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诺、闪闪、小花:时间里的我们

一诺、闪闪、小花:时间里的我们

心灵鸡汤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365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Alexa on Pixabay

本文来自《一诺、闪闪和小花:时间里的我们》精华文,整理人:老姜、艳阳天。

写在前面

年初,日剧《重启人生》开播,新闻发布会上,主演安藤樱写下了 2023 年的年度一字,“生”。她说,“这部作品是关于重新生活,我希望今年也好好生活,带着很强的生命力。”

此刻,2023 年进入倒计时,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这一年,相信很多人亦会选择两个字——重启。

无论是三年疫情非常态后的回归日常,还是个体人生阶段的转变,或是换城乃至去国工作生活,抑或是 AI 智能发展对人的工作价值带来的挑战变化……这一切都是关于重启。

在充斥不确定的巨变当下,如一诺所言,我们将为不断上演的重启做底层的准备。

于不同的个体而言,重启意味着什么?面临纠结迷茫焦虑时,如何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拥抱变化中,又如何给我们带来了新启发?

今天的文章来自一诺、闪闪和小花的直播对谈《时间里的我们》,一诺、闪闪和小花都尝试给出了她们关于重启的生活答案。

闪闪和小花作为一诺的老朋友,在一诺和闪闪的生日月,将于 11 月 5 日(北京时间10:00)再次与一诺相约对谈:2023,别来无恙。

点击预约,开播可收到提醒~




01

走出生活的泡泡,是一件很解放的事情



一诺:过去三年,我最大的情绪是愤怒,各种各样的愤怒。


愤怒有用吗?我觉得愤怒有用,因为愤怒是一种能量。


我的愤怒有两种,第一种是,你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跟他们想让你知道的非常不一样。第二种愤怒是,你觉得他们那么强大,你的力量又非常小。


过去三年,是我在这两种愤怒里重新安顿身心的过程,也阶段性地找到了答案,可以跟大家分享。


2016 年从美国搬回中国,之后每年圣诞节元旦的假期我们都会到美国。2019 年照例带着孩子和妈妈到美国后,疫情发生,孩子们是美国护照无法入境,因为那几年大家都不得不面对的种种“特殊”再没回去,不能时常见到家人变成新常态。


回看这个过程,这三年我经历了最大的转变,就是发现自己能做的远比想象的更多。


因为换到了不熟悉的环境和外部黑天鹅事件,你没有选择,没有人可以找,只有你自己,逼迫你去尝试很多事情。


我干了各种超出想象的事情:地里闹鼹鼠,自己设夹子三个月的周旋抓到了鼹鼠。家里空调坏了,但美国人工非常贵的,找人上门至少 100 美金上门费,还要按时间收维修费。还要感谢我妈,她用中文在“油管”(You Tube)上搜,发现一个博主说 80% 的空调问题是可以通过换电容来解决的,电容只要 20 美金。我买了个电容器,果真自己想办法修好了。这种例子不一而足,几乎天天上演


虽然以前我去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看上去高大上的事情,但是其实是生活在一个“泡泡”里的:我在麦肯锡时工作有秘书、出门有司机,到了盖茨基金会也是一样的。比如我出差的机票从来不用自己订,都是有人给提前安排好。


但这个世界上超过 90% 的人不是这样生活的,所以那个时候各种“不得不干”,是戳破这个泡泡的过程。 


发现自己什么都可以学,可以做,是一件很解放的事情。


今年对我启发特别大的是一行禅师。他开创了行走禅、mindful walking(正念行走)、mindful eating(正念饮食)、mindful sitting(正念禅坐)这些事情。看上去很轻松脱俗。但是真实的故事是他因反战被越南流放了 39 年,流亡到法国,他回不去越南。 


他因为战争这样的“大事” 而不得不辗转各种地方,在法国做了他的梅村,开始做很多看上去“很小”的事情。但是其实这“大”和小“并不矛盾, 反而是一件事:过好当下的每一刻,走也好,吃也好,其实就是安顿自己的内心,这是推动更大的改变的唯一的道路,没有别的路。


