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又爆一个丑闻,别都只骂她
最近有条新闻,看得人揪心。
小学女教师离世留遗书,称课外工作压力大。
网上有传一份遗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过多的课外工作、活动,以及频繁的各项检查,致使这位老师压力过大,对生活失去希望。
事情究竟如何,现在还在调查中。
但面对这样的事情,大家还是很难不感到悲哀。
尤其是遗书中那两句,戳中了许多人的内心:
什么时候老师才能只做教书育人的工作。
不幸福的老师怎么能教出来积极快乐的学生呢?
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正是这样的矛盾困境在社会上实在太多了。
一个理想主义的老师,越来越难以在这个社会容身。
恰巧,最近有部新片上线。
讲的就是一名心怀理想的老师,卷入无限的麻烦之中。
也许,我们可以从她的经历中,找到一个答案——
《教师休息室》
Das Lehrerzimmer
好老师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
像是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用爱感化心灵的音乐老师马修。
像是《嗝嗝老师》中与学生共同照亮彼此的女老师奈娜。
这些老师都是真善美的化身,受到同学们的爱戴。
但本片的女主卡拉,是一个反例。
老师好不好,看学生的反应最直观。
上课前,学生不起立问好。
甚至对她怒目相视。
和同事相处得也不算好。
她总是游离在同事群体之外,一个人工作,从不参与合作。
被同事认为孤傲、不合群。
实际上,卡拉并非最初就是如此。
那些学生曾经也与她其乐融融。
那么,卡拉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众叛亲离」的境地呢?
事情起源一系列的校园盗窃案。
老师们开始怀疑是学生作的案。
但,负责调查的老师采取的方式却令人不适。
他让学生班干部给出一份可疑的名单。
怀疑的凭据,仅仅是「有了新手机」「穿了名牌衣服」「在班上炫富」这类主观猜忌。
学生干部不愿说。
老师则继续诱导,让他们在不出声的情况下,指认可疑的对象。
在随后的课堂上,校长和调查老师突然闯了进来。
打断卡拉的讲课,并要求搜查男学生的钱包。
最终,在一名移民学生的钱包里,发现了很多钱。
于是便怀疑他是小偷,并叫来了他的父母。
父母告诉老师,这些钱是他们给孩子买礼物的。
并非是偷来的。
事情虽然得到了澄清,但父母依旧感到了一种偏见和冒犯。
认为老师不该因为孩子身上有钱,就怀疑他是小偷。
如此一来,孩子肯定会遭到同学的歧视。
事实上,调查老师依旧不依不饶。
后来又与卡拉老师讨论学生的父母工作。
并因此对他的家庭教育表示怀疑。
卡拉愈发感到,事情正在朝向错误的方向发展。
她反而开始怀疑,作案的可能不是学生,而是老师。
于是,为了查明真相,还学生一个清白,她决定来一次「钓鱼执法」。
将钱包故意落在教师休息室,同时用桌上的笔记本偷偷录下视频。
最终,抓到的一名嫌疑人——学校的教学秘书。
她身上所穿的衬衣花纹,与视频中拍到的嫌疑人衣服一模一样。
校长咬定她是小偷,决定要采取措施。
但,教学秘书死不承认偷了钱。
摆出一副委屈极了的样子,大哭大嚷着离开了学校。
本以为事情会就此结束,却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端。
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将发生。
实际上,卡拉的视频也只是拍到了小偷的一部分身体。
严格来说,确实不算实锤的证据。
而且,这次偷拍还涉嫌到了侵犯隐私。
卡拉开始后悔自己之前过于笃定的猜测。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始终采用一种严谨的方式,去处理这个问题。
不向任何人谈论过多的细节,以避免别人产生误解。
但没想到,事情已经开始在家长圈引起骚动。
这位秘书的孩子,也在卡拉的班上。
在一次家长会上,她冲进了教室,向其他家长揭示卡拉的偷拍行为。
一边煽动家长的情绪,一边指责卡拉虚伪且不负责任。
如果我是你,我不会相信她说的任何一句话!
