有不满意就恶言相向。
有一句老话,叫“升米恩、斗米仇”,很多父母一直想不明白,自己含辛茹苦这么多年养大的孩子,怎么就养出仇了呢?
可抚养不等于供养,无底线地溺爱孩子,不会让孩子更有爱,只会让孩子把关爱视为理所当然,这是人性使然。
所有的牺牲
都会以某种形式索取回报
同样,“我对你付出了一切,你就应该回报我、听我的”,也是人性使然。
影片《茉莉的最后一天》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成绩优异的女儿,在拿到重点大学通知书后,突然自杀了。妈妈非常不理解,想尽办法调查女儿的死因。但当读取了女儿的脑电波后,她发现杀死女儿的凶手恰恰是自己。
这个妈妈是留美硕士,为了辅导女儿选择做全职妈妈。既然是个人选择,那就无可非议,可这个妈妈从一开始就是不甘心的,每每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想——
“我这么牺牲换来的是什么?”
“如果我不当全职妈妈,现在都是大学教授了!”
只做妈妈,她并不开心。随着孩子长大,这份不开心和牺牲感像洪水一般淹没了她,为了寻求一份安心和平衡,她迫切地想要在孩子身上得到回报。
而这份回报,就是孩子因为内疚听她的、顺从她。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她一边骂一边打:“你这么没出息啊,你是废物啊!”
孩子考得很好,她还是没有笑脸:“没有我,你能考到第一名啊!”
在孩子要零用钱的时候,她会刻意加上一句:“这是我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不好好念书就是不孝。”
而妈妈这样的卖惨和攻击,是女儿茉莉完全无法承受的沉重。她一边恨着妈妈一边又愧对妈妈,只能用割腕的方式来发泄委屈和难过。
妈妈的牺牲,对她而言是沉重的枷锁、是窒息的控制;妈妈的爱,对她而言是刺人的尖刀、遥不可及的神话。
最终,茉莉选择了自杀,她用生命回报了妈妈的牺牲,也告诉每一个父母,过度的牺牲终会反噬到自己和孩子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网友在看到妈妈说自己“只配吃芒果核”时感觉很窒息。这份自我牺牲感,取悦的恐怕只是父母自己,压迫的却是孩子。
其实不仅仅是亲子间,家人、夫妻、朋友间,只要有一方产生了“牺牲感”,关系就会走向失衡。
“因为我牺牲了自己,所以你要对我好”,这种想法背后是界限感的侵犯。最恐怖的是,牺牲所要求的“好”是无限度的、全面的服从和付出。一个人全面依附在另一个人身上,这种畸形的关系之下,没有人会得到幸福。
张桂梅校长常说的一句话是,“走出去就不要回头看。”因为她想让孩子们能卸下沉重的过去,以轻盈的姿态飞向远方。
没有负重,才能轻盈。父母幸福,孩子才能安心追逐自己的远方。所以,请每一个爸爸妈妈先好好爱自己,再把爱传递给孩子。这份不掺杂期待的爱,才能构筑起让孩子感到温暖和踏实的港湾。
其实,芒果核的故事,可以有另一个版本:
看着孩子吃得那么香,我又拿出一个,仅供自己。
鱼头妈妈的故事,也可以有另一个版本:
我就是喜欢吃鱼头啊,剁椒鱼头欲罢不能啊!
西瓜的故事,也能有另一个版本:
我把西瓜切成了果盘,插上牙签,不管是西瓜尖还是西瓜屁股,一样吃。
带儿子去大学报到的故事,也能有另一个版本:
爸爸把一个行李箱交到孩子手上,说:“未来的路,你要自己走。”
这样的画面,是不是更和谐,更美好,更加轻巧无负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所以,为了孩子,请不要爱得太满,而是更多爱自己一点吧。这不仅仅为了自己、为了和谐的亲子关系,更是对孩子爱的教育。让孩子明白爱不是一味付出也不是一味索取,学会如何爱人、如何爱己。
文末点个赞再走吧,希望从今天开始,告诉孩子:芒果分一半,咱俩一人一半。
1
END
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