▲ Photo by David on Pixabay


我跟 Michael Singer(迈克·辛格)有了访谈,他每天说的话做的事情,就是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很多我们的愤怒,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的某种反应模式,是因为我们有内在的某种障碍。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愤怒转化,看到那些“恶人”,其实在经受更多的痛苦,也会有更糟糕的发生。


看一行禅师、迈克辛格这些人所经历的,就会知道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些苦难、这些问题其实从来都不是新问题,它是一直都存在的。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同一条路,内在持续地做工作,而产生很多面对困境的智慧。智慧从哪里来?当我们内在的障碍被清理干净的时候,智慧就会浮现出来。


最近这两三年我看了一些的历史书,补了很多课。才意识到自己是典型的“高学历没文化”。读了博士之后就更容易心生幻觉——你知道的特别多,你以为什么都可以。


实际理科博士,知道的是非常窄的领域里的事情。但是因为这个“最高学位”给了自己一个似乎很有文化的假象。意识到这一点,才可以慢慢地开始重建。我觉得这是我这两年很大的转变。



02

孤独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长



闪闪:过去的三年,对我来说也有三个很大的感受:


第一,是事业上的极度艰难。我从印尼转到了新加坡,面临全面的变化,需要重新适应和重新扎根。身处公司高层,想安身立命,除了要有专业技能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客户。像我所处行业又比较特殊,可以说人脉网络就是一切。彼时的我,特别像十年前在麦肯锡副合伙人的第三年,该升合伙人的时候,我举家从北京搬到了印尼,一切重来。有一天我看到字节跳动的公司文化,第一条叫做 Always Day 1 (每天都是第一天),心生各种滋味,不管是愚蠢也罢,是疯狂也罢,我经常把自己扔回一个“Day 1” 又得重新来的状态里。


疫情导致我的难度大大增加。曾经,我一度处在低谷里,是我从来没有过的状态,我用尽了所有的力气,认认真真地在琢磨客户,然后,我拿下了大客户。直到今天,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和骄傲地说:从无到有,在我的领域,我创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有另外一种重要的感觉,因为在一个时刻我尽力了,对很多事情结果看得很淡然。


第二,是孤独感。我跟家人关系非常好,但因为疫情,三年多没有见到父母和弟弟。我是个外向型的人,非常喜欢出差,基本上每两周都会到一个新的市场去看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能量来源。但自从疫情发生之后,我在新加坡待了两年,没有出去过。


就像是进入了与世隔绝的状态,很多时候觉得非常孤独。但因为孤独感,给我带来一个非常巨大的成长。我一辈子没有孤独过,一直有人在我身边,热热闹闹的,过去三年反而是我第一次能安静下来去想问题、去沉思。因为不出差,跟孩子和家人以及周围的人,包括跟邻居都有了更亲密的关系,知道邻居是谁了。


同时的一个收获是我开始跟自己建立了更亲密的关系,早上我会一个人静静坐一会儿,有的时候瑜伽拉伸一下、发一会儿呆,我还形成了一个小的习惯——开始写日记,第一次开始跟自己有比较深刻的对话,也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书。


▲ Photo by Alexander Antropov on Pixabay


第三,整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临很多的撕裂和迷茫,非常痛苦。在过去三年,全世界发生了太多疯狂的事,不管是舆论还是国情,不停在反转。也许是因为我身在国外,很多事情也是亲身经历的。比如说今年第一次出差,当时是乌克兰战争发生的时候,欧洲到处都有难民,都会挂起乌克兰的国旗。作为一个中国人,在那个场景下你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感受和怎么表达。