你应该为自己感到羞愧。
而她的孩子奥斯卡,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起初,由于被认为是小偷的孩子,而受到了同学的排挤。
他私下找到卡拉老师,希望老师可以公开澄清并道歉。
但这个请求毫无道理,被老师拒绝了。
于是,愤怒的奥斯卡,向老师发出了威胁。
「你会后悔的」
别看奥斯卡年龄小,但他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之一,人缘也很好。
他传出谣言,说自己要被学校开除。
一瞬间,他成了令人同情的受害者。
同学们迅速达成共识,对学校和老师进行对抗。
课堂上一度陷入僵局。
卡拉提问,也是无人应答。
如果有学生想要回应老师,反而会被叫做叛徒。
后来,奥斯卡更是从卡拉的包里抢走电脑,并在老师的脸上狠狠来了一下。
出于保护母亲的目的,他将电脑扔进了河里,试图销毁视频证据。
事实上,卡拉如此陷入困境,并非因为她的失职。
恰恰相反,是因为她在努力做一名好老师。
卡拉是一名理想主义者。
从来不会因为老师的身份,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
尊重每一个学生,并用平等的姿态去尝试解决问题。
她同样希望其他老师也可以这样做。
她总是优先保护学生,即便因此而冒犯同事。
比如,在其他老师试图诱导学生进行告密行为时,卡拉直接打断,表达了不认可。
当校长突然打断她上课,让学生「自愿」上交钱包进行检查时。
卡拉也试图阻止,并提醒学生可以不用上交钱包。
事后,再次对其他同事表示出不满。
认为没有提前通知,是一种对她和学生的不尊重。
她拒绝与其他老师一样,通过移民身份、父母职业与成绩,就判定学生的品行。
她在被奥斯卡打了之后,也依旧试图保护学生。
坚持认为奥斯卡只是出于保护妈妈的目的,并非心存恶意。
更不希望学生因此而受到惩罚。
「因为他母亲的所作所为而惩罚他,是种集体惩罚」
卡拉坚持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然而,这些苦心却无法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反而让事态越发混乱。
事实上,卡拉一直要追求的真相究竟如何并不重要。
因为不同的群体索要的真相,并不相同。
学校一面,从未认可卡拉的教学理念。
从校长这里,就一直采取一种息事宁人的态度。
不在乎严谨的调查,只求迅速解决问题。
还反复强调学校的「零容忍政策」,以表现自己的管理严格。
如果发生舆论风波,则优先确保校方声誉。
要求老师内部团结一致,不出纰漏。
就像学生一度自发出了一期校刊,表达了学生自己对偷盗事件的看法。
但由于引起负面影响,立马被校长禁止传播,压下舆论。
学生一面,热情冲动又简单幼稚。
对于各种信息,基本上听风是雨。
本来,偷盗事件就没得到最终的调查结果。
被怀疑的教学秘书将如何处置,领导层也未做出正式公布。
更重要的是,卡拉偷录的视频证据,可能涉及他人隐私,不应该随便给他人观看,只能留给警察调查使用。
但,学生们都试图找卡拉索要一个答案,一个结果。
而这个答案,似乎已经在他们心中先入为主。
不断地传播谣言,并用各种道听途说来巩固谣言的可信度。
前面提到的校报,就是学生妄下定论的结果。
卡拉本来认为,接受学生采访,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
但没想到,最终的成文全是断章取义。
即便卡拉提出质疑,他们却坚称:
我们只是写了你不想说的话。
你拒绝告诉我们,我们(自己)揭示另一面。
我们报道的事实,如果你不能接受,那是你的问题。
同时向卡拉展示了报社的slogan——
真相胜过一切界限。
至于教学秘书,本该是最在乎真相的人。
却一味地任情绪上头,将所有怒火对准卡拉。
并拒绝一切尝试沟通并解决问题的请求。
学生们的风言风语,嫌疑人的情绪煽动,领导层的遮遮掩掩……
这一切都让校园里的舆论,变得更加混乱。
人们对于这件事的关心,已经远超过教学工作。
就连家长也因此对老师产生了信任危机。
只顾指责学校的管理问题,而将孩子的学习成绩抛到了脑后。
卡拉明明只是想要用一个公平公正的方式去寻找一个真相。
但事情好像总是与她背道而驰。
所有人都在拒绝理性的沟通。
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宣泄情绪,实现目的。
卡拉所坚持的理想主义教学理念,在现实中的各方利益冲击下,变得脆弱不堪。
最终,落得个快把自己逼疯的下场。
更可悲的是,她连提请辞职(以保护学生)的目的都无法实现。
原因是,学校人手不够。
做一个理想而纯粹的好老师,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时候,老师为学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最终却只得到学生的反击。
就像电影中的男生奥斯卡。
看着曾经关心自己的老师,如今被人排挤,当众出丑,他居然露出分外挑衅的笑容。
鱼叔之前介绍过一部电影《裙角飞扬的日子》。
阿佳妮饰演的女老师,出于教师的信念感,无数次试图拉回处于混乱中的学生。
但最终也是像卡拉一样,事与愿违,终酿成悲剧。
现实中也是同样。
一年前,同样也是一名河南的女教师,被厌学的学生网暴致死。
除此之外,僵化的教育体制也在不停地消耗着老师。
电影中的核心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小偷。
但学校从未考虑过,如何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法。
校长总是领着一群老师坐在一起,用开会的形式,讨论如何进行处罚。
看似严格遵守着学校的规章制度,快速处理一切矛盾。
实际上,却从听过卡拉的真正诉求:
将目光真正回归到教育学生的身上。
其实,上述的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司空见惯的了。
但,并不是常见就合理。
电影最后,所有的问题都没有一个结果。
老师、学生、学校、家长四方最终都没有达成一个共识。
只有卡拉成为其中唯一承担责任与心理压力的人。
再想想开篇那位自杀的河南女老师。
她不就和卡拉一样,同样因为怀有最纯粹的理想,却被现实严酷的打击。
或许你会说,她们实在太天真了。
但,正是这种天真,才是育人最初的模样。
想起罗翔老师的一句话:
我们或许在现实中画不出完美的圆,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想的圆不存在。
教育问题本就是需要社会各方合力完成的。
可如果老师成了所有问题的兜底人。
这才是真正的悲哀之处。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