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摄影] 买 Zf 之前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也许)

[摄影] 买 Zf 之前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也许)

摄影

CHH ID:foolbirdcn

那些各大评测里说过的就不说了,说一些可能大 V 们没关注到,但你可能会想知道的...

1,温度,拿到机器之前最忐忑就是这点,全因尼康大 V在视频里提及过,鉴于他同样测试过 x1d2,哈苏这台机器可是个大暖炉(写过一篇体验报告,我觉得烫手是哈苏中画幅最大的槽点) 尼康 ZF 也一样烫吗?也许是正式机器尼康做了一些调整?到我收的ZF不管是视频还是拍照,热量都在很正常的范围,且不会湿手,比起 x1d2好太多,至少不会影响拍摄心情的正常温度表现,而大V 在哈苏视频里却从未提及温度过高的问题,路转黑!

2,重量,700多克什么概念呢,事实上 Z62也有705克,但为什么这么多人说 ZF重呢,如果你一直使用一些入门级的机身,或者为了更轻便,看到a7c 这样的机身会觉得性感,那ZF的分量确实会让你难受,但如果你经常使用旗舰机,并且觉得700克是质感而不是分量的话,那 ZF 的压手感是会让你踏实的,同样有人说 ZFC 轻飘飘一点也不复古的,很想看这两波人坐一桌聊聊天…

3,手感,其实用惯了徕卡机身的摄友都知道,手掌位其实是不存在人体工学的,ZF 的微微凸起其实已经很好,个人认为如果不是手特别大的人,并不需要配备手柄,就目前市场流行的款式来看,原厂手柄ZF-GR1(非斯摩格)的颜值还算可以,凸起的部分也非常克制,相信是经过思考的结果,至于各种木头手柄…其实很难理解这种退休干部文玩风格的附件,糟糕到发指的木纹色,再配个红色快门按钮,花花绿绿的土味颜值,真是一言难尽啊…

4,漆面,比较欣喜,尼康的黑漆跟徕卡的黑漆相比,亮度和质感都差不多,当然,问题也一样,薄,在底部电池盖附近容易有划痕,肩带挂耳处由于不像徕卡一样有胶皮保护,如果你的肩带本身没有设计垫片,那也很容易划伤漆面,对于痕迹来说,我个人认为那是你每一次战斗的标记,只是有些人会比较介意,可以贴一些黑胶带保护…在不影响颜值的前提…

5,第三方自动对焦环,由于尼康较大的开口和法兰距,得天独厚的防抖优势不必说,转接性能也很强,M 口转 Z 口的天字牌转接环,E 口转 Z 口的迦字牌转接环让 ZF 的镜头群一下子变得丰富,很多人习惯性喜欢用 AFS(单点对焦)因为在这个模式下可以方便的变换焦点,事实上在这个模式下无法发挥转接环的对焦性能(原生镜头不会,有可能是转接环的算法导致) AFC(多点对焦)下面的单点模式,同样可以方便切换对焦点,对焦性能和算法会更优秀,实测在烛光环境也能准确命中,要求苛刻的说 iso6400也能获得较为干净的画质。(尼康下放的对焦系统非常强大,宣传的弱光性能并没有吹牛)当然也要看转接的镜头,实测下来超过1.2光圈的镜头即使在 AFC 模式下对焦性能也会受到影响,比如福伦达 50 1.0,徕卡的50 0.95,具体的表现就是 AFS 下偶尔会找不到焦点,需要前后对焦反复尝试,而 AFC 下,虽然指哪儿打哪儿,但因为焦平面太浅,AFC 反复追焦导致抽搐,进而影响到成功率,希望转接环的作者能好好优化好固件,特别是 AFS 的对焦性能,同时做好对超大光圈镜头的适配……目前实测下来,M 转 Z 自动接环最新的1.3固件下,福伦达的35 1.4二代在 AFC 模式下对焦性能最好,供参考。

6,快门选择,接上条,出色的防抖性能让你不用担心低速快门的成功率,自然的,电子前帘快门的优势就变得不那么重要,相反,在高速快门下电子前帘快门还容易切散景(就是把你焦外的波波球切成奶油馒头,具体百度,这里就不展开了)个人建议最好是固定使用机械快门,这样不管是转接还是使用原生镜头都能体会到较为完整的“镜味”至于担心机械快门寿命的摄友(尼康的快门,嘿,你就可劲造吧)也可以使用自动,当前快门是电子前帘响一下,机械快门响两下,机械的销魂些,你懂的…

