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mes
往年令人感到乏味的财报季,或许从2023年开始可以改名叫“AI季”了。无论是刚刚用户规模破7000万的百度文心一言,还是借财报公开的已经接入了180个内部业务的腾讯混元,亦或者已经应用AI制作游戏和影视业务的昆仑万维、中文在线等文娱股,他们在公开财报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宣传起自己的AI功能。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6月时,中国境内有80个大语言模型。截至上周,这个数字是238个。这也曾经引发河豚君的辛辣吐槽。
还有一个数字可能反映这一年的疯狂——股市上的“AIGC概念股”有多少?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AIGC概念股也已经达到60-70支。这里面主要分为两类,即开发大模型、提供算力等的科技公司,以及应用AIGC最为积极的文娱、传媒类个股。
AI制图,by娱乐资本论
10月底,A股上市公司的三季报基本发布完毕。美股方面,最晚的是百度,也在今天(11月21日)发布了三季度财报。
娱乐资本论·视智未来梳理了最具代表性的一些“AIGC概念股”,它们既有大型科技公司,也有专注于AI的小公司,还包括应用AIGC最为积极的文娱、传媒股。基本结论如下:
·对于BAT这些综合性巨头而言,大模型对其业务尚未产生根本性影响,其股价波动主要受外部市场环境,和公司其他业务绩效的影响。在财务上,AI业务一般作为科技巨头云业务的一部分来看待。
·那些更专注于AIGC垂直领域的技术公司,以及积极尝试AIGC的文娱和传媒公司,在利用AI技术改进业务和产品方面取得了一些短期成效。但这些技术对它们的长期财务表现和股价影响似乎有限。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看看主要的7支AIGC科技公司股票,和11支文娱传媒类AIGC概念股的表现。这里面,是否有你感兴趣的个股呢?
大模型开发者:随大盘起舞,偶尔也有“黑天鹅”
百度是最早“吃到AIGC概念红利”的中国概念股之一。在今年2月媒体开始密集地报道ChatGPT的当口,百度是最迅速反应过来的,立马一个新闻稿就出去了:“中国版ChatGPT一个月内问世”。文心一言的初次亮相也充满了戏剧性。这个大模型的发布会没用实机演示,只是播放了一些录制好的视频。发布会后当天的股价“恐慌性”回调。不过,随着券商、分析师和媒体们得到了实际的测试资格,大家才放心说这不是骗人的,而且效果也没有特别差。这反而让百度的股价又重新获得了稳定的支撑。接下来,百度的美股价格主要受到回港双重上市的提振,再往后的波动就主要跟大盘情况一致了。虽然文心大模型仍在稳健地发展,发布4.0版本,成为国产大模型里第一个向普通用户收费的,宣布活跃用户7000万,李彦宏还说“重复开发基础大模型是极大浪费”,但这些都不再能影响到股价。11月21日,百度发布财报称三季度营收达344.47亿元,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23%。关于AI对用户获取、留存以及对营收的贡献,财报主要提到了:·百家号的AI辅助创作工具有64万创作者使用,生产了1400万条内容。·百度App在线时长和百度文库付费率出现明显提升。·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服务好未来、面壁科技等超过2万家企业。·灵境矩阵插件平台已有携程、中信出版集团、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等合作伙伴。相比之下,腾讯控股是最晚公布大模型的公司。它最新财报显示,本季实现营收1546.3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Non-IFRS)449.2亿元,同比增长39%。财报特别提到,大模型的引入驱动腾讯业务效率不断提升,目前已有超过180个内部业务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其中,大模型显著提升广告的精准推荐和归因能力,带动本季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增速领先于行业大盘。据财报,腾讯拓展了广告人工智能模型的参数,以提高定向和归因的准确性。同时腾讯向广告主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他们能够通过文本描述自动生成广告素材,并适配各广告库存生成多尺寸的素材。值得注意的是,混元大模型早在2022年4月就对外发布过研发消息,但直到一年以后,它才真正接近一个成熟的大语言模型,并在9月份才对外正式发布。