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欢迎宴会实拍!库克跟我打招呼,现场来宾都不简单……
当地时间11月15日,除了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之外,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还有一项重要安排,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
我也有幸来到会场,见证这场特别的相聚与重逢。
宴会受到了当地民众的广泛关注。
昨晚,举办宴会的酒店门口人山人海,参会嘉宾们排着队,我需要向安保人员出示酒店房卡,才能进入会场。
The event has received high attention from the local residents. Our hotel is surrounded by crowds, and this is my first time experiencing the process of using a hotel room key to access the conference venue.
会场外,一身西装的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向我迎面走来。
他大方地跟我打招呼,说“很高兴见到你”(good to see you),还对着镜头比了个剪刀手。
走在库克身边的,是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最近,他在一场会议上用流利中文援引毛主席金句,呼吁改善美中关系,那段视频在网上爆红。
会场上的十几次掌声
宴会厅除了台前的一张长桌,还有三十多张圆桌。
桌上装饰着粉色的兰花,每个宾客的座位上摆着活动安排和菜单。
主持人宣布习近平主席入场,全场宾客起立。
习主席的演讲特别鼓舞人心。他在讲话中说:
我愿在此宣布,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I also wish to announce here that to increase exchanges between our peoples, especially between the youth, China is ready to invite 50,000 young Americans to China on exchange and study programs in the next five years.
在他这场演讲的过程中,宴会厅内十余次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往事如潮
宴会上,习主席时隔8年再次向美国人民发表演讲。
他回忆起1985年第一次访问美国时,居住在美国民众家中的经历:
我第一次访问美国时,住在艾奥瓦州的德沃切克夫妇家中,我还记得门牌号是邦尼街2911号。这是我同美国民众首次面对面接触。
During my first visit to the United States, I stayed at the Dvorchaks in Iowa. I still remember their address—2911 Bonnie Drive. That was my first face-to-face contact with the Americans.
当时,德沃切克夫妇的两个儿子上大学住校,习近平就睡在两夫妇儿子的卧室里。
昨晚,这间卧室的主人盖瑞·德沃切克也在现场。岁月如梭,当年的大学生,如今已是中年。
他有着美国中部人民的热情,对着镜头做了个不大标准的“比心”的动作。
另一位习主席的老友,艾奥瓦州前州长、前驻华大使特里·布兰斯塔德告诉我:习主席从来没有忘记他在艾奥瓦州遇到的人们。
今天,这些老友也从四面八方来到现场,只为与习主席重聚。
This group right here are the old friends from Iowa that met Xi Jinping either in 1985 or when he came back where the old friend reunion in 2012, so we’ve all been invited to meet with him.
在艾奥瓦两次接待习主席的萨拉·兰蒂女士也来了。她穿着一件粉色的中式外套,戴着珍珠项链,一如她上次与习主席见面时的装束。
赓续友谊的相聚
在晚宴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开篇就告诉现场约400名宾朋,他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在金门大桥的留影。
“今天上午,拜登总统不知道从哪翻出来。”
习近平主席提起当天中美元首会晤中的小插曲,台下立时响起掌声和会意的笑声。
往事如潮。1985年,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美国。他从旧金山入境。
巍然屹立的金门大桥,定格了中美地方交往正起步的一个瞬间。
11月14日,习主席开启访美第一天,中国日报《高访专刊》头版照片背景中的金门大桥,再次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见证。
在特殊的时空背景下,中美关系新的一页正在这里开启。
晚宴上,我见证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很多都是在青年时播下的种子。
随着夜幕落下,我不禁在想:今天播下的这些种子,未来是否会在加州的阳光下长出新的果实呢。
时间会告诉我们。
推 荐 阅 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