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倒计时?(下)
上次讲到印度具有长期上挑战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潜力,但具体什么时候能真正把它的潜力兑现,甚至于是不是真的有一天能兑现,这仍然是未知数。那么是不是说至少中短期上,我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就稳固无虞了呢?
也不是的。
因为欧美国家其实并不乐见中国目前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发达国家粉碎机
2009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谈将成为“发达国家粉碎机”的中国》,大概是第一次有人提出“发达国家粉碎机”这个概念。
之所以我当时要写那篇文章,是因为在那个时候,大部分网友还看不清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本质。很多人以为发达国家之所以经济发达是因为民族性、文化或者某些特定的社会制度。然而实际上支撑发达国家国民高收入和高生活水准的,大体上是他们的科技水平。
人与人的劳动,没有本质的区别。之所以有的人的劳动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或者说能获得溢价,无非在于其稀缺性(当然,更准确地说是供不应求,供求越不平衡,溢价越高)。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稀缺性呢?如果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能做,那就不可能获得很高的一者可能在于独有的资源,比如中东地区的石油,然而这是靠天吃饭,不是哪个国家都能效仿。再者就是知识技能了,这是一个国家靠自己就能搞定的事情。
发达国家科技发达,能够提供相对稀缺的科技产品、知识服务,于是就能够保持很高的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
但是中国也摸清楚了这条路,初步建立了能够支撑科技发展的体制(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于是高科技产业就不再是欧美日韩的特产了。
最近两年有网友问,说我十几年前就说中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这么多年下来,到底粉碎了谁?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来看看2010年代和1990年代这两个十年之中,发达国家的GDP变化。下表中显示的是两个十年中各个欧美发达国家主要的GDP增长率。
2010年代,既避开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比开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发达国家发展比较平稳的10年。可以看到,除了少数资源出口占比比较高的发达国家以外,大部分发达国家2010年代的GDP增速相较于1990年代都产生了显著的下跌。而其中跌幅最大的几个国家,恰恰是发达国家之中科技水平相对薄弱(且自然资源也相对薄弱)的。(美国跌幅这么大,其中一个原因可能还是在对外战争上花了太多的钱。)
中国继续发展下去,继续进军发达国家掌握的高端技术领域,以及中高端消费品市场,那么发达国家的日子就会更加难过。
那么,发达国家会坐以待毙吗?当然不会。
发达国家的反制
中国从低端向高端的征途是无法阻止的。即便发达国家不买中国的产品,他们也总要用这些产品,那无非是从别的发展中国家去买。而就算他们挡住了中国的出口,中国的资本和技术还可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输出,让其他国家转手卖一把,甚至于产业升级。这样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发达国家要花更多的钱去买同样的产品。所以,无论中国是不是能被挡住,发达国家自己的低端产业一定是守不住的。
那怎么办呢?
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挑战的通常策略,就是应用新的技术,发展新的产业。
美国抓住了互联网大潮,一举逆转了本土产业节节败退的局面。之后又连续抓住了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产业。这是非常厉害的。不要说发展中国家,就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要仰望美国社会那澎湃的经济创新动力。所以尽管美国生产没有欧日韩搞得好,他家的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就足够让那个国家傲视群雄了。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因此带来了强大的议题设置能力。这附带着提高了其科技产品攻占国际市场的能力。
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令全世界人民心向往之,其文化也就具有极高的吸引力。同时,发达国家强大的文化产品消费又带来了强大的文化产业。于是,世界愿意倾听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有比较能输出,所以发达国家自然具有很强的话语权。进而,发达国家就具备了很强的议题设置能力。
所谓议题设置,就是把一些问题、理念炒作起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甚至一步步形成广为接受的观念。当然,那些被炒作起来的问题、理念,未必是错误的,相反,只有正确的理念才更方便炒作,所以议题设置是一个中性词汇。但是炒作的方向,却并不是中性的。
比方说,全球变暖这个议题,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变成了国际间的一种政治正确。进而,发达国家希望通过各国联合行动来解决全球变暖。这个理念当然并没有错。但具体的措施就不见得了。比如希望发展中国家人均碳排放量上限低于发达国家之类,就让人感觉不太对劲了。
那么这和产业有什么关系呢?要解决全球变暖,就要降低碳排放。碳排放要降低,就要用到一些先进技术,比如清洁能源。用清洁能源,就要上太阳能、风电、核电。当年欧美大力补贴、扶持清洁能源产业,再借助议程设置推出去,真可谓无往不利。发展中国家好不容易攒了一点点的火电和水电技术马上就要被打翻在地了。
有人问,水电不也是清洁能源吗?你看,欧美的环保和动保议题设置早就把大型水坝打入另册了。搞水电可是要受到大量谴责的。
那么,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力厉害吗?真厉害。发达国家的议程设置能力厉害吗?也很厉害。
最后成功了吗?
