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的异性恋女,都对其他女生有过“性吸引”的感觉——
策划、撰文 / fufu、淼淼
插图 / Always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KY编辑部的某位直女作者有了一个新爱好:收集克里斯汀·斯图尔特(Kristen Stewart)的动图。
别说受姬圈欢迎了,我身边再自信自己刚直不弯的直女,看着这些动图时,也忍不住感叹一声:【人间扳手】真不是吹的。
当然,会让直女忍不住大喊“我可以”的姬会真的太多了,除了绝美姐姐们的动图视频综艺之外,生活中也防不胜防。比如,走在路上看见好看的女孩子忍不住就想多看两眼,看小黄片时不自觉地对女性的身体感到兴奋。
再比如,明明自认为是直女,却喜欢上闺蜜的剧情真的不要太常见——
如果你身为直女,却也有过对女生心动的瞬间,甚至因此怀疑过自己的性取向,今天内容你一定不要错过。
同是“直人”,
直女比直男多了些“弯曲自如”
其实,双性恋在女性群体中非常常见,绝大多数女性本身就不是钢铁直女。一则针对女性的研究中,在面对性刺激时,82%的参与者对两性都有性冲动,74%自认为是“异性恋”的女性对男性和女性都有强烈的性冲动(Rieger et al., 2016)。
如果你见过女孩子发在网上的照片下其他女孩子的留言,就会知道一些直女之间的夸赞绝不仅仅是“商业互吹”,而多多少少是带点“性奋”在其中的。
评论区待太久,大概会对中国互联网的姬崽浓度产生误会
曾有研究给男女被试们展示了一系列性爱影片后,观测被试们生理上的性唤醒程度。结果发现,男性的只会对与自己取向相符的性别产生反应,而女性则不论取向如何,都会对所有性别的色情内容产生性唤起(Chivers et al., 2004)。
还有研究发现,60%的异性恋女性都承认自己对其他女性产生过性吸引,50%的异性恋女性承认自己对女性产生过性幻想(Daily Mail, 2011)。
此外,这份研究中45%的异性恋女性都和女性亲吻过。
大家熟悉的P站多年以来的数据调查则显示,“女同性恋”是最受女性用户欢迎的关键词(Pornhub, 2016)。
也就是说,即便是直女,想涩涩的对象也不一定只有男性。
可能有些直女会想要反驳:
不用急,往下看——
女性之间的吸引,
也可以无关乎性
女生喜欢上女生时,当然并不一定需要有性吸引,也可以是发生了浪漫吸引。
两种吸引看似很好区分,对于女性而言却格外容易被混淆。一方面是因为,不论是性吸引还是浪漫吸引,都会让我们产生身体上亲近对方的渴望。同时,由于女性并不总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生理性唤起,有时难以意识到自己性吸引的存在,或者误将性吸引当作浪漫吸引。
那么,二者的区别究竟在哪呢?
性吸引,是由生理性的性冲动驱使的渴望。当性吸引发生时,让我们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的往往是对方的外在。此时,对方可能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不过我们的幻想很少关注对方的人格和内在。
而浪漫吸引则是由情感驱使的渴望。当浪漫吸引发生时,我们的兴奋和愉悦感来自于完整而深刻地看见对方。我们会渴望与对方建立情感联结,每多了解对方一些,都会在给我们带来满足感的同时,更想要靠近ta。
若是根据浪漫吸引与性吸引来画我们的吸引力象限,人们的吸引倾向大致会落在这四个区间中:
如上述所说,当浪漫吸引独立于性吸引发生时,不少女性可能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对其他女性的浪漫吸引。
比如,有这样一种女性友谊,在与她的关系中,我们会感到自己与对方建立的不只是情感联结,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渴望。我们喜欢和欣赏着她,不仅强烈地渴望着与她相处的时间,想要与她亲近拥抱,且其中并没有任何性的意味。她是闺蜜,但更是灵魂伴侣。我们希望她拥有一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只因为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着她的存在。
这种强烈的情感渴望,其实便是不包含任何性渴望的,纯粹的浪漫吸引。这样的吸引在异性恋女性的友谊中其实并不算少见,只不过我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感情已经不同于普通的友情。或许用“浪漫友谊”来形容这样的关系才更为准确。
同时,这些吸引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中,都可能让我们在上述的坐标轴中移动位置(Diamond et al., 2020)。
比如,日常生活中“不沾女色”的直女,上网冲浪和在P站学习时却可能格外热衷女性身体;一些女性可能直到中年以后,才发现自己爱上了同性(NPR, 2010)。
为什么女性之间“姬会”更多?
