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点已过
风大浪高,点击下面卡片,关注防迷路
三大里边只有丰田尚好,在华前十个月销售155万辆,同比下降3.6%。然而这也是回光返照。
根据一汽丰田给经销商传递的信息,为了缓解已经被库存车、超高资金占用和缓慢的销售进度逼到绝路的经销商的压力,丰田已经开始下调生产计划,日系车在华的败退,似乎已经是大势所趋。仔细想想,在已经卷出天际的国内汽车市场,电动化没有优势、智能驾驶也没有优势的日本车企,似乎被卷出市场中心,也是理所应当。毕竟再省油的日系车,能比纯电车的每公里电费低吗?德系车也许还能靠着宝马奔驰保时捷的高端品牌做逐鹿之争,日系车靠什么?疯狂降价销量还跌了20%的雷克萨斯吗?
本来跟着美国人最起劲的搞“芯片包围网”的日本,突然发现,不用什么包围网了,自己已经被洗出局了。
最喜欢拆机的日本人,突然发现,华为Mate60的供应商里,最受伤的竟然是自己。
根据拆机的结果,华为从Mate40,到Mate 60,中国自产部件,从29%,上升到47%(考虑到不明产地的部分大概率也是国产,自产比例大概超过了60%),韩国基本不变,从31%上升到36%,美国从3%变到2%,而日本零部件则从19%,变到了1%,成为最受伤的一家。实际上远不止华为,图像传感器作为日本人在半导体工业上不多的几个制高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所抛弃。比如小米十四上用的豪威的OV50H芯片组表现非常亮眼,品牌方十分满意,不但多家国产手机厂商决定采用豪威芯片全家桶,甚至连最近“遥遥领先”的华为问界M7汽车也使用了豪威的CMOS芯片。后续高端版OV50K据说数据已经超过了索尼主力CMOS芯片IMX989。导致索尼索尼还算是有实力,在国产化浪潮面前,韩国海力士直接准备退出图像传感器市场
商战就是这样,老大和老二打架,倒霉的往往就是老三,中美科技战贸易战打了一圈下来,最受伤的果然是日本。再加上这个老三还总爱凑热闹刷存在,也的确有点活该。
如果汽车和半导体这些科技产品还有技术和周期性影响,那么资生堂这类消费品在华业务的大衰退,则引出了更严峻的问题。11月13日资生堂股价急跌,比上周末下跌700日元(14%),一日之内市值蒸发2800亿日元,触发跌停。从六月开始资生堂股价一路跳水,已经跌去了40%。股价突然直线跳水的原因,在于其2023财年合并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47%,而这个利润下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七到九月在华销售快速下跌,降低了超过两成。根据资生堂的报告,由于无法充分利用中国当地“网红”开展营销活动等,7~9月中国市场的线上销售额同比减少2成以上。免税商品销售也受到影响,7~9月同比减少1成以上。当然“乐观”的日本人认为这可能只是短暂现象。资生堂的社长藤原宪太郎表示:“销售下降主要由于福岛核污水的影响,预计到2024年2月的春节前后会恢复正常”。但日本股票市场的多家分析机构认为,这种下降是结构性的,资生堂的销售失利,在于其品牌号召力发生了不可逆的损失及中国本地品牌的崛起。资生堂以至于日本品牌行不行,看看双十一的战绩就知。日系品牌的突然溃退,可能来自于所谓的“务实的爱国主义消费习惯”。日本的家电,已经度过了这个临界点,一夕之间不见了踪影。现在汽车、半导体甚至连化妆品都开始往这个临界点飞速狂奔。
日企不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临界点,80年日本制造在美国欧洲,大杀特杀,大到汽车轮船,小到随身听照相机,打的欧美抬不起头来。
然而临界点一过,一切归零,曾经看上去不可战胜的东芝,一夕之间,破产分拆退市,不见了踪影。90年代到2000年,日企经历了第一轮的全球大败退。
一旦过了临界点,那么就再无回返的可能。中国市场的丢失,可能只是日企第二轮全球大溃败的开始。东南亚汽车市场的后院火,已经端倪尽显了(参见前文:想着大反攻的日系车厂,大本营起火了。)
风大浪高,点击下面卡片,关注防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