在多家投入大模型研发的巨头当中,腾讯的实际动作其实算是慢的。同样在一场发布会后遭遇“冰火两重天”的还有科大讯飞。讯飞星火大模型3.0预计在10月24日“程序员节”发布,但就在当天,该公司旗下的学习机被指“发现了一些诋毁伟人、扭曲历史等违背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当天,科大讯飞收获一个跌停板,收市报46.7元,下跌近一成,市值蒸发了约120亿元。不过在那之后,股价又颤颤巍巍地回到了30天线上。因为后来查明,学习机的问题跟星火大模型和其它AI业务没有关系。今年618期间,科大讯飞消费者业务宣布销售额同比增长125%。其中,讯飞智能录音笔、翻译机、智能办公本、AI学习机以及智能助听器等7款产品分别获得所属品类“销冠”,这也是讯飞今年股价的顶点。不过,讯飞官方说这个销售成绩归功于大模型和AI,却也不尽准确。地推等传统因素仍然是影响业绩的大头。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科大讯飞AI学习机累计新增门店479家,其中线下销量同比增长197%。科大讯飞是仅有的营收超过百亿的“AIGC概念股”,但在今年也经历了收入、净利润的双双下滑,其中营收同比减少0.37%,而归母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76.36%。科技巨头的业务繁杂,即使花大力气做了大模型,也不见得就让AIGC成为影响股价的最大因素。11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财报披露,鉴于多方面不确定性因素,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具体说,因为美方限制,阿里云和AI业务难以保证稳定获取算力,目前时间点上市的话,股价可能随着大盘而不理性地波动。对阿里云的支持将由公开募资转为公司内注资。另据财报透露,盒马鲜生的IPO计划也已暂缓。这份2024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显示,集团营收为2247.90亿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为266.96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224.67亿元。来自云智能集团(CIG)的营收为276.48亿元,同比增长2%。通义大模型整体都属于阿里云部门,但由于并表,外界对云业务和AI业务的具体情况难以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阿里集团这一年来的股价波动主要随着外围市场环境变化,公司业务的成绩虽然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多。3月份,长时间没有消息的马云现身,是公司近期收获的最大利好之一,而软银紧接着就大举减持。上一份Q1财报已经预示了阿里云业务重回增长,但这个消息就像7月妙鸭相机爆火一样,对股价提振作用都不大。另一些公司则比较专注于AI,或者AIGC确实成为了业务当中的主要增长点。它们在乘着概念大涨一波后,则不那么容易再跌回去。例如360,这只股票今年最高光的时刻,就是周鸿祎在一场没有事先预告的发布会上,公布了整合智脑AI的360搜索界面。在此之前360并未官宣进入大模型研发领域,属于意外惊喜。即使紧接着就发生了周鸿祎“离婚式减持”的事情,到现在360的股价也还是高于年初。在实际营收方面,AI占比极为有限。2023年三六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38亿元,同比减少2.84%。而据中期财报,360智脑的中小企业AI增值服务取得近2000万元的相关业务收入。云从科技以前主打智慧城市概念,今年2月跟百度们一起成为第一批概念股,5月发布自己的大模型。但在登陆科创板创造的股价高位之后,它就因为业绩不振而持续表现低迷。10月的投资者沟通会上,云从也承认自己之前业务大多toG,今年是转向中小企及个人市场的机会。上半年,云从营收持续下跌,第三季度重回增长,但就净亏损来说,仍属于表现最差的AIGC概念股之一。可能比它还差的就是海天瑞声了,它今年特别引人关注的就是因为二级市场的一些谣言,它很多次发公告,澄清没有与OpenAI合作。今年公司的亏损持续扩大,三季度营收2875.37万元,同比下降45.1%,归属股东的净利润-1487.85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772.52%。公司在三季报中,认为业绩转差的原因是境外部分客户进行裁员、业务方向及研发节奏周期性调整等影响,以及计提坏账金额增加等。
文娱传媒股:AI概念有点用,但不大
