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呐喊”,能阻挡以色列的屠刀么?
最近两天,中东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阿拉伯世界57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团结起来,向美国和以色列发出了“团结一致”的谴责和警告。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用“准备坚定对抗全世界”作为回应。以色列领导人的表态一方面体现了“一贯的强硬”,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他们认识到自己从国际舆论的领导者,影响者,变成了“世界公敌”。
为什么说阿拉伯世界57个国家的“团结呐喊”是历史性的?因为很难想象伊朗,土耳其,叙利亚会和沙特,阿联酋,也门等逊尼派国家同一个会场,发出同一个声音。
11月11日,沙特在首都利雅得举行了“阿拉伯-伊斯兰联合峰会”,实际上这是“阿拉伯联盟峰会”的参会国和“伊斯兰合作组织峰会”的参会国提出,他们愿意“两个峰会一起开”,体现阿拉伯世界的“团结一致”。
这场峰会的第一个关注点,是“实现了伊朗总统莱西的历史访问和参会”。
沙特与伊朗曾经断交多年,伊朗领导的什叶派之弧与沙特领导的逊尼派国家联盟一直在进行“代理人战争”,两股势力是千百年世仇,不死不休。
可是这次伊朗总统到访沙特,参加沙特召开的“阿拉伯-伊斯兰联合峰会”,气氛友好异常,一切水到渠成。
这背后当然是今年三月,我国历史性促成伊朗和沙特和解的功劳。
在过去几个月,伊朗和沙特宣布恢复邦交,互相重开大使馆,阿拉伯联盟时隔八年重新接纳叙利亚回归,这些“和解”进程的下一步,当然就是“两国领导人互访会谈”。
在这次“阿拉伯-伊斯兰联合峰会”的集体大合照上,沙特王储萨拉曼代表东道主,站在中央,他周边的“各国站位”就非常考究。
在沙特王储的左手边,三个国家领导人依次是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伊朗总统莱西。
沙特王储的右手边,三个国家领导人依次是约旦国王阿普杜拉二世,埃及总统塞西,以及叙利亚总统阿萨德。
这几个国家中,巴勒斯坦很显然是“最弱”,以往很难站在如此核心地位的一个。
可是这次的特殊站位证明了“57个阿拉伯国家的峰会”,核心议题就是给巴勒斯坦站台的。
右手边的土耳其和伊朗,分别是地区另外两个地缘和军事强国。
左手边的三个国家,则是与以色列接壤,形成合围的三大邻国。
这场峰会无论是什叶派国家还是逊尼派国家,无论是“民主选举”国家,还是世袭王权国家,都对以色列,美国,以及国际社会发出“团结而一致”的声音,这场外交盛会进一步巩固了沙特在中东的“盟主”地位,萨勒曼王储的威望也得以提升。
这次峰会的第二个关注点,是“各国表态”与联合声明。
虽然这场峰会是57个国家对以色列和美国的“一致声讨”,共同谴责,但是不同国家的“谴责力度”还是不同的。
这其中,巴勒斯坦和沙特,都谴责了以色列的侵略暴行,并且绝不接受以色列将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割裂的“任何图谋”。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则是在其他国家谴责以色列侵略,谴责美国纵容包庇的基础上,痛骂整个西方“双重标准”,无视巴勒斯坦人民遭遇的屠杀和种族灭绝暴行。
所有国家中,言辞最激烈,对美国和以色列最强硬的还是伊朗总统莱西。莱西总统公开明确支持哈马斯,他说:“除了抵抗以色列,别无他法。我们亲吻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抵抗。”
57国联合峰会最后发布了“联合声明”,这是对美国,以色列,以及国际社会的“团结怒吼”。
联合声明第一条,集体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等地发动的袭击,强调巴勒斯坦问题在阿拉伯世界的“核心地位”。
第二条,集体谴责以色列犯下的严重战争罪行,并且敦促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罪行进行调查和审判。
第三条,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做出果断和具有约束力的决定;呼吁世界各国停止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
第四条,支持埃及立即开展对巴勒斯坦和加沙地带的救助和援助。
第五条,支持建立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的金融网络,提供财政捐助以及金融、经济和人道主义支持。
这次声明包含对美国和以色列的谴责,对联合国安理会的呼吁,也抱恨对巴勒斯坦援助的“具体措施”,比较全面。
这次峰会的第三个关注点,是“团结呐喊”能否阻止以色列的屠刀呢?
