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期平均2年的高危职业,CTO在数字原生时代迎来蜕变
在当今数字化转型成为商业主旋律的时代,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逐渐占据了商业舞台的中央—— 那就是“数字原生”。在技术语境下,数字原生是“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这一概念朝企业层面的泛化与延伸。这一演变趋势,也对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组织中的技术高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原生企业(Digital Native Enterprise)
2001 年,美国教育领域作家马克·普伦斯基在其《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的文章中,率先注意到数字技术对个人的影响和塑造,并将出生并成长于数字化环境中的人称为“数字化原住民”(Digital Natives)。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不难感受到数字化技术对现实世界的渗透和影响,疫情更是像催化剂一样加速了数字化产业的发展。过去几年里,云计算、边缘计算、5G 通信、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先是从各自领域获得突破,进而又交织融合,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由数字化基础设施所构筑的时代。数字技术已经从过去的辅助性的、边缘化的存在,逐渐成为主流和背景一样的存在。
个体之外,数字化技术和基础设施也在重构和催生着全新的组织。
在组织层面,数字原生指的是先进数字技术能力和企业经营架构融合的思想方法的集合。它是通过互联网、云原生、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实现“分布式、高敏捷、可再生”的技术架构和组织架构的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强调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来优化和改进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使之更加高效、灵活和可持续。目标是通过数字化转型,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掌握和应用新的数字技术,还需要调整和优化其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技术带来的优势。
对应于数字原生理念,数字原生企业指的是基于“云原生”为代表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进行运营、管理、创新和发展的企业。此类企业的核心特征是构建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业务架构和组织架构,并以此更新其商业模式和决策机制,具有高速成长、敏感响应、快速迭代的发展特点。
不同于“数字原住民”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特定年代之后出生的人群),数字原生企业是动态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先生指出,数字原生除了是空间层面的延伸,即从人到组织;还是时间层面的延伸,即不仅包括新世纪诞生的企业,也包括那些诞生于上世纪,但是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且具有鲜明数字原生特点的企业。
根据IDC的描述,数字原生企业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
云原生,以数据作为企业成长的DNA;
规模化与创新,拥有精通技术的开发人员和数据科学家团队;
技术驱动优势,以技术作为竞争和盈利的关键;
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获得投资关注,风险投资和基金等机构的青睐为此类企业的高增长提供了资金保障。
从云原生到数字原生
某种程度上,数字原生可视作是基于云原生概念的一次迭代。
云原生概念最早由Pivotal公司的技术产品经理 Matt Stine在 2015 年提出。同一年,Linux 基金会成立了一个名为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的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的初衷可以简单归结为两点:
推动云原生计算可持续发展。
帮助云原生技术开发人员快速构建出色的产品。
起初, CNCF 对云原生的定义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应用容器化(Software stack to be Containerized)
面向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oriented)
应用支持容器的编排调度(Dynamically Orchestrated)
2018 年,随着社会对云原生理念的广泛认可和云原生生态的不断扩大,还有 CNCF 项目和会员的大量增加,起初的定义已经不再适用,因此 CNCF 对云原生进行了重新定位。
2018 年 6 月,CNCF 正式对外公布了更新之后的云原生的定义 :云原生技术有利于各组织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云原生的代表技术包括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 API。这些技术能够构建容错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结合可靠的自动化手段,云原生技术使工程师能够轻松地对系统作出频繁和可预测的重大变更。