并没有。
反制的失败
这些反制措施都失败了。
为什么呢?
因为工程师红利。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了二十年,高等教育体系每年产出的理工科毕业生差不多是美国的十倍。全部发达国家加在一起,每年理工科毕业生还没有中国一个国家多。
当然,中国理工科毕业生的平均素质和美国理工科毕业生还是有一定差距。可是数量实在是相差太大了。而且大部分的产品研发工作,其实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于是这几年你会发现一个问题。明明一开始大方向是欧美人提出的,甚至于有了早期产品,等到产品大规模落地的时候,反而是中国企业跑在了前面。
欧美的确有理论研究的优势,但是到了产品落地这一步,还是需要大量的研发工程师来踏平“最后一公里”上的无数大坑小坑。没有足够的研发工程师,产品就不好用,市场上就打不赢。
所以中国一边可以和美国打互联网(从Copy to China打成了Copy from China),打电动汽车(纯电动车领域,比亚迪已经达到全球第二,如果包括插电混动,那么比亚迪已经全球第一了),另一边和欧洲打太阳能、打高铁、打传统机电产业。
很妙的是,我们会发现中国已经接过了欧洲的气候大旗。中国率先宣布了明确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中国甚至开始承诺不再承接外国火电厂建设了。这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已经独冠全球了。利用气候变化的大旗,把自己的太阳能产品推出去,反倒成了中国的战略了。而欧洲,尤其是本次俄乌冲突以后,已经大大降低了宣扬气候问题的音量。
所以,任发达国家创新能力棒、议题设置强,到了产品落地这最后一段路,被中国超车反倒成为一种常态。中国的人口规模,堆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来不曾具备的制造和研发优势。
于是发达国家往上突破的高端制造业,必须直面中国的竞争,还经常打不赢。而下面的低端制造业,也不断面对着中国低成本的侵蚀。这局面就相当危险了。
那么发达国家怎么办呢?
战斗还没有结束
于是我们就来到了最后一个部分,这也就是欧美的最后一攻一守两个策略。
进攻策略是利用贸易同盟和庞大国内市场,来逼迫中国把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
防守策略是通过种种手段遏制中国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这目前主要是针对高端芯片设计和制造。
进攻策略这块,主要是为了削弱中国制造业的实力。通过迫使中国把产业转移到发达国家或者一些被拣选的第三世界国家,使得“世界工厂”四分五裂,不再能形成合力。如此就更不可能挑战欧美的先进地位了。目前我们能看到三种不同的进攻方式。
第一种是新的国际贸易协定。这从当年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就初现端倪。在TPP中就有一个“纱线条款”,就是要求TPP的成员国向其他成员国出口的纺织品,其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有很大的比例来自于TPP成员国。这意味着,越南就不能够大量使用中国原料来生产出口到美国的成衣。
但是欧美国家目前社会不平等以及政治内耗,已经没办法再进行市场和经济上的妥协了,也就是说各个社会群体都不想割自己的肉去帮助一些本国企业出去攻城略地了。因此TPP到了临门一脚,却始终无法在美国获得批准,最后特朗普上台就彻底搞黄了TPP。
既然通过贸易协定暂时搞不定中国,第二种方式就出现了,那就是关税壁垒。特朗普挥动关税大锤,试图让中国屈服,或至少强迫中国的产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效果的,疫情前大量企业开始分散自己的供应链,开始搞“中国+1”战略。也就是在全球布局至少两个制造基地,一个在中国,另一个在中国之外。中国仍然以较好的产业环境和较低的成本占据了制造业的主要份额。