结论是悲观的,57个国家的“团结意志”,会让美国和以色列震撼,紧急分析研判“中东局势变化”,但对于准备“对抗全世界”的以色列政府来说,早有对抗“57个阿拉伯国家谴责”的心理准备。
这次57国联合声明,虽然团结,但是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最直接武器依旧是“强烈谴责”,既没有武装斗争,也没有达成集体共识的“经济斗争”。
阿拉伯国家对国际社会也发出“强烈呼吁”,期待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刑事法庭发挥更大作用。
可是美国在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几乎等同于以色列的一票否决权,过去一个多月的安理会博弈证明了,美国不仅不会同意通过“果断和具有约束力”的决议,甚至连对以色列动武进行语言批判的决议都无法通过。
至于国际刑事法院,他们敢于判处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战争罪”,可是在巴以冲突中,一定是装聋作哑的。
如果最后国际刑事法院调查加沙,得出的结论更可能是“哈马斯的战争罪行,以色列的自卫还击”,最多追加一句“以色列自卫还击过度”。
以色列的地理位置是西方靠海,北方是黎巴嫩,东方是叙利亚和约旦,南方是埃及。
因此以色列的四个邻国是“有基础发动联军”对以色列作战的。
可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战败后,曾经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旗手埃及最先“改弦易辙”,不仅被美国操纵,而且和以色列率先建交。
约旦和埃及两国,不仅不会对以色列出兵,甚至还不如南美国家激烈,都还没有和以色列宣布断交。
叙利亚至今还在美国入侵与内战持续状态,黎巴嫩单独也不可能对抗以色列,因此“四国联军”组织不起来。
现阶段,对以色列表态最强硬,不惜军事威胁的是伊朗和土耳其,可是两国都和以色列不接壤,与以色列开战,就需要相邻四国“放开国境,同意借道”,而且需要沙特协调多个逊尼派国家同意借道,还包括被美国入侵二十年,如今“政府分崩离析”的伊拉克,也要与美国翻脸,同意借道。
要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出现“阿拉伯联军围攻以色列”的局面,很显然,现阶段不具备这样的外部土壤。
在“军事围攻”现阶段不可能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分析阿拉伯国家最大的“杀手锏”,是中东国家利用“石油武器”,对美国和欧洲进行经济制裁,从而逼迫美国和欧洲|“背弃”以色列,从而让以色列在孤立无援下停战。
在这次峰会上,伊朗总统莱西就明确提出要对美欧发动“石油与经济制裁”,可是“团结的阿拉伯国家”中,在对欧美“经济石油”战倡议上,就有阿联酋,巴林等三国明确反对。
阿联酋在国际社会被视为“沙特的二弟”,一些沙特不便于公开表明的立场,国际社会就会看阿联酋的表态,来推测沙特的意志。
由此推测,沙特现阶段还没有对西方发起石油与经济反制的决心。
所以我们看到,现阶段阿拉伯57个国家仅仅是“团结怒吼”,并不是“团结出兵”,也不是“团结经济制裁”,所以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阻力会非常有限。
阿拉伯世界57个国家历史性的“团结怒吼”阻挡不了以色列的战争继续,那么是不是代表他们只是“无能的嘴炮”,没有任何意义呢?
并非如此,在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强国的几十年,美国的中东政策是在中东拉偏架,制造矛盾冲突,让各国不仅无法形成联军,而且彼此“攻伐”。
所以过去的阿拉伯世界,既不“团结”,也无法军事合作。
今天的阿拉伯世界虽然依然无法组建联军,但至少实现了第一步“集体团结”。
阿拉伯世界的团结,一方面是靠中国的一心为公,和平斡旋,一方面则是靠美国的霸凌挑拨,狂拉偏架。
今天的中东57国,能发出“团结的怒吼”,就是为明天的“团结出兵”打下坚实基础。
只要美国和以色列继续疯狂作死,这“57国联盟”与东方新秩序的抱团融合就会更加紧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