云原生是个纯技术概念,是企业借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工具和阶梯。但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技术和基础设施层面的问题,还需要攻克流程创新、业务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一系列难关。只有同时拥有数字优先的方法论和技术驱动的运营模式的企业,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原生企业。
从“电力原生”到“数字原生”
在《数字原生企业及其平台演进优势》一文中,两位作者提到,如果以百年为时间尺度来看,我们当下正经历着从“电力原生”迈向“数字原生”的转折点。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其著作《智能革命》一书中也有过类似的提法。他认为,电气革命与智能革命存在“基础质料”意义上的类似。这种相似主要体现在,数字资源和电力资源一样,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和统一布局,是一种能够无限流动的普适能源,是一种用户可以随时接入的基础资源。
由此看来,数字原生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数字化资源也会像电力资源一样成为一种“流化”资源,由专门的供应商负责生产并提供,而其他企业仅需要通过类似插座那样的终端接口,就可以获取到。
“电+产业”曾经颠覆了无数的传统行业,“数字+产业”正在引发新一轮颠覆。
目前,基于“端-边-管-云-智”的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已经显露雏形,一些科技企业已经着手打造与电力系统类似的数字原生系统。比如阿里云在2020 年就提出了“云+数字原生操作系统”的概念,易捷行云EasyStack也在 2022 年推出了数字原生引擎 EOS。
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电力系统已经像空气和水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电力向产业和社会渗透的过程,也曾经历了重重困难。
早期的电力系统极为复杂,除了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差异外,还存在电压差异、可靠性差异、接口差异、价格差异等问题。
这就使得在当时和不同电力公司打交道成为了一个技术活。对于当时的公司高管而言,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力公司和电力方案,头疼程度不亚于今天的企业高管选择数字化服务商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为了让电力这一“新型”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当时很多企业都设置了一个新职位——首席电力官,他们的职责是发掘各种电气产品究竟能给自己的公司带来哪些方面的价值。除了对作为能源的电力保持关注外,他们还要对电子产品的发展和创新保持敏感。
这一岗位职能,与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兴起后诞生的一个岗位极为相似,这个岗位就是首席技术官(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老派”CTO的职责
首席技术官是负责管理公司整体技术运营的高级管理者。
这一职位的雏形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当时的美国认为自己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优势正在减弱,为了应对这一形势,一些美国大型企业创建了独立的技术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的人员只需要专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而无须承受日常办公内容的负担。相应的,也就有一个负责监督所有技术设施和研究成果的岗位。只是初期它们的称呼不尽相同,有些公司叫实验室主任,有些企业叫技术主管。
上世纪 80 年代,随着 IT 产业的兴起和发展,CTO 作为企业技术层面的最高管理者的岗位被正式提出。
自其诞生至今,CTO就是公认的在 C 级管理者中职责最不明确的岗位之一。这一岗位的职责,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且不限于行业方向、产品类型、业务模式、公司规模等。
在传统的 IT 企业中,CTO 在能力上往往是组织内部当之无愧的技术权威,在职能上则主要负责处理物理层面基础设施相关的问题。
在常规的职责描述中,CTO 的职责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维护和监督组织的技术架构和技术基础设施;
优化组织内部的软件、硬件、技术人员和技术支出等相关资源;
管理和监督新技术研发相关的工作;
实施公司的技术路线图和技术战略;
了解目标市场,协助新项目交付;
对技术标准和法规政策的更新保持关注;
识别业务相关的技术机会和风险。
CTO 的新定位
随着数字技术对商业世界影响力的日益加强,CTO 的角色和定位也在急剧变化着。
过去,技术只是组织构成的一部分,是若干支撑要素中的一种。但是在数字原生时代,数字化已经成为了企业生存的基础环境,作为技术负责人的 CTO 的重要性,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CTO 角色的变化,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推动。
首先,对于技术型企业而言,业务与技术创新的交织日益深化,技术创新对业务的影响越来越高。其次,数字化相关的投资,正在从传统的 IT 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向云服务和解决方案转变。最后,组织正在转向更加灵活、以产品为中心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交付。