我有朋友在巴基斯坦,因特大洪水有 1/3 的国土是被淹没了的。极端的天气,最后导致的结果是1/3 的人痛失家园。


我在雅加达住过 7 年,那边有个大概 20 人的小办公室。在这么小的一个办公室里,有四五个人在前一波的疫情(Delta病毒)期间失去了至少一位至亲。


一方面你会觉得非常感激,觉得我跟孩子是安全的,另一方面就觉得没法安心坐在这儿,只是享受自己的生活。


作为一个个体,把自己小家顾好,把自己照顾好,包括打扮漂亮,保持身心健康,善待周围的人,我觉得我有很多的智慧,我也能做得好。但是把自己放到更宏大的叙事和整个世界时,我是非常失落的,我不知道能做什么,不知道该做什么,我处在一个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的状态里。


最终大家都要面对的问题是,在一个离开了家乡以外的世界里,我代表什么?我留下的印记是什么?


03

绝大部分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闪闪: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到国外之后,怎么样能够重建自己的事业、生活?


我觉得我也没有最好的答案。说实话,中国的很多蛮有成就的人,也是时事造英雄,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促成。我逐渐体会到了,不管你原来做什么,在认知上都别把自己当回事儿,包括 CEO 们,你觉得他们最大的敌人是什么?他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 ego 。


我觉得 ego 就是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自我修行的敌人,它是做成事儿的敌人,是所有亲密关系里的敌人,也是在一个地方能重新扎下根和幸福生活的敌人。所以说,如果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别把自己当回事,Always Day 1(每天都是第一天)。你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一切才都能够重新构建。


这些年我最大的一个感悟是绝大部分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就像我们都有孩子,小朋友打疫苗之前都是吱哇乱叫,这样紧张那样紧张。所以有的时候常常就会问,我到底在怕什么,我觉得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的都是恐惧本身。There is nothing to fear,but the Fear itself.


▲ Photo by Melk Hagelslag on Pixabay


小花:闪闪说的恐惧我也有过,当你做很多决定或者你经历很多事情的时候,有一个心态还挺管用的,叫做体验的心态。人生很长也很短,你每一天都是在体验,所以体验很重要。当然最好是好的体验或者是令你愉悦,不会引起你自然本能生理厌恶的体验。但是很多别的体验也是可以丰富你体验维度的。


我真的是靠着这种信念,拿下了很多不可能。当我转变心态去体验中间的美,或者试图去体验里面有趣的部分的时候,其实真的还不错。


包括我们离开上海,搬到另一个城市,很多人都不理解,觉着在上海不管怎么说,也是 22 年的积累,有根基有朋友,非常舒适。那为什么还要折腾呢?就是希望再从另外的维度去体验。现在生活的状态下,可以看到未来的五年,可能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这种体验我不想要,想要一个新的体验来刺激我。从“想去体验”这个角度出发,很多以前你有点抗拒的事情,其实没有那么可怕了,甚至还能带来一点愉快的感觉。


体验的心态,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看东西的角度。哪怕是我们开车出去旅游走错路了,白白绕了四公里。但是这四公里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可能你从来没有想到往那个方向走,从来没想到这个地方居然还有这么红的叶子,真的就是没有设计好的体验。


04

给自己机会跳出来


闪闪:其实整个的对世界的认知,跟我们自己有过什么样的挫折有非常大的关系。


你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开始去拓宽你原来的认知边界,这也是跟你外界的环境是有关系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我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后来在不同的地方被突破了边界,才会知道自我的局限。


还记得我在美国读商学院的时候,觉得经济当然是永远会增长的,薪水当然是要涨的,生活会更好的,房子会更大的。因为当时,以我有限的二十多年的经历来看,它就是这样,There's no other way 。但今天去想,这个认知是多么的天真。


媒体环境变了,每天接触的人变化了,你每天能看到的报纸、听到的广播变化了,人的认知就会变化的,其实都是我们周围环境最终带来的认知改变。


当然即使在同样的大背景下,仍然有一些文化的和精神层面的作用在里面。我觉得在印尼的七年对我影响挺大的,我当时离开印尼的时候,发了一个感悟:七年的时光,我从三十岁开头到尾巴,我长了七岁,添了一个女儿,陪另外一个人经历创业的起起落落。我痛苦地离开职场上的第一个精神家园麦肯锡,又重新找回一个新的家。


