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把现金堆成山,捐款20亿后“消失”,再出现却在家种地?
点击上方加入 中国商界老板学习社区
前言
如今,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真正能默默行善的人已经很少。但是,曾几何时,中国有一位被称为首善的富豪,他不断进行慈善捐款,用心回馈社会。这位富豪,就是陈光标。
多年来,他先后向慈善机构捐赠了上亿元善款,帮助了无数贫困群众改善生活。
然而,就在捐出20亿元善款后,陈光标却突然消失了。这个曾被称颂的首善之人,不知为何一夜之间就人间蒸发。
....................................................................................
善举背后的利益空间
2002年,陈光标开始了慈善事业,先后累计向贫困地区捐款超过20亿元。他的善举让许多人刮目相看。
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亲自带队进入灾区,救出200多人,再次捐出超过1亿元。这些行动让他在公众中获得了“中国首善”的美誉,成为当时最受尊敬的公益人士之一。
....................................................................................
但是,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2009年,那一年,陈光标在一次公益活动上堆积了大量的现金作为摆设,引发外界关注这笔钱的来源。
一些关注公益事业的专家开始质疑,这种堆积现金的行为是否恰当,捐款的账目是否清晰可查。2010年,陈光标又做出一个令公众关注的举动。
他在公司门前公开砸毁了自己的奔驰车,并向全体员工发放自行车,呼吁大家开启低碳出行。这一行为立刻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许多评论认为这只是炒作自己的“行为艺术”。
一位评论人士甚至表示,砸车易,舍车难,如果陈光标真心倡导低碳,应该将这笔钱用于支持环保公益,而不是铺张浪费。
2014年,陈光标在美国洛杉矶向流浪汉发放现金并款待他们吃饭,这再次引发国内强烈反响。一些维权人士批评他关心外国穷人而忽视中国农村困难群众,是虚伪的慈善表演。
还有更尖锐的评论认为,这充其量只能算“施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扶贫。
随后,2003-2010年其旗下公司亏损数亿元的报道曝光,这给外界敲响了警钟。舆论开始猜测陈光标是否通过参与非法拆迁项目牟取暴利,所谓的慈善只是包装自己的手段。
在种种质疑声中,陈光标没有积极解释自己的行为,而是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一个曾经神坛上的慈善家,现在声名扫地,公众对他的印象从“首善”成为“首骗”。
陈光标的善举是否存在隐藏的利益链条?他的慈善事业,仅仅是表面文章吗?
低调仍在行善
因质疑其慈善背后的利益动机,形象一度受到严重打击。经过这些风风雨雨,陈光标选择回归简朴,过上了低调的生活。
2020年,消失5年后的陈光标再次现身公众视野。他仍然选择了他最拿手的慈善方式——向武汉捐赠价值1000万元的防疫物资,还自费成立志愿队伍深入一线抗疫。
这无疑提升了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当记者询问缘由时,陈光标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是他应该做的。
这些年来,陈光标的公众曝光明显降低。但他并未停止慈善之路,而是选择了更隐蔽的方式。据悉,“消失”这几年他已默默捐出超过7000万元。
陈光标表示,不想再通过高调来做慈善,他找到了一种更适合自己也更有效的方式。
曾有记者追问他过去高调慈善的原因,陈光标笑言,当年设立“现金墙”纯属改善透明度,没有想到被曲解为“炫富”,现在他终于可以安心做善事了。
如今,陈光标过上了简朴的生活。他会穿着朴素的衣服,亲自回到家乡农田劳作。
有网友拍下了陈光标在田间劳作的照片并发到网上,画面中他穿着粗衣服,头戴斗笠,模样与普通农民没什么两样。
还有记者探访过他的家,发现他吃的只是前一天剩的菜饭,并没有奢华的用餐。陈光标解释,勤俭节约是他的家教,简单生活也无妨。这给那位记者带来了全新的认识。
最近,陈光标又一次回到家乡,他为乡亲发红包、请戏班助兴,还一位位为老人讲解红包含义,表达自己的心意。
这种默默扶贫的精神,是陈光标始终如一的初心。他还特意找来村里小学音乐教师,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特别的音乐课,教他们如何欣赏音乐的美。
村民们都对陈光标刮目相看,陈光标的两位儿子也继承了父亲节俭的家风。
他们都十分支持父亲的慈善事业,并表示会传承下去。
也许过往的争议使陈光标变得更内敛,但回馈社会的种子早已深深扎根,未来必将开花结果。