7,跑焦,在无反时代跑焦这个问题很多人觉得并不存在,但尼康似乎预见了 Z 口万物皆可插所带来的影响,在菜单里还是保留了AF 微调,这在主流无反里算是独一家,想来应该是为将来D 头的转接留下口子,现阶段来看,也非一无是处 ,比如,我分别使用了两支通过机械结构前后移动来对焦的天字牌转接环转接0.95大光圈镜头,发现焦点确实会有轻微的偏移(关于跑焦问题有非常严肃的文章,光学上 ,机械上对最终的对焦结果都会有影响 ,旁轴的跑焦问题更是需要理性看待,说白了,就是用习惯以及对镜头的熟悉去找到你要的焦点)两支物理运动涡轮增压接环我分别设置-2和 +1 看似轻微的调整,却能进一步发挥出极限大光圈镜头的性能。

8,手动对焦放大,尽管尼康在机内提供了峰值对焦来辅助手动,还贴心的给了三种灵敏度和多种颜色,判断逻辑上也给人抓力强劲的感觉,但还是有人不喜欢用峰值,因为觉得那一片片的颜色会影响对拍摄物的判断以及构图,对焦放大就显得严肃很多,其他家放大以后半按快门,画面立马恢复原状,确认,拍下,行云流水,但尼康不行,哪怕你牺牲一个快捷键指派成放大百分之五十,仍旧需要再按一下才能回到原状态,曲线的解决办法是把 fn触摸屏指派成对焦放大,当你是用 evf 对焦的时候通过盲操作轻触屏幕(你指派的区域)来实现放大,同样的还是需要再次轻触才能回到原画面,绝对是挑战习惯的操作,这个问题希望将来会在固件中解决。

9,快捷键,也许很多人会像我一样,机器一到手就喜欢把 AE-L/AF-L按键指派成其他功能,当你把它设定成需要按键切换的快捷方式,问题就来了,比如当你设定到“对焦模式和 AF 区域模式”尼康默认的操作逻辑是按住 AE-L/AF-L然后通过前后波轮来控制变化(对焦模式和AF 区域模式)我不相信有正常人类的手可以按住 AE-L/AF-L 来操作后波轮,事实上尼康在设置里面可以把 AE-L/AF-L按住波轮变成按下后操作,再按下或半按快门关闭,具体在设置菜单的“F7释放按钮以使用拨盘“尽管是可以改变,但这个默认操作就显得特别魔幻。然后就还是上一条的问题,放大缩小有独立按键,回放的时候很方便,但在拍摄状态是没有办法指派其他功能的,单纯就是没有办法触发快门恢复原状的放大缩小,实在是很鸡肋 …看后续固件吧…

10,EVF 初始化亮度,看到有人说刚开机的时候EVF的亮度不足,只有二次触发的时候才会变成正常亮度,这一点不管我如何模仿他的操作都无法复现,也许是个体现象,还是电池?副厂电池?具体不得而知,我的这台没有这个问题,开机以后 evf 点亮,亮度就在正常范围,我假想了一下,感觉不是特别影响使用,也许是看惯电子问题太多的徕卡,这点小“毛病”完全在宽容的范围。

11,重心,ZF 的重心比较靠前,导致大部分镜头都会低头,特别转接,如果使用自动对焦环,这个问题会加剧,更要命的是两个挂耳也不像徕卡一样居中,而是靠前的,所以大部分时候 ZF 应该都是垂头状态,想要找到完美的站得住的颜值搭配还挺难的,目前手里就福伦达的35 1.4二代在挂着自动接环和遮光罩的情况下还能立住,成像也还满意,或者你使用凸出的手柄来增稳…其实问题还是抛回给了尼康,高颜值高素质且平衡度好的镜头要设计给ZF, 其实难度应该很大,总不能一直就28和40两支狗头吧?不过,也许正是如此,尼康在转接和副厂镜头的态度上才显得特别开放吧…以下是一些转接效果...































乱入一张原厂85 1.2 (设计师应该是疯了)

12,原厂快门按钮 AR11,很遗憾这枚设计给 DF 的快门按钮,ZF上拧不到底,中间如果不放辅助胶圈会露出一截,这在尼康家族传统里是非常少见的配件不同配现象,差评!

13,直出色彩,最近几年玩回尼康的一众老经典,发现当初尼康的色彩科学是比较偏欧美的,毕竟是NASA集采的机器嘛,平时拍人比较多,打开raw 的第一感觉就是,当初如果入的是5d2可能会少走不少后期的弯路,尽管是坚定的无后期不出片党,但私以为良好的直出色彩,在拍摄期间的回放体验是可以增加信心同时提升拍摄体验的,之前用 z6,现在用 zf,发现尼康在直出色彩上还是有很大的改变,以往鲜明的风格化变得趋同,克制,标准模式的某些场景已经很难一眼看出尼康味,简单的机内调整也可以获得较为出色的直出效果,至少在拍摄体验上不会因为屏幕上的Ⅹ黄和脏感而反胃,后期的空间和包容度也不像 D3时代那般束手束脚(包容度不是宽容度,没有写错,如果你手里有 GR,可以试试 GR 的 raw,基本上给你框在一个圈圈,要动底层的色彩就老费劲了,不够包容的包容度)