但是到最后,主要的变化是另外两个,一个是美国还是脱离不了中国制造,大部分产品就是单纯涨了价,而不是挪到了其他国家生产。另一个是有些国家变成了中国转口贸易的中转地。我们在(上)篇中讲过的越南的超高外贸依存度,就是这么来的。于是我们可以考到一些非常好笑的事情,比如说,美国极少进口中国的太阳能设备,大部分都是从东南亚进口的。结果美国政府说要投资太阳能发电场,新闻一出,中国太阳能发电相关的股票纷纷大涨。其原因不问可知。
关税战打了这么久,并没有显露出应有的效果。反而是美国人民给美国政府交了不少关税钱,导致生活成本升高了,也间接推高了美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很显然,用关税来打进攻战,也是伤敌一千、自损一千。
所以我们看到了第三种进攻手段,就是打人权牌。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新疆问题就是一个典型。欧美真的不知道新疆是什么情况吗?当然不是。你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他们就是要硬打这张牌,迫使各个服装鞋帽公司不再使用新疆的棉花,从而遏制中国的纺织和制衣业。老实讲,这张牌的效果起码比前两种手段强,大部分欧美相关公司都不得不跟进了。所以我们能看到最近欧洲又开始搞了一些法案来谴责中国。
但这种进攻手段大体建立在欧美相关的中下游产业仍然具有巨大的优势的前提下(而且原料并不主要来自中国)。能这么搞的领域并不多。随着中国的营销和设计能力的上升,中下游企业的竞争会愈发的激烈。
从防御战的角度说,欧美的目标就是阻止中国的产业升级。其实现在真正没有被中国攻克的(而且中国有很大兴趣攻克的)领域并没有那么多。其中真正具有巨大市场空间的,基本就只有芯片了。所以最近几年围绕着芯片产业,产生了大量的博弈。比如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EUV光刻机,防止中国获得高端芯片制造能力;阻止中国唯一具有极强商业竞争力的高端芯片设计厂商获得芯片制造服务;用芯片法案迫使/诱使全球芯片厂商在美国投资芯片制造业,同时禁止他们在中国投资。最近美国还进一步在芯片设计软件(EDA)方面继续加码,要遏制中国的高端芯片设计能力。
目前而言,这确实是很有效。海思被有效遏制住了。7nm制造能力遥遥无期。甚至是14、28nm能力也在美国射程之内,一堆企业瑟瑟发抖。这可以说是中国产业界面临的最大考验。这块就看中国相关的生产设备研发能有多快了。但总体来说,这也是中国产业界目前能看到的最后一道关卡了。
其他存在被制裁风险的领域,还有大型客机和高端机床。不过大型客机在短期内并不太可能出口,尤其是出口到欧美国家,一旦制裁中国相关产业,几乎可以肯定会在短短几年后就让欧美客机无缘中国市场。所以欧美目前似乎对制裁这一产业的兴趣暂时不大。未来随着这一产业发展,不排除也会受到美国的制裁。
高端机床这块,其实全球销量并不算高。而且中国也不是没有能力研发,只是投入产出比太差,所以这几年在这块的进展比较慢。而且短期内缺一些高端机床,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也不大。制裁的结果,恐怕是不但不能遏制中国经济发展,还要赔上自己的高端机床产业。
所以总体来说,芯片业就是中国最后一道关卡了。打通了这道关卡,后续中国的竞争起码就很难被人掐脖子掐得这么难受。但是以上这些招数,也绝不会是欧美国家最后的努力。我估计,随着各国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还会有更强硬的措施出来,所以斗争还会持续下去。
因此,中国并没有坐稳世界工厂的位置。为了更强的产业,为了更好的产业岗位,为了更高的人均收入,我们还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抗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