如果每个居住过的城市都会教会我点什么,我觉得雅加达教会我的是 kindness 和 celebration,是善良和庆祝。明白很多东西留给自己,不如给予别人能带来更多的快乐;是学会对别人的温暖的态度和耐心,是发现聪明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重要的事儿,是看到这个在落后于中国 20 年,日常生活非常艰难的国家,人们却常常有更多的欢笑,他们庆祝,他们幸福,他们有亲密的家庭关系和亲密的社会关系,甚至好多时候有更好的生活品味的追求。所有的不管是经济上的匮乏感,还是没有社会保障。我们今天很多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是没法只用经济来解释的。


2000 年第一次去香港,相比当时的内地,是我能见过的最繁华的城市,大家当时对香港是仰视的,但是我看那一地铁的人,只觉得他们又困又累,他们对生活充满着一副痛苦的状态。后来我在想,经济发展对一个城市到底做了什么?其实很多的恐惧永远是在心里,不安全感是在心里的。


▲ Photo by xaviandrew on Pixabay


一诺:的确,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其实寻求智慧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够给自己机会跳出来再看这个环境的过程。


在中国,我们一代人经历了一般社会两三代人的财富积累,所以我们在看我们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就有很多维度。 


实际上在我们人生里面经历的这个跨度,是远远大于其他国家的,所以也导致了很多事情的发生,我们是很少有机会去反思的。或者说认为这种发生就应该是这样的。直到发现很多事情其实是可以走回头路的,你才会重新反思。 




精彩问答



问:你解决抑郁焦虑了吗?你觉得写作对缓解焦虑有用吗?


闪闪:我还在探索的路上。我仍然觉得是迷茫和撕裂,我没有解决,但至少在这个路上走进了很大一步,我解决了很大的恐惧。


焦虑本身其实是没什么好怕的。陈行甲的《在峡江的转弯处》,我觉得里面好多金句,最有力量的一句就是他的太太在面对所有的困难时,她说:“行甲我们本来就一无所有,我们大不了再一无所有。”然后我就觉得那个话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的赋能,就觉得还是 liberating its very powerful (解放是非常有力量的)


一诺:解决了,就都成佛了,这是不可能的。


闪闪:写作对缓解焦虑有用吗?对我来说,写作是不以输出为目的的,它不是个产出品,它是过程的一部分。对我来说是有用的,你可以试一下。


问:人间最值得的是什么?


小花:我觉得人生很值得。我人生到现在至少还不愁吃穿,也没有大富大贵,也有很多糟心的事情。我觉得要有很强的感知爱和美的能力,就觉得人间真的很值得,以及你能够给予爱和美。


我很爱拍照片,喜欢发朋友圈,我在不停地琢磨构图、颜色的搭配、静物、人物。我觉得每天有好多美的部分,单纯地去体会一些美好的人物和事情,虽然可能是很小的,比如拍了一张很漂亮的照片。我觉得人间最值得的,就是去体验和体会那种很美的东西。


▲ Photo by Roberto Justo Kabana on Pixabay


一诺:特别好,我回应一下,这个问题属于非常矫情的问题。为什么呢?我记得吴国光在一个访谈里面提到,他当时高中毕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经济也很差,也没有什么希望,也上不了大学。总之就是各种没有希望。当时 60 年代,不管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都是像沙漠一样的。然后他一直在想要不要自杀,他想了想不能死,因为自己有爸妈,自己死了以后对他们太不公平。所以他说我那时候就想清楚了,我如果不死,那我就得自己寻找意义。就是这样的,生活就是一个寻求意义和构建意义的过程。你要不想死,你就得自己去寻找意义。


问:一手烂牌怎么打?


