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近两年,这牌子忽然摘下了“老土”的帽子,发出了时髦的声音。在社交平台上一搜,入目的不再是“避雷UGG从我做起”,而是“今季时尚法则:必备UGG”。还有人称它和洞洞鞋、勃肯鞋、空军一号“四分天下”,一沾上就再也脱不下。就连老刷到它的南方人都上头了,想给20-30℃的秋冬来点震撼。
咋回事啊,UGG怎么又火了??
谁的脸:“数学课弯腰捡支笔,从此再没听懂过”.gif ——
七分靠拼命
因为它的出身很接地气,它的“丑”已经刻进了名字里。这款羊皮雪地靴最早可追溯回1920年代的澳大利亚,当时剪羊毛工人为了取暖,就地取材,把羊皮制成靴子穿来过冬。由于样式并不好看,工人们直称它为“Ugly Boots(丑靴)”,后来缩短为“UGG Boots”。证据就是:UGG的正确发音不是大多数人叫习惯的“呦叽叽”,而是“阿哥[uh-g]”。很明显,跟Ugly的发音[uh-g li]相比正好缺了个li,寓意“丑得没理”。之后,这双没有鞋带、穿脱方便的羊毛靴,就因为保暖等的特质,被澳大利亚冲浪选手们看中,逐渐流行于小众圈子。有人看中商机,把它带到了美国冲浪圈,注册了UGG的商标,赚完一笔又转手把它卖给了Deckers集团。集团把UGG卖火后,反告原产国澳洲的商户侵权,逼得当地人联合起来打官司,把UGG boot定义为羊皮靴的通用术语。2000年,Deckers集团像派传单一样给明星送鞋,成功把UGG送上了美国当红的综艺节目《奥普拉的最爱》。
后来,帕丽斯·希尔顿、凯特·莫斯、麦当娜等明星们的青睐,继续炒热了这个品牌。那些说它是大头丑鞋的言论,通通淹没在追逐潮流的声浪里,连金融危机爆发都不掩UGG发展之势。终于有一天,真假雪地靴的频繁刷脸,加上流行逝去,带走了UGG的新鲜感。它从时髦单品退化成“时尚灾难”,甚至被开除“外出鞋”鞋籍。就连过气期间做过的一些“挣扎”行为,得到的评价也多是“丑鞋多作怪”“不理解并大受震撼”。
但就是靠着季节性刚需品的buff,UGG撑啊撑,真的撑到了第二春。
“千层底大棉鞋,
换个名字我就不记得你了吗?”
2018年,UGG靠着毛绒绒拖鞋的设计,成功翻红。虽然网评它“冬天穿冻脚,夏天穿出汗,走起路来不跟脚还会掉毛”,但不妨碍时髦精们几乎人jio一双,甚至连大牌都纷纷跟风,“牌均毛拖化”。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之后几年,UGG简直成为了爆款生产机。那个容易显腿粗腿短的大鞋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脚蹬或拖鞋的模样。中国网友怎么看怎么熟悉:“这不就是我奶奶做的棉拖鞋?”但网友的吐槽,并不影响它连爆三年、人气赶超Burberry。尤其是在明星穿出街的带头作用下,长成拖鞋样的新款不再只能当室内鞋。大家出门收快递、倒垃圾,甚至通勤、逛街都可以穿。
更妙的是,鞋筒一缩,适合搭配的衣服就不止紧身裤和leggings。它与直筒裤、微喇叭裤、运动裤也很搭,既可美式风,又可运动风,可以很好地修饰腿型。
如果记得今年爆红的洞洞鞋长啥样的话,就会发现最多人冲的都是“矮子乐”鞋型。不管卖的是什么鞋子,都喜欢装个防水台武装一下,以免海平面上升以后淹到自己。其中有不少款式,都会让人想起曾经火过一阵子的松糕鞋。比如,尝到了厚底甜头,在跨界高跷路上一去不复返的UGG。UGG“九层妖塔”(不是)
▼
UGG的厚底有两个高度,一个3.5cm,负责在人类的审美边缘疯狂试探;一个5cm,负责挑战人类足部登高+承重的极限,以及反衬出3.5cm的美丽。遗憾的是,这个计谋并不能让UGG摆脱厚底鞋固有的争议。比如,有人依然认为厚底UGG看起来笨重又显脚大,好像“奇怪大型动物蹄子”;个别款式的长相更是一言难尽,就好像打版了以前公公们穿的男靴,让人看完想建议它去横店开店。但另一边厢,支持厚底UGG的人也不少,其中不乏“真香”选手——
一个增高,一个显腿细,已经足够让无数人前赴后继。
还有人夸它好穿、舒服又暖和,心甘情愿地把UGG焊在脚上。由于评价如此两极分化,厚底UGG到底舒不舒服,成了一门悬案。
但如果按照某些专家的说法,对比厚底高跟鞋和坡跟鞋,厚底UGG确实更好穿且更有利于足部健康:它可能是UGG里最不舒服的款式,也绝对是同一高度鞋里最好穿的款式之一。厚底人字拖、洞洞鞋与勃肯鞋同理,虽然走出了本领域的舒适圈,却为高跟世界开辟了舒适区。眼看着人类对增高的欲望不止,厚底的地位愈发稳定,似乎每个人与厚底和解只是时间问题。那么对此你会如何选择呢?来玩个投票吧:
图片来源/ 网络
责任编辑/ 王子&蜜糖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