今年来,中文在线股价的第一个高峰,是4月说上线了AI主播、AI绘画和AI文字辅助创作三款AIGC相关产品,收获三天两板。而第二个小高峰是它们收购了罗小黑IP的运营方。今年6月,中文在线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透露了AIGC业务的收入情况:“除AI主播外,公司其他AIGC相关产品尚未产生实际规模化收入,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2021年,公司有声书业务收入约1.2亿元,其中AI主播录制的有声书占比约3%。2022年度公司有声书业务收入约4000万元,其中AI主播录制的有声书占比约5%,换句话说,两年产生了500万元的营收。中文在线的股价此后继续回落,直到上周开始,因为ReelShort的爆红被人发现,公司股价迎来了比AIGC时候还要狠的一波狂飙。这支股票似乎是文娱、传媒股当中的众多“AIGC概念股”命运的一个缩影:它们确实运用了AIGC,但不论对公司业绩还是对长期股价表现来说,影响都没有那么大。当然这里面还是有些具体的分别,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的个股。芒果超媒最早沾上AIGC是在今年4月27日的业绩说明会,当时公司表示对于AIGC将有专门团队做跟踪研究。目前,公司AIGC应用端已有互动AI角色嗨聊系统、芒果AIGC有声剧、交互式小说智选平台,以及对话式视频片段检索技术等产品落地。芒果超媒三季报显示其净利润仍有同比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公司表示,受宏观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互联网广告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公司核心主平台芒果TV广告业务同比降幅达26.3%,对整体业绩造成拖累。但相对半年报,广告降幅整体缩窄,同时会员及运营商业务仍然保持同比较高增长。公司对AIGC业务的展望相对则比较含糊。三七互娱今年3月宣布“葱妹”数字人,开始接近AIGC概念。公司表示,2018年开始搭建“量子”“天机”等系统时就已经在持续使用AI。不过,公司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对业绩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公司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约12.26亿元,同比下降27.67%。此后,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董事长李卫伟、副董事长曾开天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总体看,AIGC对业务实际影响和业绩的影响都比较小。在2月份ChatGPT狂热时,视觉中国曾被视为大模型训练的材料来源而受到市场的重视。今年6月,视觉中国也确实宣布它们的AIGC应用上线,分别是“灵感绘图”和“画面拓展”。视觉中国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增近25%,前三季度营收增长8.8%。在这段时间里,对股价起到负面作用的主要仍是作者维权案件——微博“Jeff的星空之旅”、摄影师戴建峰控诉视觉中国未获得授权销售照片。而今年3月收购影视素材库光厂创意,则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投资收益。更重要的是,随着众多下游公司频繁采用AI绘图功能,视觉中国的已有市场不禁让人担忧。其它一些“AIGC概念股”中,游族网络在5月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聚焦突破AIGC和AI赋能全球化两大方向;完美世界4月份表示已经建立AI中心;顺网科技在ChinaJoy现场发布了AI“陪伴引擎”。它们此后的业绩变动跟AIGC的关系都不是很紧密。另一方面,确实也有一些此类概念股,成功地在乘势上涨后,保住了今年以来的一部分涨幅。当“All in AI”是一家上市公司年中最大的亮点时,其股价变动与AIGC的关系也更密切。就像蓝色光标,它今年4月有一个内部邮件流出,说“管理层决定无期限全面停止创意设计、方案撰写、文案撰写、短期雇员四类相关外包支出”。4月19日,蓝色光标发布新战略“AI²”,全员开启“人+AI助理”模式,推动AIGC全面应用。最开始他们用微软云调用OpenAI的API,9月又发布营销行业模型“BlueAI”。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称,“公司的行业大模型是否已经开始盈利?大模型是否收到客户的热捧?”对此,蓝色光标尚未回复。