虽然男性女性同样可能在某一阶段发现自己不太“直”,从研究来看,女性的性取向相对男性确实更为灵活(Chivers et al., 2004; Diamond et al., 2017)。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男性比女性在性取向上天生更“死板”。男女在性取向灵活程度上的区别,很有可能来自于社会对待二者的“双标”。
一方面,社会对男性的同性行为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排斥,认为其有损男性气质;另一方面,对于女性的同性行为则更多地是一种忽略和“看不见”,认为女性之间亲密一点很平常,而很少将女性间的互相吸引联系到爱情上(Faderman, 1991)。
比如,对待女生与女生之间的喜欢,存在一种挺普遍的视而不见——
尽管这种视而不见源于对女性间感情的贬低和轻视,却也变相地让女性间的同性情感拥有了更灵活发展的空间(Faderman, 1991)。(回复“浪漫友谊”到公众号后台,了解女性之间难以定义的爱意。)
相比之下,同性亲密行为更容易遭受排斥的男性,则往往倾向于在同性关系中表现出更明晰的边界。比如,女性好友之间手挽手上街、睡在一张床上、时不时对着彼此撒撒娇等行为,在直男之间并不常见。
(当然,不排除有直男也想和自己的好兄弟手挽手撒撒娇。)
社会对于女性同性关系的相对包容,给予了女性在同性关系的体验中更多的自由。
值得强调的是,性取向灵活这件事,并不等于女性更容易改变自己的性取向,也不等于女性都是双性恋。
悉尼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参与者们阅读了有关性取向的材料后,认为自己并不是100%异性恋的参与者比实验开始前增加了四倍多(Morandini et al., 2021)。
比起认为通过阅读文章就能改变人们的性取向,这项结果更合理的解读大概是:很多人对于自我性取向的认知往往是不加思索的“默认设置”。随着对性取向了解的加深,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始重新思索这些“默认设置”,并发掘不受其限制的自我。这也是KY鼓励大家用一种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性取向的初衷。
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用“掰弯”来形容我们性取向的灵活性。不过,如果在女性性取向的话题上稍微较真一些,更严谨的说法不是被“掰弯”,而是一些女性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自己对同性的爱意。
(读到这里的你,一定在重新思考许多关于性取向的问题。欢迎来看看KY测评出品的【性取向测试】:我们会分别测量你对男性和女性的“情感吸引程度”和“性吸引程度”,以便发掘关于你性取向的秘密。另外,这个测评也会测测你的“性取向流动性”是高还是低(不管是“直”还是“弯”,可能都不是一辈子不变的哦)。感兴趣就快来看看吧~)
👇长按下图,进入测评👇
不少人(不止女性)在探索自身性取向的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另一个困境是,当性取向作为我们个人身份认知的一部分时,对于自身性取向的认知的深入,很有可能是一段让我们的内心五味杂陈的过程。
探索性取向的过程中,很可能夹杂着好奇、诧异、不安、甚至意味着面临“背叛”原先身份的罪恶感,和来自外界的评判。
但其实,性取向这一概念的建构,本就是为了让每个人充分了解完整的自己,而不是为了限制我们的爱与吸引。如果给自己的身份下一个定义太过艰难,那便不用急着思索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标签。
毕竟我们在人世间的热爱与悸动,本就先于一切概念而存在。
今日互动:你有没有哪个瞬间怀疑过自己的性取向?快来分享一下你的经历~
点点「在看」,接纳一切美好的悸动~
References: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