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豹5:智能化和舒适性,是“新能源越野”的刚需吗?
智能化和舒适性,似乎都没戳中越野玩家的嗨点。
作者 | 虞超
编辑 | 李雨晨
在距离F品牌被正式命名为“方程豹”还不足半年,就发布了旗下的首款车型——豹5。这是方程豹品牌中首个搭载比亚迪“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的量产车型,其以电为主的技术架构,使越野性能、城市体验和经济出行之间得到了平衡。同时,豹5也成为继仰望U8之后,比亚迪在新能源越野品类中的又一处战力布局。
不同于仰望U8的豪华定位,豹5诞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燃油越野车在舒适性、智能化和节能环保等维度存在的短板,同时也可以看做是比亚迪希望以自身的行业认知,来定义“新能源越野”。也正因于此,豹5在动力、底盘、智能化等方面,都给得很足:
纵置EHS电混系统、越野专用后驱电总成加上1.5T高功率发动机,综合性能堪比5.0T燃油发动机。结合高效电四驱系统,可以识别地面附着力的变化进行动力分配,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地形。
DMO平台则在油耗和性能之间进行了较好的平衡,豹5综合亏电油耗为百公里7.8L,综合续航里程也达到了1200km,经济性很高。
另外,豹5具备“豹式掉头模式”,类似于用圆规在纸上画圆:转弯方向外侧的后轮全程不动,就像圆规的针尖;而两个前轮在转弯中保持正向旋转,靠近转弯方向内侧的后轮反向旋转,这种方式让豹5实现了3.4米的最小转弯半径。
而对于越野车玩家来说,差速锁才是一辆越野车的关键,它关系到车辆在遇到较为恶劣的路况时,能否顺利脱困。豹5配置了三把智能差速锁,分别是前桥差速锁、中央差速锁、后桥差速锁,相比传统机械锁,可以更快的识别轮速差,智能分配前后轴扭矩。
在安全性方面,豹5采用了大量的高强度钢,并使用了双重传力路径,增加车身强度的同时,减轻正、侧碰入侵量,座舱内部也配置了11个安全气囊。
电池安全是新能源车型的重中之重,豹5的刀片电池,采用环抱式双重防护系统,电池内部加入了两层复合材料、两层高强钢以及一层发泡缓冲吸能层,结合贯穿式底部防护,拥有1200焦耳的抗冲击能力。
此外,车身配备了24个传感器,具备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涵盖多角度的预警提醒、自动紧急制动、盲区检测等覆盖驾驶全场景等二十多项主动安全功能。
针对户外场景,豹5的一大亮点是6KW的对外放电功能,可以满足野营的用电需求,同时还能车对车放电,让新能源车也具备了一定的道路援助能力。
除此之外,豹5还提出了“打造越野车舒适感”的理念,在座舱内使用了Nappa真皮座椅,6nm制程的座舱芯片、语音交互系统和五联屏、帝瓦雷音响,冷暖冰箱、主动香氛和氛围灯等配置,把轿车和SUV上的智能座舱,搬到了越野车上。
一辆新能源车,重中之重应该是电池。虽然豹5使用了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并且有多重保护,但包裹得越多,就意味着电池越厚,即便是云辇版,离地间隙也只有310mm,非云辇版本更是底至220mm。在越野场景下,油车尚且会有刮底盘的隐患,就更不用说电车了。只不过电车底盘受损,后果会相当严重。
另外,越野玩家比较热衷于改车,虽然新能源越野车给得很足,比如可以通过线控技术抬升底盘,增加不同地面的适应性、通过性与舒适感,但越野玩家往往会选择换悬挂系统和轮胎。可新能源越野车是否支持DIY还有待观察,如果用户强行DIY,系统兼容性,保修等方面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所以,豹5的目标用户,或许需要的是一款能应对恶劣路况的车,偶尔可以去一些普通SUV到不了的地方,但大多数情况下,这辆车需要满足城市通勤和家庭用车的所有功能。
可假如是这样,豹5相比于那些具备高阶智驾能力,而且座舱功能更全面的车型,又不具备优势了。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广大业者与作者交流讨论。作者长期关注比亚迪相关话题,对比亚迪有了解的业者,欢迎添加作者微信:LeonYu87,加入“比亚迪交流群”共同探讨。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纷争愈演愈烈,许多原本小众、细分的领域都逐渐开始演变成新能源势力的“战场”,一如MPV和越野车。而从比亚迪的产品布局来看,在新能源越野赛道的商业嗅觉确实比其他友商要更为敏锐一些,高端品牌有仰望,主流价格段则有方程豹,并且除了本次发布的豹5,后续还有豹8和豹3,而其他友商在这一赛道则鲜有涉足,目前只有猛士917、悍马EV SUV等车型。
总的来说,豹5依旧是一款给得很足,几乎没有短板的越野车,同时也可以视为比亚迪对于新能源越野这个细分品类的探索。它所针对的用户群体或许也有着自己的个性需求,并且与硬核越野玩家有着一定的区隔。而鉴于目前这一赛道的玩家并不多,因此只要足够优秀,就能获得这个品类的定义权,成为实至名归的“话事人”。
超10000个评测点,理想汽车为什么要做「细节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