今年第三季度,蓝色光标净利润为296.06万元,同比下降86.54%。今年7月,因信息披露不准确,蓝色光标被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出具警示函;公司在8月后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及无实际控制人。今年6月开始,掌趣科技连续3次披露了跟外部AI供应商的合作研发消息。6月,公司与悠米互动达成业务合作,开发面向开放世界游戏的AI游戏创作平台。7月,公司在AI游戏创作平台方面,又宣布与文生图工具提供商行者AI合作。(娱乐资本论曾在近期圆桌论坛上与行者AI COO 陈洪宇对话。)虽然在上次财报发布时,掌趣科技披露了腾讯“清仓式”减持套现约6亿元,但紧接着在本月,公司宣布与蓝亚盒子公司合作,开发一款AI游戏引擎。游戏平台的开发和见效或许需要时间,但这些消息在发布时间点上的巧妙选择,让掌趣科技坐实了“AIGC+游戏”的概念。今年5月初,果麦文化接受机构调研,披露了正在研发的AI校对应用详情,表示“果麦的校准率为91%,速度和准确率遥遥领先金山黑马/方正审校/GPT4.0,语义重复等问题仅有果麦能够检测出来。按照字数来统计,果麦可达到错误率千分之一以下,即准确率99.9%。”公司的其它AIGC应用还包括作插图和数字人等,这也是出版行业几乎都会想到的几个用法。果麦文化2023年前三季度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46亿元,同比增加4.57%;净利润3984.63万元,同比增加32.02%。报告期内研发费用1077万元,同比增加10.71%。这只股票也是文娱传媒业“AIGC概念股”里表现较好的一支。涨完就没跌回去的还包括昆仑万维。4月,公司天工大模型首发以来,昆仑万维在今年上半年股价飘红,一度触达70.66元的高点。娱乐资本论·视智未来在此前对方汉的专访中,也披露了昆仑万维在天工大模型、AI游戏应用研发等方面的进展和思考。上月发布的三季报中,昆仑万维表示将退出绿钒新能源,并不再进行任何其他行业的控股型或长期投资,将投资限定在人工智能上下游行业,减少外界对其“蹭概念”的疑虑。昆仑万维三季报称,第三季度营收12.56亿元,同比增长9.27%,净亏损2982.92万元;前三季度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58.26%。不过财报同时显示,昆仑万维本季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7.56亿元,属于比较高的了。
AIGC×资本市场:“祛魅”进行时
去年11月,OpenAI发布ChatGPT,引发了持续一年多的AIGC狂热。一年来,中国和美国成为全球生成式AI发展的两极。像大洋彼岸一样,国内对AI的狂热,非常集中的体现在密集的融资,以及资本市场的表现中。今年“AIGC概念股”的三季报出完时,正好是在ChatGPT一周年生日之际。经过河豚君的分析和复盘,我们发现,这些“AIGC概念股”的表现,不一定真的和AIGC强相关。然而,它们仍然非常努力地在财报和信息披露的各个角落引入AIGC的概念。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沾上AI概念的个股如雨后春笋,越冒越多。众多个股的互动易里面,都有股民询问是否与AIGC有关,董秘的回复也暧昧不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有的券商连新华网、人民网这些一股脑都算进了AI概念股,差不多跟传媒股的范围重合了。在技术进步的历史上,有过“移动互联网概念股”、“云计算概念股”、“区块链概念股”或者“元宇宙概念股”。它们当中有一些因为初始技术不成熟,已经不再被人提起;另一些则是因为技术完全普及,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没有必要特意提及。几乎所有企业目前都是“互联网公司”,而“所有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重做一遍”。目前来看,AIGC和大模型的命运将靠近这一种可能。也就是说,终将实现每一支股票都是“AIGC概念股”的未来。很多上市公司都积极利用AIGC概念,开展了一轮“市值管理”。在市场和投资者对AI的理解逐渐深化之后,投资反应也渐趋理性。目前虽然公告说跟AIGC沾边的股票越来越多,但对股价却不再能有什么刺激作用,一些消息之后仍在向基本面回归。可以说,除非AI应用产生了真实的利润,或者解决了幻觉和不准确问题、在图文、视频、声音等环节达到了稳定的工业级产出,否则距离AIGC概念在资本市场“祛魅”的时间节点已经非常接近。不排除有些公司会将一些原本属于云服务或基础业务部门的成绩,说成是来自AI的贡献,但长远来看,业绩的增长与否无法通过修改财务报表来扭转乾坤。
小众、悬浮、冗长的海外剧,靠什么霸占我们的评分榜?