一诺:大家首先不要定义是一手烂牌,每个东西烂还是不烂,是可以自己定义的。我一直推荐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 Victor Frankel (维克多·弗兰克)是一个奥地利的心理学家,他是个犹太人,也是集中营里面的幸存者。有时候当我们认为自己牌很烂的时候,不妨跟他比一比。他每天在集中营里面只是一个数字,你肯定比他好,因为你还在直播间里问问题。他最后说:你的财产可以被剥夺,你的人身自由可以被剥夺,你的尊严可以被剥夺,但是你永远有一个自由——就是你的内心如何选择的自由。


他就是靠着这种自由在这个集中营里面活下来的,他变成幸存者。 


这种书我觉得是非常赋能的,你只要比他好,他能做下来你也可以。所以我们不要忽视自己内心选择的力量。你拥有的东西都是暂时的,所谓的这些牌也是暂时的,你唯一拥有的东西就是你内心如何选择的能力。 


诺言 4.0 的课,叫做构建我们的内心地图,就是理解我们的内心。每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内心是如何运作的。就像你开辆车,你得知道这个车是怎么开的。如果啥都不知道,就踩上油门开,每天乱开,路也看不清楚,车也不会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别人都在开,你就开,别人都往那个方向开,你就往那个方向开。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一种人生状态。


所以人生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你这个车是怎么运行的?是不是可以踩刹车?为什么要走这条路?是不是可以走其他的路?他们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他们真的就有原因吗?这些问题其实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大家可能早晚会踏上这条构建内心地图的路。欢迎来诺言,不仅是我们自己去寻求答案,你会发现所有人的最终底层是非常一致的。






老会员续费,请到磁场APP-诺言社区 ,享铁杆福利价~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转眼三年


成为「女神」之前的故事 — 致敬十六岁的我自己


大头和小花的十二年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温碧霞p图从不p老公?!”网友笑疯:时间对她老公格外残忍!白宫谈乌军反攻:时间不多了家庭凝聚力,家长如何规划孩子有限时间里的辅导训练[预约] 如何解决“房间里的大象”?诺奖得主维尔切克:时间是什么?初秋捶丸有感北大校花:娱乐圈再见,我去卖臭豆腐了第二章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形成Cancer Res|复旦大学缪长虹/刘荣花:发现模拟禁食促进对结直肠癌抗肿瘤免疫的潜在机理陈春花:现时环境下,企业该如何做?那些住在楼梯间里的年轻人住快捷酒店,不要轻易喝房间里的矿泉水【冷兔趣闻】曾经的我不屑一顾现在的我逐字背诵 ​​​以色列总统:在加沙儿童房间里找到希特勒自传,他们想灭绝我们京东困局的背后:房间里的三只大象打赏秀才的老年人,直播间里的情感供养护照之花:日本护照上的菊花图案背后的文化寓意老黄最新专访:时间倒流30岁,我绝对不会创办英伟达!当年的我对王自如嗤之以鼻,中年的我对王自如逐帧学习情趣酒店房间里的灯,为什么要用红色的?萤火虫「曾经的我」,此刻都闪闪发光曼彻斯特全景摩天楼花:市中心繁华地段,曼大就在旁边![打卡] 房间里的大象别等近视了再后悔!娃房间里的这样东西,上学前请一定帮TA换掉第二章第三节 文明社会的意识形态🤡九月份的工资别乱花:第二章第二节 政府公权力和社会秩序一日一诗:房间里的时间一点一点退潮 / 隐藏的孤独裸露出来 | 流涧 :深夜与一个柑橘相处留学生快冲!亚马逊Prime Day时间确定,专属折扣、闪购优惠抢先看杨妞花:热搜上的杀人犯,毁了我一生【不安】遍地开花:法国教师遇袭;以使馆人员北京街头遇刺;加国犹太居民收到恐怖袭击威胁华尔街开放低年级项目:时间短、可拿暑期实习offer!还不快冲?伦敦一区精品楼花:尽享科技城和金融城红利!伦敦政经,国王学院等名校环绕!困在时间里的「刑二代」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