14,麦克风,最近几年 Sony 在自家z 系列 Vlog 机器上大力推广胶囊麦克风,同时 mi 数字接口也发展出了好几代产品,特别是最新的 M1麦克风,真黑科技一般存在,效果极好,我偶尔会录制一些口播视频,本来还头疼怎么给 ZF 配一个合适的麦克风,到手以后翻出多年前的森海塞尔 MKE200,录制对比后惊喜的发现ZF 原机麦克风居然还不错,跟 zve10上的“黑科技”其实差不多,然而尼康完全没有宣传…个人意见,如果你打算买一个500元以内不带降噪功能的机顶枪麦,仅仅是录制一些非严肃场景的口播内容,完全可以省下来,就只用原机麦克即可,当然,也是有密钥的,你可以手动调整一下麦克风的增益(小一点,底噪小)后期的时候再调整音量,应付事,完全没毛病。

15,副厂电池,ZF使用的是跟家族同系的 EN-EL15c 电池 ,早期的副厂电池并没有针对 ZF 解码,所以插上会无法拍摄,新款的已经有厂商跟进,可以完美使用,建议购买大容量的款式,另外副厂的单双充也有区别,老款充新解码电池的速度会比较慢,购买之前最好跟店家询问清楚。

16,双卡,刚发布就有人吐槽 TF 卡槽,我个人因为有一张大疆 action 淘汰下来的512Gtf卡,算是配件再利用,设置成备份卡以后,只需要对主卡操作,等到512满了,再拿出来有选择的备份,感觉这样的工作流也是非常有安全感且实用的 ,算是达到了这个槽应该尽到的义务,挺好啊,别人怎么看,我觉得并不重要,就好比有人说为什么没有银色?Zfc 发布还是那帮人问为什么没有黑色,还有装b贩拿一台徕卡胶片机放一起拍照说 ZF 缺一点复古味,用的人,关注的人多了,总会引来一堆键盘侠,杠精,甚至是傻子,就如文章开头半实名吐槽大 V,尽管分享出了一些心得,但说到底,唯有自己亲自用了才知道适不适合,ZF 不过是一个玩具,小孩子才会为托马斯火车好玩还是芭比更可爱争论,成年人,玩你喜欢玩的,少说两句,多拍几张,嗯,我说得太多了…

对了,其实除了 a7c2还是 ZF,更多人讨论的是富士还是 ZF,其实…多年前,富家子弟管康老爷子叫爸爸…


美女镇楼,使用 ZF+自动接环+Leica 50 1.2 复刻版拍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百岁老舅长寿的烦恼孩子接种疫苗的那些事,你真的了解吗?关于ESG投资,该知道的都在这里肠结核 vs 克罗恩病,这几个鉴别点你应该知道!《生化危机》之父三上真司演讲:每个开发者都应该知道的三条经验![摄影] 【十年之约】Nikon Zf 赋予爱以形式丨尼康映像[摄影] Late to the Party | Nikon Zf和24-120/4S开箱及上手体验你应该知道的主流开源数据库 | Linux 中国小哥吐槽游泳玩水的那些事儿...全世界在水里都一个样啊!穿戴式科技与隐私:购买产品之前你需要知道的推广 | 10月7日大咖讲座 - 关于工业设计的那些事儿[摄影] 冬日的那一抹橘色 - ZF初体验11.26全国心衰日 |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你应该知道的6件事!学乐器的那些事儿:天呐,家里又多了一个大件儿!越减肥越发胖的人,也许藏着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创伤Go 编程语言 - 你应该知道的一切中国最新癌症死亡率数据重磅出炉!你应该知道这些!庆祝之前过的那些年,迎接之后即将到来的日子骚扰人妻的贾院长干过的那些事儿迪拜的公共交通广角•看点┃探索量子科学的那些人、那些事(下)Fuzzfeet 迪迦奥特曼:“光之牛牛”傲然直立!“华尔街一哥”开启25海外暑期实习, 申请前你需要知道...帖子从今日热点被撤了?College Essay系列(三十四):哈佛AA案改变的文书主题美巨头的这一丑闻,全世界都应该知道!车焱:科学避孕,每个女性都该知道的事儿无名的愉悦To B生意的私域流量: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外企社招 | ZF采埃孚职位热招,世界500强,弹性办公,含非技术岗,员工折扣推广 | 关于工业设计的那些事儿 - 大咖讲座就在本周六!正在直播丨门诊故事汇:聊聊晚期肺癌患者长生存的那些事儿HCSSA | 叁梧摄影社活动:11.10「袁稷与科学摄影」摄影讲座 | 叁梧说摄影第五期直播预告丨门诊故事汇:聊聊晚期肺癌患者长生存的那些事儿【友情转发】 | 10月7日大咖讲座 - 关于工业设计的那些事儿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