今年 9 月份,在由VCCircle主办的“ The Pitch”活动上,两位企业 CTO 和一位风险投资人一致认为,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云原生企业的增多,CTO 的角色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Wakefit的CTO Yash Dayal表示,数字原生企业与传统的实体企业有着非常不同的工作方式,双方的商业护城河也存在很大差异。数字原生企业往往已经克服了很多传统公司面临的障碍,因而能够为其客户构建独特的体验。
Games 24X7的CTO Rajat Bansal提到,CTO 的角色,已经从独立工作逐渐演变为 CXO 群体中的领头人之一。数字原生时代的 CTO 不能只关注产品本身或者技术举措,而是要将技术与业务需求相匹配,要以为利益相关者传达企业试图通过技术解决的问题为己任。
风险投资公司PeerCapital的合伙人Prabhakar从投资者的角度提到,在种子轮投资中,他们越来越关注那些具备长期主义精神的技术型企业。
事实上,早在2017 年的时候,罗盛咨询(Russell Reynolds)就出具过一份名为《首席技术官思维》的报告。其中提到,CTO 的角色演变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
上述报告提到,尽管 CTO 的角色范围和演变速度因行业、公司规模和文化等因素而异,但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扩展CTO 的领导责任,因为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数据分析能力及对相关客户体验的认识,都以数字技术能力为前提。
一个最大的变化是,CTO 正在从过去的跟随者和执行者,变成推动者和开拓者。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变革时代,CTO 们不仅要有广泛且坚实的技术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足够的战略和商业眼光,在组织内部挑战错误决策,翻译和推动更有技术价值的决策。
罗盛咨询一位名叫Tristan Jervis的管理人员说道:“(数字时代)CTO 是公司内部最具前瞻性的角色之一,在执行委员会中,CTO 负责利用技术来增强公司的产品,提供尖端的数字化能力和云资源,设计并创建新的平台和应用程序以满足客户需求。”
Gartner的首席分析师Samantha Searle也提到,CTO 是最复杂和多样化的高管角色之一,除了日常的基础设施运营之外,技术创新业务驱动也成为了CTO 职责中很重要的部分。
CTO 的新挑战
职责变化之外,随着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变化,CTO 也面临着一些全新的挑战:
网络安全与风险控制
随着我们对数字化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增加,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趋重要。CTO 的一大职责就是采取强有力的网络安全措施,制定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减少风险并确保能够快速处理紧急情况。
数绿融合的意识
在环保成为全球化大背景的时代,CTO 在制定技术决策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可持续性问题。数字化必须与绿色相融合,甚至要成为绿色化的核心驱动。无论是通过使用节能数据中心、环保产品设计还是采购亲环境材料,可持续性都将成为 CTO 的主要责任之一。
技术道德问题
在数字原生时代,CTO 肩上的道德责任也在日益加重。他们必须应对涉及数据隐私、人工智能偏见和负责任的尖端技术等复杂的道德难题。只有有效权衡并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维系公众对组织的信任。
写在最后
随着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的持续交融,数字原生将会是所有企业的最终归宿。对于所有企业而言,数字化都是一个持续演变的动态过程。所以,每一家企业都必须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数字化战略,即一份关于如何应用数字化技术和工具来增强业务流程的路线图。
这就对以CTO为代表的企业技术高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数字原生时代,CTO不仅仅是技术专家,更是战略推动者,是组织内部最具前瞻性的角色之一。他们需要在技术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有效地应对新的挑战,以确保组织在数字化转型中保持竞争力。在新的航程中,他们不再是盲目听命的水手,而是引领企业穿越技术与业务的未知领域的关键决策者。
参考文献:
《数字原生企业及其平台演进优势》来源:万为瞻卓资深咨询:
《数字原生企业的崛起》来源:哈佛商业评论案例研究
《数字原生企业——未来数字经济的命脉》来源:IDC 官网
《何宝宏:数字化转型的终点是数字原生》来源:新华网
《智能革命: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革》作者:李彦宏
《What is a CTO or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来源:CyberTalk.org
《Evolving role of CTOs in digital native companies》来源:Techcircle
《CTO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来源:DevSkiller
《Evolution of the CTO》来源:Financier Worldwide Magazine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CTO)》来源:TechTarget
文章精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