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天通 卫星通信消费化全速前进
天启+天通 卫星通信消费化全速前进
文 | 杨艳
Mate60 Pro手机的问世,让卫星通信第一次直接进入了消费市场。作为天通一号运营商的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以下简称“电信卫星”)最近有更大举措。根据11月10日中国电信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论坛上的消息,电信卫星携手众多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卫星即服务(S+)’携手推进计划”,进一步扩大卫星通信消费市场,引入更多星座资源,并且引入更多移动终端制造商,不但要让手机直连卫星率先在中国取得市场成功,还要向手机、汽车等更多消费领域提供全球直连卫星服务。
中国电信也提出为经济服务的理念,倡导产业各方打破壁垒,共商合作,整合多方的卫星资源能力,建立综合运营支撑体系,实现多元化的网络无感接入,加快推动业务融合、用户融合、终端融合、云网融合、全系统融合。
多年来,卫星通信界一直在讨论高低轨星座协同服务问题。天通卫星解决了高轨,而本次电信卫星邀请加入计划、解决低轨通信服务的,是国内首个民营移动通信星座、首个低轨窄带卫星通信星座——天启星座。在产品发布环节,电信卫星宣布将与国电高科开展深度合作,在电信卫星可以直接办理天启星座相关基础电信业务。
天启星座自从启动建设并投入使用以来,在物联网、应急通信等领域发挥了显著作用,体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目前,天启星座已经在多方面取得广泛应用,得到农户、工商企业和金融保险企业的一致好评,认为天启星座及其服务,是中国经济发展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但是到目前为止,市场上销售的天启星座终端大都是行业类工业级专用产品,消费类大众产品刚刚起步。Mate60 Pro手机取得的成功,证明中国工程科研界可以在普通手机上实现直连卫星。既然普通手机能够和距离地面35800千米的静止轨道通信,那么和距离地球只有900千米的天启星座实现通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目前,国际通信行业同样掀起了手机直连卫星的风潮,马斯克的星链星座也将在下一代和手机直接连通。虽然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尚有困难,但是话音、短信、低速数据服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同于铱星的L频段、天通的S频段,天启星座采用UHF频段,在终端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以及信号绕射能力等方面拥有先发优势。
目前,天启星座不但已经实现了广泛的物联网应用,还实现了ToC类产品的应急应用。在2023年夏天的北京洪水中,救援队员手持天启个人救援终端,提高了救援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在海上应急领域,天启星座与山东生态合作伙伴合作,实现终端与智能救生衣的集成。针对日本核污水排放可能引发的风险,天启星座还与深圳生态伙伴开发了个人手持核辐射检测终端。另外,天启生态伙伴平安银行也已经开发出小型化个人应急报警终端。
左侧:天启个人救援终端应用于2023北京洪水搜救及天启+AIS救生衣终端
右上:天启与平安银行合作的小型化个人应急报警终端
右下:天启个人手持核辐射检测终端
不过,上述终端都是以专用终端的形式存在的。对使用者来说,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还存在一定的不便利性。为此,国电高科研制了新一代微型化模组天线,可以适应性改进后集成到普通手机、对讲机、充电宝、腕表、背包、头盔及其他户外穿戴设备中,这将为天启星座全面开启广泛的消费级应用迈出坚实的一步。此外,国电高科董事长吕强在论坛发言中透露,已经与国内一批手机、汽车、对讲机,以及芯片和模组供应商实现了技术集成,即将发布手机直连卫星解决方案和产品。
国电高科董事长吕强在现场展示了天启微型化模组天线
从应用层面来说,低轨星座相比高轨卫星的优势在于可实现全球覆盖、系统大容量和低时延,终端对星容易且功耗低、成本低。目前正在建设的是天启星座一代,已有21颗卫星在轨,预计将于明年6月完成全部38颗卫星发射组网,届时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准实时的数据通信和话音报文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国电高科启动了天启二代星座计划。天启二代星座由48颗卫星组成,卫星将从一代的单波束升级到多波束,容量提高4~5倍,支持实时话音功能、星间通信能力以及100k级别物联网通信功能。两年后,当二代天启星座建设完成,有关用户将享受到更大带宽、更丰富形态的卫星通信服务。
本次与电信卫星共同启动“‘卫星即服务’携手推进计划”的卫星产业链代表分别来自卫星资源侧、技术侧、终端侧、应用侧,包括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中兴通讯、魅族、上汽、广汽、紫光展锐、移远通信、华力创通、中电网络、熊猫汉达、京东、亿讯科技、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铱卫星、国电高科、达华智能等企业。未来,中国电信将与卫星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一道,不断丰富“卫星+”产品体系,天启星座的加入,也将快速加强电信卫星的包含天通一号在内的卫星产品体系的覆盖和容量等能力,让全球更多用户享受到便捷的消费级卫星通信服务。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王俊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