他会以自己的方式,继续行善下去。人生道路还长,陈光标定会以他独特的方式,持续行善,回报社会。
也许过去的争议让陈光标变得更加内敛稳重,但回馈社会的种子早已深深扎根,随着时光流转开花结果。
在陈光标的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他写下的这样一句话:“心有多善,福有多深。”
正是这颗善良之心,支持着他在这条奉献之路上不断前行。
陈光标并没有因为遭受非议而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更符合自己的方式,默默地行善于人,行善于社会。
一颗善良的心,终会感动这世界,感化这世界,一颗善良的心,它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他坚持多年的善事,也可能是他童年生活的影响。
寒冬里的少年商贩
风尘仆仆的田间小路上,一个瘦小的身影踽踽独行,10岁的陈光标背着两只装满了清水的重达5公斤的桶,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
脚下是泥泞不堪的土路,稍有不慎就可能一个趔趄摔在地上。然而陈光标没有丝毫怨言,只是咬紧牙关,一遍遍提醒自己要小心脚下。
这个来自贫苦农家的孩子,每天放学后都要来到村里的深井这里,打满两桶清水,再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背着沉甸甸的水桶走上几里地,来到县城的集市。
“一分钱,随便喝!”他高声喊叫着兜售水。起初,路人们还对这个瘦小的叫卖小贩侧目而视。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这深井里的水分外甘甜凉爽,比县城里的水井水更甘更冽。
陈光标家境贫寒,父母靠种地维持生计,几个孩子常年处于口粮不足的状态。孩子们吃不饱饭也是常事。
为了多挣点钱改善生活,放学后的陈光标只能背起水桶,在村集两地奔波,用一分一杯的自来水费仅仅糊口。
尽管像蚂蚁一般辛劳,一天下来也只能赚上几毛钱,但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已属可观。
看着日渐强壮的体魄和父母疲惫的背影,陈光标暗自下定决心要改变这艰难的生存状态。他开始四处寻找可以批发的商品。
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光标注意到县城里有人在卖冰棍,这个在村里从未见过的新奇玩意儿。陈光标敏锐地嗅到商机,冰棍一定会在村里大受欢迎。
于是,他开始骑着一辆破旧的二八自行车,满载冰棍在乡间小路上摇摇晃晃地来回奔波,一边大声吆喝一边和村民们讨价还价。
起初,村民们还比较新奇,只是买来尝个新鲜。但是很快,大家就被这种解暑消炎的冰棍征服了。
陈光标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他利用冰棍的差价积累了第一桶金,成为全村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在贫困的环境下,陈光标就这样凭借自己的勤劳和商业头脑,实现了小小的创业梦想。他积累的钱不仅足以支持自己上学,还可以资助妹妹读书。
高中毕业后,陈光标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学习医学,一边努力筹措学费,一边打各种零工挣钱。
大学毕业后,陈光标本以为可以实现行医治病的梦想,但被分配到县医院的工作让陈光标意识到,公立医院的收入太有限,难以实现他的创业梦想。
于是,怀揣梦想的陈光标选择回到家乡再次创业。首次创业失败了,陈光标并没有气馁。他调整心态,重新寻找机会。
这一次,陈光标凭借医学专业知识创建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在这个完全陌生的行业,陈光标依靠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勤奋创新,终于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了。
在事业有成的同时,陈光标也如愿成为了富翁,获得事业与财富的陈光标并没有安逸下来,反而更加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他想到自己儿时那种一贫如洗的生存状态,建立了慈善基金会,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
陈光标也经常返乡,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激励他们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改变命运。
结语
他从“首善”到“首骗”,让人难以看透他的本质。
然而,在道听途说中评判一个人,未免过于草率。我们不能仅凭片面之词就下定论,而应该保持理性,了解全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